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说的教育意涵

2024-05-20 23:38张丽
华夏文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李贽童心孟子

张丽

提及“童心说”,我们就会想到李贽,这已然成了一种习惯。李贽,明末时人,生于1527年,卒于1602年,一般都将其视为阳明学的传人。我们一般在谈到古代思想家时,都会说到某人是儒家、道家抑或佛家,但是对于李贽似乎很难这样去定位,因为他太特别了,比如他的家族还有着回教的宗教背景。而李贽本人起初研习儒家,后来却长期在寺庙中生活,畅快地读着佛教典籍,故他在当时被人称为“异端”。到了清末民国以后,又有人将他称为“思想犯”“儒教叛徒”云云,当时的很多反封建人士皆以李贽为榜样,李贽又变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偶像。他的特别,他的叛逆,使他在上至学界下到民间社会都有很多拥趸。李贽形象的丰富性和多变性,恰似儿童的性格,任性所至,真实无伪。

一、童心说的源流脉络

对于童心的推崇,似乎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景象。而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明大概不会这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文化主张人性本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在一年级就背诵《弟子规》,《弟子规》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首,前一句是孟子的话,而后一句“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的话,孔子的经典话语竟然被放在比他晚一百年的孟子之后,这恰表明中国文化对人性本善这一命题的信念和肯认。反观西方文化,基督教影响至深,在《圣经》的创世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为受魔鬼引诱而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也就是说,人本来是生活在天堂的,从此便到了人间,这才有了真正的人类。同时这也意味着人类的本性是恶的,充满了邪恶的欲望。这就是西方学人所说的“罪感意识”,或日人性中的根本恶。有人将此总结为:伊甸园中有蛇,童心中有恶。这显然与中国文化差别明显。

中国文化将真善美,将一切的美好和理想都灌注在了“童子”“婴儿”的意向中。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经》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第55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28章)这是说,童子的道德是最高的,最醇厚的。因此人應当保持婴儿一样的德性。老子又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第10章)道家讲养气,认为宇宙间都是一气贯通的,故养气方能使得人体内之气流动不已,柔即是形容流动的状态词。所以老子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道德经》第76章)婴儿之柔软正是生机和纯阳的象征。此外,老子亦曾言:“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道德经》)第2章》参照以司马迁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这个世界是个纷扰喧闹、利益熏天的世界,而真正的圣人是很少的、孤独的,不会趋时从众,而是保持其婴儿之自然状态。道家尚自然,崇谦退,这些都可以通过“婴儿”“赤子”的意向来体现。

儒家的孟子则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那么,什么是赤子之心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这四种道德是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的,而非外来的、后天的。此正是孟子所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年长的人有,年幼的人也有;南方人有,北方人也有。所以钱穆说:“其实大人之心,亦仍是此一片赤子之心。”(《晚学盲言》)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却有人没有仁义之心、恻隐之情呢?孟子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能做到“存心”。关于此,他有两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一是:有人养了鸡犬,若鸡犬不见了他会着急去找,但是自己的道德良知不见了却不知道寻求,此即“放其心而不知求”。二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不着意修养自己的道德,却反而每况愈下,此“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下》)若人们每天都去森林砍伐,那么这片森林肯定长不好,再好的心灵也经不起频繁的戕害。李贽童心说的源头即可上溯至孟子。

二、有“童心”方为“大人”

儒家以“仁”为最高的德目,仁者就是有着一片赤子之心的人。仁者爱人,赤子之心意味着赤诚的爱心,不掺杂任何的私欲和计较。婴儿、赤子的仁心即体现在:“孩提之童,莫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莫不知敬其兄。”(《孟子·尽心下》)孩童生来即有的爱敬之真情真性正是仁心的发端。仁者不受私欲和计较的阻隔,才能真正做到爱人,在儒家看来,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体相关的,人性是相通的,只有被私欲隔断后,我们才变得互相陌生和冷漠,比如国人近年来争论的“扶不扶老人”的问题即是如此。我们恰恰丢失了孩提之童所具有的敬长之心。《大学》言“大学之道”,首在“明明德”,每个人皆有明德,奈何却暗昧不明,故儒学中作为“大人之学”的“大学”恰恰是以“明德”之“童心”为核心。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之核心。

