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与“道由心悟”(下)

2024-05-29 03:42徐良
关键词:道法自然中国哲学本体论

徐良

[摘 要] 庄玄禅葆光互照,在中华文化史上释放出璀璨耀眼的光芒。它们的本体论思想,突出地代表了中国哲学的会通深度与思辨高度,三位一体构建并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主导了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自由主义、心灵主义及个体生命精神,展示了中国哲学丰厚的内在底蕴和壮阔的思想境界。其互相传承同构的“本体论根据、形而上理念、思想方法、实践追求、社会价值、人生安顿”等诸多领域,凝聚代表了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成就,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特色风貌和价值取向,闪烁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光彩,推动中国哲学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关键词] 自然;心悟;道;本体论;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 B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4)03-0041-010

六、“天”的超越境界

天,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和概念,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思想命题。在中国文化中,天的内涵极其复杂,其外延也非常广泛,可以说不知天就不能了解中国文化,不知天也不能了解中国哲学。对天之思考和追问、天之关切和把握,对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哲学与文化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认为,天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形而上本体之天;(2)自然万物存在之天;(3)规律命运主宰之天。第一层是万有存在的哲学根据和前提,第二层是客观自然和宇宙世界,第三层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命运归宿。其中,天和地往往并称为一。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1]44

天地之大德曰生。[1]86

无往不复,天地际也。[1]56

天乃道,道乃久。[2]95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3]270

天地者,形之大者也。[3]402

无为为之之谓天。[3]162

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莫适为天,谁主役物乎?[4]26

天者,自然之谓也。[4]134

上述典籍记载,基本反映了易、老、庄、玄关于天的思想认识和哲学立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中,同构天成、同步天德,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不仅是形而上的本体论根据,而且是极高的哲学和文化理想,也是社会人生的远大目标。天,不仅是万有的支配者和主宰者,也是自然存在和社会主体的最高尺度。天,既是自然存在的根据和标准,也代表社会存在的法则和要求,天之道就是人之道,天之德也即人之德。人如果能超越自我与万物为一,超越自我与天地并生,那就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中,超越主要指对异化的超越,包括物的异化、人的异化和精神的异化,而超越的最高境界就是齐天,从而让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最大最充分的实现。

(一)自然之超越——大物不物,无物无际

庄子所谓的超越不仅仅是人的超越,首先是自然的超越,万有万物的超越,而且自然和万物之自由是一切超越的根本,也即形而上的本体论之超越。他说:“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3]54这“大物”就是大自然,即整体、整全的自然,对此我们不能完全用物的方法去待之、役之、御之、取之、伤之、害之、残之、损之、夺之,以满足人的种种欲望并无穷无尽地索取。正确的态度是“物物而不物于物”,以心识之体之待之,以天持之成之为之。即尊重“大物”,尊重“自然”,予“大物”以自由,予万有以自有,予“自然”以天成,自然天成即是对役物夺物本能的超越。天成者无所不成,天为者无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自然之天的大道大德。

超越莫大于天,齐天是超越的最高境界。所谓齐天,就是齐天道,循天德,顺天理,不以己为而以天为,不以物用而以天用,天为不为,天用不用,这就是最大、最高的自然生命境界。所以郭象说:“凡所谓天,皆明不为而自然。”[4]398

自然的本质在于无为,万物的根本在于天成。庄子说:“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3]259 这里的无为物化,就是自然的自化,万物的天化。自然而万物生,天化而万物成;与物为春,物物相宜;与物为生,欣欣向荣。生命的花朵开遍世界,生命的气象充满寰宇,这就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最高、最美的自然境界。

(二)人生之超越——玄同物我,放天而行

人生苦短,生命苦多。在人类社会,人受到的压迫和束缚往往多于欢乐和幸福,而压迫和束缚最甚者莫过于欲望和物质功利。人的各种欲望和物质利益不仅限制了人的欢乐和幸福,也限制了人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人的一生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寻求超越欲望和物质束缚的一生,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超越和解放,其主体标志就是自由。

在庄子看来,人生之超越,个体之幸福,不能完全由物质功利决定,也不能为种种欲望所把持。那种重利轻生、纵欲伤身、厚名薄德、贵物贱心的人生,并不是幸福的人生。真正的人生超越和幸福,就在于玄同物我,放天而行。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3]505;常“法天贵真,不拘于俗”[3]475。常“壹其性,養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3]271。这样,就可以胜物而不伤于物,齐天而不累于俗,任我而乐心,纵情而合德,岂不自在?快哉?乐哉?

