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娜
跨学科学习主要是指以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为基础,将数学、美术等其他学科融合到其中进行设计,以丰富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的作业设计模式,这一作业模式符合新课标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以及加强课程内容整合等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当前语文作业设计和实施现状,以及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价值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作业设计的必要性进行探究,并从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学科和内容整合、设计多形式的跨学科作业任务两个方面出发,探究系统化的作业设计路径。
一、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及实施现状
初中语文作业是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语言应用、提升文化自信的巩固工具。结合日常作业分析可知,部分教师设计的作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学生掌握语文生字等基础知识,但是很难适应班级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些作业呈现层次不清、目标不明、来源不足、量多质低等问题。
1.层次不清。
层次不清主要表现在作业的设计没有正确认识到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差距,教师一味地设计统一的作业,这不仅会让基础优秀的学生浪费时间,降低学习效率,还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增加压力,丧失学习兴趣。
2.目标不明确。
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由于经验不足等问题,盲目地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辅资料或者线上的作业素材,作为班级学生的作业资料,这样的作业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很难与相应的语文知识融合,且忽略了作业之间的联系性。此外,教师的作业设计明确以语文书面知识的掌握为目的,这样的作业很明显是不符合新课标阶段性和发展性等相关要求的,也是不符合新课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
3.资料不足。
来源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习惯性地结合自己之前设计的作业进行修改。除了这一作业资源外,教师一般选择的作业设计资源是教材、教辅,而没有重视与网络信息化的连接,这样的作业设计就会导致作业形式和内容陈旧等问题。
4.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量多质低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会简单地将所教学内容相关作业堆砌在一起,让学生一次性完成,导致作业量远远超过现阶段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量,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降低了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的价值
新课标能够引导教师从新的角度和方向对作业设计进行探究。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是具有丰富的推广价值的,其有效应用既能够优化作业现状,又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1.优化现存问题。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注重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目的,以推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主要内容。因此,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设计层次和目的明确的作业。跨学科作业设计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联合开展,仅依靠语文教辅资料是很难进行的。在此过程中,教师便会从各个途径,如网络或者其他教师成功作业设计案例,寻找符合跨学科要求的作业设计内容,这样的作业设计资源就会非常丰富,而作业设计本身也会更具有价值性和专业性。此外,新课标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基础,可以为学生提供非书面与书面等多形式的跨学科作业。
2.核心素养发展。
作业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多样化学习思维的构建。此外,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新课标为基础的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其实也是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的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应用、文化自信、审美创造和思维能力等内容。教师将语文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科目融合在一起设计作业,有利于推动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将语文与数学学科融合在一起设计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等能力;将语文与历史、政治等思维意识学科联系在一起设计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各个学科与语文学科相融合设计作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3.拓宽学习视野。
将不同学科与语文学科融合在一起设计跨学科作业,学生能够拓宽学习视野,以语文为核心,了解更多的人、事、物。例如,将历史时期的内容与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设计跨学科作业,学生便能从作业中了解从古至今的历史事迹。而将语文与音乐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学生可以从听觉的角度了解语文相关内容。除了课内跨学科知识的联系以外,从课外相关知识或者跨学科实践作业出发,学生便能走进世界、认识世界,对世界建立更加客观的认知。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碰撞让学生对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任何可以运用语文知识的地方充满好奇,这一好奇心便是为学生打开学习视野大门的钥匙,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路径
(一)整合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学科和内容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是指以语文学科知识的掌握与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推动学生从新的视野和内容出发,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跨学科作业设计只是学生跨学科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需要教师结合语文知识设计符合学生基础的综合性、跨学科作业内容,以促进学生整合知识、了解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而在整合跨学科作业设计的过程中,从学科和内容两者出发,能够为多形式跨学科任务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因此,结合教育需要,教师应该将语文与初中阶段各学科进行整合分析。
1.艺术学科与语文之间的整合。
艺术学科主要包括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其中,美术与语文知识之间的整合主要包括语文作业设计中与美术作品创作有关的知识。将美术与语文整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从美术作品中加深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音乐与语文整合在一起主要是指将歌曲、乐器演奏等融合在一起的跨学科作业。这一作业包括引导学生利用语文知识描述音乐内容,学生在完成音乐与语文整合的教学作业的时候,便能够丰富审美认知,感受到作业中所体现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2.历史、政治、地理与语文之间的整合。
