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角下高中语文单元梳理课的设计与实践

2024-05-29 02:11程爰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25期
关键词:跨学科高中语文

程爰

[摘要] 自跨学科主题学习正式进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来,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在高中阶段,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回归育人价值的必要路径。跨学科教学在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有其理论基础,在单元梳理课中,以单元导语、学科基本要求、高考方向为依据,选取梳理点,借助信息科技、音乐、美术等多种学科要素,对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跨学科教学设计中要先进行整体规划,从思想上打破单一学科的界限,并能在教学后注重反思。

[关键词] 高中语文;跨学科;单元梳理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2022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由此可见,在高中阶段,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成为当前课程与教学回归育人价值的必然要求。而梳理课作为新课标、新教材下的一种新课型,亦有研究的价值。本文以统编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代散文单元为例,探索高中语文单元梳理课的跨学科实施路径。

一、 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整体论的思想

哲学家斯马茨的“整体论”是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有力支撑。斯马茨认为,“即使积累了某部分,也绝不能达到整体”。在各门学科中,学生能积累不同领域的各部分知识,而跨学科就跨越了学科的界限,使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技能融会贯通。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的整体性,以此出发,使得学生获取综合知识和形成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在形式上表现为系统的开放性,在内容上反映了事物的联系性,它有着先进的理论基础。新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要求是我们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有力武器。它提倡并追求不同学科之间的彼此关联和相互补充,即“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二)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张以人为本,研究包括理智与情感的整体人的本性、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等“人之为人”的实质性问题。人本主义对人的能力、目的和尊严给予肯定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提倡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在《论人的成长》一书中阐释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事实性知识的积累,而是对个人目前的行为,对选择未来的行为和生活态度,对健全人格的发展起作用的学习”。也就是说只有在学习的内容与个人的经验相关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和效果。

这为语文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依据,跨学科教学设计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通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经验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勾连中学会发现或创造,而不是死记硬背或重复,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 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实践

高中语文梳理课跨学科教学实践首先从课型出发,要选择适合的切入口,这是整堂课设计的关键,让学生在完成单元的学习任务后既复习了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同时又能有新的收获。从教学策略看,选择合适的跨学科落脚点,既不生硬又能促进学生学习也至关重要。

(一) 选择单元梳理课切入口

第三单元导语指出,本单元选取魏晋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理,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风貌。集中在一个单元研习,在对比中体会,在联系中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散文。而单元梳理课也是在“双新”背景下的新课型,上好单元梳理课的关键在于梳理点的选择。回归课标,回归学科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是寻找合适的梳理点的一个好途径。

《上海市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文学阅读与写作”部分提到,学习散文,要欣赏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赏析作品表情达意和谋篇布局的匠心,领会散文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在作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独抒心机的谋篇布局等来实现。古代散文也是散文,相对现代文的散文阅读,从“文”的角度来讲,内容相对简单一点。但特点同样明显,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研习的过程中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阅读经验。同时,这些阅读经验在现代散文的学习中也是有它的价值的。笔者对2022—2023年高考古代散文常见考点做了一些梳理,具体内容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特点和谋篇布局是常见的考点,几乎每年必然涉及。因此,笔者在学生学习环节的设计中逐步梳理并落实教材古代散文相关任务,细化并建构古代散文记、序、论、谏、书、赋和祭文的阅读

策略。

基于此,本次单元梳理安排2课时,设计如下学习目标:借助单元研习任务,梳理古代散文在语言、章法上的特点,形成一定的经验总结,并进行迁移运用。本课例为第一课时,主要集中在语言特点的梳理上。

(二) 跨学科落脚点的选择

选择跨学科落脚点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实际出发,融入信息科技、音乐、美术等学科内容,强调学习者的经历与语言学习的相关性,丰富语文课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 信息技术赋能学科教学手段

信息化背景下如何让数字赋能学科教学一直是笔者所思考的问题,在原有的PPT形式外,借助希沃白板和其他信息化手段,为课堂教学增添一份活力,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这节语言特点的梳理课,笔者借助了ChatGPT这一近来兴起的新科技,让学生利用Pad请ChatGPT来完成第三单元各课语言特点的梳理,再请学生根据拟定的评价标准,对ChatGPT国内模型(阿里的同义千问)的作答进行点评。

