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峰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战略,中共领导层最初曾有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想法,但最终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定,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必要性主要有新中国当时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充滿风险的外贸形势和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示范效应。可能性主要有苏联对华援助的确定、中国资源丰富、中国共产党严密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超强的执行能力。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新中国彻底扭转了旧中国留下的工业基础极度薄弱的局面,从此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必要性;可能性
中图分类号:F429;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8-0009-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于工业建设的起步阶段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这一重大问题,中共领导层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安排。长期以来,关于确定这一战略安排的原因,学界有多种说法[1]。我们认为,这一战略安排的形成,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多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共同促成的。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层曾经有过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设想。事实上,早在抗战后期,毛泽东就已经开始思考中国未来工业发展的战略问题,且他认为,如果中国立即搞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人民将不堪忍受这一沉重负担,所以未来中国的工业建设应该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此后直到1951年,周恩来、陈云、刘少奇、薄一波、南汉宸等中共高层领导人都曾提到过要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观点[2]。这一设想在当时虽并非唯一方案,但受到中共领导层的高度重视。这其实不难理解。新中国初建之时,经济残破不堪,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而恢复经济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经验等资源又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优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且基础相对较好的农业和手工业,自然成为一个重点考虑的选项。但是,这一想法后来发生了变化。
1951年12月,毛泽东主席提到,“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必须发展农业,并逐步完成农业社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3]1952年5月,李富春在全国财经会议上也明确讲到,“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重工业,尤其是钢铁、燃料动力、机械军工、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等基础工业上,为我国工业化打下基础;农业、轻工业和交通等事业应当围绕重工业这个中心来发展。”[4]421随后,在1952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编制出“一五”计划草案及其《总说明》,其中明确提出“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4]422。“一五”计划草案及其《总说明》的编制完成,说明中共领导层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1952年8月,这一草案被赴苏代表团交给苏联方面征求意见,并在1952年9月得到斯大林的认可及回复[5]。至此,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被最终确定下来。
二、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必要性
(一)重工业本身非常重要,而新中国当时的重工业基础却非常薄弱
重工业包括采矿、能源、化学、冶金、钢铁、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原材料、动力和技术装备,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包括重工业在内的整个工业基础都是非常薄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估计现代工业仅占国民经济比重的百分之十左右[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5月,燃料工业部和重工业部调查统计我国重工业生产总值仅为37亿元[7]。不但工业基础薄弱,而且在工业部门内部,轻重工业比例也不协调,重工业占比不到30%,且门类单一,大多是从事采矿、初级原料生产和一些机器的装配修理[8]。面对这种局面,中共领导层迫切希望能够尽快发展重工业。但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相关人、财、物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都极度匮乏,因此也只能从现实出发,做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准备。后来,随着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重工业的要求越发迫切。
(二)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迫使新中国必须尽快建立自己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
国内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统一祖国的任务尚未完成。国际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孤立、遏制的战略,试图将新生的人民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更是将战火直接烧到新中国的家门口。1950年10月,新中国出兵朝鲜,开始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此时,新中国对工业产品,尤其是对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产品的需求空前增加。以后勤运输为例,“在志愿军入朝的前72天中,国内补充汽车12 486辆,损失6 646辆,送回国内修理438辆,受损率极大……而当时中国能够紧急动员的车辆仅剩200辆。”[9]。这些情况都使中共领导层更加迫切地想要建立新中国自己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1951年7月,朱德在与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会面时,就苏联援华之事说到,“在建设飞机厂、坦克厂、枪械厂、汽车厂的同时,必须安排生产高质量的钢和开采石油。为了保障国防安全,在5—10年内(越快越好)中国必须生产1 000万吨高质量钢和1 000万吨石油。”[10]可见在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建立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之事刻不容缓。
(三)充满风险的外贸形势要求新中国必须尽快补齐重工业的短板,建立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体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迫使新中国当时的对外贸易只能以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要对象,其中苏联又是重中之重。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中苏贸易额在最多时占到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11]。另外,在当时,新中国对外贸易的产品种类也比较少,大多是出口农产品、原材料,换取苏联等国的工业产品和装备。众所周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贸易对象的多元化、贸易产品种类的多样化都是维护贸易安全的重要途径。此时,新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比较少,贸易产品种类也不丰富,这使新中国的贸易安全存在极大风险,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主权的完整性。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彻底扭转这种对外贸易局面显然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因此,新中国要想维护自身的贸易安全和国家主权的完整性,就必须尽量减少对苏联等国的贸易依赖,尽快补齐重工业的短板,建立以内循环为主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这也与毛泽东思想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一脉相承。
(四)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示范效应
苏联建国之初,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办法,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到二战前,苏联的工业产值超过了英法等国,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这是人类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也开创了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此之前,人类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路径,具体又分为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这两种。英美模式是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积累一定条件后再逐步发展重工业。这一过程动辄要一二百年时间,十分漫长。日德模式是轻重工业并举,但更侧重于发展重工业。这种模式让日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迅速崛起,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日德模式在高度重视重工业方面,与苏联模式看似有几分相似,但实际却完全不同。日德与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都是通过种种血腥暴力的手段,对内剥削压迫本国人民,对外侵略扩张,抢占殖民地、半殖民,为本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积累资本。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模式,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日德模式,都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奋斗目标,也不符合新中国人民政权的性质,自然不可能成为新中国进行工业建设的榜样。因此,当时真正值得新中国学习借鉴的只有苏联模式。另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而且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国。从长远来看,如果没有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一旦国际形势发生不利于中国的变化,就很可能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灾难。这一点,对于自近代以来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来说有切肤之痛。在这种背景下,全国各族人民都迫切希望新中国能尽快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而苏联的工业建设在短期内取得的巨大成就,让世界各国惊叹不已,这非常符合中国人民尽快建立本国工业体系的迫切要求。因此,综合起来看,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显著特征的苏联模式就成为当时新中国开展工业建设的主要参考对象。
