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关于“两个结合”的研究综述

2024-05-24 17:36杨鑫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

杨鑫

〔摘要〕 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实现原因、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研究趋势、维度和视角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特征。同时,现有研究也存在研究内容同质性高、研究方法交叉性弱以及研究思路问题意识不足等局限。在未来的研究中,学界可以从拓宽研究内容、改善研究方法、强化问题导向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两个结合”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贡献。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4)02-005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以下简称“两个结合”)。自此,“两个结合”作为党的政治话语正式出场,国内学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对“两个结合”展开了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梳理总结“两个结合”研究的整体概况和主要论域,深刻反思“两个结合”研究存在的局限,推动“两个结合”研究的纵深发展,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也可为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略添助益。

一、国内学界关于“两个结合”研究的整体概况

笔者以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为主要检索范围,以“两个结合”为篇名,以2023年11月30日为截止时间,共检索到文献669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文献144篇,会议论文3篇,报纸80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合计4篇。概览这些检索结果可以得知:在2021年以前,学界对“两个结合”的相关研究一直处于零散状态,直至“两个结合”这一重要命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正式提出以后,“两个结合”迅速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状况大致如下:其一,从学术论文来看,《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论坛》《思想理论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理论视野》等期刊重点推出了一系列关于“两个结合”研究的专栏,金民卿、肖贵清、韩庆祥、王炳林、段妍等学者从自己长期研究的方向出发,对“两个结合”的相关问题作了多视角、多维度的阐发与讨论。其二,从学术研讨来看,全国各级研究机构和各大高校通过积极搭建平台、举办关于“两个结合”研究的学术会议,有力推动了该命题研究的深入讨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会议有:“两个结合”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两个结合”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研讨会、第六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暨“两个结合”学术研讨会、坚持“两个结合”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学术研讨会,等等。

总体来看,学界目前在“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实现原因、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了大批优秀研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这一命题研究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成果不多,深刻全面的系统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两个结合”的研究探索正逢其时。

二、“两个结合”研究的主要论域

近年来,关于“两个结合”的研究在学界保持了较高的热度,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涉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研究

对“两个结合”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需要正确把握这一命题的生成逻辑。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按照逻辑维度指向分为两类。

1.多向逻辑维度。“两个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党和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的经验总结。当前,学者们从理论、历史与实践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刻分析了“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翟琦、郑波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深度阐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经验的凝练升华,分别是“两个结合”形成发展的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2〕。吴文珑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质特性的内在要求是“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演进的经验总结是“两个结合”的历史逻辑,新征程上“两个结合”的发展进路是“两个结合”的实践逻辑〔3〕。

2.单向逻辑维度。有学者从影响“两个结合”产生的单向度逻辑出发,重点阐述某一具体逻辑对这一命题形成发展过程的深刻影响。宇文利分析了“两个结合”的哲学基础,认为这一命题符合辩证唯物法基本原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与实践原则,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践的双向互动〔4〕。袁艺鸣、张立波认为,“两个结合”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集中体现了党对理论辩证性思维与社会系统性思维的运用〔5〕。代生则分析了“两个结合”的文化基础,认为兼容并蓄、理性主义和家国天下等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文化特征,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底蕴〔6〕。金民卿重点梳理了党提出“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认为“两个结合”是在历史经验传承中提出的科学命题〔7〕。

综上可知,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其观点主要涉及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在历史逻辑方面,大部分学者围绕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了其对“两个结合”的历史推动作用。在理论逻辑方面,学者们侧重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基因及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深刻阐明了二者在“两个结合”中的理论支撑作用。在实践逻辑方面,虽然部分学者对此项研究进行了一定探索,但是相比于其他逻辑维度的研究而言,此类研究成果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存在不足。

(二)“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研究

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是深入推动“两个结合”研究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学界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统一整体论。大部分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创新理论,“两个结合”是一个关系紧密的统一整体。徐国民、王国洪认为,“两个结合”的内涵展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统一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过程,是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8〕。张传平也认为,“两个结合”之间相互联结、辩证发展,在理論上统一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上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征程〔9〕。李晓认为,“两个结合”中的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灵肉同躯、一体两面的关系,是不能割裂剥离的实体〔10〕。

