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让革命文化入脑入心

2024-05-22 14:07高冰查晓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4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革命文化整合教学

高冰 查晓红

[摘 要]打通革命文化与儿童生活的壁垒,是革命文化主题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教师围绕大任务“‘奋斗的历程读讲写交流会”,设计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进行子任务一“故事厅”的教学时,教师通过走向整合、语言实践、重在转化三个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基于单元整合,展开积极的语文学习活动,感悟革命领袖风范、讲述革命英雄故事、分享让人感动的人和事,使学生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革命文化;语言实践;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0-0006-03

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如果停留在读读课文、写写字词、说说感受的层面,学生就很难深入感受革命文化震撼人心的力量。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教师可围绕大任务“‘奋斗的历程读讲写交流会”,设计“故事厅”“诗歌集”“心愿墙”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具体请看本期的《在整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传承革命文化》一文)本文以子任务一“故事厅:礼赞心中最崇敬的人”为内容,探究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将精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略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综合性学习“开展阅读分享会”板块和五篇阅读材料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分享活动,引领学生感悟革命领袖风范,讲述革命烈士故事,体会革命英雄的伟大形象,使学生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一、走向整合:在“故事厅”情境任务中开展积极的语文学习

(一)目标统整

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特点,我们对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分析,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确定教学目标:一是讲述、分享革命故事;二是传承革命文化。统整目标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线索更清晰可见。我们结合文本内容,将具体目标分解到每个课时中,设计具体的学习活动(见表1)。

(二)任务统领

教学中,我们以“故事厅:礼赞心中最崇敬的人”为情境任务,设计三个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说,铭记革命领袖风范、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分享最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核心不是讲述故事本身,而是通过铭记、讲述、分享的方式,将阅读、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体,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从而致敬革命英雄,传承革命文化。

(三)内容整合

“故事厅”的学习任务从单元整体思考,以“礼赞心中最崇敬的人”为情境、目标,重组内容板块,将单篇课文、综合性学习、阅读材料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将它们统整在一起,让学习内容更加系统化,形成学习合力。引导学生通过倾听、阅读,获取、整合革命英雄人物的精神基因,运用讲述、分享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实现“双线”目标并进,发挥文本育人的综合效应。

二、语言实践:在以“礼赞”为主线的学习活动中实现表达进阶

(一)铭记革命领袖风范

学习活动聚焦“风范”,即先透过革命领袖的一言一行,感受领袖的精神品质,再用讲的方式传递对领袖的怀念之情。这一板块的教学,以《为人民服务》为主,关联阅读《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伟大的友谊》三篇文本。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查阅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包括时代背景、成长经历、革命思想、典型故事等,增加对毛泽东主席的了解。课堂上,师生充分互动,在思维碰撞中,深化了学生对毛泽东主席言行和思想的理解。

2.学习《为人民服务》一文,教师设计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一是要求学生思考,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梳理思路,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画出文章结构图。教师适时提供电影《张思德》中毛泽东主席演讲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主席语言的感染力。二是思考文章中的哪些语句反映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思想。通过梳理整合,提取关键信息,学生进一步感受毛泽东主席崇高的人格。

通过查找资料和解决两个主问题,学生从不同方面感悟到毛泽东主席的领袖风范。一是从文章逻辑思维与表达智慧上看,毛泽东主席以极其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遣词造句,深入浅出地表达伟大的思想;同时,结合张思德的例子进行阐述,使表达既有理有据,又打动人心。二是从文章的相关语句和有关毛泽东主席的故事中,学生感受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把他“人民至上”的思想落实在一言一行中。

3.关联阅读《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伟大的友谊》三篇文章。在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基础上,学生结合“泡泡图”的阅读提示,再次聚焦毛泽东主席时刻为老百姓考虑的语言动作。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补充周恩来总理的资料,尤其是周总理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和第一任外交部长在国际上的风采,树立周总理作为革命领袖的光辉形象……这是古今中外革命领袖的行为准则和风范。如今,革命领袖的伟大品质一直在传承,生生不息。

通过三个环节的学习,革命领袖的群像深深地刻在学生脑海中,他们的精神品质深深地影响学生思想,使学生产生了更深的领悟和表达。

(二)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

“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活动,以《十六年前的回忆》《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两篇文章为内容,聚焦革命烈士勇敢坚毅、舍身为国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1.范例教学

教师以精读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作为范例,指导学生讲好李大钊的故事。围绕讲述这一活动,教师设计以下三个学习板块。

