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2024-05-29 00:52:16黎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0期
关键词:师德师艺术类师德

黎玲

[摘           要]  “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应秉持的高尚个人品行和职业道德,“师风”是由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职业行为等形成的职业氛围以及风气。师德师风是新时代造就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内在诉求,是建设“双一流”职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关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趋势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只有持续扎实、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促使新时代高校教师做到“以德立身”“弘德施教”“明德促学”,赓续高等教育培塑灵魂,培养伟大中国梦建设者的时代重任。在此背景下,基于新的历史时期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然逻辑着手,全面分析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根基,以期明晰核心问题、守正创新,提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切实打造新时代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复合型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

[关    键   词]  艺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085-04

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家成立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全面开展工作,持续提升教师队伍职业道德。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新时期文艺专门性人才的主阵地,承担着赓续优秀中华传统文艺的艰巨任务、强大国家文化总体软实力的重要使命,其师资队伍中师德师风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加之,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相较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师育人活动的开展多以小班授课为主,笔者在授課之余,仍从事着大量的文艺活动创作等工作,故此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直接而深入。艺术类高职院校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形成长效机制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应深耕理论基础、深究核心问题,才能守正创新,优化顶层设计。

一、应然逻辑:新时代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基础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针对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明确要求:“四个严格”,要求高等院校应严格招聘引进应公平、严格考核评价应公正、严格师德监督应全面、严格违规惩处应严谨。在文件政策的指引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以此为抓手,组织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夯实教师队伍思政根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师德师风生态环境。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为管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人物弗里曼(Freeman)认为对某一组织或群体的生存、成败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群体均为利益相关者。从此理论而言,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应由多重主体参与、多级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应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明确教师主体责任视为关键,定向发力,突出教师师德的持续养成,从而构建新时代师德师风高效、长效机制。

二、现实审视:新时代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突出问题

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迅速步入新时期,将师德师风作为科学评价师资队伍水平的第一标准,并且伴随着“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理念的提出,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形成了新时代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由此可见,新时代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作用已然充分彰显,但其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仍存在诸多问题亦是不争之事实。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洞察幽微,厘清其中培训效果不佳,承载主体主动性不足;重视不足,建设主体认知偏差严重;统筹缺乏,执行部门全过程监控协作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将师德师风视为“双一流”建设的“头号工程”,持续推动师德师风良好生态环境的缔造,真正实现以师育人、以德化人,培养新时期“德艺双馨”好教师。

(一)培训效果不佳,承载主体主动性不足

师德师风培训是新时代艺术类高职院校强师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其过程应充分调动承载主体即教师的主动性。只有通过系统化、一贯制的培训,才能切实提高教师对师德师风规范的正确认知,才能夯实以德施教的根基。但是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开展师德师风培训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培训针对性较差。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培训没有对教师群体进行有效区分,对新入职教师、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千篇一律,且培训形式多为讲座、线上课程学习等,出现了“一锅粥,一起端”的现象,导致教师对培训参与的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将培训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我效能感,极大地降低了师德师风培训的效果。

(二)重视不足,建设主体认知偏差严重

作为建设主体的考核小组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从考核制度而言,落实“第一标准”的配套制度不够健全,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年终考核等重要环节仍存在“唯论文”“唯科研”“唯文凭”等“五唯”顽瘴痼疾,并没有将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师德素养等作为“第一标准”实行“一票否决制”,没有将师德师风评分细则、标准等进一步政策细化、制度分化,导致该部分评价内容笼统、不明确;从考核评分标准而言,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课时、科研、学历进修等方面赋分重,而对师德师风的赋分分值不高,对师德师风的重视远未达到“第一标准”的要求。

