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新
大陆姑娘李珊珊,
学术交流到台湾。
正赶上九九重阳节,
养老院里搞联欢。
养老院院长发邀请,
让珊珊来做报幕员。
李珊珊落落大方走上台,
手里拿着节目单。
(白)“请欣赏诗朗诵‘乡愁,表演者孟爷爷。”
报完幕,李珊珊扶着孟爷爷,
慢慢走到台中间。
孟爷爷满怀深情来朗诵,
闽南语夹着普通话、有腔有调有特点。
(白)“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大家伙听得正入迷,
突然间,孟爷爷停止朗诵拉下了脸。
“不演了不演了,
我觉着越演越心烦!”
说话就朝台下走,
院长急忙把他拦。
“孟老先生怎么了?
‘乡愁还没朗诵完(唻)。”
孟爷爷,噘着嘴,
满脸委屈开了言。
“大陆这个主持人,
说话不叫我听见。
在走廊伤了我自尊,
她凭什么把我当成讨人嫌(了)!”
(白)“啊?珊珊,你講孟爷爷的坏话了?”
“没有啊!”
“有!你有的!”
“啊?”
“告诉你,阿里山有人唱山歌,
在台北,我一只耳朵也听得见。
日月潭有人练跳水,
也听得出水花溅起多大圈!
我聪明得很唻!”
李珊珊越听越纳闷,
忙对院长开了言。
“在走廊,我确实遇到孟爷爷,
老人家在我身旁直转圈。”
“当时你在做什么?”
“我正在翻看节目单......
对了!还接了奶奶一个电话,
通过视频,我跟奶奶来聊天。”
(白)“你家乡的奶奶?”
“对啊!”
“那又怎么样唻?”
“孟爷爷见我和奶奶拉闲呱,
直勾勾盯了老半天!”
“看起来其中有缘故,
孟爷爷行为异常,跟这个电话有关联。
要把他的心结来打开,
咱们是不是这么……办?”
“好啊!”
他们二人商量好,
院长把孟爷爷再次请到台中间。
“现场观众请看好,
孟爷爷表演还没完。
欢迎他继续来表演,
助演就是李珊珊!”
李珊珊一听不怠慢,
掏手机,打开微信来电联。
视频接通出人像,
老奶奶,隔着屏幕露了脸。
(白)“奶奶!”“珊珊,又想奶奶啦?”“嗯!等俺回家就去看您啊!”
祖孙俩,闲拉呱,
孟爷爷看得直瞪眼。
想插话,又犹豫,
他拉住院长指珊珊。
“你听听,她说的就是山东话,
故意不叫我听见!
我过去她就变腔调,
分明是,故意给我闹难堪。”
(白)“哈哈,孟老啊,我也发现这个问题喽!
珊珊说话好好听,
不紧不慢有特点。
普通话,山东话,
交换使用,任意切换。
这个本领很突出,
就好像嗓子里儿装开关,
不用通电,她自由转换很自然(啊)!”
李珊珊听了咯儿咯儿笑,
一抹红云飞腮边。
“院长真会开玩笑,
我从小这样成习惯(了)。”
孟爷爷说:“在走廊就听你说山东话,
嘀嘀咕咕那么甜。
我凑过去,你声就小,
哼!你把我看成讨人嫌(了)!”
(白)“孟爷爷,我哪能嫌弃您啊!”
“我就想听听山东话,
用乡音,跟你奶奶聊聊天!”
(白)“这好说!”
说着话,珊珊把镜头对准孟爷爷,
手机支在他面前。
两位老人,相隔海峡,
视频里边见了面。
(白)“珊珊的奶奶,你好啊!”
“你好啊!”
“看见你我就想起家,
山东啊,离开已经好多年(啦)!
想山东,想家乡,
我自小出生在济南。
家母厨艺特别好,
荷花粥熬得香又甜。
家父是个泥瓦匠,
靠卖手艺挣俩钱。
有一天,我帮着家父去干活儿,
回家时路过趵突泉。
路过‘李记包子铺,
嗬,香味扑鼻惹人馋。
皮又薄,馅又大,
油又大来面又暄。
这‘李记包子不一般,
美名传遍全济南(呢)!”
(白)“你说的是趵突泉边上的‘李记包子?”
“是啊!”
“那是俺爹开的包子铺啊!”
“啊?是吗?”
“嗯!”
“这真是无巧不成书,
老姐姐,咱们两个好有缘(啊)!”
“大兄弟,要是放到现如今,
包子管够,绝不要你一分钱!”
