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2024-05-29 01:53王苑
客联 2024年2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王苑

摘 要:为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持续深化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要重点关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围绕两者基本一致的导向和互为推手的作用,构建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发展模式,实现城乡区域和谐平稳发展的目标。文章围绕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意义,从产业联动、要素流动、服务保障等方面分析其发展路径,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能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力支持。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具有缩小城乡差距、增进国民福利、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实现区域共荣共赢、城乡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城乡关系的演变历程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后,为增强国防实力,在城乡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改造为核心,在户籍上强调城乡差异,同时结合农产品统一采购销售机制为重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受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制度的影响,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开放后,城乡发展中则表现出优先发展大城市的特点,推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虽然提出了城主乡辅、以城带乡的策略,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经济联动不足,导致城镇与乡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次,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来看,随着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发展阶段。从整体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速度相对加快,但质量不高,表现出明显的城镇化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地理区域和立体空间两个方面。东部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较高,而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则无法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而大城市发展过快。对此,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还可对推动城镇化进程高质量发展形成积极影响,使得乡村地区的农民可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以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真正把握协同发展的本质。

最后,在大城市优先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发展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乡村治理机制系统性、统一性不足,治理效果低下;农业劳动力人口净流出,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农村居民生活对精神文明的现实需求等。为了推动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可通过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根据乡村地区发展落后的现状,将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置于优先地位,全面整合农村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并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协同发展路径规划的科学性。同时,围绕城镇化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先进化水平。

二、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分析

(一)围绕农村现代发展,加强城乡产业联动

在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道路上,要明确农村现代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对实现乡村振兴的制约作用,以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为根本目标,加强城乡产业联动。一方面,构建完善的城乡产业发展体系。相关部门可根据产业资本对农业生产稳定的支持作用,制定专项扶持政策,促使城市产业链延伸至乡村地区,为实现产业下乡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增强城市工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县域承接模式为依托,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探索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结合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过于单一,同时还存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程度的限制性影响[1]。所以,在推动农业现代发展的道路上,可通过引进更多城镇项目的方式实现城乡产业联动,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通过对农村地区产业融合规划的不断细化,推动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结合城乡协同发展,促进资源要素流动

从我国城乡关系整体的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在各个层面上对大力发展城市的偏向性特征,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劳动力、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发展重要资源和生产要素向城市地区完成集中化配置,导致乡村地区的发展存在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在探索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加强城乡发展资源要素流动的方式,发挥城市与乡村在不同资源上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首先,加大政策扶持与优惠力度。结合乡村地区的优势与特点,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在乡村地区引入更多城市资本,推动农村地区特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业的发展,构建多元发展机制。其次,鼓励农村外出人员回乡创业。面对当前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的现象,地方相关部门可为返乡创业的群体提供经济扶持、减免税收等政策支持,帮助返乡人员顺利完成创业,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工作岗位,同时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为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最后,新时代的“三农”工作需要人才和科技的加持。为切实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专业技术问题,还应从人才与科技要素流动的角度,通过各种方式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推动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深入重点贫困乡村,真正进入田间地头,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支持。

(三)关注均等公共服务,完善基础服务保障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应以实现乡村生活富裕、创建和谐城镇作为重要目标之一,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以完善的基础服务保障,推动农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高。第一,细化城乡基础服务保障措施。在推动农村进城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受户籍制度改革进程等因素的影响,过渡阶段的农民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待遇。针对这一问题,应系统梳理并明确户籍迁移中相关单位的责任与义务,合理划分不同单位的财政事权,并在具体的工作开展期间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城乡基础服务保障。第二,创建高质量的乡村公共服务。通过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式,推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与保障设施的纵深发展,构建城乡统一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当前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对基础教育、医疗保障、健康卫生等各个方面的现实需求,为农民享受统一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供支持。

(四)聚焦鄉村产业优化,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作为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同时对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促进作用,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中,可充分发挥先进技术手段在优化乡村产业和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首先,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全面掌握数字信息技术对乡村农业发展的赋能效果,在农业种植、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产品配送等环节中加强对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重新塑造数字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环境。在此基础上,对于因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动力不足、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不完善、涉农类产品投资回报周期长等导致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问题,还要大力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乡村应用金融科技建设一站式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完善乡村智能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全面覆盖县乡村地区的物流配送网络,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结合现代城镇与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积极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作出努力。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