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帆 何劲翔
内容提要:文章认为,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成就和历史前途的充分肯定与高度确证。大历史观作为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看问题的历史观,是历史自信生成的认识论基础。“两个大局”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述的基本立足点,是历史自信生成的现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历史自信生成的价值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是历史自信生成的文化根脉。
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使命、历史奋斗、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历史前景的充分肯定与高度确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将“坚定历史自信”作为“坚守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加以强调。(1)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2021年12月,习近平再次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2)《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9日第1版。。但历史自信又从何而来呢?习近平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46页。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来说,只有对自身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才越能掌握自己的前途命运。由此来看,历史自信的基点应当置于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并与中国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高度融合起来,既有对以往历史的充分总结,又有对当下历史的清晰把握,还有对历史发展方向的清醒认知,是既有经验、已有成就、现实基础与规律表征的高度统一。
大历史观作为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看问题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的。但唯物史观本身又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重特质,所以,唯物史观与具体实际的结合,就是“将唯物史观的抽象普遍性转化为贯彻到特定社会形态的具体普遍性”(4)孙乐强:《从唯物史观到大历史观:历史自信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11期。,从而用唯物史观作为基本的方法来认清和把握特定社会形态的发展特征与基本趋势。大历史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发展,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具体呈现,是对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集阶段性把握与集成性认知为一体的科学历史观。
1.大历史观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创新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大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发展、螺旋上升的。因此,这两对矛盾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但是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由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差异,一部分人可以通过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进而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乃至人身自由,从而导致生产关系的主导者与生产力的主要参与者在整个社会层面出现对立的情况。因而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就具体化为阶级矛盾。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因此生产关系的主导者与生产力的主要参与者是同一的,社会基本矛盾也就具体化为人民需求和社会生产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唯物史观正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中抽象提炼出了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具体矛盾,从而揭示出了人类历史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
大历史观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中加以运用和深化的结果,是从唯物史观的核心要义出发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大历史观始终强调在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长”历史跨度、“大”历史环境中聚焦于内部发展与外部条件所蕴含的主要矛盾,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普遍原则具体化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环境、不同发展条件下社会矛盾的历时性转变和共时性作用,进而使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社会发展具有了整体性层面的意义,这也就使得历史发展规律具有了更加显著的“长波”表现形式。正是基于这一方法论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进程、历史必然和实践要求在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了目标一致性、内涵连续性、条件贯通性和成果继承性的重要特征,凸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与历史自觉。习近平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5)《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74页。这里的“不断”本身就表明了历史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从总体宏观、整体统一的视野出发来加以把握,久久为功、绵绵发力,持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运用,持续增强历史主动的精神,不断夯实历史自信的生成基础。
2.大历史观为历史自信的生成提供了整体性思维与国际性视野
大历史观主张从历史发展的长时间周期、历史进程的大空间视野,运用整体性思维在深层次的历史逻辑中分析历史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6)孙乐强:《从唯物史观到大历史观:历史自信的理论与实践逻辑》。而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延续以及所产生的重大成就在新时代的具体表征的清晰认知和深刻把握。因此大历史观作为一种全面系统看待历史的理论思维和方法,在运用于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社会主义五百年史进行总体认识、整体评价、一体分析时就必然得出历史自信的结论。
一方面,历史具有连续性与继承性,因而任何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成就乃至历史“悲剧”都不能简单孤立地“就事论事”,而应当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加以把握。这既符合历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又遵循认识和判断历史所必须遵循的认识论规律,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放置在中华民族史、新中国史、世界社会主义史的历史长河与时间跨度上去分析、评价和认知而必然形成的理性认知与科学结论。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三十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7)《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18页。
另一方面,大历史观的方法论不仅要求在“贯通古今”中把握历史,同时还要求在“融通中外”中审视历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曾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因此,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14页。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着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从而也必将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其他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形塑下的文明形态,也在不断超越着资本主义所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和文明形态。“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从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具有了更加宽广的国际空间和世界视野。
3.大历史观奠定了历史自信的人民性立场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历史发展、坚定历史自信的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大历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同样坚持群众史观这一基本立场。坚定历史自信,从根本上意味着对人民立场的选择和坚守。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一切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源于这一深厚的群众立场,源于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脉联系。这一体现在共产党人基本立场中的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科学理论指导的形塑下,实现了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与坚持人民至上的为民精神的统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与价值力量的统一,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领导人民的实践才能转化为变革社会、造福人民的实践力量,这样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动权就牢牢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党才能在坚定历史自信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就是要告诫全党在新时代前进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答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这个基本命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百年党史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从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第546页。
总之,大历史观将历史置于广阔的历史时空中进行考察和评价,全面系统地看待历史和分析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的相互贯通,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了世界的视野,使世界的发展增加了中国的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生成的方法论基础。