正因为如此,李泽厚先生曾给出这样的评价:“就实质说,庄子哲学即美学。他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利害、是非、功过,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从而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5]189这是非常中肯的真知灼见。

(三)精神之超越——畅通内外,遨游宇宙

庄子哲学是中国自然主义和超越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高扬着超越自由的旗帜,歌颂着自然的主题,辉映着人性的光芒,舞领着中国哲学朝气蓬勃、气象万千地开辟出磅礴的新天地和壮阔的新世界。

庄子哲学至畅无极而玄同有无,与物俱往而无所不应;庄子思想体尽本末而穷通万物,纵览宇宙而达观死生;庄子精神情致自然而自由豪放,心寄日月而光耀人性,将中国哲学关于个体生命和精神自由的境界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释放出辉煌灿烂的光芒。庄子绝云气,负青天;御飞龙,游四海;旁日月,挟宇宙;入六合,跨九州;合天地,畅情怀;忘肝胆,遗死生;擎天道,驰天德;彷徨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为之境;与日为始,与天为友;与物皆昌,养心就闲;颂论形躯,合于大同,等等,弹奏出个体生命和精神超越最美的旋律,嘹亮地响彻中华历史的天空,至誉为中国思想的千古绝唱,经久不衰。

七、“和”的实践追求

和,是中国哲学的实践方向和实践目的,也是中国哲学的本质属性,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完全可以称作“和”的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与生俱来就以“和”为中心,其本体论的构建、形而上的确立、主客体的关系、实践论的精神以及各种范畴和命题,等等,都以“和”为目的、以“和”为尺度、以“和”为载体得到展开,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精神面貌。

可以说,中国哲学就是“和”的哲学,中国文化也是“和”的文化,中国哲学思想的特质可以概括为“和”,中国哲学的精神也可以总结为“和”。总之,“和”乃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

因此,周来祥先生这样评述:“‘和是一个大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它几乎涵盖一切,贯穿一切。‘和也是一种古代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模式,他们以此来规范一切,陶铸一切,孔子思想由它陶铸而成,儒家思想由它陶铸而成,古代传统文化也由它陶铸而成。‘和的精神是源远流长的,是封建社会中占主导的观念。中国封建社会之长久、之稳定,也正好反证了‘和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导精神之地位和作用。”[6]159

我们可以通过古代中国哲学家的论述,基本廓清并把握“和”的思想底蕴及疆界。

保合大和,乃利贞。[1]37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79

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3]25

形莫若就,心莫若和。[3]62

游心于德之和。[3]73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3]151

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3]188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7]104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中,“和”的内涵和外延集中体现在天和、人和、我和三个方面。

(一)天和——自然之和

天之和,即自然之和。它主要由天道、天人、自然三重关系构成,此三种关系的和谐同一,就是自然之和,也即天之和的充分实现。天道之和,是本体之和。天道为和,天和为道,二者互相依存,同构合一,以和为载体,并天地、立乾坤、同日月、育万物、安天下。和,既是天道的内容,也是形式;既是天道的目的,也是规律;其本质就是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对之予以非常精辟的论述:“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3]158

不为而和,不同同之,是天道的根本追求。所谓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大道不言四时序,大德不私日月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庄子要我们尊天道,循天德;从天理,相天极;以天为师,以天为友;与日月参光,与天地为常;同乎天地而和光同尘,极致玄冥而穷尽万方。这就是庄子的天地之道,万有的运行规律。

(二)人和——社会之和

人和,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比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复杂,亦更为艰难。因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其他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就在于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庄子给出实现人和的办法就是“我守其一,以处其和”[3]151。

