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燕
摘要: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和《颜氏家训》在我国的家庭教育思想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在梳理颜之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德育要求,从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视角,围绕“修师德、强师能、塑师风、铸师魂”的思维主线,提出唤醒意识修师德、协同育人强师能、创设环境塑师风、终身学习铸师魂的思考,更好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求培养德技双修的“四有好教师”。
关键词:颜之推;教育思想;师德培养;借鉴价值
颜之推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字音韵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对家庭教育颇有研究,他撰写的《颜氏家训》不仅对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蕴藏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精髓,以德育为魂,对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成长规划等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文章通过对颜之推教育思想的思考,探求更切实际的育人方法和德育内容,为师范生的师德培养提供借鉴。
一、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继承和发展“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思想,在士族动乱背景中,明哲思辨,博览群书,将所学和所闻写入《颜氏家训》,贯穿守德修身的教育目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原则,教子孙立身、治家、处世、为学之道,旨在培养有用之人、务实之人、善思之人。
(一)及早启智,培养有用之人
颜之推提出要及早施教,从胎儿出生啼哭时,就要讲解孝、仁、礼、义,引导幼儿做到“识人颜色”“知人喜怒”。颜之推出生于士族家庭,家庭氛围优良,切实关注家庭中早期儿童的成长,在修身治家、处世、为学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子孙后代做好榜样。
颜之推提出“天下之大教育为本”“贤才关乎家兴国昌”。一方面指出教育的作用和圣贤之人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年少初学应多接触有德行的君子,以榜样促学;另一方面,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用之人,即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藩屏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六种有用之人即国家任用之才,通达治国体制纲法,通晓经论博学、地域民俗、语言艺术、生产制造等,恪守操行,为培养时代之人指明了方向。基于家学、儒学底蕴,颜之推强调忠孝仁义等品质培养,综合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明了修身、守德、齐家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表明了及早施教对个体的影响,旨在培养有用之人。
(二)以體为基,培养务实之人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爱惜生命、保全养护身体是博学、务实、学习各类技艺的基础。一是强调体育教育,提出“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从劳逸结合、内外兼修调理、控制欲望、调节饮食等方面养护身体,并在体魄强健的过程中,疏心调气,磨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二是关注劳动教育,主张通过农业知识等学习,涉务求实,在满足温饱的同时,劳其筋骨,增强体质,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三是从孝悌出发,明人伦,修身守德,重视德行。四是在智育方面,一方面博览群书,关注文章中的道理、辞藻、格调等,开阔眼界,提升学问,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另一方面,关注音辞特点,提出“九州之人,言语不同”“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语言文化因地域等差异,和而不同,故推行母语教育的同时,要传承方言和民族语言,以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五是美育方面,“画绘之工,亦为妙矣”,通过书法绘画等技艺,修身养性,陶冶性情。“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不论是体育、德育、智育、美育,还是劳动教育,都是知识技能的统一,都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德、智、体、美、劳等各类技艺的学习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明志涉务,持之以恒,做有志务实之人。
(三)知己择贤,培养善思之人
不论是博览群书,还是各类技艺的学习,都应以立身为基,悟原理,慎思笃行。首先要知己,“自见之谓明”,自己要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对自己有正确预估,正确对待他人,善于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总结,方为明智之举。在此基础上,择圣贤之人为榜样,做好学习发展的规划,便能学有所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圣贤明达之人交往相处,利于完善自己,便于年少之人塑性塑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见贤思齐,发现别人的优点,尊重不同的想法,善待缺点。
二、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思考
(一)唤醒意识修师德
调查发现,68.37%的高职院校师范生是因为好就业、长辈期许、假期长、考试分数低而选择师范专业,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高。从师德培养上看,师范生对师德素养的关注度不高,仅有35.22%的学生非常了解师德内涵。颜之推遵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主张,主张及早施教,及早影响,贤才兴国,知己谓明。基于此,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应从唤醒师范生主体意识出发。
一是引导师生改变观念,重视师德养成的重要作用,明确齐家、治国皆以修身为本。师生要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博览群书,开阔心智,拓宽眼界,立志修身,承师德、念师恩、铸师魂,努力提升道德修养。二是紧扣时代发展,结合地域资源,拓展师德教育内容,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借鉴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开展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文化教育、技能教育、美育等,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时代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发挥教育的传承功能。三是学思结合,引导师范生反思总结、自省自悟。一方面,从博大的中华文明出发,汲取立身之根,传承中国精神,颜之推教育思想中仁爱、民本、慎思、博学等优秀精神都将为修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知己识人,正确认识自己,择圣贤明达之人,见贤思齐、取长补短,同时追根溯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协同育人强师能
