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怡 钱佳薇
【摘要】中国龙文化与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儒家思想与中国龙文化联系密切,“仁德”与“龙德”亦有共通之处。在德语童书《福神父和他的小龙:圣福若瑟在中国》中,中国龙化身儒家思想的载体与使者,在其熏陶下,圣言会传教士福若瑟学习并践行儒家传统行为准则,最终由洋神父转变为“中国神父”。该文本将中国龙文化与儒家文化结合,从中国龙和西方传教士角度阐释儒家“仁德”思想,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提供参考。
【关键词】《福神父和他的小龙:圣福若瑟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国龙
作为中华文化的图腾,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形象遗产,自古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崇。帛书《二三子》记载孔子提出并探讨“龙德”,“二三子问曰:‘《易》屡称于龙,龙之德何如?孔子曰:‘龙大矣。”“大”不僅是对龙外形的描述,孔子也有意借龙的硕大形象比喻龙德义涵丰富、包罗万象。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是一切道德的总和与最高道德标准,其内涵亦海纳百川。庞进在《龙文化与儒学》中指出,“龙德”本质上是“仁德”的形象表征,孔子借助中华民族尊奉的龙表彰他追求的君子之德。
德语童书《福神父和他的小龙:圣福若瑟在中国》(Fu Schenfu und sein kleiner Drache: Der heilige Josef Freinademetz in China)由奥地利神学博士马克西米利安·保林(Maximilian Paulin)创作,2012年由奥地利提洛利亚出版社(Tyrolia-Verlag)出版。该书主要讲述来自奥匈帝国提罗尔省(今属意大利)的传教士福若瑟①在中国龙福叔(Fuschu)的帮助下于中国传教的故事。作者将儒家思想与中国龙巧妙结合,与孔子以“龙德”喻“仁德”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儒家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和儒家传统思想的弘扬者,福叔怀恻隐之心,行忠恕之道,守克己之礼,其言传身教使欧洲传教士逐步认同并力行儒家行为准则,最终融入中国社会。
一、仁之端:恻隐之心
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怀有恻隐之心是践行“仁”的开端,《论语·述而》记载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是对万物心存恻隐的具体写照。初到中国,飞虫、蜘蛛和千足虫令福神父寝食难安。见福神父被蚊虫困扰,福叔用尾巴粘住蚊虫,以使福神父免受叮咬之苦。但它并未干脆利落地拍死蚊虫,而是用唾液迷晕它们后存在自己的鼻子中,然后运送到野外放生,以防它们“惊扰人类”。这样的做法令福神父颇为讶异。当福神父再次遇到千足虫时,他尝试克服心中的恐惧和厌恶,近距离地观察它。他察觉,眼前的千足虫竟与福叔有些相似:
福神父说:“你前世可能是只千足虫。”
福叔回答道:“有可能。中国人说这就像毛虫和蝴蝶。毛虫在树叶和地面上爬行,而(羽化后的)蝴蝶可以飞行。动物死后会以龙的形式重生。世上万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龙知道它前世是什么动物。我们只能猜测。”
福叔对自身渊源的认识,源自帛书《二三子》中孔子对龙的表述:“既能云变,有能蛇变,有能鱼变,鸟虫,唯所欲化,而不失本形”。福叔的话语使福神父意识到:中国人不想伤害虫,是因为他们不想龙受到损伤。通过这一件小事,福神父了解到中国龙与万物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被中国人善良的民族性格打动。当他再次遇到四处爬行的千足虫时,发觉自己已不再被它们困扰。福叔对蚊虫的恻隐之心让福神父体会到儒家仁德思想与中国人对龙与万物的仁爱,这是他内化儒家道德的肇始,也是他接纳中国文化的开端。
二、仁之方: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学说中一以贯之的思想与道德原则。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写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在陪伴和襄助福神父的过程中,中国龙福叔始终以儒家的忠恕之道修己待人。