庄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照系统,即参考天人关系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庄子首先要人们廓清天之所为和人之所为的区别,然后鉴天地、镜万物,通阴阳之和、同日月之明,依据天地之道来安排社会和人伦行为,实现自我人生安顿与社会和谐。他说,“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3]188又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3]259

很明显,至乐是天乐,天乐无乐;至誉是天誉,天誉无誉。“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3]188人要获得这至高的天乐和天誉,就必须同乎天地之无为,响应自然之道德,以天合天,解除种种障碍束缚,玄同彼此矛盾困惑,驰万物而畅其性,弃物累而泯是非,不以死生累心,不以利害伤身,使自我获得彻底的解放与超越,直通天地至一之境界。魏晋时嵇康堪称是杰出的榜样,他认为心无措是非就能各得其宜,身不违道德就可自然而行,生不系名利就能自快得意。因此,“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8]107。

(三)我和——身心之和

庄子哲学拥有高度的自然主义和自由主义精神,庄子哲学也是赞颂个体生命和人生情怀的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庄子是最早全面關心个人身心和谐与快乐的思想家,并通过情感本体和自然本体的双重对接,对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生哲学和审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闪烁出光照千秋的魅力和价值。

所谓我之和,就是个体的身心之和。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由于遭受激烈的生存竞争、残酷的社会压迫、巨大的人生波折,使人的身心关系处于严重的对立两极,使个体心之愿望和身之处境产生巨大差异,出现种种焦虑和不安,乃至对人生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所谓隐忧内炽,则夜不能寐;心焦神躁,则形丧于外;生理无循,则情智衰竭,等等,都是身心不和的表现。庄子为此给出的最终答案是“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3]339 。

总体来说,身心和谐,内外平衡,理想与现实互补,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庄子内篇《养生主》就以此为专题命名,而整体的庄子思想则无不洋溢着热烈的个体生命情怀。在庄子看来,身是生命的载体,心是生命的灵魂;身不安则心不定,心忧虑则生无趣,会引发种种个体冲突和矛盾,导致人生处于严重的不和谐状态,使人的幸福感与愉悦性陡然下降,并产生更大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庄子对此予以特别而全面的关注。玄学家郭象则对心予以更显著的关切,他说:“心之所安,则危不能危;意无不适,故苦不能苦。”[4]341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心的作用和意义,提高了心的哲学价值和文化地位。

庄子认为,身心要和谐,首要在安身,其次在立心。身之环境安顿,心之适宜自得,往往是互为依托、互为同构的辩证存在,唯二者和谐共生才能释放出巨大的生命动力,展示出强劲的豪迈情怀,促使人生拥有高质量的发展水平。为此,他要人们执大道、守神舍,适天地、通万物,不逆寡、不雄成,同天人、齐死生,身心致道而忘善恶、内外同德而遗死生,这样就可以摆脱种种困境,获得审美的升华与超越。

总之,只有“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9]86 ,才能更好地实现身心之和谐,激扬人生之情怀,升华生命之境界。也许,嵇康的实践方案更受人们欢迎,也更能引发广泛的文化共鸣和社会认同,那就是“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濟也”[9]83。

八、“德”的价值关怀

德,永远是中国文化的旗帜,也永远是中国哲学的主题。中国文化是立德的文化,中国哲学也是立德的哲学。德,是中国社会的价值尺度,也是人生关怀的行为准则。总之,德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灵魂,是中国社会和人生关怀的灵魂。

那么,何谓德?或者说我们该怎么理解和把握德呢?请看庄玄禅思想家的论述。

天地之大德曰生。[1]86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2]170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2]170

道者,物之所由也;徳者,物之所得也。[10]137

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3]359

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10]93

无为也,天德而已矣。[3]161

由上述所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庄玄禅哲学家所谓的德,是道之德、天之德、自然之德。它遵循这样的规律,德体现道的精神,天是道的代表,自然是道的根据,而自然的根本属性是无为,因此循自然之法则、备自然之精神,就成了道德的根本特性。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中,道和德与生俱来就同构一体,所谓道德精神就是天地自然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国哲学的道德本体论由此得以确立,中国哲学的道德实践论也由此得到构建。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中,德的价值关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天地之德