颜之推主张培养“有用之人”,明确德、智、体、劳等教育内容,与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五育并举”不谋而合。个体的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的培养也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首先,国家、社会要立足政策文件,规范言行,明确使命,规则立德。借助《师范生职业能力标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加快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高职院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文素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修私德。其次,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将德育融入校园文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学识”的好教师,做师范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调查发现,除了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近94%的教师会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勤学善思、惜时勉学、仁义礼智信等育人元素,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最后,父母的教养方式、生活氛围、生活习惯都将对个体学习、处世、修身等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设环境塑师风
正如颜之推所说:“与善人居。”在个体成长中,环境作为隐形的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师德的涵养绝非一日之功,是潜移默化、持续塑造的结果。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素养培养可以结合颜之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即在环境中涵养。
一是立志,即抓主要矛盾,明确重点,发挥环境渗透的教育作用。受调查师范生提到,高职院校师德氛围营造主要体现在师德标语与规范粘贴、师德长廊、师生关系融洽等方面。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和学校需求,借助师德制度粘贴、圣贤之人呈现、思政专栏设置等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师范生坚定理想信念,以提高职业认同、专业认同,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
二是立标,从圣贤入手,构建共同体意识。独学无友,教师通过身边案例,与师范生共同寻访师德故事,如学习张桂梅、黄大年、袁隆平等先进典型,以榜样引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三是传承,教师在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的基础上,通过读书会、练字营、书法社等社团,从中华传统文化选读、传承等方面,引导师范生积累教师基本素质。同时,高职院校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方式,将雕刻等非遗文化和葫芦丝等民族文化融入教学。教师与行业指导教师在指导师范生见习、实习、下乡等实践活动中,要关注自身德育素养的养成,组织多元课外活动,促进师范生身心协调发展。
(四)终身学习铸师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知的、待学的事物越来越多,终身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教师,应是“经师”和“人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技能、勤勉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教人求真。围绕颜之推提出的“人人都要学、终身学习”等理念,高职院校要引导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首先,高职院校要由浅入深,构建进阶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高职院校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融入道德规范,如针对大一学生,强调个人修养,做到尊师重教、团结同学;针对大二学生,强调社会公德,关注社会,具有爱国情怀;针对大三学生,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言传身教,潜心问道,从而更好地实现过渡衔接。
其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当“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引导师范生珍惜时光,勤奋好学,明确理想,加强学习师范专业知识、通识知识,提高师范专业技能,为进入教师行业做好准备,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涵养师德。
最后,学生要学以致用,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在知识学习积累、修德的过程中,学生要关注技术技能的提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在具体实践中检验真理。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的培养,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個体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院校师范生应谨记教育真谛,勇担教育使命,并从自身出发,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争做有德、有用、有志、有心、务实、善思之人,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陆德梅.产出导向下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师德培养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0.
[3]伍平伟.新时期教师成长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伏玉梅.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北华大学,2022.
[5]黄长乐.新时代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路径研究[N].科学导报,2022-09-13.
[6]张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重在建设[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报,2012(2).
基金项目:2023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文化自信的高职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J2062。
(作者单位: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