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史德幸
摘 要:教育部将课程思政的概念设计作为国家层面的安排部署,体育理论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从微观视角对“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指标选取,阐述“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元素的实施路径,并提供体现思政元素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体育理论课;思政元素;实践探索
2016年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分别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应重点挖掘其他课程、教学方式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2]。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思政也由此逐渐被高校所重视,并引起广泛关注。体育理论课程作为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一,拥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育人的首要目标,因此体育理论课程所秉持的教育任务和目标能够契合教育的价值诉求,更要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坚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能力传授之中”[3]。本文从微观视角,以行动研究法对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理论课堂教学进行实践研究,坚持立德树人、实现“三全育人”,深入挖掘“体育教材教法”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深层次的“育人”价值,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在每一节理论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体育理论课程特有的思政教学设计理论和体系,更好地实现体育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指标选取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根据学校培养目标要求,从学生发展需要和未来就业需求出发,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田径、体操等体育专业教材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础上,本课程通过对基本运动技能、田径、体操等课程教材的学习、资料搜集、讨论、模拟与展示,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本课程通过以下流程在体育理论课程中渗透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中,将思政元素与知识点相融合;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案例,提升教学效果;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融化思政元素,巩固教学实效。
本研究通过查阅体育思政元素、体育专业理论课思政元素指标等相关文献,并结合该论文中思政元素确定的理论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体育教材教法》教材等,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体育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选取維度,进行整理归纳,整合出思政元素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两轮调查,拟定“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最终调整后共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5个,分别为:一是爱国主义教育,包括国家自豪、历史尊重、文化自信;二是人文素养,包括创新精神、法治思维、体育精神;三是专业素养,包括身心健康、体育认知、体育专业知识、教育知识与技能、国际视野;四是教育情怀,包括师德规范、育人情怀、终身学习、社会责任。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思政元素的实施路径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课堂是主渠道,要求每所高校、每门课程、每位教师都应担负起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任。因此,要坚定以课堂教学开展为主线,让课堂教学过程高效充分。通过课前设计“融合”、课中落实“融入”和课后实践“融化”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取得理想效果。
1.课前设计“融合”:衔接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元素的进一步落实要体现在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中,以课程目标引领教学目标。课程安排依据首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体育教材教法”教学大纲进行。课程目标是教育所要达到的一种内隐的行为目标,而教学目标则是具体的外显行为目标,即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以第一单元“体育教材教法基础理论”为例,阐述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内容的对应。课程思政元素的进一步落实要体现在各章节的教学目标中,以教学目标引领思政教学内容。
2.课中落实“融入”:创新教学方法,融合课程思政
第一,启发式教学。在第四单元“田径教材教法”的田径短跑项目教法中融入“苏炳添百米破十的关键——起跑技术创新”,在传授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用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和体育技术环节,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启发学生专业素养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在第一单元“体育教材教法基础理论”中融入“人教版教科书插图事件”,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涵养学生家国情怀。
第二,案例教学法。在第一单元“体育教材教法基础理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融入清华附中的例子,清华附中前校长王殿军说:“90%的人都把对孩子的体育教育想肤浅了”;曾培养出东京奥运会首金获得者(射击运动员杨倩)的以体教融合模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清华附中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培养学生的体育认知以及人人体育的育人情怀。在第四单元“田径教材教法”的中长跑教法介绍中融入中国香港残奥运动员苏桦伟接力跑励志故事,给学生以心灵触动,在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第三,视频赏析法。在第一单元“体育教材教法基础理论”中融入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坎门海都小学体育教师叶海辉的事迹,在提升学生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和交流互动,提升育人情怀和创新精神;在第四单元“田径教材教法”的 “跑”类基本运动技能各水平教学方法中融入“体育教师网红跑操口号”的视频赏析,增加师生互动,在提高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教师群体的社会责任和育人情怀。
3.课后实践“融化”:贯穿教学全过程,感悟思政知识
通过布置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学生讨论、小组展示、教案撰写、试讲评析等课后任务和形式,让学生在不断参与和主动学习中掌握知识并提高思政素养。例如:课堂作业环节,查阅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历史资料;查阅中华武术的数百个拳种流派等。课后作业环节,设计一个18课时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完成一个健康教育教案;完成一个专项运动技能的微格教学视频等。小组展示环节,分项目、分组别进行PPT制作、讲解和示范教学等。另外,在课上向学生推荐参观位于教学楼大厅的首都体育学院关于“以体育人”的成果展等。
“体育教材教法”课程体现思政元素的案例分析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应着重于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从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专业素养等学科和课程本身出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讲好中国故事,立足于中国实践,培育出更有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新时代体育人才。
1.国家自豪
国家自豪是指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兴衰存亡相联系,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忠诚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二级指标。202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了将女排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4]。在“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中国女排的成长之路,解读中国女排精神体现国家自豪,是团队协作精神、爱国精神,是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绝不抛弃、绝不放弃的精神。女排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在每个人心中,女排精神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励学生迎接人生的挑战,勇往直前、不断拼搏。
2.育人情怀
教育情怀是指愿意从教,正确理解体育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会育人,能够运用多种育人途径和手段;尊重并关爱学生,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千上万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扎根于基础教育这片热土,为我国的基础体育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激情和汗水。正是这个时代的发展,赋予了这群操场上跃动的身影“手持彩练当空舞蹈”的机遇和舞台,帮助他们筑梦彩虹跑道,带动更多鲜活的生命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3.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包含吃苦耐劳、勇于进取、追求卓越、遵守规则、友好团结、相互尊重、团队合作、诚信尽责。在冰上项目教材教法教学时,向学生介绍北京大学冰球队“青春无客场,敢为天下先”的感人故事。这支冰球队是由一群零基础的大学生组成的,成立后3个月便参加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四所高校组织的冰球联赛,常规训练、陆地练习、战术学习,下训后熬夜与通宵是学生们的常态,睡眠不足又忍着酸痛赶早上八点晨课更是学生们的坚持。但正是这样的体育精神,支撑着北大冰球队队员一路走来,最终斩获佳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具有运动背景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为题,向学生讲述体育精神的重要性。一方面,具有运动背景的人是懂得如何去竞争的一群人。体育运动天生就带有竞争性,运动员身处其中,天生要善于竞争、喜欢竞争。另一方面,具有运动背景的人懂得团队合作。因为一个团队里有教练、营养师、陪练等,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优异,才能达到高水平的竞技状态。只要人类社会存在,竞争和合作就是永恒的主题,这就是体育精神。人与人之间有竞争与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竞争与合作,单靠一项是无法取胜的。
课程思政是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的教学理念,突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育教材教法”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养、专业素养、教育情怀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设计、课中落实、课后实践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以多种案例形式积极达成课程思政融入的效果。
本文系2023年首都体育学院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课程思政在高校专业理论课‘体育教材教法中的教学实证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獻: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1).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党建,2019(4):4-5.
[3]李在军,刘美,赵野田.课程育人:高校体育类专业课程思政特征、难点及应对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1,40(3):18-24,32.
[4]董翠香,樊三明,高艳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确立的理论依据与结构体系建构[J].体育学刊,2021,28(1):7-13.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