这一环节立刻让学生眼前一亮,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迫不及待地操作起来,显然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沉浸于课堂学习中。而让学生共同参与拟定评价标准,并对作答进行评价这一设计能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让学生真正明白在语言特点的分析上,句式只是作者借助的手段,重在表情达意,即在“情”与“意”的分析上。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真正做到了“教—学—评”一体化。

2. 音乐助力语文阅读

音乐与文学虽是两种艺术形式,但又有共通之处。音乐可以用音符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文学可以用文字来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两者在创作和传达内涵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同时也可以相互影响和启发。

这一单元的文章多具有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这样的句子读起来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又灵活自然,富有变化。感受骈散结合的语言美,有声朗读是很好的方式和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自选片段朗读充分感受这一语言特点。同时,笔者选取了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维瓦尔第《四季 · 春》第一乐章的开头部分内容请学生欣赏。

在这个音乐片段中,小提琴以欢快的E大调开场,这是春来了的旋律,随着旋律,唤起学生冬去春来的种种感受。旋律轻柔地重复,这是巴洛克音乐常见的作曲手法。另一个旋律出现,同样轻柔地重复。而半分钟后,小提琴以不同的声部和不同的音色,模仿不同小鸟的啾鸣。在这个片段中,我们也能鲜明地感受到乐句形式中整与散的结合,获得美的享受,这与文学语言形式中的骈散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学生在朗读与欣赏体验的过程中,也对文学语言特点及作用有了更切实的感受,不仅仅是表面的套话。

3. 美术渗透文本解读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作为新晋的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美创特色鲜明,在很長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特色无痕渗入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中。学生信手拈来的美创设计往往对文本的理解起到很好的作用,产生意想不到的

效果。

本单元中《项脊轩志》一文语言平淡内敛、饱含深情,善于抓住生活中富有特征的典型细节,将那些最触动人心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刻画,看似平淡,实则感人肺腑。如“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对于直白的叙述学生都能看懂,但要由“篱”“墙”品味出大家族的变迁给作者内心带来的伤痛就并没有那么容易了,学生往往会忽略。笔者请学生在书上用简单几笔绘出篱笆图,在此过程中学生明显关注到篱笆的特点—空,又借助教室中的墙壁让学生感受到从“篱”到“墙”,从空到实,亲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大家族分崩离析。

将学校特色渗透语文课堂,借助学生的美创基础,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文本,进而更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意。

三、 跨学科教学实践的思考

在本节单元梳理课中,以单元导语、学科基本要求、高考方向为依据,选取梳理点,借助信息科技、音乐、美术等多种学科要素融入语文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课后也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一) 跨学科教学要先进行整体规划

跨学科教学先要确定跨什么,如何跨?又如何学?跨学科的学习不是简单的某个学习内容由不同科目各自教授,或各学科的知识点逐一罗列学习。因此,语文学科的跨学科教学要由语文教师在开始授课前做好整体规划,其具体路径可以是:梳理阅读材料涵盖各协作科目—提炼教学内容与协作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容、方法)—形成多种情境下的阅读策略—课堂实施—课后作业、评价。跨学科教学设计要明确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各学科知识互补、互证,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应用得更灵活。

(二) 跨学科教学要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

学科有界限,育人无界限。教师把增强跨学科能力作为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能力的重要内容,但是补充跨学科的知识,提高跨学科的能力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如何学习,对于教师挑战也极大。限于专业局限,教师习惯于聚焦自身学科目标及相应的方法、路径、策略。教师还需充分利用好校本研修、跨学科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研讨等形式,将分散的各学科知识相互融会贯通。语文教师只有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才能增进自己的跨学科教学能力,而不是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

(三) 跨学科教学要注重课后反思

无论任何课堂,课后反思都是重要的环节。对于跨学科教学而言,涉及的学科知识较为广泛,除了从教学设计、课堂呈现、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反思之外,还需特别关注跨学科的联系点,比如活动的设计是否具有整体性。在跨学科活动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互相渗透的关系。教师需要将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形成了整体,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那么整体性是否形成,是否生硬,是否既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素养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都是跨学科教学反思中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 刘希娅.中小学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价值、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谢家湾学校素养导向跨学科 学习实践探索[J].中国教学学刊,2023(10).

[2] 黄静.高中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策略与启示[J].语文教学通讯,2023(5).

[3] 丁运超.合作意识—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国教师,2006(10).

[4] 龚金莲.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中国西部科技,2008(10).

猜你喜欢
跨学科高中语文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