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天地之大德在于生,自然之大道在于生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突出地体现了天地自然的道德精神。所谓地厚载物,德合无疆;天高极远,德齐万方;山高海阔,德生万物,就是对自然道德精神的形象概括。

道,为什么能覆载天地,光明日月?又为什么能更替四季,化育万物?因为道之德不私,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3]110。不私,即可大、即可高、即可厚、即可深、即可远、即可久、即可长,即可永生于世,葆光互照,关怀万有。所谓天不厌高,海不厌深,地不厌厚,厚德载物,天长地久,等等,都是对天地道德的具体描述。

德,为什么能天长地久,生生不息?因为德之道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即无目的而合目的,无规律而合规律;也即无功而得,无利而成;不有而有,不同而同;万物齐致,天下同德。此即“以德为原,无物不得;得者自得,故得而不谢;所以成天也”[4]232 。

“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3]161以庄玄禅为代表的中国哲学道德,其根本的特性即是生而不有,德而不得,为而不我。即生而不息,生而不止,生而不私,欣欣向荣;生而齐物,生而齐天,生而齐日月,万古长青。这种齐致万物、齐同天地、齐归日月的道德境界,不仅是本体论的,也是实践性的,给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价值关怀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实现空间,也使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拥有了极高的价值尺度,傲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二)社会之德

王弼指出:“含德之厚者,无物可以损其德、渝其真。”[10]145那么如何拥厚德而关怀天下万众,行大道而经纬社稷苍生,给人们提供普遍的价值关怀和人生信仰,促使社会稳定和谐,推动齐国齐家齐天下的普遍理想得以充分实现呢?

以庄玄禅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与天地为合,向天看齐,向日月并致。怀天德而循天道,齐万物而任遣放,融微旨而畅心神,和物我而同内外,弃荣辱而绝是非,寄生死而向自然,君天地而擎天道,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道远远不过天,德厚厚不过地,情深深不过海,所以奉天而为,放德而行,循道而趋,是最好的办法,也是最大、最高的价值关怀。正因为如此,庄子给出这样的建议:“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3]227

老子的方向非常明确,他指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2]141-142 拥上德者,即无为者,无为者无不有为;怀下德者,即有为者,有为者只有有以为。显然,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选择。无论道家还是玄学禅宗,他们的方向是一致的,立场是坚定的,即全面反对儒法学说,彻底摒弃法治天下、仁爱宗族、礼行社稷、知困道德、利塞民心的种种做法,唯如此“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3]138

(三)自我之德

儒家和法家那里,个体永远是渺小的,自我永远是社会的齿轮和螺丝钉,个人存在始终要匍匐礼法,屈从于圣教,跪拜于皇权。对此,庄玄禅思想家持一致的反对态度,他们不约而同地予以坚决否定。他们认为儒法所确立的社会道德,对个体的定位和关怀,是泯灭人性、摧残自我、荼毒心灵的虚伪说教,其目的仅仅在于服务王权和皇权,与天地之德相比,是十分丑恶的私德,根本不足挂齿。自我之德之确立,要“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3]492 ;要“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3]202;要“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3]358。总之,一句话就是为而无为、利而无害;得而不我,成而不私;同于天道,合于天德。唯如此,自我之德才能确立,个体的终极关怀才是永恒的阳光大道。

九、“朴”的人生安顿

朴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朴的心灵,是和谐的心灵;朴的实践,是审美的实践。尚朴崇素,以朴为美,自然无为,给人生以亲切的安顿,给心灵以和谐的慰藉,给生活以审美的关怀,是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共同理想,庄玄禅思想体现得尤为显著。

那么,什么是朴?我们该如何理解朴的意义呢?请看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回答。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2]100