2.相互促进论。一些学者着眼于“两个结合”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发展过程,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姜晶花、朱辉宇认为,“两个结合”之间相互贯通、互为支撑,第一个结合是第二个结合的前提和基础,而第二个结合则是第一个结合的必然要求〔11〕。武文豪、周向军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为第一个结合已经蕴含了第二个结合,坚持后者才能彻底地实现前者〔12〕。刘仓认为,“两个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发展的过程,第一个结合和第二个结合相互促进、螺旋上升,前者统领着后者,后者又服务于前者〔13〕。

3.不同侧重论。一些学者在承认“两个结合”高度关联的同时,认为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区别。余卫国认为,“两个结合”之间虽然有着共同的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目标指向,但同时也在“结合”的对象、功能、结点及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侧重〔14〕。沈传亮、李鹏认为,“两个结合”存在紧密联系,第一个结合偏重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第二个结合则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15〕。李国泉、蔡方认为,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的区别在于前者侧重于实践路径上的结合,后者侧重于文化基因上的结合〔16〕。

可以发现,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维度、学理背景出发,对“两个结合”作出了各自的阐释。但是,这些观点在该问题的内核表达上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均表明“两个结合”内部之间是一种既相互统一、共同发展,又相对独立、各有侧重的辩证关系。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两个结合”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联系得更加紧密。因此,以上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

(三)“两个结合”的实现原因研究

“两个结合”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其内部存在耦合机理。当前,学界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出发对这一问题作了研究。

1.领导主体维度。大部分学者从推动“两个结合”的领导主体出发,认为党的领导是“两个结合”能够实现的核心因素。王鹤岩、郭佳乐认为,党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首创者,能够依照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回答一系列“结合”过程中的发展问题〔17〕。郭国祥、楚管迪认为,党的发展史也是对“两个结合”不断探索创新的历史,党为“两个结合”的提出、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18〕。冯莉分析了近代以来的历史形势和历史任务,认为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两个结合”也是党和人民基于中国实际的独特创造〔19〕。

2.价值理念维度。部分学者深刻分析了“两个结合”的具体内容,认为价值理念的相互融通是实现“两个结合”的关键原因。姜辉认为,“两个结合”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显示出开放性、辩证性和与时俱进等鲜明特征,这为实现“两个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20〕。张太原具体分析了实现“两个结合”的文化基础,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天人合一”“民为邦本”“大同社会”等价值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为人类求解放”“唯物主义”“人民创造历史”“共产主义”等基本原理相互契合〔21〕。林雅华梳理了“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进程,进一步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内涵,认为价值理念相通和实践品格相合是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根基和现实根基〔22〕。

3.现实需求维度。部分学者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认为实现“两个结合”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需求。唐洲雁、王雪源认为,实现“两个结合”符合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传承创新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迫切需要〔23〕。任洁分别阐述了实现第一个结合与第二个结合的现实原因,认为第一个结合的实现符合党史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实际需要,第二个结合的实现符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运用的文化和心理需要〔24〕。王炳林、李盖启认为,实现第二个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5〕。

不难发现,关于“两个结合”实现原因的研究,学界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呈现出多样化的观点,但这也同时说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处于争鸣阶段。因此,进一步挖掘“两个结合”的耦合机理,探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创新的关键因素,仍是当前学界需要继续发力的方向。

(四)“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研究

“两个结合”是党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其主要作用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事业贡献力量。学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既从理论本身出发,着重梳理了“两个结合”的重要理论价值,又立足新时代中国发展建设的实际,深度挖掘了“两个结合”的重大实践意义。

1.理论价值方面。“两个结合”既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意蕴,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李国泉、蔡方认为,“兩个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特色的关键所在〔16〕。肖贵清、李云峰认为,“两个结合”不仅在其实现、推进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6〕。黄凯锋认为,“两个结合”的提出具有重大原创性意义,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7〕。刘志刚重点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认为坚持“两个结合”能够推动中华文化实现繁荣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28〕。

