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华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不断优化升级,国际航运物流业面临新的竞争压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亟待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广州航海学院为例,采用OBE教育理念,以海事院校服务国际航运物流高质量发展为总要求,提出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路径设计,将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国际航运市场;物流高质量发展;海事院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3-0175-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3.040
1 引言
2014年,国务院印发《物流業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提出要加快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在我国基本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2016年,《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颁布,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与工业高效联动发展,为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效供应链管理服务。2019年,24个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明确指出物流是实体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快解决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看出,国家与广东省高度重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勾勒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与供应链联动的美好蓝图。
2022年,我国物流总额达到347.6万亿元新高,增长3.4%,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一,物流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因此,服务于市场需求的物流人才数量、层次和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海事院校具有国际航运物流领域的专长和独特优势,具有远洋运输的专业技术,能打通整个国际贸易的供应链和物流环节。在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秩序不稳定的背景下,实现国际航运物流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才支撑。文章立足于广州航海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集聚百位校友企业家在船代、货代等领域的资源和能力,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样本,为广东未来国际航运人才培养出谋划策,提出了路径设计的思路,为政府和企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助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理念,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随后有关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聚焦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数字经济等领域。
从物流业来看,张宝友(2021)针对标准引导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作用机理、实施路径以及微观激励机制等内容开展文献梳理[2]。唐建荣、田雨(2022)测算了中国区域物流产业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变化,研究发现:在观测年份内,我国区域物流产业效率呈波动上升状态,但地区间效率差异较大,表现为“东强西弱”的格局[3]。刘富成、邵静雯(2021)研究了以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4]。刘经纬等(2022)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研究了中国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从经济基础、创新发展、协调优化、绿色生态、合作开放和共享能力六大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5]。张珺、邹乔(2022)研究了双碳目标下物流业转型问题[6]。
2.2 物流人才培养
2.2.1 人才培养的教学学术理念
19世纪,柏林大学首创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自此教学与科研成为高校教育的基本职能,成为一种人才培养范式[7]。1990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的教育思想,将教学视为一种学术形式,提出了发现(discovery)、整合(integration)、应用(application)和教学(teaching)四种有差异又有交叉的教学学术结构。至此,教学与科研职能在学术活动中获得了统一性。1996年,李·舒尔曼将教学学术进一步拓展为教与学的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SoTL),将学生学习也纳入其中,教学学术发展为SoTL[8]。
2.2.2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物流人才培养的层次。从中职、高职、普通本科到研究生教育,我国物流人才培养的梯队初步建立。在不同培养规格和层次体系内,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物流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全国有700多所本科院校、1300多所高职院校和500多所中职院校开设有物流类专业,有50多万名在校学生。
第二,新工科新文科对物流类专业的内涵提升。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指出“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对新文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9]。总书记在2021年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发言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10]。在物流类专业方面,以物流工程为代表的新工科、以物流管理为代表的新文科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2.3 广州航海学院物流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2.3.1 物流管理专业办学特色
