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
摘 要: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旨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文章首先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然后探讨了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最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提出了青少年短跑训练的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提升体育训练效果。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青少年;短跑训练
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强调学习是一种社会实践,强调多方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和共享。将学习共同体理论引入青少年短跑训练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练员与青少年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而提高训练效果。短跑作为田径类训练项目,其训练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应用下,可以改变传统短跑训练方法单一性和缺乏个性化指导的问题,进而提高青少年短跑训练的有效性。
1 学习共同体概述
在社会学中,共同体指的是群体生活的一种形式,强调人类群体之间具有相同的思想意识或密切关联。通过对共同体概念的分析,可以发现它具有归属性、统一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将这一概念融入体育训练领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共同体。体育训练中的学习共同体模式主要指在共同的目标、内容等因素的指导下,训练者与被训练者为实现相同目标而努力,并构建学习组织。在学习共同体的训练模式下,教练员与青少年需要共同学习,以实现共同进步,通过分享训练过程和结果激发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在这种训练模式下,教练员要与青少年相互交流、共同努力,在和谐的训练氛围中共同实现训练目标。
2 在短跑训练中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
2.1 构建学习型课堂
结合共同体概念的特点,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构建学习共同体更加突出了青少年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教练员能更加尊重每一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性。这种训练模式突出了青少年的异质性变化,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型课堂,让青少年在这个群体中进行训练并获得体验。同时,教练员能更加了解青少年的训练过程与训练结果。在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短跑训练与传统的短跑训练相比是一种突破和创新。以往体育训练往往以班级为单位,训练模式与训练内容都比较单一,这严重制约了训练的效果。在这种训练模式下,青少年对短跑训练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通过学习共同体模式进行短跑训练,能够丰富训练模式与内容,扩展训练资源,形成以短跑为中心的学习型课堂,让青少年在优良的环境中高效训练,最终提高短跑训练的效果。
2.2 训练资源的共享
在短跑训练中,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设施资源、场地资源还是训练资源,都能调动青少年短跑训练的积极性。如果短跑训练资源不足,那么将难以调动青少年短跑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会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然而,在学习共同体模式下的短跑训练中,多元主体的合作能共享学习资源,并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使教练员与青少年、青少年与青少年之间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与资源共享。青少年通过与同伴和教练员的良性沟通,能明确训练目的与内容,从而提高训练效果与水平。共享训练资源不仅有利于提升短跑训练效果,而且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青少年短跑训练的策略
3.1 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在学习共同体视域下,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同时,不能忽视教练员的引导作用。短跑训练中的教练员与训练密切相关,贯串整个训练过程。为了让青少年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主动参与训练,教练员需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引导。
教练员应该认真研究短跑技巧,深入理解短跑训练的基础和技巧,并认真备课。在训练讲解中贯串新的教育理念,使用适合的训练方法引导青少年。同时,在短跑训练中,教练员应抓住青少年小组合作训练的时机,以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使学习共同体的训练更加高效。
短跑技术训练包括起跑技术、加速跑技术、中途跑技术和弯道跑技术。起跑和加速跑等技术训练的关键在于协调和放松,以帮助青少年快速启动和发力,确保出发时的角度正确。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以与青少年一起进行训练。他们可以一起练习各种起跑姿势,跑步长度为20 米,连续进行约10 次;也可以根据信号进行各种姿势的起跑练习,跑步长度为20 米,连续进行约10 次。接着,教练员可以在旁辅助,让青少年按口令完成“各就位”“预备”等动作,然后在预备口令发出后,根据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信号起跑训练,跑步长度为20—30 米,进行8—10 次训练。在课外的短跑训练中,可以进行小组练习,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青少年可以與同伴一起练习起跑动作,利用同伴的手或腿顶住肩膀做起跑动作,同伴也可以使用橡皮带拉住其他同伴的腰部,进行起跑动作练习。在训练过程中,起跑练习的难度可以逐渐增加,从简单的上坡起跑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快速跑和惯性跑练习。教练员的指导和参与,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短跑训练的兴趣。
3.2 科学创建短跑训练小组