2.实践价值方面。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运用于指导实践。关于“两个结合”实践价值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大部分学者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历程,重点阐释“两个结合”在这一伟大征程中的实践价值。刘波认为,“两个结合”为我们在新时代把握新形势、应对新难题、思考和解决系列时代难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借鉴〔29〕。路建平认为,坚持“两个结合”能让我们在新征程中正确回答实践中出现的重大问题〔30〕。段妍认为,在新时代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党的理论创新,才能持续为推进伟大事业提供理论支持〔31〕。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致力于探讨“两个结合”与高校思政课程相互融合的教育教学价值。白屯、孟黎梳理了“两个结合”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关联,认为“两个结合”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思想方法〔32〕。孙雷、石峰认为,“两个结合”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夯实历史底蕴、丰富内涵要义、提供方向指引,既筑牢了“守正”的根基,也打开了“创新”的空间〔33〕。田歧立认为,将“两个结合”切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讲好“两个结合”的科学道理,既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逻辑的遵循,更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核心思维〔34〕。

分析可知,当前学界围绕“两个结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也必须看到,“两个结合”的提出既关乎中国社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关涉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当前,学界主要探讨了“两个结合”之于中国国内的现实价值,但却少有其世界歷史意义的讨论,限制了“两个结合”相关研究的纵深发展。

(五)“两个结合”的实现路径研究

当前,学界对“两个结合”的研究与探索,不只包括其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实现原因及价值意蕴等基础性问题,还关注了“两个结合”实现路径的相关问题。

1.学理研究路径。肖贵清认为,新时代实现“两个结合”,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及守正创新的立场、态度和方法〔35〕。韩庆祥从三个层面就如何推进“两个结合”给出了建议:第一,系统深入总结实现“两个结合”的重要经验;第二,把握中国具体实际的根本,确定结合点;第三,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寻求结合方式〔36〕。甘霖也从三个层面阐释了“两个结合”的推进路径:第一,高举思想旗帜,凝聚坚持“两个结合”的强大共识;第二,深化理论研究,筑牢坚持“两个结合”的学术根基;第三,传承中华文脉,培厚坚持“两个结合”的文化土壤〔37〕。

2.教育教学路径。邓伯军、童祎祎深入阐释了“两个结合”赋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可行性,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两个结合”育人价值的基本路径〔38〕。杨婧分析了“两个结合”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在机理,提出在思政课中实现“两个结合”的三条建议:第一,让“主课堂”全面阐释“两个结合”的精神内核;第二,让“大课堂”有机融入“两个结合”的实践要义;第三,让“隐课堂”处处彰显“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39〕。黄蓉生、刘云彬在分析第二个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融通、会通、贯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通”路径〔40〕。

自“两个结合”重要命题提出以来,学界对“两个结合”的实现路径作了大量研究探讨。但是,现有成果多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两个结合”总体层面的实践要求与推进路径,从“小切口”的视角出发探究具体推进措施的成果相对缺乏。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聚焦当代中国发展实际与时代发展趋势,深度挖掘“两个结合”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三、“两个结合”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年来学界围绕“两个结合”的相关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效,显现出一定的研究特征。但总体看,“两个结合”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局限,需要学界继续从不同维度推动该命题研究的深入发展。

(一)“两个结合”研究的成效

当前,“两个结合”的研究已经成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效,对未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形成了基础的研究范式。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党的重要领导人的系列讲话中挖掘与“两个结合”相关的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全面解读和学理分析,最后将其上升至理论维度加以凝练总结和系统阐释,形成了“两个结合”的研究范式。首先,对“两个结合”的生成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对其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出一定的逻辑体系,深化对这一命题的认识与理解。其次,对“两个结合”的时代价值与重大意义进行多方位诠释论证,着力突出这一命题提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最后,学者们往往会将“两个结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相联系,对现实困境和解决路径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两个结合”的顺利实现提供学理支撑。

第二,达成了一定的研究共识。在“两个结合”的研究中,由于学理背景、思考方式的差异,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维度会有所不同。但是,当前学界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学术共识。例如,在对“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进行研究时,学者们从多个逻辑维度出发进行了深入探讨,所得出的研究结论大多属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范围,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属性和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

第三,作出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学者们在明确“两个结合”的当代价值以后,对新时代新征程上“两个结合”的实现问题也作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在实现“两个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一大批学者紧密联系自身教学实际和行业特点,围绕“两个结合”赋能高校思政课程的重大现实命题,在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作出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与讨论,为新时代创新“两个结合”的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