(三)统筹缺乏,执行部门全过程监控协作不到位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学校各级党委、相关人员应结合职责,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宣传引导、督促落实、统筹协作,并对违反规定相关方进行督促纠正,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但是在调查中发现,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各个执行部门协作不通畅、全过程监督不到位:一方面表现为师德师风相关失范问题反馈途径和渠道不通畅,匿名保护措施缺失,内部缺乏联动工作机制,没有将教师队伍言行考核监督、惩处等置于阳光之下,极有可能为失范行为提供滋生的阴暗角落;另一方面艺术类高职院校对师德师风的监督仍存在相对封闭、独立的自上而下单向监督形式,没有形成学校各部门多元互动、横向贯通的监督模式,无法对教师日常行为展开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

三、守正创新:新时代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顶层设计

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文件政策,《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富强国家、振兴民族、幸福人民的重要基石。各级各类学校应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形成榜样人物争相从教、优秀教师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在此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应站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度,内审明察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打破高校教师的身份固化,引导教师做艺术类大学生的“筑梦人”和“系扣人”,既能够做精“经师”,亦能够做好“人师”,引领大学生传承和创新文化艺术,从而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筑牢根基。

(一)建章立制,形成协同式师德师风建设“大”机制

1.明确执行部门职责

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为系統性、完整化的工程,要建立党委统一部署、领导,党政工共管齐抓,二级学院部门具体落实,教师本人自我管理和约束的工作机制,并设置师德师风工作部(处),全面负责、监督、落实全体教师的考核、聘任、岗位晋升等事务,促使“软”师德具备“硬”抓手,固件“党委—师德师风委员会—工作部(处)—二级党政—教师”四级师德建设体系,从而形成同心协力、联动贯通的师德师风建设“大格局”“大机制”,助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2.完善师德建设制度

“建章立制,根基厚重;法之所在,施之有矩。”艺术类高职院校只有结合新时代背景,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持续完善,革除传统制度弊端,以激励式制度砥砺各部门提升管理、监督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一方面,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建立全校委员会制度,形成学校管理权利的制约机制,防止出现“一言堂”等管理缺陷;另一方面,应持续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激励制度等,调动全体人员责任感,形成全覆盖的师德师风制度监督网络,确保对师德师风相关问题的处理有制可依、有法可循。

(二)强化培训,关注师德师风建设的适切性

1.重视师德主体的多元跨界

在目前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强化了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协同育人,企事业中的优秀人才、专家、学者、非遗传人等被引进,承担着实训指导师等工作,教师队伍愈加具有多元化、跨界性的特征。这一特征要求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开展专题培训时,对不同教师群体施之以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既要根据教师前期职业的特性、年龄、认知风格等,又要做到全体覆盖、一贯执行。如针对从企业、社会等引进的优秀人才培训应侧重于强化爱生爱教、培塑职业认同感与幸福感等,以促使其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迁移到教学中;对新入职教师应侧重于其职业道德、教学技能与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等,以端正其职业观,塑造其自身职业风格;针对骨干教师应侧重于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鼓励其摒弃“五唯”传统观,激励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教学中。

2.重视培训内容的纵深延展

艺术类高职院校有着高职教育独有的特征,其师德师风培训内容理应将更富有时代张力、凸显时代特性的内容融入,以促使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与国家对职业技能类人才的标准要求相契合。一方面,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在继承传统师德师风中优秀培训内容基础上,增加与校企合作实践、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社会教科研服务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随着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持续推进,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将育训能力提升、社会公共道德等融入培训内容中,既植根于教师之本“教育教学”,又能够凸显“职业性”。

3.重视艺术观教育

艺术观彰显文艺工作者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思想的具象化。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文化缔造与艺术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高擎“文化育人”的大旗才能培养高素质大学生。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应强化教师艺术观的培训,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艺术观教育以讲座、座谈、参观艺术博物馆等形式,督促教师真正形成“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艺术家”观念。

(三)突出实践,增强教师自我建设意识

1.增强教师主体意识

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为教师,要通过开展主体实践活动,不断增强教师师德师风自我认知水平、自我管理水平。首先,通过校内师德师风知识竞赛、师德师风榜样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立德心”和“学习心”,从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理论提升等方面厚植教师立德树人的“种子”。其次,常态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教师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到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和定岗训练等,促使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敬畏心”和“行动心”。

