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倩
摘 要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诗文作为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载体。在此背景下尝试以“诵读入境,整体感知;想象画面,赏析意境;了解作者,体悟情感;妙笔生花,读写结合”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初中古诗文 “读析悟写” 教学模式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精华和智慧结晶,它就像春天里的细雨,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由于古诗文时代久远,语言精练,与学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故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还有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停留在传统的串讲法,在课堂上往往以讲解、分析为核心,侧重疏通字词句的意思和手法的分析,课后布置背诵,而忽略了在课堂上以诵读来感受古诗文的韵律之美,这样的传统授课方式,确实落实了古诗文“言”的部分,但往往轻视了“文”,少了一些趣味性和价值性。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危害极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簡称“新课标”)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很显然,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课标要求,探究一种新的古诗文教学模式,落实新课标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根据自己日常的授课经验,结合本校初中生的学情,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尝试使用“读—析—悟—写”四步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实验,以期能够一改“讲—背—默”的传统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下面笔者以自己所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课为例来进行论述。
一、读: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诵读一直都是古诗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也是古诗文教学中的优良传统。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部分也提出明确要求:“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文语言精练优美,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在完成新课导入后,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朗读活动:
第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第2,个别朗读展示,教师或学生点评。
第3,教师配乐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朗读节奏和情感,并思考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4,学生依照课件的停顿节奏,划出韵脚,模仿老师的范读齐读一遍,感受诗词韵律之美。
以上4个朗读活动,从学生自由诵读,到学生个别朗读展示,再到教师配乐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思考,最后才是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全班齐读,循序渐进,让学生在不同的诵读形式中对诗歌内容有一个整体感知,并且通过师生点评和教师范读,让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初步读懂诗歌内容和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文字之美。这就好像老师架着一把梯子促使学生往诗歌学习的屋顶一步一步地攀登。这首诗词开篇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气势磅礴的发问,读起来语调昂扬,但是接下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有一些犹豫、徘徊、低回,所以语调又有所放低,语速放慢。诗词的结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一种豁达与释然,读起来语速也是稍慢,语调不高不低,声音适当拖长,表示对美好祝愿的一种期待与憧憬,并且在读的过程中可感受“天、年、寒、间、眠、圆、全、娟”这些韵脚带来的韵律感。学生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诵读和听读中逐步感受到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音乐美与意境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学习古诗文,可以精心设计诵读活动,以此为钥匙,探寻隐藏在古诗文背后的意境之美和文化之美,真正落实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目标。
二、析:想象画面,赏析意境
诵读是古诗文学习的基础,在诵读入境之后,笔者带领学生去寻找诗歌中的意象,根据意象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而通过描述画面来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第1,情境任务:假如让你给这首词拍摄一个微电影,你会拍摄哪些画面?请给大家描述你最喜欢的画面,并说说它营造出怎样的意境之美。(提示学生结合注释)
第2,学生默读讨论后再描述画面,感受意境之美。(适当穿插朗读: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把体现意境之美的部分词句读一读,读出自己所感悟到的意境之美)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词是语言极其优美又高度凝练的文学作品。新课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所以,在鉴赏诗词作品时,笔者设定“拍摄微电影画面”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来描述诗歌意象呈现的画面,帮助学生更加感性地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知诗歌营造出来的意境之美,也为下一个深入品读诗词环节作铺垫。在授课时,有学生抓住“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两句进行描述:词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翩翩起舞,起舞的影子也在月光下舞动,哪里像是在人间。月光仿佛在追随词人的舞步,慢慢地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房间内无法入睡的人。这有一种悠远飘逸的意境之美,给人带来宁静之感。学生在描述诗歌画面的活动中,能够初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美,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三、悟:了解作者,体悟情感
“诗以言志”,诗歌是典型的抒情作品。诗歌阅读就是一种审美的阅读,通过阅读和体悟去感受诗歌的情感之美。所以,在古诗文学习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体悟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旨所在。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一个主问题来牵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
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1,方法提示: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品味情语;理解小序、注释等。(展示课件,给学生品读提示)
第2,学生品读分享,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视学生品读的具体情况,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关注“情语”:醉、怀、欲、恐、无眠、恨、别、悲欢离合、愿。期间可以适时穿插各种形式的朗读和指导。如学生从某句诗词中读出“惆怅”的情感,就让学生用朗读来体现惆怅的情感,加深理解,如果学生读得不够好,可以请其他同学来读,或者教师范读。如果学生读得好,全班可以跟着重读一次,加强感受和理解。如果学生的品读遇到困难,或者理解有偏差,教师则可以借助作品背景或者以讲故事的方式交代苏轼的人生坎坷经历,帮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从而突破疑难点,真正理解为什么“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呼应开头,也为下一个拓展写作环节作铺垫)
在这个主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从诗词入手,结合教师所给的方法提示,都能有自己的发现与感悟,并且加以诵读来促进理解,进而体悟作者的情感。在学生遇到困难、理解不到位、表达不完善的时候,教师及时给予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的资料提示,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和情感。就是在这样不断地咀嚼、涵泳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近作者,这样才算真正地读懂作品,感受到古诗文作品的灵魂,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通过文本与古人对话,与作者对话,去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智慧,真正领略到古诗文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所在,让学生自觉做到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理解与文化传承。
四、写:妙笔生花,读写结合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都是以诵读讲解背诵为主,似乎很少涉及写作。其实,古诗文中不乏优秀的写作典范,或写作手法,或遣词造句,或谋篇布局,或选材结构,都各具特色,是学生写作的最佳仿写范本。在讲授《水调歌头》时,在完成对整首诗词的品读之后,笔者设计了以下一个微型写作任务:
妙笔生花诉衷情——诗意升华
第1,根据这节课的学习感悟以及你对苏轼的了解,依据示例,补充完这首小诗。
示例:我喜欢这样的苏轼
因为他让我感受到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乐观豁达
我喜欢这样的蘇轼
因为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这样的苏轼
因为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这样的苏轼
因为他跨越千年
从诗词里走来
惊艳了时光
温暖了岁月
慰藉了心灵
第2,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指导。
通过对这首词的朗读和品读,学生能与作者、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他们不仅感受到这首词的优美和与众不同,也能从这首词中领略到苏轼的才情、格局和人格魅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给苏轼写一首小诗的形式来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有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对话,不仅能够更好地升华这节课的学习,也是对学生微写作能力的训练,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以写作来促进更深层次的阅读和理解的有效方法呢?这使古诗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诵读与讲解,不仅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学生也能够及时将心中的感悟诉诸笔端。在这样的读写训练中,学生增强了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也促进了审美创造能力的提升,真正在语文课堂中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其实针对不同的古诗文作品,写作的形式还可以更加地丰富与灵活,如《卖炭翁》《石壕吏》《湖心亭看雪》这些叙事性强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现代白话文的改写或扩写;像《天净沙·秋思》这首描写性极强、颇有画面感的元曲,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翻译”,让古诗文作品以一种现代文学的样貌来传承,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创作。
综上所述,本文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古诗文教学模式的新探索,从课堂实践教学来看,具有可行性。总而言之,为了让“读-析-悟-写”这个古诗文教学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还需继续深入研究和完善,让古诗文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座桥梁。
[作者通联:南宁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