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
[摘 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全面预算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性工具,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财务目标,还可以为企业决策和资源分配提供依据,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全面预算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出發,探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为企业决策者和财务管理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企业优化预算管理,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提高经营绩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常见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工具,现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制定全面的、连贯的和协调一致的长期或短期规划。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及实现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不仅限制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全面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方法和过程,涵盖了企业的财务预算、运营预算和资本预算等,旨在对企业的收入、支出、成本、资本投资等进行全面规划和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还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途径。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和调整的过程,可以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在预算范围内进行,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是加强企业内部管控的重要工具,可以将企业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执行指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绩效,实现有效的内部管控。第三,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控制,能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同时,通过预测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前揭示潜在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预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1]。最后,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收入提升和成本节约,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可以激励相关主体追求高收入增长和低成本费用,从而实现企业的收入提升和成本节约。
2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 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但部分企业缺乏对预算编制的重视,预算编制直接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预算时也未能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指标,导致预算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指导性,过于财务化,难以实现企业战略的有效支持和绩效的评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企业还普遍缺乏准确和完整的数据支持,导致预算制定基于不可靠的信息,预算计划和目标无法实现;或是过于乐观,缺乏对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的准确判断,导致预算计划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此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未能与各个层级和部门充分沟通,导致预算制定缺乏共识和合作,难以达成整体协作和共同目标[2]。
2.2 预算控制不到位
企业在实际执行预算时,往往存在支出超出预算或收入低于预期的情况。这一问题的出现多是因为在执行预算时,对实际情况缺乏及时的监控和调整,或者是因为预算制定时的估计不准确。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预算计划,但在预算控制方面管理松散,缺乏有效的预算管控流程,如预算执行的审批流程、报告和反馈机制等,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缺乏准确依据,影响预算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未能合理分配和管理预算资源,导致某些部门或项目的经费过度或不足,影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2.3 预算分析不深入
部分企业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未能进行充分细致的成本分析,只关注总体收入的增长,忽视对各项具体收入来源的分析,不能清楚地了解各项成本的组成和分布情况。或是只进行了静态分析,而没有考虑到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预算的影响,限制了对收入增长的深入理解和改进。或是在预算分析中未能充分关注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差异和原因,错过了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和改进机会,无法及时调整策略和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预算分析过于僵化,缺乏对不可预见因素和变化的敏感性,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数据,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或者没有深入分析异常的原因,导致无法及时调整预算策略和资源分配,使企业无法应对市场变化和机遇。
2.4 预算绩效考核不严格
对预算实行绩效考核,有助于了解企业在预算期间的绩效表现,为未来预算编制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然而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并不重视预算绩效考核,预算绩效考核中缺乏明确的评估指标和标准,或者标准过于模糊,导致考核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无法准确评估业绩的达成程度。由于各种原因,如人际关系、主观意识等,在进行预算绩效考核时还存在考核不严格、不公正的现象。此外,预算绩效考核的目的是约束预算执行,其需要与激励机制相结合,但一些企业在预算绩效考核中未能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相匹配,导致绩效考核缺乏约束力,无法有效推动员工和团队的积极性。而且预算绩效考核中也缺乏及时的反馈和改进机制,无法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限制了预算管理的持续优化和提升。
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改进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占据着核心地位。预算编制反映了企业对于未来经营活动的规划与布局,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有效管理资源和控制成本的关键手段。在编制预算时,首先,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预算编制流程和制度,包括明确的时间表、责任分工、审批流程等,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如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等。或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包括市场竞争、行业变化、政策调整等,并进行风险评估,采用概率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量化风险的不确定性,提高预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降低风险对预算执行的影响。最后,为了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可以引入先进的预算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更好地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提供实时的预算信息和分析报告,提升决策和预算控制的科学性,实现预算编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引入多个层级和部门,利用多方参与和意见交流,确保预算编制能够充分考虑各个层面和部门的需求和意见,提高预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2 完善预算控制体系,加强预算的监督和控制
预算控制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企业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等各个方面,而预算控制则是实现这些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是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资源合理配置的过程,能够使预算的执行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为了充分进行预算控制,首先,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预算控制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强调预算控制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乃至整体战略实施中的重要性,使企业内部各层级员工深刻理解预算控制与企业目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及风险防范之间的紧密联系。管理层自身也应严格遵守预算控制的相关规定,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推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预算控制氛围[4]。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机制,包括预算执行的审批流程、预算执行的监督机制等,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和通报,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符合规定,防止预算滥用或超支现象发生。为提高预算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应建立多层次的预算监控体系,包括公司层面的监控、部门级的监控和项目级的监控等,确保全面覆盖企业的各个方面。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建立定期的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部门定期上报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和效果。最后,企业应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全体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促进全员参与预算管理。
3.3 提高预算分析能力,深入挖掘预算数据背后的信息
预算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关于企业运营效率、成本结构、销售趋势等方面的信息,企业若能深入挖掘这些信息,对这些预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了解各业务单元、产品线或职能部门的实际运营状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识别出偏差和潜在的风险点,从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在预算分析方面,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系统,收集全面、准确的数据,并进行有效整理和分类,确保数据可靠和一致,为预算分析提供堅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对预算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因素分析等,对预算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综合考虑财务、销售、营运等各个方面的数据和指标,深入挖掘预算数据背后的信息和原因,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支持[5]。同时,加强数据的校验和审核,避免数据错误和异常对预算分析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强化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对业务数据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同时,应该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整合。建立定期的预算分析制度,要求各部门定期提交预算分析报告,在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状况的同时,也能培养企业员工的数据驱动意识,使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效的助力。
3.4 严格制定预算绩效考核制度,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预算绩效考核是确保预算目标实现的关键,能够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管理、促进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战略落地。企业应重视并严格执行预算绩效考核制度,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预算计划,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涵盖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和经营绩效,确保考核的针对性;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确定适当的考核周期和时间,如季度考核、年度考核等,确保考核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建立数据收集和整理机制,确保考核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严格开展预算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考核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避免主观因素和人为干扰对考核结果的影响,确保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将预算绩效考核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确保预算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基于全面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可以实施定期的预算绩效考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检查和评估,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员工,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预算执行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考核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和措施,帮助被考核对象提升绩效水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惩罚机制挂钩,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或部门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或部门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改进。
在实施预算绩效考核制度时,企业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避免主观因素和人为干扰。二是客观性和可量化原则。尽量采用客观的指标和可量化的数据进行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模糊不清的评估。三是及时性和准确性原则。确保考核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避免延误和错误对考核结果的影响。四是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既鼓励优秀部门,又督促落后部门改进。五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在考核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被考核对象的绩效表现[6]。
4 结语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解决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优化对策,才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因此,企业应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编制方法、执行监控、绩效考核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也应该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企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进行优化和创新,从而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席觉晨.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挑战与优化思考 [J]. 商业观察,2023,9 (36):85-88.
[2]姚思勤. 业财融合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讨 [J]. 中国集体经济,2023(35):44-47.
[3]王振强.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要略探析 [J]. 商讯,2023(24):104-107.
[4]朱江祖. 关于加强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措施探讨 [J]. 商讯,2023(24):120-123.
[5]于蕊. 论新时期国有企业如何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2):46-48.
[6]蒋峰. 论国有企业如何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 [J]. 中国农业会计,2023,33(2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