三、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可能性。
(一)苏联对华援助的确定,是促成新中国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关键条件
苏联的对华援助主要体现在著名的“156项工程”。“156项工程”大多是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实施的,且大部分是重工业项目。“156项工程”是逐步商定、逐步实施的。第一批项目是1950年2月14日中苏签订相关协定确定下来的,一共有50个项目,后来修改为47项[12]。这些项目中大部分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由于新中国缺少建设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经验,也缺少相关人才,所以这一批项目主要是由苏联方面帮中国设计。“1950—1952年年初,苏联帮助设计的项目共42个。”[13]苏联援华协定的签订以及第一批项目的设计完成,都推动了中共领导层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1952年8—9月,周恩来率团访苏,与苏联商讨新中国“一五”计划以及苏联进一步援华等重大事项。最终苏联方面对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方案给予高度评价,还提出了反馈意见和建议,并同意对“一五”计划进行援助[14]。得到了苏联对“一五”计划的赞同,以及同意对“一五”计划进行援助,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设想最终确定。此后的援助项目都是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推进。苏联对华援助的确定,成为新中国最终决定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关键条件。
(二)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能为重工业建设提供原料
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原材料。从世界范围看,一个国家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原料,不一定主要依靠本国提供。例如,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家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原料大多依靠进口。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想依靠进口来满足重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是不现实、不可能的。幸运的是,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据1952年初步勘探统计,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矿产资源不但产品齐全而且储量很大,钨、锌、钛等有色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还有丰富的钍、铀、钽等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原料。”[15]中国丰富的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重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物质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严密、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超强的执行能力为优先发展重工业提供了组织保障
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人、财、物资源。苏联的援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才、技术、装备、经验等难题,但资金问题并不是只靠苏联援助就能解决的,主要还是要依靠新中国自身的力量。然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财政极度紧张。“1949年底,国家财政出现了三分之二的赤字。”[16]1950年新中国又开始抗美援朝,军费开支浩大,使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雪上加霜。另外,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也主要依靠新中国自身来解决。再者,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也需要加以整合、利用。因此,如何集中有限的财力、如何迅速高效地整合各方面资源,这些都是发展重工业必须要解决的高难度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则是信心满满、优势明显。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严密、有力的组织体系和超强的执行能力,能迅速、高效地整合全党、全国、全社会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如果没有这个有力的组织保障,再多的人、财、物资源也只是一盘散沙,任何战略构想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实施。
四、结束语
正是在多种必要性和可能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层最终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業的战略。此后,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新中国彻底扭转了过去旧中国工业基础极度薄弱的局面,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也奠定了新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志钢,郭冠清.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历程及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22(10):99-100.
[2] 黄志钢,郭冠清.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形成历程及其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22(10):10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7.
[4] 房维中,金冲及.李富春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21,422.
[5] 朱佳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17.
[6]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30.
[7] 储成仿.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的形成背景、主要经验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5):22.
[8] 叶扬兵.论“一五”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2(5):120.
[9] 严鹏.优先发展重工业是顺应大势之举[J].历史评论,2021(6):18-19.
[10] 沈志华.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第三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393.
[11] 胡志勤.中苏贸易40年回顾[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2):1.
[12] 张久春.20世纪50年代工業建设"156项工程"研究[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9(3):214.
[13] 刘振华.建国初“156项”工程项目的确立[J].中国档案,2009(3):82.
[14] 朱佳木.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5):17.
[15] 王卫东.对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再认识[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8.
[16] 邵玉元,渠章才.科学认识计划经济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J].学理论,2012(36):18.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Strateg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MA Haifeng
(Basic Teaching Department of Beihai Campus,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Beihai 536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itially had the idea of 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light industry, but ultimately determined the strategy of 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priorit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was facilitated by multiple necessary and possible factors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t that time. The necessity mainly included the weak foundation of heavy industry in New China at that time, the sever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e risky foreign trade situation, and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of the Soviet Unions priority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he main possibilities are the determination of Soviet aid to China, Chinas rich resources, the tight and powerful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the CPC and its super strong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trategy completely reversed the extremely weak industrial foundation left by the old China,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socialist industrial system from then on.
Key word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Prioritize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Necessity; Possibility
[责任编辑 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