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融合小学德育新样态的实践探索

2024-05-27 23:59王伟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实践探索道德与法治

王伟芳

摘 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合于小学德育教学中,形成新的德育样态。文章通过对当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融合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双减”;道德与法治;小学德育;实践探索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德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升德育教学的效果,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道德与法治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合于小学德育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德育教学现状

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德育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首先,教师的德育观念相对陈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德育教育往往被视为一门副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教师对于德育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传授上,而没有将其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这种观念上的不重视导致德育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德育素养难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其次,德育教学过于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德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而这需要通过实践来体验和感悟。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德育课程往往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解上,缺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吸收德育内容,更难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此外,德育评价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担心评价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往往过于谨慎,甚至避免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学生无法从评价中获得准确的反馈和指导,难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另外,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还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而德育则被视为次要的任务。这种观念导致德育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德育教学往往被边缘化,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德育教学内容过于抽象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德育课程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缺乏实际操作性。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更难以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德育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难以发挥其实效性。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德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转变教师的德育观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提高德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二、“双减”政策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得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德育活动。同时,政策也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为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契机。然而,如何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德育的效果和质量,是小学德育面临的新挑战。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双减”政策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为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契机。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质和法治意识。其次,“双减”政策下,教师的工作量可能会有所减少,但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育人职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最后,“双减”政策的落实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德育培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共同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德育计划。

总之,“双减”政策的实施对小学德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要求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法治意识,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三、道德与法治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道德与法治是德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徑,而法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的基础。将道德与法治有效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德育内容,还可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双减”政策的实施为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学校可以更加注重德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四、道德与法治融合策略

(一)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融入德育教学中,通过真实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这一道德观念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尊重他人相关的短片或动画,展示不同情境下如何尊重他人的行为和态度。通过这样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这一道德观念。

2. 结合时事热点和身边案例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结合时事热点和身边案例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时事新闻或社会事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针对某起涉及法律意识的社会事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判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法治的威严和公正。

3. 开发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包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开发针对道德与法治融合的校本课程和教学资源包。这些资源可以包括教学课件、教案、案例库、练习题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参考。同时,这些资源也可以结合地方文化和特色,使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创新

1. 融合课程促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融入相关学科中,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同时,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2. 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如组织模拟法庭、道德讲堂、法治宣传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创建法治文化长廊、道德宣传栏等方式,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和道德风尚。

3. 家校合作与社会实践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仅需要在学校内进行,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需要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重视孩子的德育培养。同时,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體验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应用。

五、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融合小学德育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新样态。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德育教学中加强道德与法治的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科学的德育教学体系,让立德树人的理念植根于课堂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胡丽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亚太教育,2022(16).

[2]杨利.浅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德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

[3]高爱华.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入开展德育[J].家长,2022(14).

[4]曾克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校德育融合的实践探究[A].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成都论坛论文集(二)[C].2022.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实践探索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意义初探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