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蕾,李睿颖,吕文曼,金银姬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患慢性病、失能失智、高龄老人的特殊护理及其医疗需求不断增加[1]。60 岁老人余生约2/3 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的状态,因此利用互联网将社区居家医养与养老服务模式相结合成为当下应对我国养老问题的有效措施[2]。2018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是指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医疗机构为依托,借助互联网线上申请护理服务,由专业护士为主导的护理服务[3-6],患者通过互联网线上申请护理服务,专业护士根据患者需求提供上门服务[7-9]。根据单文生等[10]的研究发现,乌鲁木齐的慢性病患者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知晓率偏低,认知不足。虽然国家层面目前大力支持“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但是具体落实尚存在很多困难。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各行各业的主流力量以及信息接受的主体,对信息的接纳能力更强,更应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及认知,以便后续工作的推进。本研究旨在以Y 大学的大学生为主体,调查此群体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知状况,从而为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落实提供参考。
研究类型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以Y 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本科、专科、研究生各培养层次,不限专业,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纳入标准:(1)Y 大学在读生;(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留学生。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本调查表自行设计,包括专业、生源地、学历。
1.3.2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知调查问卷 借鉴张佳燕等[11]设计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调查问卷,编制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知调查问卷,包括2 个维度12 个条目,即“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8 个条目)、“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知晓程度(4 个条目),该问卷内容效度为0.980,在本研究中为0.978。
利用问卷星网络平台于2022 年11 月21 日—25 日开展线上调查,向Y 大学各培养层次学生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设置每个问题为必答项。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调查共发放203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subjects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了解程度总体而言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知晓程度的4个条目中,除对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地区的了解程度外,不同专业在剩余3 个条目中均存在知晓程度的差异(P<0.05),见表2。
表2 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程度[n(%)]Table 2 Collegians' awareness of the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model[n(%)]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在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认可程度的8 个条目中,除节约患者医疗支出这一条目外,其他7个条目均存在不同专业的认知差异(P<0.05),见表3。
表3 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可程度[n(%)]Table 3 Collegians'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et + nursing service" model[n(%)]
本研究显示,在调查的203 名大学生中,多数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否为医学类学生,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人数比例均未超过33%。由此可知,大学生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程度较低,还需进一步提升。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3 个方面:(1)可能是由于近几年来,信息量迅速增长,从浩瀚如烟的信息资源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某一领域特定的信息变得十分困难[12]。(2)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产品的发展,碎片化阅读/学习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流行。大学生在浏览信息资源时,仅走马观花地“看一眼”,印象不深。(3)对大部分大学生而言,使用互联网多是为了娱乐或仅查询与自身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除非必要,否则极少了解其他相关知识。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更偏重休闲娱乐内容,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与娱乐内容相比,学习类信息明显较少[13]。总体而言,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相关信息获取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本研究结果中显示的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了解程度较低。
本调查显示,与医学类大学生相比,非医学类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程度和认可程度均更低(P<0.05)。虽然知晓程度总体较低,但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了解程度、对国家下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文件的了解程度、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相关平台的了解程度3 个条目,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仍存在差异(P<0.05)。就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可程度而言,虽然总体上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在本研究中的8个条目中,除节约患者医疗支出这一条目外,其他7 个条目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仍然存在认可程度上的差异(P<0.05)。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属于医学专业的范畴,尤其是护理专业,教师与学生均会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知识信息,各高校在医学专业的教学中也加强了相关知识的补充学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医疗产业的密切结合,为医学生提供了新的创业机遇[14]。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大力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上海、浙江、广东等多地发布有关实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发布了相关试点工作的文件。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当代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将未来的就业眼光与就业目标集中于“互联网+”行业,会在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信息。因此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程度与认可程度较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要高。
本研究样本收集仅选取吉林省的某一所高校,调查范围较为局限,且仅调查203 名在读生,样本含量较少,代表性不强,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因此,未来研究或可扩展到多个高校、多个年级,以增加研究结果的代表性。
据全国老龄委预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到2035 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8.7%,且会伴随高龄化、少子化等诸多社会问题,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因此“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将成为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从大学生个人、高校、国家3 个层面采取措施,以提高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和认可程度。
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主流,对信息的接纳能力更强,因此更应提高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和认可程度。就大学生本身而言,除学习专业知识外,也应增强对课外知识的获取能力,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与国家政策的关注程度,积极主动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因此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加强自我管理,注重提高自身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可以通过浏览国家或学校的相关网站获取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相关信息,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还可开阔自身的视野,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阵地,除教授大学生专业知识外,还应做好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指导作用。目前,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发展面临专业人员短缺和专业服务水平不高的短板。因此高校应在加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宣传和引导力度的同时,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如积极鼓励医学类高校开设或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同时,随着近些年高校网络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高校可利用互联网举办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相关的科普系列讲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可利用学校公众号、网络视频号等向学生推送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相关的资讯;学校图书馆可举办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相关的知识类竞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以达到增强大学生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认可和知晓程度。此外,“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还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其的就业指导,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了解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相关的资讯。
国家层面应当加强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管理,完善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面临着法律法规缺位、宣传力度不够、存在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首先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16],完善与此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安全性,提高用户与医务人员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信任度。完善服务类型,使大学生以及年轻患者均可在线咨询自身或家属相关的健康状况。据了解,微信、微博、抖音、QQ 等传播媒介更具信息交互共享的特点[13],也更受当代大学生的喜欢,因此国家可通过与微信、QQ 等的合作,利用以上传播媒介宣传“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相关信息,使大学生在利用这些软件娱乐放松的同时也可了解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增强宣传力度的目的。国家还可与百度、夸克等搜索引擎合作,开辟专门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咨询窗口,做到真正的“有问题找网络”。国家除了可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及时高效提供相关资讯,还可加大投资,在高校医务室开设“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服务项目,使学生在校也可获得除校医外更加专业全面的服务,以使“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以上方式提高大学生对于“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的知晓和认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