刘爱玲
[摘 要] 夏目漱石被誉为日本“国民大作家”,其晚年代表作《心》分为“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三个部分。其中,“先生和遗书”是《心》的核心及高潮。在明治时代文明开化的影响下,个人主义与传统精神发生冲突,使得新旧知识分子陷入悲剧之中。小说中,“先生”在“利己”和“利他”思想的交织中经历情感煎熬,深刻反映了明治时代的新旧思想变革。本文借助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对《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主线进行深入解析,回归文本分析“先生”的伦理困境和婚姻悲剧,审视个人主义与明治时代精神的冲突对新旧知识分子产生的悲剧影响,从理论层面揭示人的复杂性以及遍及人世间的伦理意识。
[关键词] 《心》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环境 伦理困境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1-0040-04
夏目漱石被誉为日本“国民大作家”,其晚年代表作《心》分为“先生和我”“父母和我”“先生和遗书”三个部分,深刻描绘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利己主义者内心世界的可悲,呈现出人物面临选择时所经历的丰富而复杂的自我与伦理之间的冲突。虽已流传百年,但《心》对于人物内心的孤独、猜忌以及欺骗等情感层面的描绘,至今仍然保持着卓越的时代价值,为当今社会思考道德和人性的永恒提供有益的参照。我国文学界对《心》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进行的研究寥寥无几。我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开端可以追溯至2004年,以聂珍钊为代表的学者们掀起了一股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热潮。聂珍钊指出:“文学伦理学批评同传统的道德批评不同,它不是从今天的道德立场简单地对历史的文学进行好与坏的道德价值判断,而是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1]
《心》的人物设定与伦理学息息相关。本文尝试运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对《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主线进行深入解析,回归文本分析“先生”的伦理困境和婚姻悲剧,进一步反思小说中涉及的伦理问题对现代社会和个体生活的影响。
一、《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主线
“先生和遗书”是《心》最重要的部分。信件中描写了“先生”神秘的过去。“先生”在童年时期失去双亲,他的父母将遗产全部委托给叔父,并由叔父担任监护人,供养他在东京接受教育。然而,在第三个夏天回乡时,“先生”察觉到叔父的态度突然转变,叔父竟然欺诈骗取了他的遗产。至亲叔父的这一行为对“先生”造成巨大冲击,决定再也不回故乡,并返回东京。在东京,“先生”搬进了军人遗孀“夫人”和她的女儿“静”的家。在与“静”相处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喜欢上“静”。但因年少时被叔父欺骗留下心理阴影,他一直下意识地对他人保持戒心,使得他一直不能表白自己的心意。与此同时,“先生”的朋友K因为欺骗养父母而被断绝关系。“先生”出于善意,安排K和自己同住,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向崇尚道的K也喜欢上了“静”。“先生”私下里瞒着K向“夫人”提出与“静”结婚的请求。得知此事的K选择了自杀。婚后,“先生”的生活并不幸福,他没有向妻子“静”坦白一切,独自承担因K自杀产生的罪恶感,最终选择和K一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伦理环境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历史空间。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分析和批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客观的伦理阐释,而不是进行抽象或者主观的道德评价。”[2]小说《心》的背景设定在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正值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时期。这个时代承载着西方思想和传统日本观念的激烈冲突,在文明开化的推动下,曾经受制于父系家族制度的女性开始主张个人意愿,但仍然受到家父长制的影响。“家父长制”是指在父系家族制度中,男性通过绝对的家长权力支配和统率家庭成员。在明治时代,“家父长制”强调父亲的权威,特别是在恋爱和婚姻方面,父亲的批准是必须的。《心》开头描写“我”的朋友不愿意父母包办婚姻,在东京附近游玩却收到母親病危的电报,虽然明知是父母的一场骗局,仍然选择回家。这个情节生动展现了“家父长制”对个体决策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先生”的所为则更为鲜明体现了对这一制度的抵抗。他拒绝了叔父为其安排的与表妹的婚事,这是对传统伦理观的反抗,也表达了“先生”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强调了个体对于婚姻选择的自主权。
