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圆, 陈华洲
(1.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 经济管理教研室,河南 郑州 450052;2.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由于现代社会处在流动之中,人们对难以把控的情形难免会产生担忧和无助,所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想抓住更多的确定性来应对无法预测的不确定性。现代社会表现出的混沌、无规则、不安全等特征,随着全球风险环境的不确定性而日益彰显,这也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所面临的现实环境。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对确定性的追求。另一方面,处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生成性,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在追求确定性的同时忽略了不确定性。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效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把 “不确定性”归因于社会历史发展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交织必然会在人的思想品德结构及其形成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来看,其最终形成在受到外部环境制约的同时,也会受到个体的内因即知、情、意、信、行的相互影响,这就决定了转化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出现是难以避免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不确定性的客观实际,从现实的“人”出发,及时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变化给予关注。进一步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制定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获取,正确认识和把握其不确定性也是依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它不仅具有教育属性,又在其实践层面上具有复杂性,这也使得其教育目的具有多重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担负着塑造和引领个体价值观形成任务的同时,又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负有重要职责。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能够融入、渗透到其他领域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融合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复杂性。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这一根本目的的最终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断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把握恰是其中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是涵盖了目的、环境、内容等构成要素在内的有机整体,其构成要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不确定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实践层面上所面临的挑战。
新兴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传播载体的复杂化,传统传播载体也随之迎来了和新兴媒体的相互交融,这在重塑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发展方式的同时,也释放出了更加强烈的变革信号。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工具的使用能够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平台不再集中于特定的范围内,形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平台。这些个性化特点较为明显的传播渠道和平台所承载的信息必然会带有其自身的烙印,使得现代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不确定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培养人、塑造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复杂性社会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对特定信息进行取舍的过程。其成效直接取决于信息传播带来的最终效果。大数据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使其实践活动的开展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载体,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力和渗透力之余,也为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是制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首要步骤,全面而系统地收集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相关的各类信息,是科学制订思想政治教育方案的基础。对此,教育者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获取到系统的、客观的、准确的相关信息充满了不确定性[3]。
在深入了解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未来状态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个基本的预测。这种预测不是毫无依据的主观臆测,而是建立在相对真实、完整的信息基础之上的。毛泽东同志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4]
在思想政治教育预测过程中所不需要的那些信息可称之为噪声。而信息失真则是指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加工和传播的过程中,噪声的存在所引起的与原始信息有出入的现象。一方面,人工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缺乏灵活性和系统性,在实践中极易出现信息失真。以此进行预测所得出的结果必然会缺乏可靠性。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进行预测的难度在不断增加,究其原因是信息量拥有的越多,需要进行验证的信息也随之增多。换句话讲,大数据在为我们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噪声的干扰。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有效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过程中绕不开的藩篱。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媒体的广泛传播,原本具备历史性、共识性的信息、观点或理念等,在碎片化的传播过程中会夹杂着一些带有干扰性的、误导性的信息即信息污染。在信息传播的具体过程中,信息超载、信息垃圾、信息病毒等都是信息污染的不同表现形式,这些被污染过的信息不仅会破坏原有的信息环境,还会遮蔽信息的真实面目[5]。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统一思想的导向功能也会受到信息污染的影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呈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尤为值得警惕的是,信息污染的影响范围并不仅仅面向信息的消费者,还包括信息的再生产者,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开始接触网络的时间越来越早,这些污染过的信息极易对他们产生长久的潜在影响。
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获取,这种不确定性就体现在由于信息污染现象的存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相关的真实信息被一些带有干扰性的错误信息掩盖,会对有效信息的获取产生阻碍,进而增添了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思想和行为状况的困难程度。
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添了更多科技元素。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打破了以往固有的限制,各类不同性质的信息要素的层层叠加会加速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
将特定的科学知识、道德要求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是创设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的最终目的,而教育者会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尽量满足社会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要求,在实然和应然中寻找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营造出符合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但在经由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环境的叠加后,现代技术手段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双方对信息环境塑造的主动性是问题的关键。此外,横亘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传输渠道,由于各类信息的层层叠加而降低了以往的确定性,这同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
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因此,避而不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已不再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了,科学应对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应有之策。
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的本质体现在对意识形态风险的及时察觉。现代技术的合理利用可以助力预测智能化的实现,是科学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获取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其中,以区块链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所具备的分布链式结构与可溯源性,能够为信息失真提供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区块链的分布链式结构是区别于传统碎片式的一种新型信息存储结构,它能够有效保障预测信息的非重复性及序列性。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能够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并依据序列性的信息,准确找到信息之间的本质性联系。
区块链的可溯源性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预测信息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因为它能够自动记录并存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的历史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信息的篡改[6]。同时,预测信息的可溯源性可以通过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以及链状存储结构得以保障,密码学等技术的运用更是降低了信息失真的风险。尤其是区块链上的保真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预测结果精准度的提升有了更高的可行性。
胡塞尔在继承以往哲学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构建了交互主体性的现象学,以研究或规范两个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为主要研究内容[7]。主体间性标志着人作为主体的社会性,集中体现在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致力于建立相互平等、理解、包容的主体间关系。马克思从人的存在角度出发,提出交往实践中的主体间关系,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8]。
将主体间性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的有效措施。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关系的形成,需要就各自的思想与行为反映进行平等地互动和沟通。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依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引导,促使其按照社会要求的规定来对照自身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情况并做出改变。
合理发挥主体间性的作用,就意味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主体性,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内在机制,这就为科学应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确定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出现。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类信息是处于不断交流的状态,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在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获取的不确定性时,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形成双向合力。一方面,教育者要自觉区分应然与实然两种不同状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具备科学的信息观念的基础上,借助丰富的渠道去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发现问题、把握关键,这是对教育者自觉树立复杂性思维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而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动态看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