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因此,逻辑与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大致保持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作为一种认知形态和理论形态的抽象存在,只有同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与历史积累的客观结果相符合才能够生发出来。“两个大局”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论述的基本立足点,是在历史发展已有积累的基础上对党及其所领导事业的历史方位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这一认识和判断体现了党对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高度自觉,既带有对过往历史的认知,又带有对未来历史的前瞻性预判。基于“两个大局”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历史自信的生成也更为客观、更为深厚地得到表达。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客观国情构筑了历史自信生成的现实基点
虽然历史自信是放置在历史长河中、对历史加以整体把握而得出的积极心理认知,但这一认知也必须立足于当下的客观现实,即是以具体的现实的客观条件为基础来贯通古今的。也只有这样的历史自信才能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对未来发展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站在当代中国与世界的视角,特别是将“两个大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以展开的。而在“两个大局”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又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进而也就构成了历史自信产生的基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和人民群众自主选择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进入关键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前景也已经充分展现了出来。由此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与前置性基础的总体概括,也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是历史总体发展的产物。
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贯穿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与实践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重大的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复兴,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和前提的伟大复兴。也正是因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民族复兴的不断深入推进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也使得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这一必然性中得到充分尊重发挥,进而表现出了历史主体选择的必然。这两种“必然性”又进一步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在以“历史规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更加深沉、更加厚重。
2.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提供了历史自信生成的现实条件
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作用下,世界政治秩序出现加速变革,世界经济体系出现加速重构,世界文化体系交流交融交锋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但同时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也不断增加,有时甚至表现为激烈的冲突和尖锐的矛盾。因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变”就体现为世界范围内不同矛盾、不同斗争、不同冲突的错综复杂与相互交织。历史地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是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直接结果,是资本同劳动对立关系的必然表现形式。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关系作为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规律。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全球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而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和取代物,必然要克服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必然要突破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得到“复归”并最终实现人的解放的历史。从这一点来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外部环境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规定所具有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从而也就反向证明了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历史先进性和进步性。由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就具有了更为深厚和广阔的国际比较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作用不断凸显。中国的发展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的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的发展模式贡献了中国力量,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以及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大的“变量”就是中国,最大的贡献者和影响者也是中国,这也让我们更加有理由、有底气坚定历史自信、引领历史发展方向。
3.“两个大局”的相互交织是激发历史自信生成的现实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互为前提、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构不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显著提高,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构,为世界经济发展、全球格局演变乃至国际秩序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动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宏阔的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方式变革与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舞台。与此同时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导致的不稳定、不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使得世界形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大变局,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方面增强历史主动,善于抓住世界大变局中带来的机遇,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将外部有利因素转化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力;另一方面,我们时刻警惕外部环境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风险,妥善应对,解决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及时化解了前进中的阻力。
因此,在“两个大局”纵横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对于世界的影响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更加需要自信。一方面,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成就、中国所具有的广泛世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的高度认同而必然产生的民族心理与历史主体认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两个大局”相互作用所带来的新任务、新考验、新使命对于以历史自信统一全党思想、进而激发全党进行伟大斗争的精气神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现实状况,既是作为心理认知的历史自信的生成基础,同时也是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历史自信的生成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建立在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的,具体体现为对自身历史以及由此扩展到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坚定自信。这种自信体现在价值层面,就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清晰价值判断,以及建立在这一判断基础之上的价值选择。因此,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并没有像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那样直接催发历史自信的生成,但是却通过价值主体的感性体悟和理性思考而内蕴着价值认同这一历史自信的深层次根源。
1.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成就的价值判断是历史自信的前提
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特征,自信首先表现为自我肯定与自我尊重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是立足于客观现实基础,通过主观价值判断的转化而指向自身的过程。因此,任何的自信绝不是主观唯心的一厢情愿,更不是凭空臆造的自我想象,而是建立在现实成就、现实成果、现实成绩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奋斗、历史成就、历史经验的高度肯定与由衷自豪;二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道路和基本实践的坚定信心和现实愿景。由此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一方面是源自于直观情感体验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是源自于认识与实践相互作用的理性价值判断。
党的历史自信是在深刻总结一百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发展与自我完善过程中的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成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历史使命同人民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实现紧密结合在一起,找到了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道路的结合点。同时党又能够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站在历史进步和人类道义的一边。这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提供了价值判断的坐标。
党的历史自信是在科学认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的。改革开放不但实现了经济层面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也从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使中国和世界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中国在全球治理中逐渐由跟随者转变为参与者乃至引领者,中国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承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与世界的积极互动与共同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凸显着历史自信。