“文学伦理学批评指出,几乎所有的文学文本都是对人类社会中道德经验的记述,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存在一个或数个伦理结构,这个结构可以称之为伦理线,伦理线是文学文本的纵向结构。而文学文本的一个个伦理结,则被伦理线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构成文本的整体伦理结构。”[2]《心》全篇聚焦于“先生”这位利己主义者的内心世界,构成小说的伦理主线。通常而言,文学作品除了主线外,还蕴含着数条与主线相交织的伦理副线。其中,“家父长制”“家督继承”“男尊女卑”构成近代日本家制度的三大支柱。以“家父长制”为主的传统社会伦理观形成了纵向伦理线。明治维新引入的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逐渐深入社会各个领域,使得明治民法所规定的家制度逐渐脱离实际生活。《心》的第一部分描绘了“我”在人头攒动的镰仓海边邂逅一个西洋人的情景。“洋人皮肤白得非同一般,一进小茶棚就引起我的注意。他把地道的日式浴衣往长凳上一甩,抱起双臂往水边走去。除了我们穿的那种裤衩,他身上再没有别的。这点首先使我惊异。”[3]明治维新后,西方文明开化的思潮在小说中形成了横向伦理线。可以由此看出,传统封建制度与西方进步思想之间逐渐产生了伦理冲突。
二、“先生”的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是由于伦理混乱而给人物带来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与冲突。”[2]要想理解人物面临的伦理困境,必须进入文学伦理环境或伦理语境中,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心》的最后部分“先生和遗书”是核心及高潮。为更好地了解“先生”这个人物,本文尝试对“先生和遗书”进行解构,从“叔父背叛”和“背叛朋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1.叔父背叛
“先生”是家中独子,由于父母双亡,年幼无依,根据父母的遗愿,由叔父担任其监护人照料他的一切,主要有“供养到东京读书”和“婚姻”两件大事。在学业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叔父很支持并幫着打理家事。然而,在婚姻问题上,叔父很强势地要求“先生”和自己的女儿结婚。以婚姻问题为切入点,受过西方人文思想教育的“先生”和有着传统家制度思想的叔父之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土屋健郎指出:“先生”的人生悲剧正是在那里孕育而生。按照当时的社会观念,婚姻是维系家制度存续的重要一环。但是,叔父给安排的姻缘,在思想前卫的“先生”眼里是恶意逼婚。从那时起,“先生”开始察觉到叔父对自己的态度变化,开始怀疑叔父的真实动机。于是,“先生”与叔父展开关于遗产的谈判,这个时候,“先生”才知道叔父推动自己与其女儿结婚的真正目的是将女儿推给“先生”,以期将遗产据为己有,合理化侵占遗产。在遭遇至亲叔父的背叛后,“先生”陷入“继承家产”和“变卖家产”的伦理困境:结婚进而继承家业或者不结婚继续求学。面对这样的伦理困境,“先生”做出的伦理选择是大胆违背传统的家制度,变卖家产抛弃故乡,追求自由。当时正值走向文明自由的明治时代,“先生”原本是一个怀抱雄心壮志的年轻人。然而,受到叔父的欺骗后,他变得厌世多疑,对金钱和财产产生过度敏感,甚至对人失去了信任,陷入人性善恶的伦理困境,内心充斥着谨慎、孤独、痛苦和寂寞。
2.背叛朋友
如果将叔父的背叛视为“先生”陷入伦理困境的起因,那么最终引发“先生”做出伦理选择,走向自杀道路的原因是好友K的自杀。“先生”和K是同乡好朋友。他们一起在东京的大学努力学习,彼此心灵相通,相互支持。K成长于当医生的养父母家庭,骨子里一直信奉真宗,有强烈的自我主张,为了追求自己的精神成长违背养父母的愿望并拒绝妥协,以至于被养父和亲父两方面遗弃,但是K没有放弃自己,决定兼职做夜校的教师以赚取学费。然而,由于长期努力兼顾学业和工作,K的健康和精神受到双重伤害。在同一时间,“先生”被叔父欺骗,决定离开父母的墓地和故乡。“先生”和K是同乡,也是被故乡遗弃的人。“先生”看到K患上神经衰弱,出于友情和慈悲之心邀请好友K同住,此时他们之间似乎是同情者和被同情者的关系。“先生”对K的人品非常了解,丝毫没有考虑到K会爱上“静”。直率的K向“先生”告白爱上“静”后,两人变成了情敌。值得一提的是,K并不知道“先生”对“静”有好感。先生以“谈恋爱没有上进心”打击K,因为K受宗教的影响,平素主张“为了道,可以牺牲一切”,包括恋爱。
在整个过程中,“先生”一直陷入伦理两难的矛盾困境。一开始,他信任叔父,并主动帮助好友K,展现了尊重传统和注重伦理的一面;然而,为了追求个人爱情,他竟然采取卑劣手段伤害朋友,甚至欺骗隐瞒、先发制人,展现了利己自私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一面。矛盾的“先生”将如何抉择?选择爱情,还是友情,是利己,还是利他?他不愿失去唯一的朋友,同时也不愿将心爱的女孩让与他人。在个人利益受到威胁、陷入友谊和情敌的双重伦理关系困境中,备受痛苦的“先生”最终屈服于自己的利己主义。为了确保击败K,他私下向房东夫人表达了对“静”的爱慕之情和娶妻意愿。当K知道二人的喜事后,第一句话说的是“是吗”,这种冷漠无法称之为庆祝朋友喜事应有的反应。K原本就已深陷对“静”的爱情和对信仰坚守的困境难以自拔。在爱情上,“先生”和K的关系呈现为胜者和败者。但在友情上,“先生”却一定是输家。“先生”采取卑鄙手段,未能坦诚表达自己的意图,背着K夺走了“静”,这是作为一个人在道德上的失格。因此,在K自杀事件中,“先生”认为自己和叔父是同一类人,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可以毫不在意地伤害他人。“先生”对人类,包括自己在内,感到失望,选择与K一样以自杀了结一切。也许,对友情的背叛可能代表了“先生”面对道德和人性的伦理困境时,最终做出的伦理选择。
