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酒 路
(河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每个人对于艺术的“美”与“丑”会有不一样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简单从心,使人愉悦的艺术作品;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标新立异,让人眼前一亮的艺术作品;有的人认为艺术就是那些让人看不懂、猜不透、以“丑”为美的艺术作品……纵观艺术历史,人们对于“美”“丑”概念的界定是模糊不清的,充满了探究和不确定性。以英国水晶宫为例,这座本是为了世博会展品提供展览的场馆,却成为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宫摒弃了古典主义装饰,全部采用钢铁和玻璃作为建筑结构,展示了新的建筑美学。但这种工业化的外观在当时被认为是丑的,不被当时的大众接受。如今它不仅成为城市的代表建筑,也被当代的博物馆广泛采用。包豪斯的民主理性对当今的设计实践和设计教育都有很深远的影响,刚出现时也被热衷于洛可可风格的贵族们鄙弃。从艺术设计历史长河来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会满足所有人对美的认知需要。因此,“美”“丑”并不能被狭义地放置到某种标准的两极中。那么,对于现代艺术作品的“美”与“丑”,我们如何来界定呢?
艺术中的“丑”来源于生活中的“丑”,艺术中的“丑”有时候看起来更加夸张,让观众更容易看到“丑”的本质。现实当中的“丑”只是不符合当时主流意识中的“美”而已,并不代表它就不能成为“艺术美”。无论艺术品还是自然物,只要能表现出别样的生命力,“丑”也可以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欣赏,“丑”也可以转化成为美[1]。毕加索很多立体主义的作品,在大众眼中都是“丑”的,但“丑”的只是画中的形象,而“美”的却是毕加索给观者带来的艺术感,即从另一方面带来的别样的生命力,它能使欣赏者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
真正的“丑”是无法从中提炼出丰富意象的,因而显得空洞乏味,那对于受众来说才是“真的丑”。艺术作品并非为了“丑”而写“丑”,实则希望通过丑陋形象彰显其内在的人文关怀情愫。艺术作品承载了艺术家的感情,欣赏它的人通过作品感受这种感情,这种解读过程就变成了一种交流、对话的过程。艺术审美可以通过美感达到视觉上的满足,也可以通过对创作者情感的体验达到心灵上的震撼或者共鸣。当罗丹雕塑中的老女人出现在大众眼前时,只怕没有人会觉得她美。可是大师将她变成一件艺术作品以后,有人就评论说“它丑得如此精美”。这不是故弄玄虚,因为说它“美”,指的不是形式上的美感,而是作品表现上的完美、充分以及带给观赏者的震撼。生活中的“丑”通过艺术家的处理成了审美上的“丑”之后,反而有了新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赏心悦目,更是为了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艺术是为人们提供感受的,是传达情感、记录情感的。美学的本意就是感知学。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它不属于理性部分,而是属于一种判断力,也就是直觉。在几百年前,古典艺术要表达“美”的东西,必须遵守某些法则和规律,遵守客观世界美的规律。那时候的艺术是为教皇和贵族服务的。后来,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才越来越关注人本身。艺术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的工具,既表达喜怒哀乐,也表达酸甜苦辣。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喜也有悲,这才是我们真实的生活。毕加索的《戈尔尼卡》以变形的人或事物代表被纳粹轰炸后小镇的悲惨景象。其中的形象可以说是“丑”的,但作品所表达出的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充满感染力。通过观赏和感受,观赏者会油然而生对于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于战争的痛恨。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采用艺术创作手法,对“丑”的形象进行展现,让观赏者从中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最终将“现实丑”转换成了“艺术美”。
刘熙载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当怪石的形状、体积本身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需求时,就由丑变美[2]。在艺术中,“美”的地位并没有高于“丑”的地位,甚至有一些“丑”反而充满别样的生命力,更富有力量感。“丑”能代表人生在世的艰难以及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欣赏者,都需要有审丑能力,能够化“丑”为“美”,从而体验到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意蕴。
