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思政工作探索

2024-05-22 11:58周洪婷
华章 2024年4期
关键词:思政工作民办高校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正逐渐成为社会舆论发展的主要推力,其作为新兴的新媒体舆论传播途径,正对社会舆论发展产生不可抗拒的巨大影响力。在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应重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引导作用,营造健康良性的高校网络舆论发展环境,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人才。

[关键词]网络舆论环境;民办高校;思政工作

思政教育工作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是民办高校的重要教学任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宣传渠道多、形式多样、传播速度快等特征给民办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负面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肆意传播,也影响了网络舆论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产生了负面作用,给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阻碍。而民办高校教师还没有意识到网络舆论环境给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依旧采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活动,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发展需要,导致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持续下降,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滞缓,不利于民办高校教育改革和创新。因此,基于网络舆论环境开展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和方法,构建多元化思政教育体系,是民办高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舆论环境对民办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方面,网络舆论环境有利于拓宽高校思政教育途径,增强思政教育的渗透力。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通常以教师为主导,借助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教学途径相对单一。而网络舆论环境则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高校教师可以参与到网络各大平台的话题讨论活动中,正确引导话题走向,并利用网络舆论环境覆盖面广、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学生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实施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环境有助于加强教师对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受限,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态度。高校教师还能够利用网络舆论环境监测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对社会事件的普遍看法,以便于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理念,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

(二)负面影响

一方面,网络舆论环境会对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主体带来负面影响。首先,传统教育模式中,民办高校思政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主体,教师能够通过教学工作对学生施以影响,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催生了网络舆论环境的产生,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讯,不再受教师传播知识的限制。但网络舆论环境中不乏负面信息,容易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减弱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效力和作用。其次,网络舆论环境对民办高校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水平提出新的要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想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要顺应学生特征创新思政教学模式,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具备利用网络舆论环境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最后,影响民办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向学生灌输某种价值观念远不如引导学生自觉接受的效果更好,但民办高校部分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的思政教育发展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环境对民办高校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尽管民办高校学生的价值理念已经初步形成,但长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依旧存在改变的可能。网络舆论环境中信息内容混乱复杂,很多学生在缺少理性分析的情况下发表负面言论,抒发内心不满,甚至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引导社会舆论,激化社会矛盾。如果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则极易被网络舆论所影响,导致学生出现思想消极、沉迷虚拟世界、不满情绪严重等问题,影响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给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埋下隐患[2]。

二、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开展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多元化,加大思政教育难度

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下,学生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思政教学活动、学校报纸、新闻报道等相关渠道,所接收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且多以积极正面的信息为主,教师更容易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引导。但网络舆论环境下,人们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各类终端成为信息资讯的传播者,并在网络环境中引导事件舆论走向,发表各种不良言论。而民办高校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多条渠道获取多元化的信息,并在各种信息的影响下产生新的看法或观点,使学生意识呈多元化发展,影响学生对民办高校思政理念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难度。

(二)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足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道德素养较高、专业知识过硬的优质人才。随着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情况,并对民办高校思政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教师作为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其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及教学能力对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背景下,教师想进一步提升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必须适应网络舆论环境,加强对网络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创新思政教学手段。

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民办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综合能力较弱,无法适应网络舆论环境下的教学需要。一方面,民办高校忽视了教师团队的培训,没有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导致教师对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要求不够理解,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同时,学校并没有基于网络舆論环境针对教师开展网络技术培训工作,因此,很多教师不具备运用网络实施思政教育的能力,影响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选拔标准较低,没有全面考查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政治素养等,影响整个思政教师队伍水平的

提高。

(三)传统教育模式不再适合新形势

网络舆论环境背景下,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注意力容易被新奇、多样的事物所吸引,要采用更符合年轻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教学方法。而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多采取教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且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氛围较为沉闷无趣,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思政教育知识的吸收。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环境和学生学习特征的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式,需要民办高校教师结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和网络舆论环境带来的影响,积极开拓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

