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军(1972—),男,汉族,贵州铜仁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
[摘 要] 在高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辅导员应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当代的高校学生来说,由于日常生活、学习压力较大,因此,怎样才能更好地创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保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需要深入探究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是践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途径。由此,基于“三全育人”时代下,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进行了思考,希望为相关的科研人员与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三全育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4)11-0165-04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实施,其指的是将育人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进行融合,从而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体系。现阶段,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高校人才培育工作逐渐成为大众关注与讨论的焦点。并且“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落实,对高校的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明显缺乏全员性与全程性,并且所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因此,本文对“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展开了研究。
一、高校辅导员重视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高校学生健康发展
“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在于,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代高校学生尤其是新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中极易出现一些不适应的情况,甚至会产生恐慌心理;有的高校学生人际关系长期处于不良状态,这样会使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心理;还有的高校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好而出现自我否定或缺乏自信等不良情绪。此外,一些即将毕业的学生由于就业压力、考研压力较大,易出现迷茫无助的情况。对高校学生来说,这些负面情绪均可能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如果辅导员不重视有效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任其随意发展、扩散与蔓延,那么学生负面心理极易逐渐发展成为严重的心理疾病。由此可知,高校辅导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避免与缓解各种不良心理对自身健康的侵害。借助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与高效的教育方法,既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及时发现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风险,同时还可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引导学生回归正途,有利于高校学生养成积极、正向的心态,全面提高高校育人的效果与质量[1]。
(二)遵循“育人育心”原则,落实“三全育人”
我国所提出的“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指的是高校的各个专业、各学科教师,其中也包括高校辅导员在内的全体教职工。只有鼓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 到教育教学活动中,高校才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形成合力,以防在人才培育中存在空白或盲区。“全过程育人”指的是各院校在各专业、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应重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授工作,充分挖掘学科中潜藏的育人元素,还应重视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其作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点。只有重视专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培育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优秀人才。而“全方位育人”则是指课内外、课上与课下均应开展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并以此为引导,严格遵循“育人育心”的原则,从而保证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辅导员不仅应成为高校学生最可信的人,还应成为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主体,并且在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校要想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首先,应不断提升辅导员对“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水平,且借助“三全育人”能够更好地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其次,在“三全育人”的引领下,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构建“育人、育心、育才”的教育体系,积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较分散
辅导员及各个学科的教育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所以,高校教职工所具备的育人能力会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造成直接影响。但是,由于辅导员平时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并且管理工作的内容相对较多,往往很难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且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通常也不愿与辅导员进行沟通,而且有的辅导员存在难以清晰分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情况,进而导致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够理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面向所有的学生,学科教师平时需要完成学科的备课、授课及教研等各种任务,往往没有太多的精力、时间用于开展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工作,这样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够及时、全面与透彻。此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工作、咨询工作及最终目标均具备一定的保密性,如此就使得心理咨询教师无法将所获取的学生心理健康报告、信息及时发送给辅导员,从而导致辅导员难以及时给予问题学生相应的指导与鼓励;还有的心理健康教师在完成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完成本职工作,后期并未针对学生进行追踪与反馈;甚至一些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能力较有限,这样会阻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往往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2]。
(二)人力配置失调,教育矛盾突出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背景,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力配置失调,从而导致教育矛盾过于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各地区的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伴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而辅导员的人员配置却明显过于紧张。如果辅导员队伍建设过于滞后,会使得他们日常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不仅需要及时处理好学生的教育、管理等工作,同时还需要重视实时查看与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性的事件,使得许多辅导员往往没有过多的精力、时间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与教育,这样必然会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
高校辅导员大多侧重于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就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作为主要依据,并未重视科学应用融媒体技术,难以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便捷性。如此不但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刻板、枯燥,具备明显的局限性,同时还会导致高校学生逐渐对心理教育失去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已经在高校中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学习的热情与新鲜感,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明显的抗拒心理与反感情绪,这样必然会影响高校辅导员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教育缺乏职业性、专业性,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现阶段,一些高校辅导员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缺乏职业性与专业性,一些辅导员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这样使得他们并不具备丰富的心理学实践经验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辅导员往往难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隐患。此外,有的辅导员并未重视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组织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测评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辅导员针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大部分学生往往将其作为一门需要学习的课程,且需接受相关的考试,在课余时间往往不愿与辅导员进行过多的沟通。当他们心理方面存在问题时,大多会自主解决,或者向朋友倾诉,极少会寻求辅导员的帮助,这样极易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虽然有的高校开设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希望能够帮助新生解决入学时存在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并确保他们逐渐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但是,高校却很少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开展选修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通常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3]。
三、“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尽快构建“全员育人”的创新模式
