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及优化策略

2024-05-22 14:07胡翔宇
华章 2024年7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师资力量教育实践

[摘 要]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提出丰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精准选择教材、强化实践环节、完善评价体系等优化劳动教育优化策略,旨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能力和品质,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关键词]劳动课程;师资力量;教育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国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要大力弘扬[1]。邗江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一所中职学校,虽然在劳动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针对中职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实践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科学的、全面的、可行的劳动课程育人实施路径与方法,完善学校劳动课程育人评价机制,最终实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目标,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育人调研

2018年,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制订了《学校学生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全校师生根据该实施方案构建了一系列劳动教育的活动框架及评价体系。学校劳动课程教师根据江苏省劳动教育教材,精心准备教案,既给予学生劳动课理论教育,也到劳动现场进行实地指导。根据《学校劳动教育周操作流程》,各相关部门提前一周填写《学校劳动教育锻炼岗位需求计划申请单》。实训中心将学生按时分配到相应岗位,并在劳动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评价并填写《学校劳动教育实践鉴定表》。

虽然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课程有了初步的实践研究,但在这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课程设置方面

劳动教育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置的丰富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全面发展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2]。然而,当前邗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劳动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劳动课程不够丰富。在劳动教育中,课程的丰富性十分关键。目前,邗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劳动课程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务技能上,如清洁、园艺等。这些课程确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但种类和形式相对单一。这限制了学生接触和掌握不同领域的劳动技能。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校应考虑引入更多样化、更深入的劳动课程,以覆盖更广泛的领域和技能。其次,劳动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劳动教育应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际劳动的结合[3]。邗江中等专业学校虽然开设了一些理论课程,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程度不够,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劳动中。这种理论與实践的脱节,限制了学生对劳动的深度理解,也妨碍了他们对技能的全面掌握。此外,陈旧的课程内容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学生与时代发展脱节。

(二)师资力量方面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4]。然而,在邗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劳动课程中,师资力量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首先,师资数量不足导致劳动课程的教学负担过重,使得教师难以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关注到每个学生。这尤其影响那些需要额外帮助或关注的学生,他们可能会错过获得适当支持的机会,影响其学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情况导致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劳动技能,以致劳动课程教学效果下降。其次,劳动课程的专业性要求教师需要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然而,目前邗江中等专业学校缺乏具备这种经验的教师,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种状况限制了学生在劳动课程中获取实践机会的可能性,对其劳动技能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教材选择方面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应紧密结合时代背景,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然而,邗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首先,学校的劳动课程教材更新速度较慢,内容陈旧,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劳动形态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学校目前所选用的教材未能充分反映这些变化,仍停留在过去的知识体系上,导致学生难以通过教材学习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和知识。其次,学校在劳动课程教材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劳动技能和知识需求上存在差异,但学校采用的通用教材往往难以满足这种个性化需求。这种“一刀切”的教材选择方式削弱了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学校在选用教材过程中缺乏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与合作。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劳动者。然而,学校在选择教材时往往忽视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建议,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工作场景存在较大差距。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掌握真正实用的劳动技能。

(四)劳动教育实践方面

邗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实践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注重实践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然而,学校的劳动课程中,实践教育的不足却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首先,学校所提供的劳动教育与真实工作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和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脱节上。例如,课程可能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工作场景所需的实际技能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由于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学生进入职场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无法有效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如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工作难题等。其次,学校在实践教学资源方面的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质量。由于学校在实践场地和设备上的投入有限,学生缺少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机会。例如,缺乏与特定专业相关的先进设备或工具,学生无法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此外,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实验室、工作坊等实践场所数量和质量的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在模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足够的实践。最后,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理想的劳动教育模式应该包括与本地企业的紧密合作,提供实习和见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然而,由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渠道或合作协议,学生难以获得宝贵的实地工作经验。这种缺乏合作的情况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方向不明确、指导不充分、实践机会有限等问题,令学生难以充分体验和学习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职业技能。