三、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策略

(一)深化教师群体的认知

网络舆论环境下提升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转变民办高校教师的思想认知,明确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困境,增加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是民办高校的首要任务。一是民办高校要强化教师团队的政治素养,定期组织民办高校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听取专家讲座,了解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方向,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二是民办高校要引导教师认识到网络舆论环境对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和调整,转变传统教育思想,重视网络舆论环境对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对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形成科学全面的认知[3]。

(二)健全和完善融合教育机制

制订科学完善的融合教育机制是保障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水平提升的前提,民办高校只有明确网络舆论环境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策略,制订详细的融合工作方案,才能够有效减轻网络舆论环境给思政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舆论环境的优势和正面作用。因此,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与网络融合方案,构建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思政教育体系,重视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监督管理工作的完善,定期对网络舆论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处理网络舆论环境中的负面信息,在拓宽思政教育渠道的同时,为学生打造安全的思政教育

环境[4]。

(三)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教育环境是一种隐形的思政教育资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民办高校要重视思政教育环境建设,从校园环境和网络环境两个层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一方面,民办高校要重视对学校环境的建设,在学校宣传栏、教室走廊等地方张贴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宣传海报,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政政治理念融入校报、期刊和校园广播等媒体刊物,举办与思政教育相关的比赛或实践活动,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要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为学生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民办院校可以注册网站、公众号、校园论坛、微博等,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坚持发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民族精神的相关内容,及时纠正错误、非理性的过激言论,消除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四)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

网络舆论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明显不符合新时代思政教育需要,民办高校教师要重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积极作用,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掌握网络教育平台的主导权,多渠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5]。一是民办高校要加强思政教育网站建设,结合学生需要设计不同的教育模块,如时政新闻、热点概览、思政教育专题、校园思政文化互动、互动窗口、心理健康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偏好定期推动思政教育相关内容,增强教育网站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平台特征制作不同的思政教育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对事件的看法,重视学生提出的观点和建议,并将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预测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情况,以调整和优化思政教育方案。三是加强与其他新媒体平台之间的合作。民办高校可以与其他高校或受众范围较广的媒体平台进行合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教育资源整合,以此充分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力量提升思政教育的辐射力。

(五)形成协同效应

民办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并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在网络舆论环境影响下,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协同合作,有利于扩大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范围,提高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一是要重视专业课教师、思政课程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协同合作。思政学科教师与辅导员同时作为实施思政教育的主体,其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内容不同,但在工作目的和工作性质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重视与辅导员的沟通协作,共同制订学生思政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另外,随着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专业课教师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重要责任。在此背景下,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要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民办高校思政教育队伍,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使思政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二是重视与社会团体的协同合作。首先,民办高校要与家庭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家庭是学生长期生活的地方,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在网络舆论环境下,相较于学校,学生家庭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民办高校可以借助微信、教育平台等途径与学生家庭建立联系,使学校和家庭两者之间形成育人合力。其次,要重视与企业的合作,将思政教育融入校企合作方案中,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的同时,针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新思维等,借助企业的资源促进学生思政水平的提升。最后,重视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教育基地、文化场所、社区等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因此,民办高校要重视与社会机构或团体的合作,以建立校外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的形式,将社会思政教育资源引入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以创新民办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是民办高校的重要教育任务,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民办高校提出的教学要求,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未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在网络舆论环境的影响下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低、教学模式传统等都影响着民办高校思政教育质量。为有效解决网络舆论环境下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民办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转变教师的传统认知,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融合体系,打造新媒体思政教育平台,优化民办高校思政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合作,发挥多种资源和渠道优势,推动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缪文武.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5):145-146+149.

[2]胡延华.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2):140-142.

[3]任朝瑞.基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思政工作创新研究[J].大学,2023(22):173-176.

[4]崔强,徐生,张丽.网络环境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1):92-93+96.

[5]孫榕,黄诗婷.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时代报告,2023(5):151-153.

作者简介:周洪婷(1994— ),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

猜你喜欢
思政工作民办高校
电力企业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
煤炭企业人事管理工作中思政工作的融入及意义研究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创新思政工作,提高人才素质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