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君
社会主义文艺本质上是人民的文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和国家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文艺创作方法千变万化,但最基本的宗旨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对专业文艺创作、演出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积极投身到相关的创作、表演中,繁荣了群文事业。就此而言,推动群文事业高质量发展,不但能动态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能扩大文艺高原的“面积”,进一步夯实文艺发展的基础,为新时代文艺事业从“高原”迈向“高峰”提供强大的助力。
2023年6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面向全市各文艺创作单位印发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舞台艺术和群众文艺创作行动计划(2023-2025)》(以下简称《计划》),首次将群众文艺创作提到了与专业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计划》明确提出要“以第二十届‘群星奖比赛为契机,‘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为抓手,不断推出新品新人。通过培训班、工作坊等形式加强群众文艺创作人才培养。发挥‘上海市群文创作孵化机制作用,指导优秀作品不断修改、打磨。推进‘上海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开展群众文艺作品交流研讨”。
在各级政府、基层群文工作者和广大群文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在上海乃至全国舞台,优秀群文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少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足以与专业院团出品的相媲美。这是一个令人可喜的趋势,也是新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当我们为群众文艺的繁荣景象喝彩叫好时,也必须注意到,群文作品也存在着形式大型化、内容趋同化的倾向。而如何规避这类倾向,推动群文创作合理快速发展,值得探讨。笔者以为,可以重视以下几点。
现实主义是人生的主流,也是艺术的主流。传递人性温度、社会价值和精神力量,构筑起温暖的现实主义主题矩阵,是当前包括群文工作者在内的广大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追求。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重大题材、宏大叙事可以是群文工作的“选项”但不能是“唯一项”。群文工作者要明白“群文”的含义和重要性,要从生活着眼、从小处着手,把“身边事”写得“小而美”。生活无比广阔,群文工作者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生活的亮点,从身边的平凡人、平凡事中感受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成为生活最好的参与者、记录者和宣传者。在2022年至2023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活动部分获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时代群文工作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创演的作品包罗万象。具有高尚情怀的医护人员、创业的海归者、“活络”着城市生活的快递小哥、勤勤恳恳的基层选调生,通过在便利店、咖啡店、党群工作站等“小地方”的生活与工作,折射出临港新片区的繁荣和上海科创成就等“大事件”。此类作品贴近最普通的人和事,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客观来说,相比于专业院团、院校,相当一部分群文工作者算是“业余队”,在专业水平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群文工作者在正视并着力缩小这一差距的同时,也应该找寻自身在另一维度的“专业性”,进而在创作中充分发挥出“专业+”优勢。
部分“业余”的群文工作者来自社会各界、各领域,年龄层次、社会阅历各不相同。他们的加入,赋予了群文创作跨界融合的特色,让类型作品更能体现出生活的千姿百态。譬如来自金融、科技、医疗领域的群文工作者,他们扎实的业界积累能让作品在一度创作时就经得起专业检验,而真实的从业经验也能令类型作品更生动,更易引起观众共鸣。以脱口秀为例,近年来,不少医疗工作者加入到了脱口秀的队伍,上海电视台甚至专门开设了电视节目《健康脱口秀》。这一类带有“专业+”性质的群文创作,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还有另一项重要功能,即在大众中传播专业知识。
2024年年初,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戏剧不可一味追求“大制作”》中认为,“纵观当下戏剧舞台,一些所谓的‘大制作,一味以西方理论剪裁我们的审美,舞台美术置景把舞台搞得太满、太实,丢失了东方美学精神,既挤压了演员的表演空间,也为后期的演出、交流、推广带来一系列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辩证地、实事求是地谈一谈戏剧领域的‘大制作”。其实,“大制作”现象不仅出现在专业舞台,在当前的群文创作中也有表征。笔者在一些展演活动中,经常听到专家感慨:“这哪里是业余节目,比专业还专业啊!”如果这一评价是从作品思想内涵、演员表演本身出发,那的确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专家口中的“比专业还专业”针对的是舞美、装置、灯光,乃至服装等辅助手段。因为群众文艺越来越被重视,现在我们的很多群文团体“不差钱”,创作、演出条件甚至比一些专业院团还要好。在这个背景下,群文工作者可以尝试提升舞台整体的表现力,但如果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些方面,那就会“捡芝麻丢西瓜”,让群文创作失了“本真”。顾名思义,“群众文艺”就是普通群众创作、普通群众表演,演给普通群众看的文艺,所以在受众“小”、主题“小”之外,它的舞台也“不算大”,在社区、工厂、农村、学校的演出机会更多。因此,片面强调“大制作”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对作品的灵活机动性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过于繁复的舞台包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观众对演员表演的关注。对于表现力相对弱一些的群文演员而言,这方面的影响会更明显。因此,坚持小而美,坚持恰到好处的渲染,实实在在聚焦到内容本身、演员本体,才是群文工作最正确的做法。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群众文艺工作的日益重视,对群众文艺创演团队、展演活动给予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扶持。越来越多人加入到群文创作的队伍中来,我们在为之欣喜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在各类展演、评奖活动中,“特邀”现象日益明显。甚至一个作品中,“特邀”人员占半数以上。为提升群文创作质量,专业团队的指导必不可少。《计划》也提出了要建立“上海市群文创作孵化机制”,因此特邀专家介入作品创作,指导优秀作品不断修改、打磨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专家起到的是指导、提升作用,创作、演出的本体还应该坚持是群众演员、业余演员。如果“特邀”常态化,“外援”规模化,固然会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群文团队的艺术水准,令作品大放异彩,甚至获得各类荣誉奖项。但却容易让基层群文团队产生依赖性:“既然凡事有‘特邀、专家定夺、参与,自己又何须费心策划、创作?只要跟着专家的指令走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团队会失去原创动力、自主意识,甚至失去自我造血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建立起“专家指方向、团队掌船舵”的健康互动关系就是必然。群文工作还是要把舞台留给对文化艺术有热情、有创作冲动的普通群眾,让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找到一方展现才华、享受艺术的天空。
坚持本体性,还要注重为团队成员度身定制、量体裁衣。与专业院团相比,一个基层群文团队的人员组成往往是“点面”结构的——业务能力突出的“几个点”和有热情有参与度的“一大片”。所以在坚持专业性的同时,相关编剧、导演还要重视更多团队成员的功能,要充分激发出“非专业”者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作品里、自信立在舞台上。
随着传播手段的不断丰富,新媒体在文化艺术传播中的地位日渐凸显。对于群文工作者而言,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新阵地”,将之打造成为群文传播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应有之义。新媒体传播具有操作简单、形式灵活、时间自由、受众多元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的辐射范围更是传统舞台难以企及的。因此,群文工作者应积极拥抱新媒体,以云平台为基础,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云上文艺作品。同时,利用“互联网+” 形式,在展现作品之余,将视角拓展至创作过程,创作者生活等更多领域。
当前,群众文化艺术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高质量群众文艺作品不断出现,优秀群众文艺团队不断涌现。而在这从“高原”向“高峰”拓展的关键时期,群文工作者更应该坚持“群众文艺创作”的群众本体,凸显群众力量,发挥群众优势,让群众在创作、演出、欣赏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新时代文化艺术繁荣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成为群众艺术舞台的“主角”。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