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的疑点与回答

2024-05-21 21:30:30陈丽韫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疑点初中语文

陈丽韫

摘 要 解读经典文本,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以初中语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为例,通过秦王之怒与唐雎之怒这两个疑点,基于逻辑梳理及现实分析作出回答,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及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唐雎不辱使命》 疑点 回答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中收录的《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历来是“临危受命,不辱使命,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的代表作。唐雎这一人物形象也因为这样的价值认同而深入人心。对于这样的经典课文,如何进行深度解度,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自然是教学应有的思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就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让学生的文本解读过程具有多元性,允许学生乃至于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应当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无论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看,课文解读过程中出现相关疑点并尝试作出回答,是文本解读的新空间所在。下面就谈谈在教学中关于本文形成的两个疑点以及相关回答。

一、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两个疑点

带着质疑的意识去解读一篇课文,其实是文本解读的常规之举。选入教材中的课文显然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体现在其所代表的观点具有普遍认同性上。但正如同上面所指出的那样,从文本解读到观点形成之间并不是线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当学习者带着先前经验以及自己的认知逻辑去建构知识时,通常都会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在解读《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去关注课文所描述的故事本身,去研究其中的人和事,那就可以发现其中疑点重重,需要在阅读教学时仔细地推敲,审慎地思考,作出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对于本文的疑点,可以概括为这样两个:其一,秦王之怒;其二,唐雎之怒。

秦王之怒在文中被描写为“秦王怫然怒”,其诱因则是“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从上下文来看,唐雎这里所回答的内容其实与安陵君此前的意思大致相同,那为什么秦王此前只是“不说”,而在面对唐雎的时候却“怫然怒”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课文当中写唐雎之怒,其实并不在于课文当中唐雎所说的话当中含有多少个“怒”字,而在于课文当中有一处动作描写,那就是“挺剑而起”。一个“挺”字,将唐雎的动作写得惟妙惟肖。当然,这一动作是由此前的语言作为铺垫和映衬的,在“挺剑而起”之前,唐雎叙述了“士之怒”的三种情形,用“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作为衬托,其间可见唐雎愤怒的情形。那么唐雎为什么会怒呢?

通读全文可以发现,这篇课文所写的主要是唐雎与秦王之间的对话,之所以说唐雎不辱使命,實际上也正是因唐雎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了秦王,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才说其不辱使命。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发现,“怒”在唐雎的语境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唐雎之怒,所以才达到了最后不辱使命的目的。下面就进一步分析秦王与唐雎之怒,并尝试对为什么会“怒”作出回答。

二、 基于逻辑梳理及现实分析的回答

对于秦王之怒,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解析:其一,当秦王的目标没有达成时,其内心自然是有想法的,这种想法在安陵君面前只是“不说”,这里既有在面对安陵君时的地位对等的考虑,同时也是因为自己心里存在着一定的预期——如果作为对手的安陵君一下子就答应自己的要求,那或许才是不正常的,但是在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形之下,“不说”是正常的反应。与此同时又应当看到,即使同样的说辞,如果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那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当唐雎说出同样的理由时,秦王的“怫然怒”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但这仍然不是唯一的诱因,通过解读全文可以发现,唐雎的态度实际上是秦王之怒的另一个重要诱因。

唐雎在听到了秦王的长篇大论之后,给出的第一个字是“否”,即唐雎一下子就否定了秦王的观点,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跟在“否”字后面的,居然是比安陵君语气更加强烈的说辞,且其中甚至还有一丝嘲笑——“岂直”。这样的话语显然没有将秦王放在眼里,于是秦王“怫然怒”也就成为必然的反应。

秦王之怒显然是在唐雎的预料之中,因此当秦王试图以“天子之怒”来威吓唐雎的时候,唐雎首先装聋作哑——“臣未尝闻也”。秦王不知是计,还在端着自己的架子摆威风,并且将自己所理解的天子之怒(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态度与底牌)完全呈现在唐雎面前,试图吓倒唐雎。几乎可以肯定,唐雎自然知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这样的底牌对方打出来还是不打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秦王打出自己的底牌之后,唐雎剑走偏锋,从秦王想不到的“布衣之怒”角度侃侃而谈,而且将布衣之怒与天象结合在一起,于是在秦王面前就出现了彗星袭月、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的情形。此时唐雎趁热打铁,嘴里一边说着“伏尸二人,流血五步”,手里一边“挺剑而起”。这就是所谓的做戏做全套,秦王不信也得信,不怕也得怕。可以说,这样的情形对于秦王的打击是致命的:无论是五百里之地还是安陵,肯定比不上他的性命那么宝贵。于是,他只能“色挠”。

因此综合起来看,可以认为唐雎之怒实际上是一种既被动且主动的反应,唐雎的智慧正体现在他能够基于对秦王心境的准确判断,巧妙地激怒秦王,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策略,也是一种兵行险着的策略。在激怒了秦王之后,其再根据秦王的反应作出进一步的反应。当唐雎的气势压过秦王的气势,当唐雎的逻辑压过秦王的逻辑时,唐雎就胜利了,自然也就不辱使命了。

进一步看秦王,其实可以从其之“怒”看出他的若干个不足:首先,意志不坚定,被唐雎的三言两语一吓,就放弃了最初的目标;其次,措施不过硬,只呈口舌之利,可没说得过对方,于是只好放弃;再次,没有研究对手,既没有发现唐雎的胆略,也没有发现唐雎的逻辑,自己的一些主动反应实际上只是唐雎刻意挑逗的结果。这些不足当中只要有一个不足存在,事情就不可能成功,更何况三个不足同时存在呢?

三、 经典文本的解读需要质疑与解析

对于学生的课文理解与观点的形成而言,上面的解读过程自然不会影响学生对最终结论的接受。在学生的心目当中,唐雎依然是不辱使命的代表人物。但是有了这样的解读过程,一个更加丰满与立体的唐雎形象,就可以更加清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由此进一步思考,笔者以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面对经典文本进行解读的时候,要有引导学生去质疑的意识,自然也要有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的能力。如果说质疑能够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的话,那么在质疑之后能够基于文本逻辑的梳理,去帮助学生寻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就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乃至于教学智慧。

类似于《唐雎不辱使命》这样的经典课文,虽然文字并不多,篇幅并不长,但是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却是非常丰富的。今天的初中生在传承这种文化的时候,所需要经历的学习过程一定不是被动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质疑与建构,才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有的形态。基于这样的认识看上面的阐述,或许能够给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积极启发。

[作者通联:江苏海安高新区胡集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疑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6
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海域使用疑点疑区监管中的应用
始于深度诠释疑点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巧用方法 突破疑点
解析西藏古建筑具备防雷措施说法疑点
西藏科技(2015年10期)2015-09-26 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