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
摘 要 以初中语文“怀乡”类文本的教学为例,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路径。群文阅读是基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和固定化,以一个议题为核心连接多个文本,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课堂,让课堂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怀乡”类文本 教学策略
新课标推动着初中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发展,群文阅读是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被提出的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的理念提出之后,迅速在一线教学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以独特的文本组元模式以及具有创新意义的议题设置形式,打破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固定授课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群文阅读并非简单将不同的文本叠加,而是将零散的文本整合为一个整体,强调教和学的整体观念,在教学开始之前就要让学生明确是以何议题将多个文本组合在一起,为达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即群文阅读的聚焦点。下面笔者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怀乡”类文本为例,探讨群文阅读教学的高效实施策略。
一、教材中的“怀乡”类文本及其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
“怀乡”类文本具体是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迫離开家乡的人,在离乡的路上或者异乡怀念家乡时有感而发所书写的思念家乡的文本。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怀乡”类文本主要集中在诗词领域,具体篇目及分布如下所示(见表1 )。
表1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怀乡”类文本
年级 篇目 作者 出处
七
年
级 上册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第一单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第一单元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课外古诗词诵读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课外古诗词诵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下册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课外古诗词诵读
逢入京使 岑参 课外古诗词诵读
八
年
级 上册 黄鹤楼 崔颢 第三单元
渡荆门送别 李白 第三单元
春望 杜甫 第六单元
昆明的雨 汪曾祺 第四单元
下册 无
九
年
级 上册 乡愁 余光中 第一单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课外古诗词诵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课外古诗词诵读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下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第三单元
别云间 夏完淳 课外古诗词诵读
从上表可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怀乡”类文本数量众多、分布零散,对这些“分散”的“怀乡”类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学习、理解、感受“怀乡”类文本的特征及情感表达,帮助学生形成关于“怀乡”类文本的系统性知识,构建相关知识结构体系,在多元情境下实现高阶思维发展。新课标也指出,要扩大学生阅读量,背诵大量的古今优秀诗文,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通过开展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三篇或三篇以上的“怀乡”类文本的阅读与背诵。经过教师的设计,不同的文本之间形成交错互斥的网络,学生走进教师所提供的“怀乡”类文本群文阅读空间,能拓宽对“怀乡”类文本思考的深度与积累的广度,在多则文本的阅读学习中总结规律、对比差异,并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升文本阅读能力。
二、“怀乡”类文本群文阅读高效模式构建
1.情境切入,模拟情感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本身具备社会情境性,知识不能离开具体情境而存在,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也需要在具体情境之中完成。当代初中生大多没有离乡的经历,所以对“怀乡”类文本的情感表达缺少代入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情境,让学生感受多篇“怀乡”类文本的情感所触发的情境的差异性,实现对不同类型“怀乡”情感的模拟体验。因此,在科学选择议题和组合选文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沉浸式的学习情境,深化学生对“怀乡”之情的理解。
比如,在由《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别云间》组成的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四种不一样的“怀乡”情感。可以借助故事视频的形式引入教学,通过画面、声音等多重感官刺激,让学生进入到文本所描述的“怀乡”情境之中。在初步的情感渲染基础上,提出问题:“古人在离乡之后,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并从细节出发,感受不同作者的情感表达。待学生厘清四种不同的情感特征之后,可以开展“我与古人面对面”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四首诗的作者“齐聚一堂”。让学生将自己对诗词的理解代入到作者角色之中,在特定的情境中,表达出漂泊异乡的凄苦孤寂、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代入到角色之中对其他作者进行“劝慰”,互相排解对方的怀乡之情。教师在此过程中要适时配合,给学生辅助以相关的音乐、提前准备好的旁白、网络视频素材等,烘托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不同的“怀乡”情感。
情境体验的形式能有效弥补学生在“怀乡”之情真实感受层面的不足,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下参与到“古人”的会谈之中,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感受四种不同的“怀乡”情感。
2.探索讨论,启发智慧碰撞
群文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而提问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思考和主动探索的重要方法。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提问,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展开对文本的深入探索。
首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针对七年级上册的“怀乡”类文本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开放性问题可设定为“在这五首怀乡诗作中,哪位作者表达的愁绪最为强烈”。对此问题不设标准答案,学生由于切入视角不同最终得出的答案会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个人经验和经历也会影响学生的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作者的愁緒特征出发进行思考,比如《次北固山下》中的王湾连鸿雁都要嫉妒,可见其愁绪之深;《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李益面对眼前无边的大漠,深感家乡的遥不可及,他的愁绪也非常强烈;《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的岑参面对家国沦丧、人民苦难,他的愁绪更为宏大。学生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同时也是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具有开放性,还要具备可议论性,要让学生有讨论的欲望,同时也要有讨论的价值,利用问题将文本进行串联,让学生在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中展开激烈讨论。比如在以“李白怀乡诗歌中的‘月意象”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问题可设置为“这几首古诗中的‘月意象的象征意义相同吗?表达的情感一致吗”。问题既直接指向了“月”意象的意义与情感表达,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讨论性。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月”意象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其象征意义,并总结李白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特征。
3.整合异同,培养全局思维
群文阅读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但是个性化解读并不代表着教师放任不管,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需要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之下进行。这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成熟的思维模式,需要教师给予其思维层面的引导,从而让学生能个性化、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解读。
在以“怀乡诗中的‘柳意象”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不同时代文化的隔阂,学生可能在理解“折柳”这一行为如何表达思乡之情方面存在困惑,教师要给予相关知识的补充,讲解“折柳”送别的民间风俗,如“柳”是“留”的谐音,临行前折柳相送代表着对远行人的不舍,而且我国的古曲中有名为“折柳”的曲子,此曲也是为了表达思念和离别之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比阅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二首(其一)》,感受两首诗歌中“柳”表达的相同之处及其传递的不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学生对比阅读能力、全局思维能力的培养。
全局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体现在对矛盾冲突的思考以及辩论过程中。比如在以“怀乡类诗词的描写手法”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选择《春夜洛城闻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涉江采芙蓉》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作者在表达怀乡之情时没有写自己思念家人,而是写家人思念自己?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分析几首诗的情感表达特征及传递的情感意蕴,要求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要从对方的观点中总结经验,补充自己逻辑思维的漏洞,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学生全局思维能力的培养。
4.多元实践,促进思辨升级
要想提升群文阅读的整体效率,就要开展多元实践,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开展群文阅读学习,最终是要让学生获得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升,因此群文阅读还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实践。通常情况下,复述、梳理、追问、聚焦等是群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实践和反馈方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给出的答案会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梳理,分析其不同之处;如果学生的答案片面,可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更全面的答案,实现高效实践学习。
此外,实践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了多篇“怀乡”类文本,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后,教师有必要“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写作的形式将自己在阅读中“吸收”的能量“倾吐”出来,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对群文阅读中多篇“怀乡”类文本的对比分析,针对某一篇文本的短评鉴赏,对其中一篇或多篇文本情感的解读赏析,对怀乡情境的描绘再现,对作品的改编,对文本的二创等,都是写作实践的重要形式。写作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辨升级的主要手段,通过写作可以让阅读和现实生活相连接,让学生把经典文本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并举一反三,在今后其他的“怀乡”类文本阅读中灵活地运用既有知识。
三、结论
群文阅读打破了传统阅读教学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对阅读教学形式的创新,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表达,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和分享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复杂多元的文本组合中展开高效阅读,通过对文本的比较和整合分析,获取自我认知,实现与多文本之间的深度交流,极具创新意义。
[作者通联:安徽宿州市泗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