(五)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方面

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育人过程中,存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学校对劳动教育效果的准确评估,也制约了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首先,在当前的劳动教育课程中,学校主要依赖传统考核方式(如考试、作业、技能测试等)来评价学生。然而,劳动教育作为注重实践的学科,单纯依赖传统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素养。劳动教育不仅涉及技术和知识传授,还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其次,学校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评价指标过于简单、片面,只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忽略了对劳动能力、劳动态度、劳动精神等的综合评价。

二、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优化策略

(一)丰富劳动教育课程设置

一是课程设置多样化。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精心设计多样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应涵盖各种劳动技能和知识领域,确保学生获得广泛的劳动教育。例如,机电专业可开设机械维修、电路维护等相关实用技能课程,餐饮专业则可设置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等教育内容。

二是整合劳动教育与专业培训。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应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直接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可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建筑工具和材料,并了解相关安全和环保法规。同时,劳动教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在实验室、工作坊或模拟工作场所进行实际操作,以便学生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技能。例如,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可在实际汽车维修项目中进行操作,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是邀请劳动模范宣讲。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可定期邀请当地劳动模范、工匠等来校宣讲,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成功故事。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并受到劳动模范亲身经历的激励,增强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了确保学校劳动课程教育师资队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可以采取措施有:首先,通过专业培训和认证,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学校可以为教师提供劳动技能认证课程,确保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这些培训应涵盖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增强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其次,在招聘教师时,学校应优先考虑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实际工作经验的候选人,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传授相关技能和知识。例如,在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应具备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经验,并能够将相关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最后,建立专业交流平台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会议、讲座和研讨会,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

二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邗江中等专业学校拟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定期的教学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由此提升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这些培训应涵盖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相关课程,確保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学校应建立导师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并提供定期反馈和指导,以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精准选择劳动教育教材

学校在推进劳动教育时,教材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首先,为了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邗江中等专业学校应首先深入调研不同专业学生对劳动教育教材的具体需求和期望。只有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才能做到精准选取教材。其次,根据学生反馈,结合各专业的核心技能以及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应精选与之相匹配的优质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契合。同时,鼓励教师自编教材,将本校特色和实际劳动案例融入其中,使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提高教学实用性。最后,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教材审查机制,对选取和自编的教材进行全面评估,以确保教材质量。

(四)强化劳动教育实践环节

为了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强化实践环节至关重要[5]。首先,学校应积极与行业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种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还能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堂上的理论。通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劳动的甘苦,加深对职业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校内实践教育同样重要。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劳动实践基地,如模拟工作室、实验室或工场等,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这些设施应配备相关行业的专业设备和工具,以便学生能在相对接近实际的环境中进行各种劳动技能的实践操作。这样的设置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还能增强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学校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实践基地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劳动的尊严和自豪,培养对劳动的热爱和对技艺的追求。这种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还能提升他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五)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劳动教育效果,邗江中等专业学校需要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学校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考查他们的劳动技能,还要重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品质等方面的培养与考查。在评价维度上,要平衡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既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表现,也要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最后,在评价主体上,为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学校应引入多个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企业等,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劳”促全。要培养时代新人,就必须将劳动教育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建立完善的、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以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现协同育人。新时代,中职学校更应重视劳动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培养更多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工会博览,2022(36):11-13.

[2]李晓华,张莉.一体化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的本质、价值及推进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15(5):58-64.

[3]董慧,邱小健,欧阳小宇.我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逻辑、困境及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2,21(6):60-67.

[4]夏雪梅,何言.“五育”融合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校本构建与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2(22):75-77.

[5]董慧,邱小健,欧阳小宇.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逻辑与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18):9-12.

作者简介:胡翔宇(1987— ),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中职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师资力量教育实践
基于物型课程理念构建“山水田园”劳动课程
构建家务劳动课程,让学生爱上劳动
把三颗“种子”播在每一位学生的心头
家校联手共谱劳动教育新篇章
怎样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效果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高中国际部教育何处去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