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奋斗、美美与共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概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在新时代维护这一格局、强化共同体建设的工作纲要与主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构建有着重大影响。分析这一时期多元一体格局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1]。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研究好这一民族理论,为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背景分析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一场学术演讲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概念。他认为,中国各民族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伴有分裂与消亡,最终形成了一个“多元统一体[2]”。“多元”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各有其历史渊源、文化特点、语言文字等等,有着不同的精神风貌与生活习惯。“一体”则是指各民族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彼此交流融合不可分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处准则,既要发扬自身的特色,又要相互团结包容,异彩纷呈的各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十分精准地概括了中国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关系与整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深入认识中华民族的结构与文化特点提供了研究工具。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生存,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字,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汉族与各少数民族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但随着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逐渐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种种联结,中华民族不仅突破了“想象的共同体”的窠臼,还形成了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这样一个复合的整体。各民族以中华文明为纽带,对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逐渐形成了如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构想
1999年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下个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处边疆,少数民族聚集,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由于地理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限制,发展却十分落后,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结也较为薄弱,尤其是与东部地区有着十分悬殊的差距,迫切需要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西部开发工作涉及到多领域全方位——首先是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其次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西部地区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此外,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最后,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挥沿边地区独特优势,激发各经济主体的活力,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改革开放新实践。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为了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增强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民族团结、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民族工作的重大突破。
二、多元一体格局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危”与“机”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的是通过加快西部地区建设、发展经济,从而解决民族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这也使我国多元一体格局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利益驱动加速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带来的收益首要就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全面推动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长远目标,又能切实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期盼,因而得以顺利推行。
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改革开放在西部地区的深入发展,极大焕发了西部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活力,提高了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开始自觉地投身于经济建设之中,例如外出务工、跨地区贸易等等,打破了民族与地域的壁垒,改变了不同民族各自为营、交流闭塞的状态,直接强化了不同民族之間的经济联结。在经济交往的基础之上,各民族间也不可避免的开始人际交往与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从而促进了情感上的联系与血缘上的交融。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致使民族间深度融合,共同的价值追求带来了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为各少数民族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利益驱动下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提供了莫大的机遇,既在主观上促使少数民族自愿地贴近汉族,又在客观上构筑了实现各民族间紧密联系的通道。
(二)发展转型带来的民族地区矛盾与冲突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覆盖了68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涉及到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等诸多民族,受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等多方面条件影响,社会环境十分复杂。西部大开发不是让这些地区在原有发展道路上继续前进,而是一场现代化改革,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带来的不仅只有发展机遇,还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
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多,矛盾摩擦也会伴随而生。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大,西部地区与现代化经济社会之间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转型与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合作共赢必然与矛盾冲突共生。在生态环境方面,西部多为高原山地、气候寒冷干旱,虽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次生灾害,会造成当地居民的不满。在发展方式方面,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与中原农耕经济有着天然的壁垒,在退牧还林、大力发展工业与第三产业的过程中,转型的“不适感”会非常强烈。在地理位置方面,边疆地区虽然临近国界,但交通较为闭塞,同时新观念新技术也难以流入,思想上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此外,还存在着传统民俗与创新思维的矛盾、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融入世界的潮流与固守乡土观念的矛盾、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不合、价值观念的冲突……这些都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制约因素,会对部分民族的民族观念与文化认同造成冲击,破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稳定性。
三、在多元一体格局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而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则是这种价值认同在精神上的体现,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产生的凝聚各民族的精神纽带。稳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多元一体格局的必然要求。
(一)走共同富裕道路,增强各民族凝聚力
自古以来,中原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富足,就使得周边民族部落心向往之,或臣服或侵略,都是受财富吸引的体现。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生理的需求也就是人们对物质资料的渴望永远是最优先的。在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首要任务。少数民族对富裕生活的追求,有利于中华民族向心力的持续形成,也有助于激发各民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造力[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新时代民族关系中重要的观念上层建筑。实现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走共同富裕道路满足了各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各民族踏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道路,打破了时间空间历史文化的壁垒,从而增强了民族间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努力推进共同富裕重大战略部署,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走共同富裕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要找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不能大而化之,应因地制宜制定战略部署。首先要挖掘特有资源,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业旅游业,打造特色品牌。其次,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最后,要落实对民族地区优待政策,继续推进东西协作、对口帮扶项目,对落后地区进行差别化支持才能进一步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二)推进社会建设,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如果说经济建设是为了物质上的富足,那么社会建设就是满足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推进社会建设必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化各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这就离不开教育事业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方面,我们要正视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优秀教师短缺和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努力推进教育扶贫事业,培养乡村学科骨干教师,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弥合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通过信息化实现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结对帮扶,促进教育公平。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4]。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用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全媒体平台推广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唱响主旋律。其次要发挥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也是一个城市的生动名片,通过博物馆展览展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既有利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能促进少数民族形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三)重视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调了民族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的精神,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顺利推进我国民族工作的前提。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保障了各少数民族在中央的集中领导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力,在统一的大环境中实现多元化发展,是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制度依托。
党和国家重视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这离不开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在新时代的中国早已成为现实,继续推进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各民族间的共同性与认同感,促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统一,引导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3-21.
[3]蒙曼.江流九派尽朝宗——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5):5-13.
[4]马伟华,顾旭琛.在实现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民族报,2021-11-30(006).
(作者简介:李凯佳,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