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

2024-05-24 17:36吴红云王小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吴红云 王小佳

〔摘要〕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把积极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奋斗目标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协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遵循着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夯实物质文明根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构筑精神文明支柱,不断实现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人的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4)02-0013-06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并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在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得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立足新征程,我们必须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原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得以增强的历史演进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在立国、兴国、富国、强国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共同增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消除影响我国物质和精神力量增进的各种因素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所容纳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下,无数仁人志士从武器装备、文明改造和制度变革等各个角度向西方现代化国家学习,但成效甚微。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让我国人民在近代受尽了屈辱。为改变我国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薄弱的状况,各种主义、政党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举起了革命的大旗。共产党人深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消除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反动势力的压迫和束缚是提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根本前提。要发展现代工业文明,首要的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独立政权国家。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3〕所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奋斗目的就是铲除一切反动势力,为发展物质和精神生产创造根本条件。共产党人在与强大的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积极探索促进物质生产的有效方式。比如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敌人的封锁,党中央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方针,对解决严重经济困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重要内容的延安精神以及《兄妹开荒》等文艺作品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革命的信心和热情。这一时期,通过党校进修、扫盲运动、整风运动等,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显著提高,思想作风有了很大转变。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经过28年的不懈奋斗,团结带领人民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脚踏实地的奋斗实干,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随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一步发展物质和精神力量、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大力发展物质生产,提升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迅速改变我国物质基础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群众通过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施最广泛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立足先进工业国的发展方向,党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科学文化现代化为动力、以国防现代化为保障的“四个现代化”,并从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开启了新中国的工业化之路。考虑到重工业对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我国采用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同时,汲取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教训,适当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合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基本方针的指引下,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其中“两弹一星”等尖端科技的突破,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威慑,国防实力实现了质的突破。这不仅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技术基础,也振奋了国威,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这一时期,广大劳动者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满怀社会主义建设豪情。全国上下普遍开展扫盲运动,一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民众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为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党和国家在文化艺术界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鼓励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为代表,一批文艺精品的诞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界的繁荣,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广大干部群众日夜奋进,涌现出用身体当搅拌机的石油战线铁人王进喜,以身作则、带病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面貌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等劳动模范和时代楷模。他们的事迹支撑起共和国的精神高地,也鼓舞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这一时期,虽然也经历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动荡和一些急躁冒进情绪,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行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为新时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4〕。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视角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等一系列改革,推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社会生产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更是加速了生产要素的大规模流动,激发了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深刻改变了十几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伴随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经济特区的创办更是打开了一扇对外开放的窗户,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技术以及外资的引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指出,既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也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在市场经济逐利性以及市场的局限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社会也一度出现了极端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对此,党和国家及时作出应对,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并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討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提出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5〕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同时党还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关社会主义兴衰成败,能够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九五”计划也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得到普遍重视。进入21世纪后,党重视加强制度安排和榜样引领,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方式,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上,把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党中央聚焦短板,精准攻坚,“两不愁”(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全面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党中央着力把增强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重要落脚点,推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6 500元增长到2022年的35 100元,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质的跃升,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

为了在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更好彰显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就如何提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全面、协调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了进一步增强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争当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为了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党带领全国人民持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中华民族共同践行的道德依归,并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氛围。同时,提倡培养良好家风,用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社会的好风气。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新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力、影响力,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明确和坚实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引导。

二、协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内在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实践探索中推进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充盈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协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遵循着独具中国特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理论逻辑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推进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再经过接续发展到共产主义,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学说的集中表达,为我们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物质生产资料的极大丰富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升。如果不重视物质生活,不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没有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难以得到充分彰显;如果只注重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世界的充盈,人类可能就会被物化,物质文明也会失去方向和意义。资本主义现代化受资本至上的逻辑主导,必然带来拜物主义和拜金主义的盛行,把人变成金钱的傀儡,从而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和精神文明的缺失。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但这并不否定思想领域以及上层建筑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反作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6〕。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协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奠定了根本理论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是旗帜鲜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辩证原理的生动实践。邓小平曾指出:“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7〕在我们党100多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们的全面小康,既包括消除贫困、物质富裕,也包括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着力推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充实,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逻辑