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必须持续增强自身的主体责任意识,保证自己养成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中。并且高校也应重视组织全体辅导员和各学科教师定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培训、专题讨论等各种活动,为辅导员积极营造适宜的教育、工作氛围,鼓励全体教师自觉参加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活动,以便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另外,高校辅导员应不断丰富自身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为学生开设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教育工作中,了解学生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不同之处,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确保师生之间构建起良好的关系,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当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时,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帮助,以此使学生尽快解决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能够透过事件深入了解与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才能在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时提供相应的帮助。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率。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应尽快构建起心理咨询监管与随访机制,并能够合理划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层级,鼓励各宿舍的舍长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如舍长应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观察与发现,全面了解本宿舍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辅导员汇报,便于辅导员及时提供帮助,所以,舍长应在生活中多观察学生。辅导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类的实践活动,并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合理渗透其中,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指导学生正视心理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帮助他们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二)重視辅导员队伍建设,合理应用现代科技手段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备了明显的优势,因此,高校必须尽快解决辅导员人力配置方面的问题,可以考虑借助科技手段弥补缺少辅导员的不足。比如在新媒体平台中开设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育时,辅导员可利用主题教育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然而,线下的教育活动不仅会受到场地方面的限制,同时还会出现因学生太多辅导员难以开展“一对一”辅导的局面。相比课堂教育,网上教育具备了突出的优势。
除此之外,辅导员可利用融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不但能够拓展受教育者的范围,同时还可以显著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并且,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使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借助这些技术全面提升工作效率。比如,可以采用客服机器人自主应答的模式,把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知识提前录入后台程序中。当学生需要提出问题时,机器人能够在前期给予一些预设的答案。假如用户需要详细了解,则系统能够为其转接人工服务。采用这种客服机器人,不仅可以显著缓解人工辅导的工作量,同时还能够利用系统提前排除一些基础性、普遍性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辅导员辅导的针对性与质量[4]。
(三)创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首先,高校辅导员应重视完善教育体系建设及教学设计,同时,与本校职能部门、服务部门进行积极配合,确定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深刻认识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将促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目标,科学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科学设计,而且还应关注创建适宜的校园文化,积极打造第二课堂。高校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整体设计,要求辅导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其次,高校辅导员还需开展好心理普查工作,大一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关键时期,通过普查工作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便于辅导员实时追踪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定期的回访及时完善与优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再次,高校辅导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咨询,以此掌握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确保他们能够长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重视对各个阶段学生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专题的心理测试,借助测试能够及时查找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假如发现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那么就需要及时给予他们相应的心理辅导与反馈,并做好后期的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追踪工作,充分保证学生心理处于健康状态。最后,高校辅导员还应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实现相互融合,给予学生心理方面的支撑与鼓舞,还应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优势,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活动,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平台,比如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此实现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与辅导员针对心理问题进行交流,从而获取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四)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责任意识,实现“全过程育人”目标
首先,高校应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意识,提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与学生开展平等、诚恳的谈话,以此全面了解学生的情绪、心理变化,并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记录,鼓励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向心理咨询教师进行咨询,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心理健康问题,及时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还应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自然而然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其次,高校辅导员应正确引导学生心理发展,由于高校学生在不同时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变化,这就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互动,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既需提供物质条件,同时还需为学生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辅导员应尽快组建家长交流微信群,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以使家长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充分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全过程育人”的目标。最后,高校辅导员还应重视开展关于心理健康的课程,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比如,大一的学生可设置“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内容的课程;而大二的学生可实施主题为“情绪控制”“生命教育”及“心理问题辨别”等课程;针对大三学生可开展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主题的课程,以使各个阶段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充分满足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五)建立联动机制,深化学科融合
基于“三全育人”时代,“全员育人”有利于重构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也就是各专业、各学科不仅应开展相关的知识、技能教学,同时还应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实现“相互结合、协同育人”的目的,逐渐形成极强的育人合力,如此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成长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功效。因此,以“三全育人”为目标,辅导员需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建立起联动机制,深化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形成“三全育人”的合力,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辅导员需与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师保持良好的联系,结合各专业学科的情况,在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比如,在汉语言类专业教学时,讲究培育学生坦然平静的心态,而这同样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哲学类的专业课堂上,教导学生“事物两面性”“存在即必然且合理”的思想,也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观,辅助他们有效抵御心理问题的干扰;在藝术类的专业教学时,可以侧重于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思想,以及正确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并以此有效抵御不良情绪、心理对自身的侵害,有利于学生形成起积极、健康的心态[5]。
四、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重视“三全育人”理论的践行,辅导员应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突出特点:系统性、全面性,需将“三全育人”融入教育工作中,同时还应将课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确保教育元素可以合理地渗透到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中。并且必须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注重选择与运用合理的教育方式方法,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融入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斌,董效臣.高职辅导员工作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23(24):39-42.
[2]柳艳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24):54-56.
[3]代超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3(12):57-60.
[4]姜紫涵.“三全育人”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3(22):131-133.
[5]吴迪.“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大学,2023(29):185-18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