艺术创造了“美”,也改变了“丑”。它可以通过艺术的手法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丑”本身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不招人喜欢的,但“美”的存在是离不开“丑”的。无论是在社会生活现实中还是在艺术作品中,“丑”的存在往往更能凸显“美”的价值。艺术美是人创造的,是人具有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3]。现实中的“美”与“丑”都可以成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艺术既能够根据“现实美”创造出“艺术美”,也能根据“现实丑”创造出“艺术丑”,从而具有“艺术美”,两者之间的距离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遥远。“艺术丑”同样是对社会生活本质的一种反映。在艺术欣赏中,对“丑”的否定正是对“美”的肯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变革,平面视觉语言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传递工具[4]。一个平面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主题和表现方式;然后根据指导原则,通过设计手法组织内容和版面;最后运用创意,针对不同客户需求完成作品设计。除了让客户满意、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之外,平面设计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表达情感,让观赏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平面设计师要将情绪作为设计作品的核心要素,将设计看作是传递情绪的手段,让作品蕴含的思想赋予作品生命力,让情感渗透到设计作品的每一个元素中,从而以之为中介,在观赏者之间建立起感情的纽带。
平面设计作品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它离不开艺术表达形式和对内在情感的传达。艺术表达形式的核心在于如何更好地服务和传播有效信息,突出主题就是对设计理念的最好体现;平面设计的内在情感给予作品强大的情感支撑,赋予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引导观赏者进行思考和表达。美的表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有很多表现形式。人的生活世界是多元化的,艺术美会随着社会实践逐步发展。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让各个因素在动态发展中找到平衡,实现情感化设计,从而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设计作品,是平面设计师要着重考虑的关键问题。
平面设计师应该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在作品中将生活事物转化为艺术对象,不应该被局限在创作和绘图的框架里。因此,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提升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美不是事物的天然属性,也不是人类客观的愉悦感,它是设计者和观赏者以作品为中介共同创造的。因此,有灵魂的设计才是真正美的设计,能引人深思的设计才是更美的设计。优秀的平面设计师要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必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不断学习新知识,日积月累,最终让设计作品更有特色,更具魅力。
史蒂芬·贝利在2014年发表的《审丑:万物美学》中阐释了“美”和“丑”的相对性,并进行了辩证分析:“审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丑”并非“美”的对立面,而是美的一个方面。他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丑”进行了详细描述,让人意识到“美”与“丑”之间可以互换,双方存在共通性[5]。他从“审丑”这个独特的角度入手,结合设计、建筑、绘画、摄影等艺术表现手法阐述他的观点,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史蒂芬·贝利在书中首先谈及“完美究竟存不存在”这个话题,让人对“美”和“丑”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美”与“丑”在本质上是无差别的,“丑”也可以是一种极端的“美”。每个人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其审美标准是不尽相同的。也许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受和追求的东西是“丑”的,所回避和厌恶的东西反而是“美”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世界将变得不一样。
