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摘要: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无论是施特劳斯的“普遍信念”、鲍威尔的“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还是施蒂纳的“唯一者”,都局限于黑格尔思辨哲学与绝对精神之内,他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未超出其哲学范围。马克思通过《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两部著作彻底清算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问题,并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在当代社会建设与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历史观;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0-0145-04
Marxs Criticism of the Young Hegelians View
of Hist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Zhang Zhe
(College of Philosoph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Abstract: The ideas of the young Hegelians, be it Strausss “universal belief”, Powells “self-consciousness”, Feuerbachs “humanism” or Stirners “single person”, are all within Hegels speculative philosophy and absolute spirit, and their criticism of Hegels philosophy does not go beyond the scope of his philosophy. Through his works The Holy Family and The German Ideology, Marx thoroughly liquidated the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Hegel and the young Hegelians and establishe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s criticism of the young Hegelians is still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Keywords: Marx; young Hegelians; view of history; contemporary value
黑格爾主张理性主义,把人类的现实历史纳入绝对精神之中。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是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的激进派。亦称黑格尔左派。活动中心在柏林,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曾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们的批判只停留在宗教方面。所做的批判也未能超越黑格尔的哲学体系,都是建立在概念、理性、精神及其变种的基础之上,其错误就是用错误的概念代替现实、用想象肢解历史,结果在历史上陷入了本末倒置的唯心主义泥潭[1]。马克思在社会现实和物质利益的问题上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产生质疑,随着批判的深入,马克思逐渐与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宗教史观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角度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其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史观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产生与消亡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中产生了青年黑格尔派,也被称作激进派或黑格尔左派。英国工业革命至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已经实现机器制造业机械化。法国也几经周折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但此时的德国还以封建贵族势力为主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历程还在艰难地进行。德国的哲学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在政治和经济上还是十分软弱。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在政治经济的发展方面,德国仍承受着封建专制的束缚。1934年,以普鲁士为主的各邦结成德意志关税同盟,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促成了德国的工业革命。
黑格尔哲学方法与体系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了黑格尔学派的分裂,被划分为老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黑格尔派,主要的划分依据是对神学问题的争论与分歧。青年黑格尔派激烈地反对老年黑格尔派用基督教的正统学说来解释黑格尔哲学的做法,核心成员有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也曾属于这一派,马克思、恩格斯在早期也参加过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哲学与政治方面,青年黑格尔派整体比老年黑格尔派要更加激进和充满“青年人”的朝气,批判黑格尔在宗教上的妥协,主张革命和无神论思想。
青年黑格尔派的解体,既由学派内部原因导致,同时又受到外部环境的双重打击。马克思曾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以为对黑格尔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是其实,他们所谓的“批判的批判”并未超过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仍然是在黑格尔哲学体系范围中进行的,并没有打破黑格尔哲学体系和方法上的固有矛盾。威廉国王坚持世袭国家与中世纪的制度,与青年黑格尔派所倡导的革命和自由相对立,青年黑格尔派受到了阻碍与迫害。青年黑格尔派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文化批判,并没有马克思所倡导的“实践”意义,最终只能走向消亡。
(二)青年黑格尔派宗教史观的发展
德国当时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严重地阻碍了国家的发展。青年黑格尔派发现了黑格尔对德国宗教的支持中所透露出的批判态度,想要通过以宗教批判为中介达到对德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的批判。因此,青年黑格尔派的成员展开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宗教批判,分别阐释了自己的宗教批判观点。