泱泱华夏数千年,既依赖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上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壤、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也依托于从古至今传承发展的仁爱与德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农业文明早期,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改良农作物品种,推动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随之孕育而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讲信修睦的道德观念和亲仁善邻的交友之道,无不展现出古人注重精神追求、提升内在修养的意识与境界。兼具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征在内的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支撑。在华夏文明绵延发展过程中,无数思想、文学、史学、绘画等辉煌成就在全世界矗立起精神文明的高峰。

兼收并蓄、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也是增强文化自信、把握历史主动、提升人民精神境界的重要特质。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古老的中华文明,并在与我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找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实践证明,实现物质充足、精神充实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蒸蒸日上的成功之道,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1〕新征程上,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必须把悠久深厚的华夏文明更好地传承弘扬下去,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铸就社会主义事业新辉煌。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现实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协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进步,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互为表里、相互成就,二者协调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的更高需求。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理念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高度重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尤其是将精神生活放在重要位置。在发展方式上,中国式现代化传承我国“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做好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其背后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先生态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改善治理的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具有本质区别,也给人类发展带来截然不同的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展的目的在于共享,以坚持共享发展引领和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从内容上看,共同富裕表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从实现方向来看,共同富裕的实现与追求公平正义相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公平正义作为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为此,党和国家着力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等多个角度入手,全方位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作为精神层面的引领,新发展理念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三、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实践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會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统筹推进、持续用力,在“两大文明”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更多更好的发展奇迹。

(一)把握高质量发展着力点,夯实物质文明根基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同时也要看到,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和国际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现实环境,要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经济强国,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根基

一要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中国道路取得巨大成功的保证。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把大力发展经济作为中心工作,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发展物质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既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需保持头脑冷静和清醒,做到不自大、不激进、不冒进,又要全面总结党的百余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秉持坚定的信仰、如磐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在实践中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扎实做好顶层设计,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为“中华号”巍巍巨轮行稳致远提供坚实依靠。

二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随着时代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构成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和主导技术等生产要素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正是应对传统生产力跃升和能级提升的客观要求。为此,要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加快建设自由流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从要素、技术、产业和制度等多个方面完善推进,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支撑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推进科技进步的核心要素。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必须以创新促进引领时代变革的巨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释放。同时,要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从基础研究的突破、核心领域的攻关到体制机制完善和创新环境培育,全方位加快激发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动能,全方位推动新型举国体制建设。

(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凝聚民族复兴精神力量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只有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充分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一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打败强敌、战胜困难的制胜法宝,也是鼓舞亿万人民投身复兴伟业取得更大胜利的思想保证。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党必须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的根本遵循,并将其作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执政本领的关键举措,在学懂弄通做实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二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对于培育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的重要功能,坚定不移地将其全方位、全领域贯穿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人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健康、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使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

三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新需求。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文化传统是支撑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作为中华民族对天人、群己、理欲等关系的追求,既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推动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结合时代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坚持以我为主、交流互鉴的发展方式,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有效融合,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华文化、传播华夏文明。

(三)在推进“两大文明”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现代化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实现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现代化。早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8〕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最终指向。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水平、心理素质等既构成人自身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还是要依赖物质和精神生产,来保证我们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消除人与自然间的紧张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人的自我怀疑和否定,处理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科技伦理”等问题。回顾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为奋斗目标,推动全体人民有意义、有尊严并且富有创造性地生活。展望未来,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标准,持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取得新突破,真正让每个人都成为掌握现代生产方式的社会的主人,在世界的东方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47.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0.

〔4〕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0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23.

〔6〕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3.

〔8〕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95.

責任编辑 日 月

〔收稿日期〕 2024-01-15

〔作者简介〕 吴红云(1992-),女,河南浚县人,中共太原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

王小佳(1969-),女,山西平遥人,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副校长、教育长(兼),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文化理论与政府管理。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21世纪化学的广泛应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