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产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4-05-21 00:00陈平李武坚
公关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中国式现代化路径选择

陈平 李武坚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之路,是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要走具有中国特色道路的现代化,要符合本国实际国情。西部地区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之地,西部产业在现代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显得尤其重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产业发展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较多传统方言沟通、高技能人才缺乏与产业结构不平衡、本土产业品牌效应较低、政府对本土产业缺乏正确认识等问题。本文从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分析西部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并且探索其解决路径,使得西部产业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西部产业;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引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路径上,明确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我们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根据具体国情而做出的正确发展策略。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西部产业的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发展优势,解决所遇到的复杂难题,不仅能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水平。

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加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自然因素以及生态环境要求的影响,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难点较多。贾慧聪等研究学者指出,由于西部大部分地处于中国地理位置的西北方向,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因素造成了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地震灾害链和寒潮-雪灾灾害链的成灾模式[2]。西南地区有脆弱喀斯特生态系统背景下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石漠化问题,也有河流水系的污染,以及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3]。除此之外,西部地区的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古、西藏等省和自治区还临近周围其他国家,这样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应当注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殊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系统、复杂的政治环境,加大了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其产业发展也会受限。

(二)较多的传统方言沟通影响现代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高质量地使用国家通用文字和普通话是文化不断交流和繁荣的前提。目前我国的国家通用文字虽然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普及,但是城乡、区域间的推广和普及还是存在着不平衡、质量不高的问题。目前全国仍有2.7亿多人口不能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另外还有1.8亿的人口普通话比较差(未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60分的水平)[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文化交流存在着差异。因此,必须在发展西部产业的现代化进程中解决语言交流的基本难题。

(三)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度不匹配

产业结构决定了人才需求结构,人才结构的发展水平又影响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二者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根本条件之一,也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5]。2009年—2020年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依旧偏重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该类行业面临进入容易、退出却难的问题,阻碍了当地产业升级与转型的进程,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难以得到实质性发展与突破[6]。西部地区的产业存在结构占比不平衡、经济发展慢、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人才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其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这二者是相互制約且相互影响。产业结构影响人才的需求结构,人才结构又会影响其产业的经济发展[7]。西部产业发展中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协调具有差异性,二者在发展中不相匹配尤其是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技能人才的回流方面还存在问题。

(四)本土产业品牌效应较低弱化其产业传播影响力

西部地区本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依旧存在着品牌效应较低、特色产业缺乏传播影响力的问题。西部十二省的产业产品的品牌出现了品牌数量多,但影响力广泛的却很少的现象。根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公布的《2021年的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前100位》中看,西部的特色农产品牌仍有西藏和广西的品牌没有上榜。西部地区农产品品牌主要集中在云南、新疆、四川、陕西这三个省(农产品品牌声誉数量大于4个)。西部地区的本土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着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其产品品牌效益较低、缺少鲜明的特色、不具备其广泛的代表性,不利于西部本土特色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五)政府对本土产业缺乏正确认识导致经济发展受阻

产业选择是否正确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在产业的选择上依旧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西部地区不同的区域差异化的人地关系、发展现状、未来的趋势、地理优势、资源环境等内外部条件[8],决定了需要综合考虑产业的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近年来在西部地区财政收支差异日益增大,仅仅依靠政府财政并不能实现经济的创造性发展。财政产业资金的投放模式存在着有风险、效益比较低下、存在资金浪费的情况。一些政府在产业引导方面过分地重供给,项目缺乏区域的协调,仅仅是单个项目的推进,而不会联合起来推进,相关负责部门还未能充分考虑承接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可行性。

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基础公共设施建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前提。西部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在建设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要因地制宜。首先,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当用好财政资金,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改善本地区的基础设施,打破各个领域壁垒,提高在西部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基本保障水平。其次,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西部地区要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尤其是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保障,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9]。再次,增加西部地区农业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扩大西部的消费规模。最后,在人才引进前做好准备工作,拓宽渠道和简化相关程序。立足本土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地发掘在本区域的人才储备潜力,将产业和高校深度合作,培养和建立人才数字基地,为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基本的生态经济条件。