设计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随着大众审美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领域也在进行探索和创新。设计师们只有拥有高超的艺术构造和审美能力,才能创造出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设计需要审美,而审美是一种选择。如果仅仅因为自己无法理解,或者压根没打算理解某件作品或者艺术品,就开始否定和批判它,是不合理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普通人而言可以愉悦自己,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种职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艺术设计中“美”和“丑”的界线好像不再那么清晰。2017年《纽约时报》采访了7位年轻设计师,探讨了关于“丑”的话题。大多数设计师指出,艺术的“美”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上,“丑”正在代表一种新的美学逻辑。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审丑”已经发展到了各个领域。这种“丑”具有深层的文化意义,用于表达动荡环境中对事物发展的反思,体现出设计师艺术创造的价值。
美国平面设计师Steven Heller曾说过:过去,设计往往代表了美丽和秩序。然而在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环境中,设计界的美丽和秩序被冲击,各种五花八门的艺术形式接踵而来,生猛地打破了大众审美的既定规则。说到当代平面设计的审“丑”代表,不得不提到“新丑风”。这个词最早出现于2007年的CreativeReview杂志。在此之前,杂志的排版都使用规定好的行间距、字号、字体等等,设计也都按照标准设计原则,具有美感但缺乏新意。SuperSuper杂志的艺术总监Steve Slocombe觉得这种理念非常机械,缺少人性化设计。他认为,在面向年轻群体的杂志中,死板而又千篇一律的元素并不受欢迎,很容易被认为是无聊枯燥的。文字和图案的排版应该有趣,针对年轻群体的杂志设计应该活泼向上。这里的“丑”更像是对盲目遵从传统设计原则的拒绝,是对自由和个性化的追求,“新丑派”就是这类设计的代名词。
日本的平面设计师高田唯作为“新丑派”的代表一直饱受争议。他用草率变形的字体、粗糙简陋的图片、漫不经心的设计风格给人带来深刻的印象。观赏者第一眼看到高田唯的作品会觉得很丑,像是随意设计出来的作品,但是再多看几眼又觉得作品“丑”得很特别,颠覆了大众的审美。这种怪异的美感会一直萦绕在观赏者脑海中挥之不去。其中,给人印象最深、最重要的就是高田唯作品中的那种“生动感”。他的设计灵感往往来源于现实社会,甚至街头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设计符号。“让设计与社会发生联系”成为他的信条,让他从传统的框架和设计技法中摆脱出来。他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自然而然的设计往往是一种更生动质朴的表达,虽然大都比较粗糙,却发挥了平面设计的最重要功能——传递信息,将消费者引导过来。正是从这些不加修饰的设计中,高田唯看到了质朴表达的动人之处。当代大多数设计师们在追求传统意义上的美观、规整时,容易被一套思维定式所限制。但设计的中心毕竟是以人为本,通过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应该是开放自由、有包容性的。从人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这应当是解决设计问题的第一步。
高田唯曾说:“单单只把东西做得美观,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所以我要探寻一条如何将设计表现得更生动的路。”[6]高田唯在设计作品时打破设计准则,采用高饱和的大色块、夸张变形的字体以及毫无规律的排版,对传统设计审美提出挑战,在习以为常的设计理念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展现出了“审丑”风格下的现代设计所具有的多样性;那些充满荒诞色彩和莫名其妙的设计作品,反映出了现代设计价值观的多元。他不想去刻意营造一种“丑”的设计风格,而是希望打破常规。
跳跃的色彩。颜色的选择是“新丑派”风格中的关键部分。它主要表现在对高饱和度、高亮度色彩的选择上。基础色调以红、黄、绿为主,通过色块碰撞在一起,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快速传播信息的效果。
灵活的排版。“新丑派”风格的排版意在打破传统美学规则的局限,主要表现在字间距和行间距几乎是0、标题和段落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有些段落的字体非常小、有些段落的字体非常大、文字填满版面、完全分不出重点等方面,体现出一种随意、无序和混乱,给观赏者带来新奇的刺激和观感。
简单的设计。“新丑派”风格大多数选择矩形、圆形、三角形等简单粗暴的基础图案,也会用箭头、感叹号等作为装饰元素。整个画面往往用简单的图像大面积填充,多采用没有装饰效果的无衬线字体,有时会把文字故意拉伸或者夸张变形。选择这种字体的目的是方便观赏者获取信息。
