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24-05-26 09:20蔡熙
婚育与健康 2024年9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蔡熙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奇偶数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比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卒中评分、Barthel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I X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Lixian Peoples Hospital, Changde, Hunan 415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From January 2022 to November 2022,10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even and odd methods.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whil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stroke score,Barthel score and improved Ranki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After treatment,th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as high safety,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and 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efficacy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疾病的发生除对患者机体健康造成影响外,预后易遗留偏瘫、感知功能障碍等后遗症,促使患者自身生活自理能力及家庭生活质量等受到干扰[1]。血管内介入治疗在血管疾病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2]。本次研究以2022年1月—2022年11月就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2年11月,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奇偶数方式进行分组,常规组50例患者,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3.15±0.75)h,平均年龄(57.58±3.21)岁,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23例,就诊时症状:嗜睡、昏迷、感觉障碍、头痛等,患者例数分别为10例、5例、15例、20例;观察组50例患者,平均发病至就诊时间(3.23±0.69)h,平均年龄(57.74±3.15)岁,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8例、22例,就诊时症状:嗜睡、昏迷、感觉障碍、头痛等,患者例数分别为11例、6例、14例、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常规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100万单位与100mL生理盐水配比,静脉滴注30min;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钠,单次15mg,12h注射1次。治疗时长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单次75mg,1次/24h;阿司匹林单次100mg,1次/24h,连续用药6个月。

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于患者右侧股动脉处实施穿刺,置入动脉鞘,注入造影剂后观察病变所在位置,使用微导管靠近病变处,以10万单位尿激酶做溶栓处置,注射后,观察患处血液流速及血管复通情况,如无异常,术毕。术后口服用药同常规组,用药时长6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卒中量表(45分,高分者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100分,有良好生活能力者评分高)及改良Rankin评分量表(总分48分,神经功能良好则得分高),实施评测后汇总评分。

比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脑钠肽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卒中评分、Barthel评分及改良 Rankin评分

治疗前,两组卒中评分、Barthel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卒中评分低于常规组,Barthel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生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中常见与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致残率高等特点,发病时,脑血管出现栓塞、梗死,将引发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因此,患者患病后,多见嗜睡、昏迷、感觉障碍、头痛等症状表现,且随病情发展,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感知功能、意识反应等出现障碍,严重时将影响其生命安全,有极大危害性[3-4]。

治疗急性脑梗死,抑制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促进病变处血管复通及患处脑组织供血与供氧恢复,有助于减少该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5]。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在实施中,通过输注具备抗血栓形成与抗凝功效的药物,溶解血栓,促进患处血管复通,可使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得到改善。尿激酶作为抗血栓类药物,尿激酶药物成分可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进而溶解血栓,产生溶栓作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在临床中属于抗凝类药物,该药是以拮抗Xa活性、抑制凝血酶、干预人体凝血系统功能为作用机制,在血栓类疾病治疗中,可产生抗血栓、抗凝血功效[6]。使用尿激酶、低分子量肝素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虽然能够溶解血栓,恢复患处脑组织供血、供氧,但从应用效果与安全性角度分析,溶栓治疗的开展受该病时间窗限制,因此部分患者经该方式治疗后,其效果未能达到预期,且因用药所致出血性疾病发生率略高,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安全性。血管内介入术在临床中是微创技术,在血管类疾病治疗中,血管内介入术的实施,能够于极小创伤下对血管病变处实施处置,处置精准度、时效性及疾病治疗有效性等均具有较为显著优势性,于当前临床血管类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7]。采用血管内介入术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疾病治疗,手术自患者右侧股动脉处做切口,造影剂注射后探查病灶位置,再实施抗血栓类药物局部给药,对病灶做靶向处置,给药后,狭窄、堵塞血管于药物作用下得以有效复通的同时,局部给药能够保护血管组织,抑制再闭塞情况发生,由此使患者于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所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得以改善,疾病得以快速康复,改善其预后。相比溶栓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有显著优势,首先,作为微创术式,血管内介入较溶栓治疗更具时效性、针对性,治疗中能够针对性处置患处,由此可使患者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达到预期[8]。其次,血管内介入治疗实施中,抗血栓药物使用剂量减少,且药效能够靶向作用于患处,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同时,可避免抗血栓药物使用所致不良反应,由此使患者疾病治疗安全性得到保证。最后,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在极短时间处置干预病灶,缩短急性脑梗死对于局部脑组织、脑部微循环的影响时长,进而改善与抑制该病的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因而,血管内皮功能、神经系统等相关指标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由此使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得以快速恢复[9]。

综上所述,治疗急性脑梗死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志青,樊玉香,贾瑾尧,等.急性脑梗死应用血管内介入联合通脑饮治疗的效果[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14(8):1403-1406.

[2] 张秀芳,肖丹.血管内介入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杂志,2022,6(13):45-48.

[3] 钱琪,韩凯,冯陆.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时间窗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预后影响因素[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39(6):528-532.

[4] 张伟英.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钠肽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2,8(13):64-67.

[5] 曾翠.血管内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8):20-22.

[6] 郭迎新.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23):4329-4331.

[7] 陈鹏,马己才,陈俊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VEGF、SOD、MDA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4):123-127.

[8] 杨昌梁,叶端玲.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1):42-43.

[9] 王一超,张严.血管内介入治疗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溶栓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3):16-18.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