(白)“哈哈......话可不能那么讲——
关键是‘李记包子忒好吃,
吃一顿就像过大年。
吃包子,就大蒜,
三屉五屉能包圆(啦)!”
(白)“嗬?你的饭量不孬!”
“临回家,家父又买了一大屉,
想给家母尝尝鲜。
拎起包子往回走,
突然间,大街之上闹声喧。
来了一群当兵的,
抡着绳索把人拴。
原来遇上抓壮丁,
我和家父,一块儿被绑上了贼船!从此后家母遭了殃,
含恨投了趵突泉。
可怜我未给家母上过坟,
如今垂垂到暮年。
今天我听到乡音山东话,
就像和亲人见了面(啊)!”
孟爷爷对着视频心激动,
说起往事泪涟涟。
老奶奶听着也抹泪儿,
对着镜头把他劝。
“大兄弟,别难过,
世事从来古难全。
盼只盼,有朝一日回家乡,
管饱你,草包包子就大蒜。
再熬上一锅荷花粥,
俺给你盛上三大碗。
吃饱了,拉拉呱,
再陪你逛逛大济南!
(白)济南如今那个美哟!”
“好啊好啊!”
两位老人,越聊越嗨越高兴,
美好的期待在心间。
一段“乡音”唱到此,
我祝愿:海峡两岸早团圆!
笔者读过新作山东快书《乡音》后,认为该作者写得挺好。其立意清晰、健康向上、贴近百姓,演出定会收获欢笑与掌声。笔者觉得点评作品,一味的点赞对作者和读者都没多大意义。山东快书创作是个技术活,如能在“术”的层面上交流经验,传递一些实用的技巧,给作者带来新的思考,让初学创作的读者从中受益,岂不更有意义。在此,笔者就着《乡音》说说山东快书创作中的“虚构重真实,通俗见工整”。
《乡音》是作者虚构的故事。笔者如果没有看错的话,作者是想通过微信视频传递“乡音”表达“思乡”,不难看出作者很有想法,“想法”是一个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但山东快书创作中的虚构技术,不只是编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这么简单,其“想法”不能是凭空的,习惯于没有生活的“想法”,就会跌入“概念化”的写作陷阱。
生活中发生的情节都是“碎片化”的,直接拿来讲故事都是不完整的,没影的事儿靠主观臆造出来的“概念化”的情节,观众也不会买账。艺人们常说“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似像似不像,是藝也是戏”,就是这个道理。作者需在生活中采撷这些真实的“碎片”,删繁就简、排列组合、展开想象、无缝衔接……建构一个具有完整的过程和丰满的细节的幽默故事才行。建构故事应做到“虚构不虚”。“虚构”是建构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虚”是指那些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碎片”,“虚构”就像是修复一件远古的破碎瓷器,那些“碎片”必须保真,否则就是赝品。
反观《乡音》开头“重阳节院长邀请”“大陆主持人”“台湾养老院联欢”“老人诗朗诵”“舞台上视频连线”等。笔者没有去过台湾,那里的生活习俗、精神状态、人文环境等一无所知,并不知道这些“碎片”是否真正可以在那里发生。如果这些“碎片”在宝岛都是真实的,下一步就又要牵扯到在结构里怎样表达的诸多技巧了,不在这里讨论。综上,笔者认为,此作品在削弱“概念化”上还有很大的修改空间。
《乡音》作者语言组织方面颇见功力,是作者写作量积累出来的痕迹,值得肯定。可笔者还是想鸡蛋里挑骨头,找几句《乡音》里的台词,说说山东快书创作中的“通俗中见工整”。这里的“通俗”,是要求唱词都是平时挂在嘴边儿的“现成话”,要有那种张嘴就来的“顺溜感”,还得遣词造句严谨,用形象、幽默、夸张等技法通过非常规的表达,让观众瞬间明白并引起联想,从而达到曲艺审美的境界。如《乡音》中这几句:“普通话山东话,交换使用,任意切换。这个本领很突出,就好像嗓子里儿装开关,不用通电,她自由转换很自然(啊)!”从这几句台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形象意识、幽默意识、夸张意识都有了,遗憾的是由于形象载体不准,影响了夸张的力度,减弱了幽默的程度,放在演员嘴里,也不那么丝滑顺溜。如改成:普通话,山东话,双语之间来回串。串来串去多么自然!他脑袋里装的啥软件啊?这就更顺溜好玩儿了。举例为了说明,没有最好只有较好。
在曲艺文学中,经典的山东快书作品,皆是在高水准文学性的前提下,须臾不忘通俗的表达,“虚构重真实,通俗见工整”应是山东快书作者应有的追求。
(点评人: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曲艺作家 王连成)
(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