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峰 张启军
摘 要:高中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对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奠基作用。金陵中学探索了“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展性评价的内容、方法和路径,创设了“档案袋+”的多样评价方法,通过动态电子档案呈现学生的发展成果。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大学高中”贯通培养;发展性评价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发展理念下‘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与机制研究”(批准号:DHA2103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中阶段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对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奠基作用。作为一所百年名校,金陵中学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在各类课程和学生活动中植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功能。随着“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不断深入,学校积极探索发展性评价,关注和落实评价在课堂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一、 发展性评价的关键点
“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性评价,有三个关键点:
(一) 基于基础类课程和兴趣类课程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五育并举”的主要载体,也是发现和发挥学生兴趣和潜能的平台。关注课程学习的发展性评价,既要注重对基础类必修课程内容与要求的落实,夯实学科核心素养之基,也要关注学校特色的彰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类课程,促进学生不断发现兴趣,挖掘潜能,发展特长,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与个性化发展。
(二) 基于学生天赋、志趣和潜能的个体生涯规划引导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阶段,也是学生的志向逐步形成、兴趣逐步聚焦、潜能逐步体现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开始进行人生规划,确立生涯发展目标。“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就是引导学生聚焦志趣、激发潜能,实现“志趣能”合一。高中阶段,学生要在志趣与优势潜能领域的开发方面持续努力,在“趣”的坚守中找到兴趣与潜能的匹配点,在“趣”的追寻中认识“能”,在“能”的开发中聚焦“趣”。只有“志趣能”合一,学生才能在高中阶段点亮属于自己的“灯塔”,照亮生涯规划发展之路。
(三) 基于学生发展的大数据支撑
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经历不同,所需要的学习支持和发展路径也有差异。大数据可以全方位分析、呈现学生个体的发展情況,发现学生间的发展差异,帮助教师摆脱基于小样本的经验或感性化的选择,转向基于理性证据的决策。大数据从何而来,又该如何使用?我校已有多个智慧教育平台,包括智学网、慕课中心等,数据丰富多元。我们整合了各类应用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集成业务窗口,以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强化分析诊断和反馈调整。多源数据与信息的科学整合,为我们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此基础上,我们为每一位培养对象建立了一个拔尖创新人才的动态档案袋,让评价可视化。
二、 发展性评价的具体探索
“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性评价,主要包含四个部分: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制订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和量表;发展性评价的工具和方法——采用“档案袋+”的多样化评价;发展性评价的主体——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发展性评价的结果——形成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动态档案袋。
(一) 制订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和量表
学校依据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将“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性评价归纳为五种具体形式:课堂教学评价、大单元学习评价、项目(学术)研究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学业水平发展性增量评价。其中,课堂教学评价包含:课堂学习表现性评价、课堂教学过程发展性评价、作业设计与表现评价;大单元学习评价包含:实验过程表现性评价、基于问题学习过程评价、工程设计学习过程评价、科学研究学习过程评价;项目(学术)研究评价包含:项目经验学习过程性评价、文献阅读过程性评价、研究方案过程性评价、项目实施过程性评价、研究成果过程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包含:体验型活动过程性评价、探究型活动过程性评价、自主型活动过程性评价、合作型活动过程性评价;学业水平发展性增量评价包含:学科水平发展性增量评价、学业水平发展性增量评价。每一类具体形式的发展性评价,都形成了一个发展性评价的模型。
下页图1是我们构建的项目(学术)研究评价模型,评价的主体由教师、学生以及高校专家组成,评价内容的维度包含认知、技能、情感、态度、学科素养(学术素养)五个方面;评价分为文献阅读、研究方案确定、项目实施、研究成果展示等阶段,每个阶段再设置具体的内容和量表。
(二) 采用“档案袋+”的多样化评价
发展性评价采用“档案袋+”的多样化评价,档案袋是评价的核心载体。围绕档案袋评价,我们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步骤:(1) 教师制订项目涉及的内容、要求和评价量表。(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项目。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对学生如何完成项目以及选择哪些内容放入档案袋作出具体指导。(3) 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展情况。(4) 对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予以确认。教师组织讨论、展示等形式的活动,将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呈现给评价主体,然后由相关评价主体根据评价量表制订的标准进行评价。
(三) 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以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为目的,参加课程教学和学生活动的人都可以参与评价。因此,教师、同学、家长、本人、参与项目的高校专家和社会人士构成了发展性评价的主体。这样,就实现了“多把尺子”评价、多视角观察学生、多方面促进学生成长。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教师评价、同学互评、家长助评、学生自评和专家评价等。这些评价都有明确的评价规则和量表,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也有差异。
例如,我校2017届毕业生王陈梓同学在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想设计一个 “尿布尿湿报警装置”。首次完成作品后进行应用测试,通过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得出结论:“有源尿布尿湿报警装置”功能上虽能实现,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这促使他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深度创新设计。而后通过教师评价,他跳出有源报警装置的局限,去研究无源报警的可能性,从小制作、小发明走向学术研究。另外,学校还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评价,给他提供一个更大的学术平台,激励他把原先的“尿布尿湿报警装置”升级为“无源检水传感器”项目,应用到更广泛的检水工程中。用户使用评价反馈,促使其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不断优化,转化为可靠的应用成果。最终,王陈梓研究的“无源检水传感器”项目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他也因此获得多所高校的优录资格并最终进入清华大学学习。
(四) 形成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发展动态档案袋
这是一个更大的档案袋,是围绕“夯实基础、发展兴趣、聚焦志趣、提升潜能”的培育思路所建立的拔尖创新人才电子档案袋。它会给培养对象每一次不同的评价等第赋予不同形式的“星星”,每个“星星”背后都有相应的档案袋记录和评价量表。随着评价的推进,评价层次不断提高,动态档案的外观将呈现出螺旋上升的样态。这是一个包含所有成长数据和各类评价数据的可视化动态档案袋,能够生动地反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成长表现和学习成果。
“大学高中”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能够检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发展潜质。深入研究评价结果背后的微观原因,有利于从天赋、志趣、潜能、自我效能等方面研究其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探索影响学生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怀进鹏.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20126(9).
[2] 冯志刚.以大学、中学合作机制激活和引领“强潜能”学生志趣[J].人民教育,2021(24):页码?.
[3] 董辉,杜洁云.对教育治理及其体系与能力建设的认识与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15(8):页码? .
[4] 赫尔曼·哈肯.信息与自组织[M]. 译者?譯.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6.
[5] 阎琨.构建全方位培养体系 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拔尖人才[J].新华文摘,2022(2):页码?.
[6] 洪耀辉,郭毅红,陈新华.基于发展性评价的课堂实践探索: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1):119.
(许 峰,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课程教学处主任。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张启军,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省十佳科技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