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哲
摘要:哲学的在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精神世界的瑰宝,一直在给予人类深层次的精神动力。由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迥然的差异,因此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也体现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逻辑;差异
一、重逻辑推理的西方哲学
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意味着哲学与思维方式有着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哲学思想。这一点,在中西方哲学差异中,显的尤为突出。以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为中心人物,以《柏拉图全集》中的《欧绪弗洛篇》为例来探讨一下西方哲学是如何重视逻辑推理的。
《欧绪弗洛篇》的内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但是,这次辩论中的几次转折我觉得可以很好体现西方哲学家的逻辑思维。开始推理之前,我们要明确这个辩论的目标是弄清“什么是虔敬”,苏格拉底以自己严谨的推理和逻辑展开了这场精彩卓伦的辩论。
首先,欧绪弗洛提出了“凡是令诸神喜悦的就是虔敬的,凡是不能令诸神喜悦的就是不虔敬的[1]”,苏格拉底则认为,神之间也是相互反叛、敌视的,则对于所有神(神的统称)的喜恶也是无法有统一的回答,进而推断出:神和人一样,对同一事物有好坏喜恶之分,因此,事物可以既是虔敬又是不虔敬的。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开始以逻辑思维去推理来推翻他认为错误的论断,逻辑推理产生了至关主要的作用,这与中国哲学截然相反,中国哲学只会展示最后的结果。之后,苏格拉底提出“由于该事物是虔敬的,所以它被神喜爱,而不是因为它被喜爱,所以才是虔敬。[2]”以及“事物被爱和被神喜欢正是因为神爱它”[3],综合两者,从而推出“使诸神喜欢的东西与虔敬不是一回事的[4]”的论断。关于公正与虔敬的关系,苏格拉底与欧绪弗洛得出结论:“虔敬显然就是诸神热爱的东西[5]”。这个结论恰恰与之前“使诸神喜欢的东西和虔敬不是一回事”这个双方都同意的论断相悖,两个命题不可能同时为真,而且都是按照双方同意的逻辑原则来推导出的,这就说明这个“什么是虔敬”的问题根本没有得到解决。从上面的辩论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哲学开山鼻祖的苏格拉底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严谨的、逻辑的、步步为营的推理方法来进行真理讨论,哪怕最终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地解决,但是获得真理的方法足以见西方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闪光点。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西方哲学关于真理的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像是理科中的推理题,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结论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之上获得的,认识到了一定程度不能自圆其说就推倒重来,极为重视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谨性,过程的整体性。
二、中直观和经验的中国哲学
对于中国哲学家来说,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是来自直觉和经验的,这种思维方式源于人们经济社会生活背景。与西方相反,东方处于农耕社会,“作为一个以农业为基本生产的形式的民族,他们处在缓慢冗长、周而复始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时间流程与狭小固定、反复循环的耕种土地之上,一代又一代学习、传授祖先的生产技巧,这使他们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与大胆的求知欲,却偏重于直观经验—停留在具象阶段的感觉积累—的归纳与承袭。”[6]由于西方的发源在海边,航海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活动,因此,西方热衷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未知则无法用具体事物来替代,只能用抽象来代表。相反,中国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知识大都是来自上一代的言传身教,必定带有经验主义色彩。此外,中国哲学关心的领域大都是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讲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统一。而很明显,这些领域都是需要自己的感受、思想、经验去驾驭,没有一个确定的格式去定义。这就道出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哲学家通过自己的学识、感受、经验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孔子的主要思想有两个:“仁”和“礼”,“仁”就是爱人,“礼”则是克己复礼。孔子认为,各国君主要爱护自己的子民,不要实施苛政;同时要恢复周礼,实行周朝的等级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做的事情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为别人做出表率,不能做违背礼法的事情。而以上的所有都是孔子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提出的,并不像西方一步一步推理而来的,中哲不在乎思维的起点,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无论什么起点,当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常常顿悟。再如,先秦诸子百家的所有思想几乎都是对当时社会改造的一种构想,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从自身所处的阶层出发,或为君主寻求治国之道,例如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或为自己寻求一种生活态度,例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天人合一”和“清净无为”的思想,庄子的“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是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和自身情况而成的,没有通过推理和论断。我们再看一下具有神秘色彩的阴阳五行说,天地是有阴阳二气而成,一阴一阳,互补交替出现但同时又是相互依存的。而就五行来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物质。所有物质都是由这五种物质相互变化生成,五种物质相互制约,相互存在。而这个又似乎与恩培多克勒的“元素说“有着异曲同工之秒,此外,老子认为“道”既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是世界的本原,是宇宙的最高法则。[7]而这与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学科认为世界的本原的很多学说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印证了中国哲学殊途同归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西哲学二者作为哲学的两大分支,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没有谁好谁坏,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对于我们生活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在各方面有一些差异,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灵活运用两者。其实,作为文化这种软实力的哲学,我们应该结合我们的经验生活去结合地运用二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二者合二为一,将中国哲学之美和西方哲学之真相融合,走出一条实用的哲学道路,毕竟,哲学绝对不是束之高阁之物,应是引导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启明灯。(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全集》——《欧绪弗洛篇》.239页
[2]《柏拉图全集》——《欧绪弗洛篇》.244页
[3]《柏拉图全集》——《欧绪弗洛篇》.244页
[4]《柏拉图全集》——《欧绪弗洛篇》.244页
[5]《柏拉图全集》——《欧绪弗洛篇》.253页
[6]《道家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人民出版社.31页
[7]《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