依托学校办学积淀的航运行业特色与优势,注重从物流管理专业学科发展定位到人才培养、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突出港口航运行业性和应用性特色,已形成了具有通用性与行业性结合,突出行业性、应用性,突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第一,行业性,人才培养突出港口航运行业特色。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突出特色,专业建设培育特色,教师科研服务聚焦特色。在专业特色定位方面,突出体现港口与航运特色,侧重港口物流和国际航运物流;在专业建设方面,通过特色课程模块设置,特色课程群、特色实验室、特色教材、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创建专业特色和特色专业;在教师教学保障方面,通过教师科研服务聚焦特色应用研究,项目、成果带进课堂反哺教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单位给学生实习环节提供支撑。
第二,应用性,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融合”:理实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综合性实践课程,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专创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培养方案;课赛融合,创新创业课程、实践课程与学科技能竞赛融合,以赛促学,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2.3.2 物流管理专业办学面临的挑战
第一,对高等教育的思想、理念、方法的学习还不够,尤其是基于结果导向的OBE教育理念学习贯彻不够。由于学院本科办学历史较短,面临诸多新建本科高校办学中的疑难杂症,从专科到本科的转变未能全面完成,尤其是管理模式、教学模式、教研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多薄弱环节。OBE理念是工程认证的核心思想,以往的专业建设中轻视了上述环节,未能从需求端调研和发现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主要考虑供应端提供什么课程、如何顺利毕业等。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采用OBE理念和工程认证要求进行授课的还不够多,在凝聚共识、共同发力方面仍需提升。
实施OBE教学过程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①专业希望学生取得怎样的学习成果?②为什么学生要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③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这些学习成果?④如何确认学生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第二,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生培养过程较少。除了专业导论课程、认知实习环节外,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生培养的环节较少。比如,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等评价缺少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行业企业专家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少,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较少。总之,行业企业专家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担的工作还不够充分。同时,尚未建立行业企业专家与理论课教师的联系机制,尤其是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行业企业专家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
第三,参与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的学生还不够多、获奖数量较少且级别不够高。专业对创新创业地位的认识不够、高度不够,仍然停留在择业、就业的传统思路上,对创业的重要性和前瞻性没有很好把握。尤其是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专业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考核办法等较为陈旧,从实践和动手能力的角度给予的经费和人员支持较少。尤其是未能发挥新引进人才指导学科竞赛的作用,没有形成学术研究与企业实践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3 海事院校服务国际航运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机制
文章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着手,重点探讨国际航运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问题,涵盖两个层面:从理论层面探索物流与供应链协同方式,从实践层面探索港航物流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见图1。
图1 文章的总体框架
3.1 港航物流理论层面的探索
国际航运的供应链由货主、船公司、码头三方为主。该供应链上“产品”就是运输服务,在国际航运中主要包括FOB模式、CIF模式两类贸易模式的运输服务。从港航物流与全球供应链协同的视角,探索广东港航物流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尤其是在国际贸易形势发生变化、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在这些约束条件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物流与供应链的协同甚至是港口、货代、船代公司与国际知名船公司的捆绑,实现港航业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可持续发展。
从vested outsourcing(Kate Vitasek,2009)到vested(Kate Vitasek,2012),协同合作的思想已经从最基本的“双赢”发展到“共同价值观+预期结果”,必须探索广东港航物流业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新的理论思考。
3.1.1 FOB模式与供应链的协同
FOB模式的关键点有:风险划分点、交货点、费用划分点均在装运港买方指定的轮船舷(实际操作中为装到船舱内),包含服务层面的各类价格。考虑FOB模式与供应链的协同,把运输费用整合起来。考虑如下情形:类似于4PL(第四方物流)模式,由货代公司最终报价,包含所有费用。通过对比3PL(第三方物流)模式,发现4PL在与供应链协同方面的优势。
3.1.2 CIF模式与供应链的协同
CIF模式的关键点有:风险点、交货点在启运港船上,费用划分点至目的港港口船上,里面包含服务层面的各类价格。同样地,考虑CIF模式与供应链的协同,把运输费用整合起来。考虑如下情形:类似于4PL模式,由货代公司最终报价,包含所有费用。通过对比3PL模式,发现4PL在与供应链协同方面的优势。
3.2 港航物流人才培养的原则
3.2.1 以OBE视角构建物流类专业的创新培养体系
构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就业数据库、大学生成长数据库、课程数据库“三库协同”的信息支撑是实施的关键。把OBE视角的“一对一培养”理念贯彻到底。承袭了供应链思维,把人才培养链条作为一条供应链,奉行“make to order”的订单式、需求式培养体系,持续改进培养方案。借助学校2021年本科合格评估的各类资料,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从就业倒逼人才培养过程,进而倒逼课程改革,是创新培养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体来看,這是一种需求倒逼式、反向设计的改革方法。
3.2.2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发展思路