(二)“两个结合”研究的特征

随着“两个结合”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多,这一命题的研究逐渐显现出相应的研究特征,主要体现在研究趋势、研究维度和研究视角等三个方面。

第一,多维纵深的研究趋势。纵览当前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对“两个结合”的研究涵盖了这一命题的多个关键要素,展现出多维纵深的研究趋势。例如,学者们从领导主体、价值内容及现实需求维度出发,深刻剖析了“两个结合”的实现机理,或从不同侧面对“两个结合”的内在关联作了多重论述,展现出“两个结合”研究多维化的发展趋势。此外,自“两个结合”这一命题正式提出以来,学界对“两个结合”高度关注,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在这一过程中,学者们从最开始阐释“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内在关联等基础问题转向对其耦合机理、现实价值及推进路径等重要问题的激烈讨论,展现出该命题多维纵深的研究趋势。

第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维度。虽然“两个结合”这一重大理论命题正式提出的时间较短,但是党对“两个结合”的实践探索却可以追溯到党成立之初。学界在对这一命题作研究探讨时,注重从大历史观的维度出发,对“两个结合”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回顾,深刻挖掘了“两个结合”形成发展的历史依据与历史背景,为推进“两个结合”研究提供了坚强的历史支撑。同时,学者们也立足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关注当前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两个结合”的进一步实现提出了符合人民需要、满足时代要求的原则遵循与践行路径,展现出该命题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维度。

第三,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在研究“两个结合”时,将其作为一个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理论整体,注重把握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的辩证关系。例如,在探讨“两个结合”的实现原因时,学者们立足民族复兴的总体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闡释,具体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两个结合”丰富发展的影响因素。再如,在研究“两个结合”的价值意蕴时,有的学者从整体的角度论述了“两个结合”的重要作用,也有学者重点论述“某一个结合”的时代意义。学者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全面地诠释了“两个结合”的系列相关问题,展现出该命题研究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统一的研究特征。

(三)“两个结合”研究的局限

现有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为这一命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但也要看到,这一命题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与薄弱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内容同质性高。近年来,“两个结合”研究展现出多维化与纵深化的显著趋势,但同时也出现了研究主题局限单一、研究内容同质性高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学者们常常会跟风式地研究热点问题,而对“两个结合”中难度较大的深层次问题挖掘不深,存在核心概念界定不严谨、主要观点模糊不清等现象。例如,在“两个结合”的总体研究中,探讨其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及实现原因的成果较多,而进一步分析其内在规律、具体措施的成果相对较少。

二是研究方法交叉性弱。当前,学界对“两个结合”的研究存在理论方法较为单一、学科视野亟待拓展的问题。现有成果的学科背景多分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哲学及党史党建学等相关学科范围内,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及传播学等学科背景出发研究这一命题的成果较少。

三是研究思路问题意识不足。现有研究成果较多地阐释了“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内在关联及价值意蕴等理论性问题,却鲜有成果能抓住当前推进“两个结合”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多数研究成果都从宏观理论层面对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政策措施作了复述,仅有少数研究成果从中微观实践层面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可见,现有研究思路的问题意识不足。

(四)“两个结合”研究的展望

随着“两个结合”实践历程的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理论研究也应不断深化,学界的后续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其一,拓宽研究内容。“两个结合”的内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其理论研究领域也应不断拓展。一方面,要深化“两个结合”的基础性研究,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梳理与对照,善于从“经典”中挖掘“两个结合”相关的理论渊源和思想观点,为这一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的创新与运用提供更加深刻的学理意蕴。另一方面,加强对“两个结合”的理论全貌、构建方式以及世界向度等重点难点及冷门问题的探究,避免出现热点问题因集中性太高而同质化严重、冷门难点问题因关注度低而停滞不前的现象。

其二,改善研究方法。学界在对“两个结合”的后续研究中可以多采用对比研究法和多学科交叉法。一方面,不仅要立足中国实际,也要放眼世界舞台,采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两个结合”的相关问题。如在总结“两个结合”在中国实现的成功经验时,也要注意在国际比较中分析世界其他国家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落地生根”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要展开深入的合作研究,以不同学科的研究优势突破单一学科的研究局限,塑造这一命题研究的多学科视野。如将传播学融入“两个结合”的研究中,以更加专业的传播学知识推动“两个结合”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进而以更加创新的形式推动“两个结合”的实现。

其三,强化问题导向。学界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强化问题导向,最大程度地处理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协调问题与对策的相互对应关系,基于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难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根据实际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对于“两个结合”的发展与实践,不能满足于“发现问题”的浅层次阶段,而应深挖问题线索、分析症结所在,从最深层次的成因中探求“解决问题”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3.