无名之朴,亦将不欲。[2]140

我无欲,人自朴。[2]184

朴,真也。真散则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10]75

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10]81

朴之为物,愦然不偏,近于无有,故曰莫能臣也。[10]81

抱朴无为,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10]81

由以上思想家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朴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朴在自然;(2)朴无为;(3)朴无欲;(4)朴无名;(5)朴不失真;(6)朴不累神。朴的这种特性,与道非常接近,或者说道本身就具有朴的特性。因此,庄玄禅思想家往往以朴论道,把朴和道玄同并论。

朴,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其最初的含义是未经雕琢的原木和玉石,意即纯粹而没有任何人为加工痕迹的自然存在。朴,往往跟素相连,素是指未经染色的蚕丝或生绢,其基本含义为本色而天然纯净。所谓朴素,即自然素净、质朴无华。不言而喻,在中国哲学和文化中,朴的安顿,是人生的理想安顿;朴素的人生追求,就是审美的人生追求。

(一)以朴为美

中国哲学和文化中,以朴为美是普遍的价值倾向,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尚朴崇素,以朴为美,实质上就是崇尚自然,以自然美为美的方向和标准。素朴之美,在自然而不在奢华,在纯净而不在杂多,在归真而不在雕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赞颂的正是这种朴素之美。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3]188朴素之美的根源在于应自然、合天地、同物我,循天地之道德,法自然之精神。朴素之美的根本特征是不以人胜物,不以技掠美;也不以物夺情,不以物丧己,从而一致达成物我和谐、内外平衡的审美境界。在素朴的审美关怀中,个体精神始终畅然自快,物的品格始终怡然纯净,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保留,从而形成一种质朴无华、超然脱俗的美。

素朴的人生安顿,既指素朴的环境,也指素朴的主体;既包括物的质朴,也包括心的素净;既安顿个体人生,也安顿社稷众生。它是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灵、物质与精神和谐相宜的依存状态,是中华民族诗意生活方式的审美表达。这即是庄子所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3]227

(二)以朴为安

中国哲学和文化的人生安顿,从社会层面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身,二是心,三是人的生存环境。这三者的安顿,一脉相连,同构一体,形成了中国人生哲学的主题。庄子给出的安顿思路是“从然以天地为春秋”[3]263。

“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3]130庄子反对以巧智技利、穷奢极欲、争夺名利的方法去安排人生,他秉持自然素朴的理念,推崇物以朴成、人以朴为、心以素悦、神以素畅的自然法则,安排社会,安顿人生。在庄子看来,只有身居以朴,才能安身立命,内外相宜;只有心安以朴,才能纯净不杂,怀抱天地;只有朴归自然,才能和通日月,物我同德。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和主体的全面安顿,并获得更大的审美快乐。

这样的人生安顿,本质上是自适其适,返璞归真。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3]243-244 因此,所谓人生安顿,完全取决于自我的价值关怀和价值选择。根本的办法是自适适于天,自德德于道,玄同彼此而不违害,超越名利而不喜求,知忘是非而不忧心,自然而素朴地面对一切,迎接命运的挑战。

(三)以朴为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求美居、服美饰、餐美食、秀美色、乐美音、博美名,进行穷奢极欲的竞争,不仅丧己失德,而且害物伤身,生活得并不幸福,很难获得审美快乐,也难以使自我生命获得自由的升华。对此,庄子给出的办法是,“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3]177。庄子通过舜与善卷的对话,形象而清晰地予以审美的回答。

舜以天下让善卷,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3]429

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放怀于宇宙变化而豪情勃发,这种与天地同一,与四时同步,与万物并生,与日月共明的宇宙精神和人生境界,是庄子思想和精神的理想表达,也是其素朴审美关怀的生动写照,具有极大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十、“人”的理想发展

人,是一切哲学的灵魂。人的问题,永远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中国哲学也不例外。庄玄禅哲学对人的思考各有侧重和不同,老子崇本,庄子重生,玄学尚思,禅宗贵心,尽管不同的思想家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有不同的阐释,甚至派系各异、观点纷呈,但庄玄禅哲学思想对人的定位、人的认识、人的理想发展却拥有共同的态度,并形成一致的倾向,彼此玄同辉映、葆光互照,构建了中国哲学远大而壮阔的自由天空,星河灿烂,光芒耀眼。