党的历史自信是在紧密把握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坚定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历史的总体性,理解现实、把握当下而凝练出的一种具有世界关怀的新型现代化道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历史脉络看,与西方基于资本逻辑的现代化相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具有的人民性、和平性、包容性等特点,摆脱了西方中心主义和“国强必霸”的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显著优势,牢牢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价值根基。
可以说,没有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伟大历史成就,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今天的历史自信。这一自信源自于党所创造的历史成就、历史成就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以及这其中所体现的价值立场、价值追求、价值指向,是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的高度统一,是站在真理与道义制高点上的自信。
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是历史自信的核心
以对历史发展成就的价值判断作为历史自信的前提,只是从中国共产党主体认知的层面揭示了自信的来源。但是这种自信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积极心理和正向状态层面的自信,而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深层次问题的回答。因此价值判断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其必然要指向于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并非自说自话的盲目自信,而是建立在人民群众这一历史主体坚决拥护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马克思主义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后的历史必然。十月革命让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一种代表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全新制度选择,逐渐认识到改变中国的命运要跳出欧美发展模式的传统窠臼。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以其科学指导思想的历史先进性和组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的强大优越性,彻底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人民遭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在外无独立、内无民主的情况下,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就成为了当时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愿望。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一种社会形态和制度安排,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因而具有最为广泛的人民性价值取向和最为进步的先进性价值选择。这条具有鲜明人民性和先进性的社会主义道路,契合于苦难的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强烈愿望,立足于当前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指向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是在这一历史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人民群众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的价值选择,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人民的选择就是历史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则是历史自信来源的核心所在。因此,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也就由此具有了深厚的价值认同根基。总之,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建立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及在实现初心使命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人民群众所作出的必然的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核心所在。
历史自信的生成离不开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它们体现了数千年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之源。习近平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12)《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人民观点)——“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人民日报》2023年7月17日第5版。习近平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根脉”,认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雄踞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0页。。只有赓续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并将其发扬光大,才能在纵横古今的大视野下坚定自信,开创未来。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史重史的传统形塑了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体现着对中华民族传统历史观的自信。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重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这种尊史重史的传统历史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从孔子的“夫明镜者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于其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步,而欲求及前人也,岂非惑哉?”(《孔子家语》)到唐太宗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一》),中华民族是具有着悠久的尊史重史、崇史信史传统的民族。在中国的古代先贤看来,历史是一面镜子,记载着大量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明确揭示出社会国家运转的客观规律,但凡欲实现修齐治平的为政者不能不依之反省、汲取并借鉴之。可以说,浩浩荡荡的历史因果链条中蕴藏着影响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饱含着引领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价值理念。通过对历史规律和价值理念的把握,能够使我们跳出一时一地的具体情况,找准前进方向,保持战略定力。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14)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7月8日第2版。,“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15)《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5年8月24日第1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这种善于治史的传统深深形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从而使历史自信带有了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文明特征。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特点凝结着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凝结在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传统文化特质中。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6)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0页。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独特优势,其强大的生命力源于中华文化极强的包容性。5000多年来,中华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团结统一的内在动力,铸就了无比包容、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
在对外交流方面,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中,历久弥新、不断发展,以自强的气质和自信的姿态始终走在历史的前列。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17)《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思想纵横)——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④》,《人民日报》2023年6月30日第9版。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中国共产党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特质内含着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展现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和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天下观,这种天下观也凝结着中国人民对本民族历史的自豪与自信,这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乃至民族自信的生动诠释。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体现着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信。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华与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成功地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又是顺应世界社会主义进步潮流的“世界文明新形态”;科学地回应了当代世界与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重大时代课题,给出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回答。
中国共产党是肩负人类文明崇高使命的政党,以高度的历史自信与文明自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深度结合和守正创新,激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引领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走向。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也为世界文明提供了崭新范例,彰显了强大的历史自信。“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代表着人类解放的指向,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早已揭示的,是全世界人民所共同追求的,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广泛的人民性与光明的前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融入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过程与实践结果中,也同样具有着科学性、人民性和光明前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理论力量与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