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路径探究

2024-05-22 11:58孙刚远
华章 2024年4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十分必要。本文通过研究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现状,分析了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课程平台体系、丰富育人理念几个维度提出了融合路径。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融合路径

生命是教育的基础。在研究生教育中,关注研究生心理健康,加强其生命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要求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能够帮助研究生正确认识生命,消除关于生命的疑惑,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2]。近年来,发生了很多研究生自杀身亡的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加强研究生的生命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需要推动研究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形成学科优势互补,为研究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础。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现状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先后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专业化起步阶段。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没有必修或选修的课程内容,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由导师、辅導员、心理中心教师负责。具体来说,由于研究生科研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及日常事务的影响,一般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抑郁、焦虑、人际交往等方面。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一般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心理育人。通过心理测评初筛、结果反馈、回访关注、教育引导等进行心理干预;二是活动育人。心理中心和研究生工作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心理类活动,包括心理电影、心理征文赏析、素质拓展训练、手工DIY等,让研究生在活动中进行放松和治愈,调适心理状态;三是服务育人。在日常教育和接触中,辅导员、导师、心理咨询师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心理有异常的学生,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改变研究生的心理状态和人生态度,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状态。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作用,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更好地适应研究生学业生涯的各种挑战,帮助其健全人格并营造积极的健康心态,为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研究生生命教育现状

国内生命教育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晚,我国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包括反对伤害生命、反对吸毒等基础性内容,还涉及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发展性内容,呈现出本土化的趋势。关于生命教育,我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理论研究层面,主要对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对策研究层面,主要对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生命教育方法、生命教育力量整合等方面进行研究[3]。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高校的课程开设和教育实效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港澳台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情况要比国内大多数高校更有代表性。课程内容一般涉及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是多学科专、兼职教师搭配的形式。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一)教育目标高度一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都坚持以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其个体、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升其身心素质和适应能力,而生命教育则强调个体对生命、环境、危机的认识和处理,提升其生命意识和自我实现的能力。两者都认为,个体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该以生命个体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其教育和引导,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积极心理的人。一是两学科都注重提高研究生身心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系统地提高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其能更好地排解心理压力和应对复杂环境。生命教育的多个模块穿插心理健康教育,也在积极提升研究生身心素质。二是两学科都注重提升研究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生命的认识、尊重和珍惜,同时也会探讨和感受生命长度和意义。而生命教育是以生命和生存为基础的。

(二)师资队伍共建共享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主要以心理学背景的教师为专任教师,以教育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和辅导员队伍为兼职教师。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一门综合学科,在师资设置上需要多学科教师共同组织生命教育师资队伍。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师资队伍交叉存在,是可以共建共享的,这也源于生命教育学科的特殊性。一是两学科师资皆具备相关学科背景。两个学科的教师学科背景比较相似,在授课内容上可以形成互补。二是两学科可以探讨开发综合课程。两学科在授课大纲上有相似章节,因此,两学科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学科融合开发综合课程,实现教资队伍共建共享。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研究生出现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一是研究生间竞争压力增大。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群体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逐渐增大,高校在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上越来越规范和严格,都在努力追求高质量的发展,同时,研究生数量的增长,也使其在学业、科研和就业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导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漠视生命的极端事件也时有发生。二是学科深度融合的需要。单学科的发展创新越来越难以突破,学科融合成为发展大势。通过学科融合可以找到新的角度和方向,并且可以整合师资力量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满足研究生健康教育的需要,满足其对于幸福感和生命质量的追求。

(二)加强高校生命教育的必然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都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各自学科在教育范围和侧重点上又存在差异。心理健康教育更侧重心理相关问题,可以理解为一个专项和专题的教育,而生命教育更加宽泛和宏观,是对其人生意义和生命观的教育,两者各有优势、特点,缺一不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人生意义、价值观念等层面往往乏力,需要生命教育进行专题引导和补充。因此,研究生要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既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又要有充实生命教育。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1+1>2”的育人效果。面对当前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复杂问题,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和丰富教育手段和方式,注重提高教育實效性,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

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说》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外界环境和逐渐扩大的研究生规模,高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开课实际情况看,所有的大中专学校基本都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承担必修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只有很少部分高校开设,其师资队伍建设也不够健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和培养,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保障。结合师资队伍实际,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配备,通过专项招聘或人才引进等方式足额配备教师,满足学生心理服务的实际需要。在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方面,学校要重点选拔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同时吸纳一批日常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加入兼职教师队伍,并注重专业化培养,提升兼职教师整体素质,从而胜任相关心理健康工作。生命教育教师方面,可以心理健康教师为基础,选拔生命教育教师,并从医学、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吸纳相关教师,共同组成生命教育教师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结合生命教育发展实际,还可以充实一批校外导师加入,从而建立起一支学科广、专业强、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工作团队。

(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平台体系

相近学科的融合发展和平台建设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的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做好研究生健康教育,着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平台可以更好地整合学科力量,实现新的突破。平台建设以研究生健康教育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为两个基本点,从课程建设、校内外活动、报告、讲座等多个方向交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即以1+2+N的平台设置,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融合。“互联网+”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创新机遇,推动了传统教育模式优化升级转型[4]。比如,在心理教育课程内容上,在情绪情感部分,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变化,要主动学会调适,也要穿插生命教育的思考,从生命角度来看,除了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其他一切痛苦都可以理解为是自己想象的,当你不认为它是一种痛苦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感到痛苦了。再比如,活动方面,可以通过参观生命纪念馆,养老院志愿服务,观看《急诊室故事》等,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珍贵,参悟人生意义,从而找到人生奋斗方向。

(三)丰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工作育人理念

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更新其育人理念,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系统,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一是日常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工作,要不断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融入生命教育,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二是极端事件防范更加有效。对于极端危机事件,学校和教师要加以重视,要把工作关口前移,有方法、有思路、有实效,及时发现危险苗头,做好恰当处理和预防工作,减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出现。生命教育的育人目标和理念要结合学校实际,在育人理念上,要注重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关生命的哲理,并且结合当前的时代环境和研究生的表现特点,开展扎实有效的生命教育。通过独具特色的生命教育,让研究生既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很好地应对当前挑战。总的来说,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对象不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和生命危机的学生,而是面向所有研究生的一种通识教育,让所有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掌握相对应的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心态。同时,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和人生迷茫的学生,我们又要有针对性的育人体系和解决办法,及时满足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

结束语

尼采曾说:“人唯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这个理由,就是人生的目标或生命存在的价值[5]。生而为人,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生命的基础上探索人生的意义。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新的需要,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综合学科,发挥学科优势,将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高质量培养。面对当前现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要积极探索融合的途径,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平台体系建设、育人价值观念上进行有效整合,发挥学科融合优势,实现互补互促,能够更好地帮助研究生应对当前面临的来自人生迷茫、就业压力、学业科研等方面带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等.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J].教育科学论坛,2023(18):3-6.

[2]唐春红.基于生命意义感提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4):46-48.

[3]吴玉婕.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生命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23.

[4]李斌.信息化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式的新跃进[J].江苏高教,2024(1):91-96.

[5]李巧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2015(2):121-124.

作者简介:孙刚远(1995— ),男,汉族,河南濮阳人,河南科技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学院校级课题“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路径探究”(项目编号:XLJK-2022-04)。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有效滋养生命的德育探究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