施特劳斯在《耶稣传》和《基督教教理的发展历史及其和现代科学的斗争》两部著作中阐发了他对宗教批判的两个主要观点:“普遍信念”和“思维理性取代神的地位”。施特劳斯在《耶稣传》一书中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批判方法与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主义”的批判倾向,以“矛盾律”和“因果律”两大规律为方法对耶稣事迹进行求实,发现这些人们所信仰的耶稣神迹充满着理性逻辑的矛盾。施特劳斯认为神的产生是犹太人所遭受的苦难在现实中无法得到解放,就只能寄托于神话与神的救赎,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期望所形成的普遍信念。在他的第二部著作《基督教教理的发展历史及其现代科学的斗争》中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批判,强调用理性来改良非理性因素,用无限的取代个别有限的神的地位,使思维理性成为真神。施特劳斯站在历史学家的角度,在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考察中对宗教故事进行批判,任何超自然的因素都与历史绝不相容,所以任何宗教的教条都是没有历史根基的。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开启了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施特劳斯主张的“民族的普遍的信念”还是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哲学体系之中,不可避免地忽视了“现实的个人”,所倡导的“世俗世界”也不过是缺少人性的“冷漠世界”。
鲍威尔曾反对施特劳斯把宗教理解为群体的无意识的“普遍信念”,鲍威尔认为福音书的创作完全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思维和意愿,有一定的主观思维,这些宗教完全就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产物。宗教只是人的意识的分裂,随着这种分裂的发展,宗教站在了人类理性的对立面,成为一种与“自我意识”相冲突的力量。但是究其根源,宗教不过是“自我意识”发展阶段的暂时情况,本身就是“自我意识”的产物。要消除宗教这种与人类理性相对立的形式,就要把它重新纳入“自我意识”之中,使它转化为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鲍威尔用“主体性”消解了宗教的赖以生存的根基,用“自我意识”消解福音书的神圣性。肯定“自我意识”的至高无上与绝对性,把“自我意识”看作是社会历史的动力,发展成为无神论主义者。鲍威尔也是在黑格尔“绝对精神”体系之内,在思辨哲学的基础上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也绝对不是“现实中的人”的真正自由,这一点从他的国家观中有着清晰的体现。并不是人人都拥有“自我意识”的头脑,只有个别人才能拥有这种批判的“理性思维”,个别的“自我意识”也只能在国家中才能得到实现。即他所说的,“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活动之所以一开始就是不成功的和没有实际成效的,正是因为它们引起了群众的关怀和唤起了群众的热情。”[2]
費尔巴哈在宗教的来源和范围上与施特劳斯和鲍威尔有着不同的认识,他深入挖掘了宗教的本质。在宗教的来源上,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最开始的对象是自然,人们无法与自然力量相抗衡只能够依赖自然,想要摆脱这种自然的控制与束缚就只能把精神寄托在宗教之上。宗教的目的就是摆脱这种无力的依赖感,宗教就是在这种矛盾之中演化而来的。他所批判的宗教是所有国家的宗教,不是单指犹太人的宗教,批判的范围更加广泛。费尔巴哈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把“神本学”还原于“人本学”,认为福音书所记录的宗教教理和宗教故事实际上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上帝其实是人自身异化的产物,宗教的神实际上是被人们赋予的期望。当人们无法与自然和苦难抗衡时,就期望神来执行人内心的法则。神性是人们打破自然对人的限制的心愿,这样神就变成了现实的肉体与超越限制的心愿。因此,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异化,人们对上帝越虔诚越依赖,对自身对现实的否定越多。费尔巴哈提出“类本质”的思想,从人自身出发将理性还原于人,建立一个充满爱的联合体。把宗教重新收回人自身,人才能够重新获得新的解放。他对宗教的揭露与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批判不同,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一个充满爱的宗教,在这里人们被爱包围,享受着真正的自由与幸福。费尔巴哈从爱神者转化为爱人者,确实是非常大的理论认识飞跃。他所主张的类本质虽然克服了黑格尔的精神上的抽象,但是在探讨历史时所谓的“类”仍然是人的共同本质的一种抽象,在历史领域仍然是唯心的。
施蒂纳认为,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都是用“绝对精神”“理性”的想象来理解历史,都不能真正地将无神论贯彻到底,他们都用某种超验的事物来替代宗教。他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中提出“现实的自我”才是唯一者,主张从理性的、超验的精神向个体自我的还原。值得注意的是施蒂纳的“现实的自我”与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指的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有意识的人。而施蒂纳所述的“现实的自我”主要有三个特性:第一,“独自性”,我就是我自己,指我这个个体,是根本特性;第二,“所有者”,我自己就是权力;第三,“唯一者”,我自己就是唯一的自己。从这三个特性可以看出施蒂纳主张个体的“我”的至高无上性。他把个体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儿童阶段没有理性思想,是现实主义;青年阶段追求纯粹的理想思想,是理想主义;成年阶段思考问题立足于实际,重视利益,是利己主义。他认为利己主义是人的动机,给予其极高的地位。主张建立“利己主义联盟”从而取代国家等一切共同体,联盟与国家不同之处在于联盟中个体自我拥有最高且独立的地位,而不用服从于国家的普遍意志。
二、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社会历史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关系
马克思早在柏林大学学习时就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早期哲学的影响非常大。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选题就深受鲍威尔的自我意识的影响。但是他与青年黑格尔派成员秉持的主体与客体对立分离的观念不同,马克思主张主体与客体、哲学与世界的统一。在马克思进入《莱茵报》工作时,大量接触社会现实问题,关心民众的真实生活,立志用哲学变革来实现社会中现实的人的美好生活与自由追求。这一转变使得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逐渐分裂,他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宗教史观的批判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社会历史观
1.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神圣家族》,标志着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决裂,表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已经转向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第一,马克思揭露了青年黑格尔派思辨方法的唯心本质,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石。鲍威尔不认同蒲鲁东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工人带来了贫困与苦难,工人阶级想要获得自由就需要废除私有制的观点。他认为工人想要获得平等和自由只需要把现实中的不平等情况转化为思维上的平等,即可解决问题。鲍威尔的自我意识是从共同特性中抽离出的绝对本质,当作独立于思维主体之外的实体。青年黑格尔派推崇精神、理智、自我意识,他们的哲学是思辨唯心主义性质的。第二,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阐述了群众史观。鲍威尔轻视人民群众,认为人民群众无理性且阻碍历史的进步,只有少数具有批判头脑的英雄才能够引领历史的发展,群众也不属于历史的范围。马克思以法国大革命为例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革命成功在于革命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才充分唤起了群众的热情与支持。