历史与语文融合在一起,一般是展示某一历史事件,引导学生通过调查、书写历史相关事件或者在作文中应用以历史内容举例等作业内容。这样的整合作业让学生在理清历史事件、背景、价值、影响的同时,拓展了学生对历史事件中所展示的精神和情感的深刻认知,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政治与语文的融合一般表现在利用政治时事引导学生撰写议论文,或者让学生结合政治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此外,政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与新闻的联系是较大的,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增加了政治的敏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学习的政治素养。地理与语文的跨学科整合主要是指运用语文知识技巧引导学生描述地理中所包含的地形、地貌、草木等,这样的作业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效率,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3.物理、化学、生物与语文之间的整合。
物理、化学、生物与语文之间的跨学科整合是比较考验教师能力和学生认知的。其跨学科作业内容一般为说明文阅读和理解,这一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综合成长中拓展对语文的认知领域,增加对语文的正确认知。
4.数学学科与语文之间的整合。
将数学与语文学科融合在一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跨学科作业一般表现为结合数学知识或元素,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描述数学相关信息,如运用语文语言去描述统计图。数学与语文的整合作业让学生掌握语文语言描述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整体认知思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和语文学习会形成更完善的体系。
这样的跨学科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为跨学科作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结合各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作业任务
整合跨学科知识内容后,教师便能够了解各学科的特点及其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基础,便能够设计语文与美术、音乐、历史、政治、生物之间的多形式跨学科作业。这样的综合性作业内容符合新课标中跨学科学习、核心素养培养、注重课程发展性和加强课程内容整合性等要求。
1.语文与美术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是初中语文作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够推动学生感悟美术作品的美,表达对美的认知。结合美术与语文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设计运用美术作品表达语文阅读内容的书面作业,也可以设计展示一幅与阅读内容相关的图画,让学生应用语文知识,巩固知识基础。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济南的冬天》为例,教师便可以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与美术跨学科作业,如表1所示。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便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了解《济南的冬天》中老舍所描绘的“晌晴”“温晴”“水墨画”等内容,也可以了解北平、伦敦、热带地方等景物的不同,从老舍的语言描述中感受济南冬天的和谐色彩和丰富层次。
2.语文与音乐吟诵作业。
书面作业是语文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结合语文与音乐进行跨学科吟诵作业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还能够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语文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吟诵是传统的诵读方式,与朗诵有着较大区别,学生在音乐背景下吟诵,既可以传承这一逐渐被人们忽视的吟诵形式,也能够在音乐中感受整首诗歌背后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体会我国的传统艺术之美,放松心情。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线下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节奏划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中的《登幽州台歌》这首古诗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音频资料划分吟诵节奏,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划分之后,让学生吟诵,感受这首诗歌的音韵美。
3.语文与政治采访作业。
上文提到,语文与政治之间的联系是较为紧密的。将语文与政治采访进行融合设计跨学科作业,学生不仅能够形成针砭时弊素养,还能够了解时事热点和国家政策导向。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采访”为例,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时事热点开展线上采访和评论活动。这样的作业设计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线上交流平台,让学生运用专业的语言知识撰写新闻并交流讨论。跨学科作业的落实能够推动学生在掌握语文采访提纲和采访内容的基础上,对当下新闻进行深入分析和点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
4.语文与生物调研报告作业。
语文与生物等科学之间的联系其实是相对抽象的,但是语文与生物调研报告跨学科能够将这一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在调研报告中,学生能够学会用生物的眼光看待世界,了解生物的起源和发展,还可以了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语文与生物联合在一起设计跨学科作业。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大雁归来》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跨学科作业:
请结合《大雁归来》这篇文章中描述的南飞的大雁、冬季的雁归等自然生物现象,撰写对应的调研报告。若学有余力,还可以拍照取证。
这样的作业能够让学生条理清晰地梳理文章,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从生物学习的角度去认识大雁,进一步了解大雁。此外,调研报告的撰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语言应用和综合思维的培养,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思维方式。
5.语文与历史实践作业。
历史与语文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语文与历史实践跨学科作业能够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变迁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跨学科实践活动一般包括参观当地文化博物馆、历史故事演绎等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跨学科作业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加强对语文知识的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跨学科作业设计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够满足当前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和学生需要。基于此,本文以语文为基础,对跨学科内容进行了整合,为作业設计奠定基础,并结合各个学科与语文之间的联系点,选择多形式、适合学生学情的跨学科作业任务,希望为语文作业设计提供更清晰的思路,推动语文学科作业有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