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游记,别样心境

2024-05-29 06:31王文成
课外语文·上 2024年3期
关键词:辞官姚鼐桐城派

王文成

★游记是作家在旅行途中围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及时进行记录的一种文体,小学的《黄山奇石》《记金华的双龙洞》和初中的《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都是其中的佳品,它们都从不同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秀美、绮丽的大自然风光。进入高中,入选教材的游记更是兼具哲理性色彩。比方说苏轼的《石钟山记》,写的是自己在石钟山的所见所闻,借此引发议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姚鼐《登泰山记》更是与众不同。本文借此篇文章探讨它的独特魅力。

一、知人论世看文本

姚鼐是清代散文家,他的文学造诣很高,与当时的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三人中,姚鼐是后来者,是刘大櫆的学生。他发展了桐城派的文学理念,主张“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后世称他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他不但在文学上有巨大的成就,而且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他是乾隆时期的进士,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更是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在乾隆三十九年,他借病辞官登泰山,览山水之色,观日出之妙,《登泰山记》在写作的同时穿插了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那么,具体来说,这篇《登泰山记》的内容是怎样的呢?它又如何体现作者的心境呢?

二、深究其中读文本

我们知道,在古代社会,“学而优则仕”是文人雅士们的终极目标,但是姚鼐却从高位上退下。辞官这一年的姚鼐不过四十出头,在政治上正是当打之年。这样的人辞官攀登泰山,定会抒发思古之情。毕竟,泰山跟别的山不一样。泰山别名“天孙”,也就是天神,古代的帝王们对这座山有着顶礼膜拜般的“信仰”。可以说这是一座精神之山、文化之山,更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一个精神的图标。面对这座山,姚鼐却如此平静,这种平静是宠辱皆忘的平静,是文人发自内心的真性情。

(一)第一段——整体勾勒,大气磅礴

第一段的内容非常简单,姚鼐先从地理方面的知识入手,他说泰山的南边有汶水西流,泰山的北面随济水东去,而且百川汇聚、纵横交错——“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泰山荟萃天地之间,而万物皆有所归、所属,山水意趣就在眼前,分外壮观。作者谈及,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便是雄伟的、沧桑的、见证历史发展的古长城,彰显出泰山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于是,一座名山、一条名水、一座名建筑,三者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绝妙的搭档而交相辉映,让泰山的形象更为雄伟、壮阔。接着,作者巧妙地接着点出泰山的最高点日观峰,这个内容甚为关键,为下文的泰山之巅观赏日出埋下了伏笔。纵观整段,简略的轮廓勾勒,让泰山显得更为大气磅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第二段——交代游踪,景色神怡

游记当中的关键要素便是作者的游踪,有踪、有迹、有记,此之谓“游记”。本段一开始就写姚鼐辞官之后,离开京师,直面风雪,历经数县,抵达泰安县的经过,可见,作者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翻山越岭、冒着风雪只为攀登泰山。作者也特别介绍了同行的人——年轻时候的“死党”朱孝纯,此时的他担任泰安的知府。他们从南面攀登,所见皆为人工石阶,所见其级“七千有余”,可谓壮观、震撼,既有对泰山之高的震撼,更有对石阶之多的震撼。其后,作者交代自己顺着中谷进山的情况——“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虽然寥寥几笔,但是如果往下读,就会有别样的感觉,作者谈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说的时候容易,做的时候艰辛”的感觉。尤其是“崖限当道者”一句,连中岭和其他的山都不过是泰山之下的门槛,更显示泰山的巍峨。所幸,作者终于排除万难,到达了泰山之巅,美景乍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在作者的眼中,群山都覆盖着白雪,阳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也映照着泰安的城墙,在泰山之巅向下望去,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而那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更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这个比喻让肃穆的泰山之景多了一份祥和、宁静,更显生机与活力。这与袁宏道在《满井游记》中谈及的“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的喜悦心情几乎一致,也符合作者辞官后的那份洒脱。

(三)第三段——中心凸显,圣光乍现

此段是全文的中心段,此段写作者五更时与朱子颖到日观峰上的日观亭坐候日出的经过。此段也是按照时间顺序而铺开的,这个顺序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三个阶段。首先,日出前所看之景皆朦胧,这个时候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望去“皆云漫”,都是层层翻滚的云朵,那些山就像樗蒱一样。请注意,这个比喻是很清新的,放眼古今,很少有文人这样比喻山峰,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把山比作博戏的掷具,说明姚鼐肯定是抛开了所有烦恼的休闲时光了。

接着,是描写日出时的景况。“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作者的观察是非常细致的,只见天那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这是日出之光刚刚透露出来的样子,它让黑色褪去,相应地呈现出奇异的颜色,只一会儿的工夫,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光线,仿佛圣光乍现,这样的圣光为下文的群山“皆若偻”埋下伏笔。然后,就到日出了——“正赤如丹,下有红光”,朱红的颜色,又因为是光线的浮动,让人感觉这就是大海一样,此之谓文本说的“东海”。而回头西望日观峰以西的诸山呢?光线各异,阳光照射到的,呈红色;照不到的,依然还是白色。正如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情况下,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都似弯腰一般致敬,致敬这神仙般的景色,更致敬巍峨的泰山。

(四)结尾段——以点带面,总结全文

文章的结尾有三段,其实可以划分到一个部分。作者在写了观日出之后,就转而写名胜古迹。泰山上的名胜古迹非常多,作者只选了日观亭附近的一些古迹来简要记叙。在写作时,作者采取以点带面的写法,以日观亭为中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标记得清清楚楚,构成了以日观峰为中心的一幅水墨山水图。倒数第二段总结泰山的特点,他说“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这里,他介绍了泰山山石的成分、形状,还有植物的组成和生长环境,还有泰山严冬的景观,总的来说,都是为了突出泰山苍劲峻峭、肃穆奇特的面貌,总而言之,结尾具体鲜明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让人在阅读之后,内心也为之一动,能够充分感受文章积极、乐观、豪迈的基调,让人耳目一新,让人感叹——文章不愧是清代散文的佳作。

三、结语

所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总是喜歡在大自然中放飞心灵,于是,游记就诞生了。四十出头的姚鼐之所以会产生辞官的想法,是因为在担任刑部侍郎的时候,他发现当时的刑法过于严苛,与他实施仁政的政治理想冲突。姚鼐当时就已经心生隐退之意。后来,完成《四库全书》的修订之后,他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决然地辞官归家。此篇文章正能反映他的思想。刘勰有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回归自然之中,与天、与地、与山、与水融化为一体,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静待日出、笑看日出,这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后来的姚鼐,承担起桐城派的使命,继续推崇古文的传统,为桐城派树立了散文的“正宗”地位,此文或许就是姚鼐心境的寄托吧!

猜你喜欢
辞官姚鼐桐城派
八秩有感
作为礼物的书籍:姚鼐赠书与桐城派的流传
桐城派的山水书写与文脉传衍
乾嘉诗坛“混江龙”姚鼐
周作人“桐城派”批评之梳理与反思
融通诸体的桐城派文学理论
佛禅老庄思想与姚鼐文学创作
不放弃的妈妈:辞官陪“强迫症”儿子成长
疏逸文气 清雅超然
闵子骞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