(1)課前,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平台搜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了解李大钊所处的生活环境、生平事迹等,丰富对李大钊形象的认知:这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丈夫、父亲形象,一个为了革命理想愿意牺牲一切的革命者形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让学生初步理解了李大钊的形象,为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2)结合课后练习题第二、第三题,思考: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关于李大钊的哪些事情,并从中找出描写先生外貌、神态和言行的句子(见表2),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让学生聚焦文本内容,综合运用学过的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一阅读方法。

表2 梳理人物事件、细节

[

十六年前的回忆 事件 细节(外貌、神态、

言行) 被捕前,烧掉书籍和文件 被捕时,冷静严峻的表现 被捕后,在法庭上的斗争 被害后,全家人悲痛万分 ]

(3)讲好人物故事,把人物精神品质提炼的过程说清楚,是语文特有的实践活动。为讲述好李大钊的故事,教师给予学生以下几点提示:一是内容可以来自课文,也可以结合查阅的相关资料;二是要快速拟定讲述提纲或打腹稿,想想要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哪一点需要多讲几句才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三是可借助不同的媒介进行创造性讲述,如利用照片、视频资料等;四是明确评价标准,可以从故事内容、创意展示、典型表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讲述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加深了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受到革命精神感染,产生了革命的理想,自觉传承革命文化。

2.迁移运用

学生自主学习略读课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按照起因、经过、结果,采用抓关键词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情节,从而明确故事的高潮部分是“舍身炸暗堡”,并聚焦这一高潮部分练习讲述。同时,教师补充从《中国档案报》中选取的关于董存瑞成长的资料,使学生体会到董存瑞危急时刻的表现就是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是骨子里的一种本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舍身為国的品质。

(三)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

“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阅读《毛主席在花山》《飞夺泸定桥》等5篇材料,聚焦重点,讲述革命领袖与革命烈士令人感动的事迹,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第二阶段,分享自己了解的关于革命领袖或革命烈士的故事,进一步丰富对革命文化的认知。

这样的学习,紧扣一个“讲”字,开展进阶的语言实践,以达到“礼赞”的目标。从最初的阅读者到分享者、致敬者,学生在动情讲述的过程中,把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表达,实现了阅读与交流的融通、故事与材料的融通、语文学习与生活情境的融通。

三、重在转化:在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探索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单元视角下的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将字词教学融入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实践活动中,要聚焦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体会革命文化与民族精神。如“牺牲”作为本单元重点词,学生不仅要会写,还要能辨析它的感情色彩。在“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讲述李大钊、董存瑞等革命烈士的故事,认识到只有为正义事业舍弃自己的生命才可以称为牺牲,从而加深对“牺牲”一词的厚度与温度的理解。

(二)学习方式的丰富性

单元整体教学追求真实情境下的任务式学习,强调与学科育人相匹配的课堂转型,破解只有形式没有实质的假学习,走向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在“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中,为了讲好“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小组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如战争背景、战斗经过、人物评价、战争评价等,并筛选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特写镜头,组织好所讲故事的内容;在班级内展示时,小组成员要商讨展示要点,分工合作完成故事的讲述。在这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展开语文实践活动。

(三)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核心素养下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发展水平,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活动中,师生提前商讨并设计评价表(见表3),让学生知道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越明晰,对活动的指导就越明确。在汇报展示过程中,可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情感、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教师可以依据评价表进行评价,也可以总结学生的评价,还可以聚焦学生某一典型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形成立体多维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评价生态。

表3 “分享让我感动的人和事”评价表

[评价要点 评价标准 评价等级 故事选择 选择典型故事,能突出人物精神品质 ★ 内容要求 能够把故事讲完整,表达心中的敬意 ★ ★ 创意展示 能使用 PPT、视频等手段,让讲述更形象直观;声音响亮、表达清晰、仪态大方得体;语言生动,能够打动人 ★ ★ 典型表现 会倾听,能与同学有效沟通、合作,有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 ]

总之,革命文化体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本学习任务以“礼赞”为主线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语文回归学生的生活,消弭了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革命文化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做革命文化的积极践行者和自觉传播者。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崔允漷.学科实践:学科育人方式变革的新方向[J]. 人民教育,2022(9):30-32.

[3] 臧松刚. 用语文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基因[J]. 教学与管理,2020(2):25-28.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革命文化整合教学
文化自信的学理与增强路径
试论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作用
红色革命文化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推动策略分析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如何对待小学英语课堂上学生的语言错误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