(二)推广普及高质量普通话和增加优化本地方言的活动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须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它有利于在各个民族的交流交融中能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促进各民族共同体繁荣发展[10]。首先,西部地区应该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普及高质量普通话,引导当地的群众正确地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及普通话。向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讲解其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让他们了解学习国家通用文字并不是放弃学习和发展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而是在此基础上为当地产业创造发展条件,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其次,是利用数字化媒体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看电视、听广播、微信、短视频APP等新媒体传播平台都能使得人们在潜移默化、轻松愉悦的学习普通话。最后,增加教师扩大培训,向西部地区的农牧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加大普通话培训,通过提升自身的普通话在工作时能够更好的去适应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双语教师这一方面,双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11]

(三)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和加大区域城市群协调一体化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在西部产业现代化建设中,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其产业发展的机制,鼓励在发展中创新,打破传统技术的壁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核心的技术竞争力。其次,西部地区应当抓住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机遇,构建数字化的信息网络群建设,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以及构建和发展“数字丝绸之路”的发展趋势,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一系列新技术,使得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得到更多的发展和运用。再次,西部地区产业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应当要构建重点城市群建设以及实现区域的协调一体化建设。“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发展作用,应当加强重点城市群建设,利用地理优势建立对外贸易的核心支点,共同在丝绸之路的建设中谋发展。最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注重其产业的占比,避免造成产业结构的发展不平衡。

(四)打造本土特色品牌建设以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经济氛围

西部地区的产业化发展离不开本土产品产业的发展,发展本土特色产业应当注重其品牌建设,形成区域所特有的特色品牌,在市场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经济氛围。首先,本地特色产品品牌应当形成产品产业规模化,树立特色品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减少同类产品的恶性竞争,扩大特色产品产业的规模,形成区域化的特色产品品牌,使西部的特色产品具有附加价值。其次,西部地区应当转变传统的产品售卖观点,将本土特色产品产业与科学技术结合。增加宣传的渠道,利用数字化大数据进行产品品牌推广。再次,在发掘自身特色产业不能埋头苦干,而是选择优秀大企业或者由政府带头挖掘产品产业的品牌属性,通过提升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增加品牌附加值。最后,结合西部地区自身的特色资源选择更多的品牌运营范围,可以把本地的特色产品和旅游业结合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结合,打造特色文化产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既可以传播优秀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又可以形成特色的产业创造经济价值。

(五)政府应树立正确的产业认识并积极落实政策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地区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产品观念以及正确的产业发展种类。政府和大企业在面对产品的产业品牌的打造时应当去深入实际调研,根据当地的区域特色选择发展产业并且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产品产业认知,通过专业的专家团队评判以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类别。其次,应当建立健全产业制度,不断完善西部地区的产业制度,保障西部地區的产业经济发展。利用好自身的资源优势,构建区域共享机制,推动区域内的产业融合发展。再次,政府应当主动搭建平台,落实好各项优惠的政策,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吸引人才回乡创业和就业,打造自己的专业科研团队。最后,政府还应当结合自己区域的特色,因地制宜地采取各项政策,鼓励本地产业创造性发展,奋力实现西部地区产业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西部产业的发展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索其问题的解决路径,无论是在自然环境因素还是人文社会因素,都应当抓住具体实际,分析其关键因素,从而做出最优的判断。本研究成果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中西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为其在实践中提供了相关参考。本文仅从五个问题上探索其解决的方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深入探究西部产业发展的问题以实现其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福范.深刻认识“十个明确”的战略定位及内在逻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2,(04): 58-62.

[2]贾慧聪,王静爱,杨洋等.关于西北地区的自然灾害链[J].灾害学,2016,31(01):72-77.

[3]杜芳娟,周越,庄淑蓉等.基于《地理学报》创刊85年载文的中国西南地区之地理研究[J].地理学报,2019,74(11):2243-2259.

[4]姚喜双.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J].语言文字应用,2022,(04): 15-22.

[5]吕宏芬,王 君.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关联性研究:浙江案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67-72.

[6]吴茜,陈强强,赵荣芳等.西部产业升级路径依赖抑或路径突破研判[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3,42(01):7-12+19.

[7]蔡文伯,贺薇宇.高技能人才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PSIR-TOPSIS模型的检验[J].高校教育管理,2023, 17 (04): 48-62.

[8]张绘.实现西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人民论坛,2022,(23):50-53.

[9]张冬梅.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8(10):56-58.

[10]陈丽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中国式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5-09(004).

[11]郎玉鸽.新时代加强西部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路径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6):20-26.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中国式现代化路径选择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