在高田唯之前,采取相近立场进行实验性探索的日本设计师还有涩谷克彦(Katsuhiko Shibuya)、服部一成(Hattori Kazunari)、北川一成(Issei Kitagawa)等。他们的作品处处可见反常识的操作,脱离规范的字体、图形和版式都表达了他们对设计的态度和对大众审美的挑战。这种开放性的文化态度可追溯到横尾忠则(Tadanori Yokoo)。他们的平面作品无论是色彩构成还是文字排版,均与传统美学设计大相径庭,给观赏者带来了杂乱无章的初始印象。设计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设计的源泉。当人们对精致、传统的审美形式产生疲劳时,这种形式的设计风格会让人耳目一新,让观者产生共鸣,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近年来,国内的平面设计飞速发展,各种视觉艺术缤纷而至,平面设计正在打破人们的固有认知。例如,第10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海报设计就备受关注。作为一张面向大众的海报,其整体艺术风格与往届的设计不太相同,稳重中又有一些前卫。虽然海报没有过多的字体变形和图案扭曲,但能感觉到它的字体和排版方式受到了“新丑派”风格的影响。海报发出后被网友评为历年来最好的海报。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椰树牌椰汁的包装,无论是包装设计还是视觉推广都一直饱受争议:大面积的色块、鲜明的撞色、Word式的排版、生硬的衔接。这种“审丑”新风,恰如其分地打乱了设计的秩序,改变了一些准则和审美标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人们面前。
“回到信息传达的本质”是“新丑派”风格想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审丑”问题并不是要单纯探求“美”与“丑”的关系,而是要深入探讨社会与艺术的关系。有时换一种角度,你会发现,表面的“丑”和哗众取宠的背后是对个性与自由的思考,是一种设计美学革命的诞生和发展。有时,从“审丑”的角度看待事物或许可以帮你找到与众不同的灵感,看似随心所欲的配色、排版和线条处理,背后恰恰是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实际上,不管是艺术还是设计,都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与学习这种“审丑”的设计风格相比,设计师们更需要学习的应当是热爱生活、多观察身边事物的设计态度。设计风格只是设计师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达到想要的效果才是最终目的。发现“丑”的意义、凸显“美”的价值才是“审丑”风格想要表达的理念。
这种“审丑”设计虽然以审美偏差作为创作方向,但它仍建立在基本的功能框架之上[7]。它既不能归于弱化传达意图的后现代主义,也与标榜高端雅致审美趣味的新现代风格大相径庭。艺术是多元化的,“美”和“丑”是相互作用的。“美”不能代表艺术的全部,“丑”也是艺术中的一部分,这一理念正逐渐引起设计师的关注。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审美活动不再是面向少数人的事情,不再属于纯艺术或者纯文学的范畴。艺术逐渐走下高雅殿堂,把触角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代审美的多元性代表了人们审美的自由和个性[8],人们需要更符合现代人生活状态的设计风格。设计需要以包容的态度面对多元的社会,做有温度的设计。
试想,当一个人在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时候,审丑是否也可以成为他释放内心焦虑的一种方式?当被接地气且亲切的内容逗笑的时候,人们是不是也可以由此重拾对生活的信心?如果说过去的审美是不可亵渎的神殿,那么如今的审美就是兼容并蓄的广场。当平面设计回归日常生活时,“审丑”作为一种设计方式逐渐走到人们中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审丑”的时代,而是说,当“审丑”成为一种有意义的个性表现时,它具备了更强的感染力,能为人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新丑派”风格打破了当代的设计环境,这是一个用“新丑”来挑战“旧美”的设计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这是“新丑派”引起瞩目的原因。人们对“丑”的接受,增强了它的社会属性,反映出了当代美学更加复杂和包容的特征,让人们不再沉迷单一的审美。世界是多元化的,美的呈现方式也不应当是单一固定的,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艺术意蕴。
综上所述,人类的审美道路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美也不该是单一绝对的,不存在纯粹的“美”,“美”中也有矛盾和冲突的因素。甚至可以说,艺术的最终目的也不是“美”,而是意蕴传达,成功表现意蕴就是美[9]。“审丑”观念下的平面设计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让人们看到了设计的另一面,在满足观赏者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为艺术设计增添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