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中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将国际学生思政教育融入新时期发展格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迫切使命,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逐渐成为高校国际教育工作的焦点。文章阐述新时期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探讨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措施和路径。高校要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理解中国主张、认同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国际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学生;高校国际教育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而高等学校中还有一个特殊学生群体——国际学生,当前中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何围绕国际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正成为新时代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焦点,并逐渐融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和规划。
一、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国际学生深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中外文化互学互鉴,推动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留学生还可以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制度,减少文化冲突,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经验的传播者。
(二)培养全球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国际学生通过了解中国进而关注全球性问题,形成国际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为应对全球挑战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课程思政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有利于培养国际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思辨能力、全球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培养高素质国际人才的
目標。
(三)提升教育质量,服务国家战略
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高校、教师、课程都承担起育人育才的责任。通过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提高国际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打造“留学中国”品牌,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作出积极贡献[1]。
二、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留学中国计划”实施以来,国际学生教育在数量规模、生源类别、学历申请、课程建设、专业拓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国情教育、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仍然滞后,与此相关的“课程思政”建设同样遭遇瓶颈。经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包括内涵范畴、主体认识、发展规划、协调机制、教学活动、评价机制等内容尚未形成体系。
(一)内涵范畴不清晰
当前,关于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零散,缺乏权威性的著作。学术界对于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和核心内涵仍未形成共识。然而,明确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开展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和指导。因此,深入探究国际学生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当前国际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主体认识不充分
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主体存在理念滞后、认识不到位等现象。一方面,高校对国际学生课程思政的目的理解不够深入,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对于国际学生和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缺乏整体建设目标和规划。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对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持怀疑或保留态度,认为专业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这导致他们在课程中缺乏思政教育的意识,难以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中。
(三)制度建设不健全
由于对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视性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很多高校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和实施细则,多采用与中国学生相同的制度政策,导致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在实际操作中国际学生对所学知识存在困惑。同时,在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危机情况,如学生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高校缺乏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导致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使课程建设的意义和效果适得其反。
(四)协调机制不通畅
在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确保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协同工作的开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沟通渠道等问题,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另外,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也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资源、实践教学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资源分散、缺乏共享、整合不足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五)教学活动不灵活
首先,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一些教师在进行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时,主要以讲授为主,忽视互动和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其次,缺乏个性化、特色化教学。由于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等存在差异,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也不同,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教学,就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六)评价机制不完善
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教学质量和育人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和提升育人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反馈渠道不畅、反馈信息不准确、缺乏及时响应等问题,导致反馈机制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2]。
三、新时代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一)厘清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内涵界定,确定课程思政建设基本原则
2018年,教育部发布《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规定了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四个方面: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其中“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要求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可见,全面正确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懂得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做民心相通的使者,这是来华留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方向[3]。
鉴于国际学生思政教育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各国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正视彼此文化上的分歧,以避免发生文化冲突;二是要在课程思政的内容上做好选择和设计,使学生既能正确理解和认同中国国情,更能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形成友华情怀、国际视野和世界公民意识;三是要根据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习惯,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要有区别、有实效;四是要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等级,选择合适的教学语言和恰当的课程思政内容,让学生能听懂、能接受,从而正确理解课程思政教育;五是要将课堂思政教学与第二课程活动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公认的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强化主体责任和顶层设计,保障课程思政建设顺利推进
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明确主体责任,将国际学生思政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
第一,校领导应作为实施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工作,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明确各相关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建立课程思政专项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研究解决推进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
第二,学校应制订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路线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要加强制度建设,制订教学管理、教师培训、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学校要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对课程思政建设加大投入,主要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方面的工作;要持续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国际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新格局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将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从而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首先,制订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等。优化国际学生课程体系,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增加文化类、国情类等课程比重。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当代中国建设成就,提升国际学生对中国的全面认知。建设国际学生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学校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4]。
其次,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国际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操作演示、小组交流讨论、社会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政内容,提高课程思政的实效性。选用适合国际学生的优秀教材,注重教材的国际化表达和跨文化传播;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专家编写具有中国特色、国际视野的课程思政教材,满足教学需要;定期对教材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
最后,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举办文化讲座、学术沙龙等活动,增进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喜爱;组织国际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对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
(四)构建课程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和质量是评价体系建设和方案设计的重要标准,国际学生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效果反馈在学生。因此,高校应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环节、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与利用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国际教师和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确保质量评价的全面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一,根据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建立教师课程思政教育能力评价体系,涵盖思政理論素养、教学能力、课堂管理、教学效果、师德师风等方面。考评方式可以采取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审等多种形式。评价结果可作为教师职称评审、业务考核、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参考依据,激励教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质量。
第二,根据国际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考核评价标准,涵盖思想道德观念、中国文化素养、跨文化能力、国际视野、世界公民意识等方面。评价环节应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过程性评价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配合度、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等方面;终结性评价则以课程结业考试、实践成果等形式呈现。评价方式可以采取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政素质水平[5]。
结束语
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对于培养国际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引导国际学生传播中国经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推动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新时代高校要做好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理解中国主张、认同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的高素质国际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通知[EB/OL].(2018-10-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moe_850/201810/t20181012_351302.html.
[2]李宝贵,李博文.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特点、内容与路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4):14-23.
[3]韩瑞,杨国萍.国际学生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21):62-64.
[4]刘严欣,于淼.针对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证研究[J].教学育人,2021(36):74-77.
[5]黄超.国际学生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案[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1,23(4):26-30.
作者简介:赵一凡(1979— ),女,汉族,黑龙江牡丹江人,沈阳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新时期高校国际学生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探索”(项目编号:JG22DB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