(一)自然的人生

崇尚自然,以自然为本,不仅主导了庄玄禅哲学的本体论和形而上思考,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自身哲學的人生论和实践论,特别对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思考,形成了广泛的共鸣,其中庄子思想表现得尤为突出。

所谓自然的人生,就是崇性尚情的人生。即以人为目的,尊重个体,尊重生命,尊重人性,将人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哲学的核心。自然的人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人的自然化,但并不是将人退回到动物性,成为被动的自然存在,而是要人摆脱自然束缚,超越自然物和自身的自然性,将自己的感官功能、生命节奏、精神世界与整体自然的生命空间、生命规律、生命节奏、生命气象同构为更高、更热情、更强烈的生命世界,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更强、更丰富、更充沛的升华。这即王弼所说:“圣人达自然之至性,畅万物之情,故因而不为,顺而不施,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之也”[10]77。

自然的人生也是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以自然为目的的人生。即人以自然为家园,以自然为知己,以自然为生命伙伴,与自然息息相通,通过自然汲取力量,通过自然净化心灵,通过自然提高自己,从而让人的生命释放出灿烂无限的光华。这就是庄子所谓“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3]492 。

自然的人生是自然和人性的光辉结合。由于自然世界是无穷的,自然力量是无限的,人与自然的同构合一,让人拥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动力,人的世界因自然而生机勃勃,自然因人的投入而充满情怀,由此打开生命的新天地,创造生命的新世界。这就是理想的人生,审美的世界。李泽厚是这样概括的:“总结起来,如果用一句话说,这就是:无论庄、易、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中国哲学思想的道路不是由认识、道德到宗教,而是美学。”[5]215

(二)自由的精神

中国哲学史上,是庄子把人推向自由的巅峰,也是庄子赋予自由以空前绝后的地位。庄子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卓越、最彻底、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中国思想文化的自由精神因庄子而永远照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天空。庄子哲学洋溢着激情四射、光芒万丈的自由精神,全面打开了中华民族豪迈壮阔的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精神空间和审美空间,包括文化艺术创造,因为有了庄子,而更加辉煌灿烂。

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最高价值体现,自由境界也是人生最高的生命境界。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超越自己的动物属性,主动地拥抱自然、迎接自然,自由地改造“自然的我”与“我的自然”,从而使自我的生命获得极大提升,自我的本质力量得到极大实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精神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著标志。人的精神有多自由,人的本质力量就有多大,人的生命境界就有多高。

在庄玄禅哲学家看来,自由是人生的自由,也是自然的自由,自由是人生自然力量和自我价值的完满结合。老子追求崇本息末的自由,庄子追求齐天逍遥的自由,玄学追求弃彼任我的自由,禅宗追求心灵感悟的自由,尽管内涵和外延各有不同,但他们拥有共同的哲学立场和一致态度,那就是对人性束缚和社会性压迫的双重超越。庄子对此有明确的认识:“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以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痈,内热溲膏是也。”[3]396

因此,庄子要人们循道而趋,放德逍遥,遨游宇宙;玄学要人们极物通情,任我畅神,玄对自然;禅宗要人们无执无念,无物无我,顿悟涅槃。凡此种种,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摆脱生命的一切束缚,自由地投身自然,热情地放怀宇宙,宁静地玄同万物,智慧地体悟生命,昂扬地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全面解放和提高。这样的自由,本质上是对人生、生命、自然、感性、心灵、情怀的全面感悟和肯定,具有强烈的审美特征。“这正是由于以‘无为寂然本体的老庄哲学以及它所高扬着的思辨智慧,已活生生地渗透和转化为热烈的情绪、敏锐的感受和对生活的顽强执着的原故。”[11]347

