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栋
(山东省临沂东城实验小学,山东 临沂 276000)
评价一直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存在,良好的评价不仅能使学生对自我有清晰认知,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方案的优化完善,提升教学的品质。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评价中,存在显著的评价形式单一且只重视结果的评价,这显然不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工作中,教师应对新课标要求有明确了解,积极探寻有效性的评价方式,以期通过评价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让学生更全面地汲取语文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新课标的实施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其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着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其中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备受关注。尤其以小学语文学科来说,教师实施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使学生对自身有清晰的认知,也能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进而优化和完善教学的方案,并有效创新立足学生学情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显著发展和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有效性的教学评价意义重大。
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的培养。这时教师在教法上创新,并实施多元全面的评价,可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具丰富性,也能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实情有所了解,以此更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传统的课堂评价方式,往往更看重学生的“一纸分数”,忽略了学生的差异和学习过程。而新课标下的有效性课堂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多角度的评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倡导师生之间保持平等、尊重的关系。而有效的教学评价课堂的构建,能够让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学生,不再以唯分数论的方式评价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关注和评价学生多个方面的表现,可有效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从而促使师生间形成良好的关系。
评价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一直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也清晰地认识到了评价的重要性,而有部分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存在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情况,忽略了学生学习中动态化的生成过程,这其实影响了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育人要求。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课标的实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考和探索空间,教师应积极探寻评价有效性的实施策略,以此使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从过去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来看,教学形式单一是课堂评价的主要特征。教师存在仅对学生进行“唯分数论”评价的情况,这既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知,无法给予其具体引导,同时导致学生也不重视自身的学习过程,这就影响了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工作时,想要提升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教师应丰富评价的形式,既要包含结果性评价,也要包含过程性评价中的预习评价及形成性评价,以此通过实施全面且多元的评价,使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做到学习过程与结果的高度统一。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田忌赛马》这一课程教学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外,切实感知孙膑的足智多谋,并学习其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与方法。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对少部分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这时,为强化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的效果,教师不能只重视结果性评价,还应有效开展预习评价及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以此使评价工作更具整体和全局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首先,教师可先在课前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自行对教材文本内容有初步感知,并通过借助工具查阅自身不理解的地方,而后在课堂上针对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该文本讲的是什么故事,你们能说一说它的历史背景吗?通过预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回答,在学生的表达中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了解学生的课堂预习情况,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方向性。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应进行形成性的评价,并将其贯穿在课堂教学始终。这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课堂纪律问题等,这都是组成形成性评价的关键要素。最后,教师可进行总结性评价,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总结“田忌赛马”得胜的具体过程,并评价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收获,这不仅能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还能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下,部分教师存在未摆清自身课堂地位的情况,不管是传输课堂知识,还是展开教学评价,基本由自身一人主导。因教师没有分清课堂教学的主次,不仅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成长进步造成了阻碍。因此,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工作中,教师应懂得退出课堂中心位置,始终围绕学生展开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让学生能清晰地明确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最大化的成长发展。这时,教师就应增加评价主体,如引导学生反思自评,或者让生生之间互评,以此使学生能广泛参与到评价中,客观全面地了解自身的学情,以此提升学习的品质。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教学时,本节课除让学生掌握基础生字词,理解朗读课文之外,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切实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勇敢善战、不屈不挠的英雄事迹。针对本节课的教育目标,为提升评价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对各个梯度学生展开针对性评价,如针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放低标准,向学生提出基础问题,如“让学生朗读课文,说一说自己掌握的新词新句”,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及课堂态度,给予具体评价。对于学习能力中等与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应给予其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学习该文本的感受,还可让学生迁移相关知识经验,讲一讲其他的英雄事迹,而后教师就可对该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其次,教师可让学生反思自评,即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要表现与收获,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自我,并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从而获得良好学习力的提升。最后,则可让学生之间相互进行评价,为学生打造竞争性的评价氛围,如学生在朗读时的发音、语速及语言的运用,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概述,以及课堂中学习的态度等进行评价。通过此种增加多元主体评价的方式,既可使评价工作更具全面和更具实效性,也能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进步。
何为多内容的课堂教学评价?即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时,不仅要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学习要求,同时还要评价学生的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究其原因是,随着教育形势与理念的不断调整变化,当前以知识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已逐渐向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转变。因此,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应是促进学生多元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时,语文教师实施多内容的课堂评价,可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实情,掌握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及情感态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程教学时,本节课的基础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生字词,正确进行读写;能力目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效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体悟其中热闹、喜庆的氛围,形成根本的语言运用素养;而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应有效把握这几个维度,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评价。这时,对于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师可通过听写或者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而后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接着,对于学生需达到的能力目标,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语言表达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认真思考文本的中心内容“老北京春节到底是怎样的,以及其风俗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中心学习内容的掌握。最后,教师则可从情感目标出发给予学生评价,其所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感悟,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春节特征,还可让学生说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不论学生表现如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拓展学生的知识边界,使语文课堂评价更加全面具体。
课堂教学中“非常好!你真棒”等语言评价方式已屡见不鲜,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评价效果。但在新课标背景下,想要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只进行此种单一的语言评价,很难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甚至有些小学生因性格敏感,教师话语稍重就极易出现消极的学习情绪,这时教师就必须实施多语言的评价,即展开有声和无声结合的语言评价。教师可在学生回答正确后,给予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在学生表现不好时轻轻地摇头,课下再给予纠正等,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也有利于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草船借箭》这一课程教学后,其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重要章节,在完成教学进行课堂评价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收获?日常生活中你们读过这本名著吗?除了该章节的内容,哪一章节的内容也让你们印象深刻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表达,这时对于能自主总结文本主题思想,且能概述一些自己喜欢章节的学生,教师既可给予学生有声的“非常好”的语言评价,也可给予学生无声的评价,如一个赞许的眼光、一个微笑的表情等,以此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充分赞许。而针对班级中一些无法好好表达,且态度不积极、不认真的学生,教师也可运用非语言的方式,给予学生警示,使其明白教师的提示,从而认真思考掌握文本的中心主旨。通过实施此种多语言的评价,有效呈现了激励性的特征,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都已明确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也在课堂中积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但很多时候因教师未找准评价的时机,导致评价效果并不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实效。因此,在当前的语文课堂评价中,提升评价有效性的方式,还应找准评价的时机,以此营造良性的课堂互动氛围,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教学时,在完成教学讲解后,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思考性的问题“文本中哪些地方将西沙群岛物产丰富与风景优美的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呢?”这时,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能在文本中寻找并提炼出准确答案。针对该类学生的表现,教师可给予其无声评价,一个赞许的眼神或者会心地微笑即可。而有些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因思维认知偏低,阅读速度慢,只能找出一小部分答案。这时,教师应把握评价的时机,给予学生充分激励,告知学生慢慢来,一定可以找出全部答案。此种找准评价时机的方式,可有效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逻辑性思维,让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要更大程度上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课堂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其是提升教学品质,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力手段。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标,积极探寻提升课堂评价有效性的路径,通过实施多形式、多主体、多内容、多语言的评价,以及找准时机评价的方式,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以此为小学语文课堂增色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