2.增强教师思辨能力

艺术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应促使教师有底线思维,行有所戒、言有所止,必须提升其思辨能力。首先,提升其师生关系思辨能力,督促教师摒弃传统“经师”观,转变角色权威的固化认知,求同存异般构建和谐“人师”关系。其次,提升同行关系思辨能力。艺术类高职院校可以其他学校典型案例导入,倡导同类院校构建“师德师风建设共同体”,以促使教师形成同行相互监督、相互砥砺的共事作风。

(四)细化指标,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明确了教师职业行为的十大指标体系,规范了教师职业行为,促使教师群体明确了师德底线。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以此为指标框架,设定合乎自身特色的师德师风标准。

1.找准盲点与痛点

艺术类高职院校具有典型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实用性特征,因此,在开展师德师风评价过程中应实现从虚至实的转变,除了要求必须考核的爱岗敬业等常态化定性评价之外,应将参与产教融合、开展实践服务等容易被忽视的“盲点”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中,以确保高职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职业性、全面性与综合性。另外,要找准“痛点”。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有教书育人、创新创作、文艺表演等诸多工作内容,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工作关系与社会关系,所以艺术类高职院校既要设置正向评价指标,也要设置负面清单,将行业内的师德失范行为彻底公布,以透明化、精准化的方式代替以往的形式化、随意化,以“小痛”制“大痛”,以“短痛”制“长痛”,促使教师在“红红脸、出出汗”的过程中端正师德行为。

2.畅通结果反馈渠道

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明确考核目标,将考核视为激励教师队伍素养提升的手段、方法。首先,打通师德结果正常反馈渠道,可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师德师风考核平台”;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箱”;在学校主要建筑物、学生生活区等公布举报电话等,并严格确保匿名方式举报,确保举报人隐私不被公布。其次,应及时向教师反馈师德师风考核结果。艺术类高职院校可设置专门的师德师风档案袋,将从各个部门搜集、整理而来的师德师风信息录入师德师风档案袋中,并按照“一学年一总结”的方式向教师公布,教师本人可随时查阅自身档案袋,以促使其能夠明确师德师风情况,从而调整自身的工作态度,提升工作能力。

四、结束语

师德师风建设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程,事关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育人水平提升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为培养“四有好老师”,艺术类高职院校应基于相关理论,科学合理地厘清导致承载主体主动性不足,建设主体认知偏差严重,统筹缺乏,执行部门全过程监控协作不到位等问题出现的根源,从而建章立制,形成协同式师德师风建设“大”机制;强化培训,关注师德师风建设的适切性;突出实践,增强教师自我建设意识;细化指标,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大师”推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提高教师在政治上充分信任组织、在思想上端正作风、在行动上以德树人,全心全意做淬炼大学生品格、涵养大学生精神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韩美凤,陈丹.民办高校结合“十项准则”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大连科技学院为例[J].祖国,2019(6):164,181.

[2]郗厚军,康秀云.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 37(4):52-57.

[3]吴岩.建设一流本科做强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C]//高校·学科·育人:高等教育现代化——201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2017:19-21.

[4]孙洁,周萍,王霞.习近平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C].//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国际视野与中国经验——“201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66-71.

[5]阮晓菁.新形势下高校师德的内涵及建设研究:基于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师德建设情况的调研[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101-102.

[6]董妍玲,刘春侠.应用型民办高校双创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3):15-18.

[7]李力,金昕.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难点及实现路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9-154.

[8]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9]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EB/OL].(2019-12-13)[2024-01-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2/201912/t20191213_411946.html.

[10]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4-01-20].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11]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EB/OL].(2020-09-23)[2024-0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zh gg/202009/t20200929-492299.html.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师德师艺术类师德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48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答卷人
井冈教育(2020年6期)2020-12-14 03:04:32
以“四个回归”为本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
艺术类专访心得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16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1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32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如何强化小学师德师风建设
艺术类金币收藏作品
中国摄影(2015年9期)2015-11-08 11: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