〔2〕翟 琦,郑 波.“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实践进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18-24.

〔3〕吴文珑.“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05):74-81.

〔4〕宇文利.“两个结合”的思想意蕴〔J〕.甘肃社会科学,2023(02):1-9.

〔5〕袁艺鸣,张立波.“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及其哲学意蕴〔J〕.学习论坛,2023(01):105-110.

〔6〕代 生.中华文明的核心特征与“两个结合”的文化底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4):79-89.

〔7〕金民卿.“两个结合”的思想渊源和原创性理论贡献〔J〕.历史研究,2022(06):28-40.

〔8〕徐国民,王国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2):11-20.

〔9〕张传平.“两个相结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南京社会科学,2021(12):12-20.

〔10〕李 晓.“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境界〔J〕.人民论坛,2021(27):82-85.

〔11〕姜晶花,朱辉宇.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J〕.科学社会主义,2022(03):67-71.

〔12〕武文豪,周向军.习近平“两个结合”重要论断的三重逻辑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03):31-35.

〔13〕刘 仓.“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2(04):12-21.

〔14〕余卫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辩证关系和实践创新〔J〕.探索,2022(03):1-14.

〔15〕沈传亮,李 鹏.“两个结合”: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路径〔J〕.特区实践与理论,2023(04):5-13.

〔16〕李国泉,蔡 方.“两个结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05):82-90.

〔17〕王鹤岩,郭佳乐.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度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0):12-14.

〔18〕郭国祥,楚管迪.论“两个结合”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42-49.

〔19〕冯 莉.“两个结合”与中国近现代史的阐释〔J〕.贵州社会科学,2022(11):67-73.

〔20〕姜 辉.“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途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05):4-9.

〔21〕张太原.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厚底蕴〔J〕.学习月刊,2023(06):4-6.

〔22〕林雅华.深刻理解“两个结合” 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J〕.党建,2022(08):40-42.

〔23〕唐洲雁,王雪源.坚持“两个结合”〔J〕.红旗文稿,2022(05):18-20.

〔24〕任 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三大基本问题〔J〕.观察与思考,2022(03):26-35.

〔25〕王炳林,李盖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21(11):22-29.

〔26〕肖贵清,李云峰.实现“两个结合”与创新发展21世紀马克思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4):15-23.

〔27〕黄凯锋.“两个结合”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J〕.社会科学,2022(04):3-14.

〔28〕刘志刚.在“两个结合”中焕发传统文化新生机〔J〕.人民论坛,2022(06):120-122.

〔29〕刘 波.“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J〕.中国高等教育,2022(23):4-6.

〔30〕路建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05-24(09).

〔31〕段 妍.“两个结合”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25-30.

〔32〕白 屯,孟 黎.以“两个结合”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3(05):385-388.

〔33〕孙 雷,石 峰.“两个结合”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价值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8):40-47.

〔34〕田歧立.高校思政课讲“两个结合”的道理蕴涵及实践策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26-131.

〔35〕肖贵清.习近平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及其意义〔J〕.理论视野,2023(09):17-24.

〔36〕韩庆祥.全面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0):93-105.

〔37〕甘 霖.坚持“两个结合” 推进理论建设 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丰沛滋养〔J〕.党建,2022(01):24-26.

〔38〕邓伯军,童祎祎.“两个结合”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6):9-21.

〔39〕杨 婧.“两个结合”融入思政教育的逻辑机理及实践路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38):98.

〔40〕黄蓉生,刘云彬.第二个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论略〔J〕.思想教育研究,2023(11):16-22.

责任编辑 王亚峰

〔收稿日期〕 2024-03-12

〔作者简介〕 杨 鑫(1998-),男,云南普洱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猜你喜欢
两个结合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眼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新时期重谈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结合”
基于“两个结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