(三)自我的心灵

中国哲学从源头开始,从本体、自然、生命、人生、自我、情感一路思考下来,最终由禅宗定格为心灵。心灵感悟,就此成为哲学的中心,禅宗也由此哄传天下,引发了史无前例的中国思想文化革命,并把中国哲学推进到新的发展世界。

人生最大的困境是身不由己,而身不由己的最大痛苦是心不由己。在禅宗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心不通。心不通,意味着心灵被物欲控制,心境被功利占有,心界被邪魔左右,心台被尘埃遮挡,等等,形成我心不属我,我情不由我,我物制我心的局面。心,由此跃然而出,心灵问题也由此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

若要解困,必须有一颗通透明亮的心。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12]119 心不执着即通,心无执念亦通。要破除执着执念,开心通心,前提是还心于人,还心于个体的自我,归心于现实的、感性的、充满感情生命的自我,而不是抽象的我,更不能被他人控制,被他物占有。这样,心就拥有了充沛的生命活力与活泼泼的感性生机,能够自然而然地茁壮成长,真切地感受到人的力量,体会到生的意义,自由而充分地实现心与身、心与物、心与人、心与天地、心与日月、心与道德、心与菩提、心与涅槃真如的无限汇通和升华超越,从而获得心灵与生命的双重解放。这即是慧能“道由心悟”的根本精神。

尽管易老庄玄都关注人,关注人心,特别是庄子哲学,赋予心无限的功能和意义,让心灵的生命意蕴获得了无限扩大,给心的价值以无限提高,但庄子之心从根本上说仍然是本体性的,与个体炽烈、热情、感性而充满丰沛雨润活力的生命心灵存在不小距离。在庄子的基础上,玄学把心从天上拉回人间,把心还给自我,让人心具有了个体生命的光辉,催生了人的空前的大觉醒和心灵的大解放,但真正让心获得崇高地位、拥有无限生命情怀的却是禅宗。所谓穷通万法、会通万里、思接千载、情溢四海,在禅宗这里,统统归结为“心悟”。

一心悟得春秋来,一悟觉醒百花开。禅宗的“道由心悟”,其核心是个体的心灵感受和体验,自我的内在领会和整体觉悟,通过心悟使自我得到超越,心灵得到解放。悟通悟透了,“不仅主客观混然一致,超功利,无思虑;而且似乎有某种对整个世界与自身相合一的感受。特别是在欣赏大自然风景时,不仅感到大自然与自己合為一体,而且还似乎感到整个宇宙的某种合目的性的存在。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级审美感受”[5]210。

人的理想,人的價值,人的意义,最直接的体现是美,最充分的实现是审美。美不在他处,美在自由,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参考文献]

[1]苏勇.易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任继愈.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郭象,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6]周来祥.论中国古典美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8]嵇康.释私论[M]//佚名.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魏晋南北朝卷: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嵇康.养生论[M]//佚名.中国历代美学文库·魏晋南北朝卷: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王弼.王弼集校释:上[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11]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12]慧能.坛经[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孙铁骑】

“Tao from the Nature” and “Tao from the Heart Realization”

(Part 2): The Ontology of Taoism, Metaphysics and Zen Buddh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XU Liang

(School of Literature,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071,China)

[Abstract] The thoughts of Taoism, Metaphysics, and Zen Buddhism maintain mutual radiance and shine brilliantly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Their ontological ideas prominently represent the depth of understanding and speculative height of Chinese philosophy, construct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in a trinity, leading the naturalism, liberalism, spiritualism, and individual lif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showcasing the rich inner heritage and magnificent ideological realm of Chinese philosophy. Its mutually inherited and isomorphic “ontological basis, metaphysical concepts, ideological methods, practical pursuits, social values, and life settlement” and other field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reflecting the unique styl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y, shining with unparalleled charm and brilliance, and promoting Chinese philosophy to stand proudly among the worlds ethnic cultures.

[Key words] nature; heart realization; Tao; ontology; Chinese philosophy

猜你喜欢
道法自然中国哲学本体论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当代新道家的三大思潮
场地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理论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道法自然”的城市水域驳岸景观设计探析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苏格拉底之死对中西哲学差异的阐释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