科学创建短跑训练小组对青少年提升短跑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开展小组合作训练可以促使青少年在学习和训练中快速进步。为了使短跑训练小组顺利进行,教练员在分组时应遵循“同组异质”的原则,尽量让每个小组都有运动能力突出的青少年,他们可以带动小组内其他青少年的短跑学习和训练兴趣。同时,在小组合作训练中,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扬青少年的合作精神,教练员应采用积极创新的教学方式,如游戏比赛等。这样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短跑竞争意识,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更好地体现协作精神。
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短跑速度并促进他们更好地掌握短跑技巧,教练员可以选择站立摆臂法进行训练。在训练期间,青少年以双脚与肩同宽的姿势站立,双臂置于身体两侧,与身体呈90 度角。他们应该保持双臂摆动,模拟冲刺动作,掌心向前摆动,直到双臂与肩齐高,然后绕过臀部向身体背部摆动,双手保持放松状态。在训练过程中,手臂应整体进行移动,肘部弯曲度达到90 度。无论是向前摆动还是向后摆动,都不应移动到身体中线。在青少年掌握了动作技巧后,教练员可以将他们分成小组,每组6 名青少年,以小组形式进行站立摆臂练习和比赛,以丰富学习共同体训练的形式。
3.3 合理优化短跑训练过程
在学习共同体的视域下,青少年短跑训练需要结合多种条件进行。整体来看,训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教练员的教学与指导为主;第二阶段主要以学生的探究与训练为主。只有这两个阶段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共同体模式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的真正价值。
第一阶段,教练员首先需要更新短跑教育的理念和训练思想,充分意识到学习共同体模式构建的优势和价值。然后制订适合的短跑训练目标,科学规划青少年的学习和训练进度,选择适合的训练内容和形式,以确保青少年进行高效实践和有序训练。教练员应该充分满足青少年的运动需求,制订短跑训练计划。首先进行速度训练,让青少年进行6—8组100 米的全力冲刺,每组之间休息1—2 分钟,然后进行耐力训练,进行4—6 组200 米的中等强度跑步,每组之间休息2—3 分钟。接着进行技术训练,让青少年练习起跑姿势和转弯技巧等。最后进行比赛模拟,让青少年进行模拟比赛,包括起跑、加速和终点冲刺等。通过这样的训练计划,教练员和青少年可以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以共同进步。同时,教练员可以根据青少年的表现和需求,灵活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第二阶段,教练员应通过与青少年互动进行现场指导教学以及短跑训练和视频资源共享等活动,引导青少年主动探究和参与短跑训练。下面以途中跑技术训练为例:
首先,教练员与青少年的互动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在互动中,引入途中跑技术的内容可以帮助青少年更深入地了解短跑训练的技巧和要点。途中跑在短跑比赛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掌握好这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比赛成绩。通过与教练的互动,青少年可以学习如何正确进行途中跑,以及如何在比赛中发挥最佳水平。教练可以分享关于途中跑技术的知识和经验,解释其重要性,并演示训练方法,如60—80 米加速跑等,让青少年亲自体验学习。在互动过程中,教练可以与青少年讨论和交流,了解他们对途中跑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调整训练计划,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其次,教练员现场指导教学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在短跑训练中,教练员应亲自到场指导,纠正动作和姿势,通过示范和解说让青少年了解途中跑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训练方法。现场指导使学习更生动有趣,使青少年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训练内容,实现学习共同体的目标。再次,教练员可以分享关于途中跑技术的优秀视频资源,让青少年观看学习。这些视频清晰地展示了优秀选手在比赛中的途中跑技术,让青少年学习正确动作和技巧要领。通过观看视频,青少年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训练方法,以提高训练水平。在视频资源共享活动中,教练员与青少年一起观看视频,并进行讨论和交流,解释技术要点,帮助理解和掌握。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使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技巧和要点,实现共同进步。最后,在学习共同体模式下,青少年自主进行途中跑技术训练,可以选择推人前跑、负重摆臂、扶垒后蹬、负重抬腿等练习项目。如果条件允许,那么可以选择跨跑低栏、短距离快跑、惯性跑、放大步跑、变换速度波浪跑等方式。通过这些训练,青少年可以更好地掌握短跑途中跑技术。
4 结语
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強调合作、互动和共享,可以促进教练与青少年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提高训练的效果。青少年在共同体中学习,可以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另外,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还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可以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青少年在共同体中学习短跑训练,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团队整体水平。总的来说,学习共同体对于青少年短跑训练的实践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明星. 学习共同体: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重构[J]. 体育教学, 2020, 40(5):43-45.
[2] 王小燕. 学习共同体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构建[J]. 中青少年作文指导, 2019(1):134-135.
[3] 但勇, 毛俊清, 漆晓林. 小学体育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J]. 体育风尚, 2023(1):155-157.
课题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 年度课题重点课题“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生课外体育作业模式的建构与实施”(T-b/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