中国龙秉持孔子提倡的“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交友原则。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彼此以诚相待的相处方式是君子之交的前提。只有与中国龙“成为亲密的朋友,人才能看见龙”。尽管中国龙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与崇拜,“并非每个中国人都能拥有一条小龙,也并非所有小龙都能找到愿跟自己成为朋友的人”。
起初,福神父并不能看见福叔,因此误以为它是西方文化中象征火、地狱与死亡的恶龙,并将它想象成“巨大的怪物”。福神父因只闻其声、不见其“龙”感到害怕和疑惑。福叔细致耐心的解释使福神父对它的戒备之心逐渐消散。当被福叔询问是否愿意成为它的朋友时,福神父回想起自己“说了这么多指责甚至咒骂中国龙的话”,对此犹豫不决,并认为自己“配不上这份友谊”。福叔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开导福神父,使他下决心接受自己的善意。虽然此时福神父仍无法看见福叔,但他还是根据福叔的指示,协助福叔从石块下脱身,福叔则喷出火苗为福神父的伤口消毒。经过磨难与考验,福神父终于得见这条拥有橙色的小脑袋、蜥蜴般火红的身体与喷火能力的中国小龙,这表明一路上的相呴相济使他们成为堪托死生的朋友。
历经千辛万苦,福神父终于抵达山东。然而,在山东的传教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在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人尊崇的对象。由于儒家文化的长久濡染,当地民众激烈反对和排斥天主教传教士传教。当地两条年长的中国龙对福神父与保护欧洲传教士的小龙福叔嗤之以鼻,它们讥讽福神父为“爱哭鬼”(rührseliger Knabe)、“洋鬼子”(fremder Teufel),揶揄福叔为“龙宝宝”(Drachenbaby)。“龙宝宝”这一称呼使福叔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同时,它也因为福神父的尊严受到损害感到愤怒。于是它鼓起勇气,结结巴巴地反驳道:“你们根本不了解他!”福叔由自身感受出发,推己及人,即使面对“长辈”的权威仍旧勇敢维护神父,这正是“恕”的体现。
在一路的困难与挑战中,福叔逐渐成长为一条“更成熟的龙”,因此“欧洲传教士的中国龙俱乐部”(Club der Chinesischen Drachen der Europ?ischen Missionare)的成员决定对它进行考验。若想取得继续陪伴福神父的资格,福叔必须接受并通过考验。在它即将加入俱乐部之际,更为年长的俱乐部成员吉叔(Gischu)再次确认福叔的忠心:“你是否承诺与我们成为永远的朋友,并忠诚地陪伴在福神父身边,直到他结束在中国的旅途?”福叔毫不犹豫地表示,自己将以忠诚之心对待福神父。不久后,鉴于中国社会局势的变化,所有中国龙陪伴和帮助欧洲传教士的义务被解除。依照规矩,福叔应立即离开,但它毅然决定继续陪伴福神父:
“我会信守对大龙们的承诺。”福叔说。它的声音听起来成熟中带着一丝固执。“‘免除义务并不意味着‘禁止,而是我可以自己选择。就算会给我带来麻烦,我也选择和你在一起!”
不论是时局动荡之际,还是福神父弥留之时,福叔始终信守承诺、不离不弃,默默守护在福神父身边,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真正践行了“执事敬,与人忠”的君子之道。福神父不远万里、背井离乡,虽历经种种阻碍,依然尽忠职守。一龙一人的交往可谓“君子之交”,自始至终不堕忠恕之道。
三、克己复礼为仁
福叔用右脚跺地面。但他突然想起,在大庭广众之下发泄自己的怒气并不“中国”。因此它立即停下,就像一切都未发生过一样,悄悄收起了前爪并郑重鞠了一躬。
子曰:“克己復礼为仁。”(《论语·颜渊》)孔子认为,“礼”是实践“仁”的途径,“克己复礼”在行动上体现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当福叔被更年长的龙嘲讽为“龙宝宝”时,它以跺脚释放怒火,这与儒家思想“君子九思”中的“色思温”和“忿思难”背道而驰。面对“长辈”,即年长的龙面露愠色也有违儒家“长幼有序”的礼节。当福叔意识到自己未克制愤懑之情后,它深鞠一躬,向孔子的保护龙,即最尊贵的孔叔(der Hohe Kungschu)表达敬意,并向两条挑衅它的年长龙鞠躬。由此可见,福叔时刻以儒家传统中“君子”的道德准则为自身行为标杆。
由于文化与信仰的巨大差异,福神父的传教遭到官府阻碍。信奉天主教的村长科西(Koschi)因准许福神父在自己的村庄传教,被中国官员视为异教徒,面临牢狱之灾。福神父决意亲自拜访那位官员,解救科西。在福叔的影响下,福神父不再像初入中国时那样莽撞。他意识到,鲁莽只会引起更激烈的冲突。于是,他向更加熟悉中国社会的福叔寻求化解矛盾之道:
(福神父)“当别人对你做了不好的事,你应该怎么做?忍气吞声?还是尝试用爱感化他?”