历史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识为转移,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忽视人民群众,用绝对的“自我意识”创造历史的观点。马克思在这里已经认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已经萌芽。第三,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社会历史动力的问题,阐述历史诞生于物质生产。青年黑格尔派继承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分析路径,把整个世界看成“绝对精神”外化发展的结果。他们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源于“自我意识”,只有“自我意识”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们所认为的历史既不是所处社会的阶段的现实,也不是全人类整体历史的发展,而是纯粹在思维上发展变化的历史,把历史置于理性领域之内。马克思指出,这种只把历史置于思想范围之内的阐释,永远无法突破旧世界现实的秩序。思想要变成现实就必须由人的实践的力量来转化。在某种意义上历史的发展也可以被称为物质生产的发展史。
2.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思想、唯心史观思想、国家观念展开了批判。
第一,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观进行批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别对鲍威尔、费尔巴哈、施蒂纳三人的宗教观念进行批判。马克思批判鲍威尔空谈“自我意识”,企图用纯思想领域对宗教批判来达到政治变革的目的,始终是在黑格尔唯心的思辨范围之内,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与内容。鲍威尔把所有运动都寄托在宗教批判和精神理性之上,是无法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的唯心主义,但实际上他的人本主义哲学仍然是建立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上。他的哲学批判的目的仅仅是实现对宗教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也只停留在“爱”的层面之上,“爱”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绝对力量。他的“人”并没有处于真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仅限于人的“自然性”。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论放在社会历史领域之中只能走向唯心主义。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极端唯心和唯我论,指出他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对人自己以为的所有持否定态度。施蒂纳的“唯一者”也是他自己虚构的一种观念,也是没有社会历史价值的抽象的个人。
第二,对青年黑格尔派国家观的批判。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的“自我意识”主导的国家观和施蒂纳“利己主义”原则的国家观最终走向虚无的无政府主义。他们的国家观的目的是实现自己所处的小资产阶级利益,任何的国家和政府都不能与其利益相对立。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和其他一切时代一样,财产是和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同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程度为转移的经济条件有联系的,而这种经济条件必然会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表现出来。”[3]青年黑格尔派的国家观忽视这种现实社会,具有明显的虚无性和唯心性。
第三,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批判。马克思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宗教史观和国家观的批判,完成了对青年黑格尔派唯心史观的批判,并且初步完整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三、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当代价值
(一)现实的个人和人的解放
马克思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抽象的个人的批判,阐述了“现实的人”的观念,他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人的自然关系。”[4]他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又把这种主体性置于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关系之中,超越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人本学。此外,马克思为了实现人的真正的解放不断努力奋斗。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一种预设的价值目标,是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这种基础由人来掌控。因此,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和人的解放对我们当今社会建设仍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在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客观现实,也要充分考虑到人的主体需要。
(二)唯物史观和重视实践
同从前的一切唯心主义把理性当作历史的前提与动力不同,马克思把历史置于社会物质生产之中,把历史看做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踐的历史。青年黑格尔派只是在精神理性上“实践”,而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的对象化活动,把物质生产活动当作实践的基础。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实践创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实现价值,唯有实干才能兴邦。坚持价值实现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四、结束语
通过马克思早期对青年黑格尔
学派的批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不是固定不变或者一蹴而就。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也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形成的。马克思对前人的继承与超越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学习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过程中,不应该僵化地使用它的哲学理论,而应该探寻其思想理论发展的历程。只有更加深入地学习理解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才能深刻地体会其真正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徐靖越.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观变革[D].沈阳:辽宁大学,2019.
[2]黄小琴.青年黑格尔派社会历史观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3]陈建宏.《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批判思想及其价值意蕴[D].重庆:西南大学,202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