结合新生入学的生源特点,建立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社会资助的奖助学金向专业倾斜,开展入学奖学金尝试。在招生宣传环节,投入较多资源,丰富招生形式,形成专业文化底蕴。建立大学生成长数据库,推行“四年跟踪、终身负责”的学业导师培养制度,在学生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方面形成一套规章,制定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情况的跟踪、评估、预警与帮扶的制度。通过高质量的学生升学、就业、创业等出口,以及毕业5年以后的毕业生成长数据,打造专业口碑和市场信誉,借此反哺招生工作,形成学生入口与出口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
3.2.3 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突破口,实现校企合作联合育人
广州航海学院物流相关专业毕业生创业者众多,学院可以利用充足的校友资源,开展物流类专业竞赛、供应链竞赛、创业大赛等项目。目前,有多名校友企业家在本校兼职任教,行业专家提供了丰富的实战课程,通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了校企合作联合育人的目标。
3.3 以学生能力提升为重点开展相关工作
3.3.1 建立学生能力提升的持续改进机制
类似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新文科专业同样要建立闭环的管理机制,依靠严密的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等一系列周期性评价方式,采用毕业生追踪、用人单位反馈、教师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班主任评价、学业导师评价、领导评价、辅导员评价、学生互评等校内外多级反馈,实现教学质量水平的监控、评价、反馈等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见图2。
图2 基于多方评价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
3.3.2 开展“学生学术提升计划”
实施学术类社团、技能竞赛、学术论文写作“三大工程”提升学生学术能力,为学生学术能力提升奠定基础。二级学院组建学术类社团,由学生自主申请自主管理。主要负责学术类社团对话会、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论文辅导等,兼顾考研工作;按照“分类引导、重点扶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学科竞赛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志向和精神,充分发挥团队协同作用,促进技能竞赛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学术论文是表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开设《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训练》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严谨工作态度、良好学术道德,锻炼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激活学生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3.3.3 开展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为深入推进OBE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征集了科任教师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论文。同时,发挥公开课的示范作用,形成基于OBE理念的授课模式。在示范课教学中,安排教学质量评价靠前的老师,采用OBE理念实施教学,注重学生发散思维、互动交流,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强调的是“成果不只是学生相信、感觉、记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触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的翻转课堂法、案例分析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尝试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设计和课程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卢姆(Bloom)提出的认知理论进行认知层次划分,以期构建一种通过成果循环持续改进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3.3.4 开展以产业学院为主体的产教融合新文科改革
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根据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广州航海学院“产业学院”管理办法(试行)》的工作要求,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和企业特点进行课程开发,合作编写具有特色的教材,合作申报科研课题,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根据产业学院教学需要,合作企业为理论课教学提供企业业务案例、在线实操教学软件等,主要包括提供企业业务案例分析疑点难点、模拟在线实操物流云平台、创建“物流+金融+互联网”新型货代模式。根据产业学院课程设置要求,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为班底,选派课程(实践部分)教师参加产业学院教学。作为人力资源培养基地,提供包括合作企业各类员工职业培训、技能考证、学生实习就业等在内的人才培训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张宝友.标准引导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机理、路径及激励机制研究述评与展望[J].物流研究,2021(4):7-17.
[3]唐建荣,田雨.中国区域物流产业的效率分析及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物流科技,2022(1):108-115.
[4]刘富成,邵静雯.以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J].综合运输,2021,43(12):116-118.
[5]刘经纬,刘凡祺,刘京媛.基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中国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2,44(1):1-5.
[6]张珺,邹乔.“双碳”目标视角下物流业绿色转型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2(5):113-116.
[7]丁祎昕,彭亚辉,眭国荣.协同创新视阈下的科教融合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1):92-94.
[8]欧阳光华,张悦.以同行评议发展教学学术——美国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39(6):89-100.
[9]何黎明.中国物流技术发展报告2020[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21.
[10]习近平.与世界相交 与时代相通 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在第二屆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