[……] 福叔认为自己必须说些重要的事:“首先你应秉持‘礼。‘礼就像你的性命一样重要,同自身的尊严一样重要!没有人能剥夺你的‘礼和尊严。除非你自己抛弃它们。”
“我知道,尊严。这非常‘中国。但对我来说只有尊严完全不够。”
“但是它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就锻炼你的尊严。”
[……]
“不,你对你的尊严负责,我对龙的尊严负责,满大人对他的尊严负责,科西就能再次获得尊严。”
李亚明在《儒家伦理中的尊严观念及其当代意义》中提出,儒家伦理中存在“普遍尊严”与“获得性尊严”。本书中,福叔尊崇“普遍尊严”,即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尊严,在维护自身尊严的基础上,君子也应当平等地尊重每个人。如果福叔、福神父和官员都提高自身修养,恭敬、庄重地对待他人与万物,科西便能重获尊严,同样以敬待人待物。福叔的启发使福神父意识到:相较于西方天主教文化中的“忍气吞声”和“以爱感化他人”,“修己以安人”才是达成和解的最佳方法。他又询问福叔如何才能做到尊重。福叔指出,首先应换上正式的中国传统服饰,以符合“一个真正的中国神父”的身份;在与他人交谈时应行揖礼,以示教养。此外,无论发生什么,首先应保持自身的尊严,喜怒不形于色。初次穿上中式长袍的福神父认为自己像个小丑,对他人行揖礼以示尊重的礼仪规范也令他感到不适。但是,在解救科西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他试图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严与“礼”,身着长袍,一路练习揖礼,学习与他人交谈的礼节。最终,他得到官员的接见,得知科西已被释放。有礼有节的交往使得双方矛盾最终被化解。
四、从洋神父到“中国神父”
从小接受的教育令福神父对西方文化中的恶龙怀有敬畏甚至恐惧之感,在他的认知中,中国是“龙的国度”。前往中国前,福神父认为应该“帮助中国人驱赶龙,因为龙可能使人们堕入地狱”。初到中国,遍布于香港街头的龙图腾、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和漫天飞舞的龙形风筝令福神父发怵,以至于当他初次听闻福叔是一条中国龙时,“声音微弱颤抖,双腿也不停哆嗦”。作为“欧洲传教士的中国龙俱乐部”的成员,福叔的职责是保护并传播中国文化,改变欧洲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帮助传教士融入中国社会。当福神父因在兖州传教失败而气馁时,福叔告诉他,山东作为儒学的发祥地长期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润,西方教义的出现难免会引发矛盾与冲突。因此,学习并理解儒家文化对他走近并融入中国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香港到山东,在福叔的帮助下,福若瑟从无法与中国民众交流勤学至熟练掌握中文,从鲁莽宣扬天主教教义转而学习、认同并践行儒家传统“仁”“礼”的道德准则,从来自欧洲的红发“大鼻子”(Langnase)、“洋鬼子”成为受人爱戴的“中国神父”。在感染伤寒,生命垂危之际,福神父“只让中国医生来医治他——他只想像一个中国人一样被医治。他只想成为像中国人一样的病人,在生命结束时,在中国,像中国人一样”。通过对儒家仁德思想以及行为准则的内化,福神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身份建立了强烈的认同感。作为一位西方传教士,福神父虽不如福叔一般深谙儒家仁德思想,但他力学笃行恻隐之心、忠恕之道和克己复礼的行为准则。尽管一人一龙外形不似东方人与中国龙,他们的一举一动却闪耀着儒家传统道德的光辉。
五、结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龙文化与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点。《福神父和他的小龙:圣福若瑟在中国》的作者马克西米利安·保林对传教士福若瑟的真实经历进行择取和改编,通过中国君子龙和西方传教士的交往阐释儒家理念。中国龙福叔是儒家思想的载体和化身,典籍中的儒家经典思想通过其言行举止具象化,福若瑟得以在与福叔相处过程中体悟、学习并实践儒家思想,德语读者也能在极具趣味性的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龙文化与儒家文化,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传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 1852年4月15日,福若瑟(Joseph Freinademetz)生于奥匈帝国提罗尔省(今属意大利)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母均信仰天主教。1879年以圣言会传教士的身份前往香港西贡,并于1881年在山东鲁西南教区成立圣言会传教区。福若瑟在中国服务二十七年,七次成为代理主教,担任中国圣言会会长一职长达八年,创办济宁中西中学(现市一中)、若瑟医院(现工人医院),并多次充当教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他尤其关爱社会上的孤儿和流浪儿,建造孤儿院,为他们提供学习技术的机会。1908年1月28日,福若瑟因照顾病人不幸感染伤寒,不久后在济宁戴庄逝世。福若瑟神父生前在家书中写道:“我感觉自己与其说是蒂罗洛人,倒不如说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和中国人,我愿为中国人死千次,我别无他愿,只希望我的尸骨埋在中国同胞中间……在天堂我愿仍是中国人。”2003年10月5日,福若瑟被梵蒂冈教廷封圣。
参考文献
[1] 陈晓芬. 论语·大学·中庸[M]. 徐儒宗,译. 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丁四新,汪奇超. 马王堆帛书《二三子》疑难字句释读[J]. 周易研究, 2013(4).
[3]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M]. 赵复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4] 金景芳,吕绍纲. 释“克己复礼为仁”[J]. 中国哲學史,1997(1).
[5] 雷立柏. 在山东的德国传教士与儒家的关系[J]. 基督宗教研究,2011.
[6] 李亚明. 儒家伦理中的尊严观念及其当代意义[J]. 中州学刊,2022(8).
[7] 庞进. 龙文化与儒学[J]. 唐都学刊,2017(5).
[8] 裘锡圭(主编). 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第三卷)[M]. 北京:中华书局,2012.
[9]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 赵启光,子禾(译). 天下之龙——东西方龙的比较研究[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11] 朱熹. 论语集注[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2] Paulin, Maximilian. Fu Schenfu und sein kleiner Drache: Der heilige Josef Freinademetz in China[M]. Innsbruck: Tyrolia-Verlag, 2012.
[13] https://archives.catholic.org.hk/In%20Memoriam/Clergy-Brother/J-Freinademetz.html, Abrufdatum: 7. Aug.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