三、“先生”和妻子“静”的婚姻悲剧
就文学文本而言,伦理选择往往同解决伦理困境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生活由一系列伦理选择构成,道德和人性也都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1.结婚前
“静”的家庭与其他家庭迥然不同之处在于,静的父亲牺牲于中日甲午战争,于是家中男性“父权”转移到母亲身上。“静”的母亲代替父亲展现家庭权威,对女儿的教育明显体现出“家父长制”。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期望是成为“贤妻良母”,主要表现为在婚姻中展现对丈夫的尊重与服从,同时在育儿方面承担起精心照顾子女的责任。为了将“静”塑造成“贤妻良母”,“静”的母亲决定让她接受女子学校的教育,包括烹饪艺术、纺织技巧、插花艺术和钢琴演奏等。令人惊讶的是,在“静”的婚事上,母亲直接表示不需要征求本人意愿,完全由她操办。“静”的后半生在短短不到15分钟内就被母亲处理完毕。这个安排的决断力和迅速执行展现了拥有“父权”的母亲的果断与权威。
“这种时候, 我心里便奇异地涌现不安。我不认为这不安完全来自同年轻女子的对坐, 总好像有什么使我心神不定, 一种出卖般的不自然的态度折磨着我。而对方却坦然自若, 全无羞涩的样子。”[3]尽管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难以改变,但在文明开化时代,新女性逐渐突破传统的桎梏,展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表现得直率果敢,不再盲从。小说中,“静”在明确心意后,当“先生”与K旅行返程,大大方方毫不犹豫地展现出对“先生”的照顾。对于“先生”而言,“静”散发出在新时代大胆开放、前所未有的女性魅力。于是,“先生”对“静”一见钟情,心中原本深植的对他人的猜忌和不信任出现了细微动摇。在此之前,由于“静”频繁与K交谈,“先生”其实对“静”并不信任。“先生”领悟到爱情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周围的看法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对人际交往产生新的思考。
2.结婚后
“先生”和“静”的爱情是明治时代的悲剧。被至亲叔父夺走家产后,“先生”依附于家庭的情感纽带被彻底摧毁。“先生”对他人持有警惕心态,没办法信任他人,包括妻子“静”,最终夫妻关系陷入伦理悲剧。
“先生”与“静”这对夫妇的感情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抢先K而突然产生的,相识相恋并未经历過激情澎湃,也没有倾心倾意的浓情蜜意。“静”在思想上与传统的日本妇女不同,作为“贤妻”细心照料丈夫的日常起居,却没有机会成为“良母”。“有个孩子就好了。”[3]尽管“静”十分渴望拥有一个孩子,但“先生”始终坚持自己永远不会有孩子,并将此视为“天罚的结果”。“先生”年轻时离弃家乡的伦理选择,导致家制度的断裂。如今,婚后选择不育,不仅反映了“先生”对家族制度的彻底放弃,同时也凸显了对K的内疚的人性善恶自我伦理惩罚。
然而,这一切都使得“静”成为这场伦理悲剧中的牺牲品。“静”为了与丈夫建立心灵上的联系,付出了极大努力。她亲自照料丈夫的饮食,面对整日闲散、封闭自我的丈夫,依然默默陪伴,体贴温柔。“先生”深深地热爱妻子,然而这份感情却将他紧紧地禁锢。他从未向共度多年的妻子袒露心迹,从未透露他每个月去杂司谷墓地祭奠的人就是K。因为“先生”强烈的自尊心阻止了他全盘坦白,不允许妻子了解他的阴暗一面,也不忍心让妻子对以前三人的回忆留下阴影。“先生”明明有办法得到最亲近妻子的理解,却因为缺乏勇气而感到更加悲伤无助。“先生”在复杂的情感中挣扎,始终无法摆脱对K的愧疚,开始迷失自我,对生活感到厌倦,陷入孤独与绝望,真切体验到K曾经的孤独和无助,最终只有和K一样以死来寻求解脱。
四、结语
明治时代,西方个人主义传入日本后,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伦理规范,人心发生急剧变化,伦理冲突下人心不可调和。夏目漱石笔下的“先生”在“利己”和“利他”之间挣扎,内心充满煎熬和多疑。夏目漱石晚年代表作《心》以其丰富深邃的伦理环境和主线,深刻地探讨了在文明开化的浪潮下,个人主义与明治时代精神之间的激烈冲突对新旧知识分子产生的悲剧性影响。《心》在伦理层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揭示了伦理观念的变革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夏目漱石.心[M].林少华,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12.
[4] 马敏.论夏目漱石作品《心》中“先生”的伦理纠葛[D].北京:外交学院,2015.
[5] 马全婧.夏目漱石小说《心》中“先生”的感情世界[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1).
[6] 侯冬梅.夏目漱石《心》的文学伦理学研究[J].西部学刊,2017(3).
[7] 李诺,史歌.浅析夏目漱石《心》的家庭成像[J].名作欣赏,2021(36).
(特约编辑 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