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024-06-01 16:09:29白燕燕
知识窗·教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白燕燕

摘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而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所以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成为开展课程思政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内容重点,提出依据专业性知识、关联性案例和时效性信息三个层次挖掘思政元素,运用系统化、情感化和情境化思维策略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堂教学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思政元素;立德树人

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思考在专业课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以及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理想崇高、德才兼备、勇担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内容重点

课程思政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核心,通过高等学校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观。课程思政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本质是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有课程,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特征,以教师队伍为主力,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地贯穿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

从以上两个方面分析可知,课程思政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育才先育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打通育人的“最后一公里”。2020年,教育部印发实施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这为高校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二、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一)梳理专业性知识

高校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这些专业性知识会对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育人使命,立足教材,梳理专业性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思政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以此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点和主要抓手。

在社会化媒体研究课程中,专业性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中挖掘政治认同的思政元素,通过展示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已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第二,在我国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以及主流舆论新格局的塑造中,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元素,强化学生对主流媒体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内涵的认知,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第三,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中挖掘文化自信、文化素养等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主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的文化使命。第四,在社会化媒体引发的隐私风险、传播秩序和侵权问题中,挖掘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媒介素养,善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健康的自我评价和心理导向,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二)选取关联性案例

在课堂教学中,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知识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视角、历史眼光、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为出发点,积极进行课程思政案例建设。关联性案例是专业性知识的拓展,可以是科技前沿、科学家精神、大国重器、大国工匠、学科发展史、哲学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关联性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例如,在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程中,高校专业课教师选取的关联性案例是我国互联网跨越式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通过案例,学生深刻认识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意义,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社会化媒体引发的传媒变革和文化现象中,高校专业课教师选取的关联性案例是贵州的“村BA”和“村超”。“村BA”和“村超”的火爆“出圈”生动印证了媒体联动、融合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只有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持续、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媒体“四力”,壮大主流舆论。

(三)关注时效性信息

高校专业课教师除了重视梳理教材的专业性知识和选取关联性案例之外,关注时效性信息也是挖掘思政元素不容忽视的方面。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保持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度关注,鼓励学生既要专心读好书,又要耳闻天下事,将个人的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融入国家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奋斗。

在社会化媒体研究课程教学中,时效性信息可以作为课前导入、背景介绍、知識延伸等拓宽课程思政的视域。一方面,时效性信息如时政新闻、重要讲话、重要事件、重大活动、社会热点、流行话题等具有及时性特征,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时效性信息如历史事件、传统节日、纪念日、宣传日、宣传周等具有重要性特征,可以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中进行专业学习,深化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三、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

(一)系统化的统筹兼顾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推进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建设。系统性思维是把对象放在具有普遍联系的动态整体中加以研究,以便达到整体把握,统筹兼顾,实现最优化育人的目标。

首先,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以系统性思维为指引,深入解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目标要求、内容重点、核心要义,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依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人才培养定位、学科门类、专业特点等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将课程教学大纲升级为育人大纲,对标育人目标,将深入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构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育人内容体系,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对教师、课程、内容、方法、评价等课堂教学要素进行系统考量,把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专业课教师之间、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联系,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在课程联动、内容联结、方法联创等方面形成较强的互动,把立德树人融入各主体、各课程、各环节的教学系统,形成合力育人的最优效果。

(二)情感化的隐性浸润

作为一种价值观教育,高校专业课教师要意识到从“教书者”到“育人者”的转变,强化立德树人的主体意识,以学生为本,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多元育人,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重视发挥情感传播在课程思政中的作用,充分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浸润的育人功能。

首先,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从内在下功夫,强化立德树人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学术涵养,对国家、民族和文化拥有强烈的情感认同,从多学科的视角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其次,高校专业课教师要从外在下功夫,注重非语言符号如语调、语速、表情、动作、目光、姿态、人际距离等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善于运用起伏的语调、饱满的情绪、自然的表情、亲切的目光和适当的动作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充分发挥人格魅力育人的作用。言为心声,行为心表,高校专业课教师化灌输为感悟,让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入脑入心,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

(三)情境化的时空拓展

课堂教学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而不同的教学情境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数字化教学情境和实践性教学情境等拓展教学时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思政铸魂育人的实效性。首先,课堂教学情境要求高校专业课教师熟悉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融入与课堂教学紧密关联的思政元素,尽可能使教材中的专业知识“活”起来,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使教学成为一个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高校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情境中面对面交流,有利于知识和思想的传递、情感的沟通和信任的建立。

其次,数字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扩大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供给,高校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的图像、视频影像、线上展馆等呈现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例如,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网上重走长征路之“征程”——红军长征全景交互地图》通过漫游长征路、全景看长征、重走长征路三个模块,对长征历史背景和整个历程进行展示,使学生在网上沉浸式、互动式地体验重走长征路,重温历史,感悟长征精神。这既是对专业知识点媒体融合的案例分析,又提炼出专业知识中蕴含的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等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認知、情感、态度和行为上坚持正确的方向。

最后,实践性教学情境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刻板讲授方式,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在社会大课堂中带领学生进入教学环境和历史情境,如纪念馆、红色革命基地等,在学生可亲身感知的历史时空中开展课程思政,促使学生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鹤,石瑛,金祥雷.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2]刘建军.课程思政:内涵、特点与路径[J].教育研究,2020(9).

[3]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郝晓晓.“思政元素”融入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1).

[5]王涛,吕朋霞.课程思政融入光学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23(4).

[6]刘红蕾.基于立德树人探索地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有效路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10).

基金项目:2021年度渤海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教育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JG20210016。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青年与社会(2019年7期)2019-04-05 14:19:54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20:01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