钱穆曾对“赤子之心”作了深入的解释,他将人的生活分为“身生活”和“心生活”:“若论身生活,则各相分别。若论心生活,则共同相通。婴孩初生,先不知有己,但已知有在其旁的父母兄姊。亦可谓限于一己之身的乃其小生命,而通及他人的乃其大生命。待此婴孩逐渐长大,乃始于其大生命中逐渐认识得其一己之小生命。”(《人生十论》)依此,则有大生命者才是“大人”、“圣人”,若只有“小生命”则是“小人”。这正是儒家的“大人”“小人”之分。而“大生命”才是人的真生命。因此,儒家之仁心也就是真心。李贽的童心说正是对儒家关于“真心”“真生命”的观念作了进一步精彩的阐发。

李贽《童心说》一文言:“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有真心者为真人,无真心者即是假人、虚伪之人。《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即是真实无妄,人为假人,也就违背了天道,也违背了人道。李贽生平最痛恨“假人”“假心”,因为从“假人”“假心”中发出来的便是毒害人心的“假道理”、“假学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他明确批评当时的“假道学”:“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其意是说,若有人写了一本书,文辞优美、句法工整,但是这样的文字也只能是“假言”,是文字垃圾。李贽之所以隐居寺庙,也正是要远离世上之“假人”,因为“满场是假”,就像《神探夏洛克》中的一句台词:“我不善于和人类打交道。”他之所以被称为“异端”,也与此有关。但在李贽本人看来,其他人才是异端、假人,而唯有他才是怀抱童心的真人。

无独有偶,清末的王国维就曾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人间词话》)只有不失童心的人才能写出好的诗词。著名画家丰子恺曾写作散文《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他说:“我向来憧憬于儿童生活。尤其是那时,我初尝世味,看见了所谓‘社会里的虚伪矜忿之状,觉得成人大都已失本性,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于是变成了儿童崇拜者,在随笔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现在回想当时的意识,这正是从反面诅咒人社会的恶劣。”他甚至“觉得孩子们都有大丈夫气,大人比起他们来,个个都虚伪卑怯。又觉得人世间各种伟大的事业,不失那种虚伪卑怯的大人们所能致,都是具有孩子们似的大丈夫气的人所建设的。”丰子恺真是李贽的知音,二人皆是“童心崇拜者”。有孩子气方是大丈夫,有童心方为大人。

三、童心说与教育

李贽在《童心》说中对人之“童心”的丧失作过精彩分析,在他看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由耳目接受闻见,而后则有道理从闻见而人,道理、闻见越来越多,便知道了什么是美丑好恶,这样一来,我们每个人所具有的“童心”就彻底被遮蔽掉了。童心一旦被遮蔽,那么人所说出的言语,所做出的行为,所施行的政事,皆为“无心”的表现。而最要命的是,我们久而久之,会习惯了这样的言语、行为,这样的闻见、道理,并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最终也就用外来的闻见道理代替了童心,人就完全成了假人,心也成了伪心。

李贽之说对于我们今天反思学校教育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我们通过学习懂得了很多的闻见、道理,我们又会懂得名利值得追求。我们以为读书越多,知识越多,名利越多,就意味着自己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但是,我们忽视了:随着知识的增多,我们对于美丑、好恶、是非、贵贱的分别计较便越发尖锐。这反而使得我们的真心被道理名利遮蔽沉埋,我们对于矜寡孤独废疾者不再同情,我们对于权贵阶层唯唯诺诺,不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我们对于人世间他人的疾苦不再关心,我们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富贵穷达。如此一来,这样的成功和幸福,恰恰是以丧失“自己”为代价的。李贽深切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不去关心自己的本真心灵和“大生命”,却对外在的富贵利禄趋之若鹜。久而久之,我们只剩下了一己的“小生命”,成了自私的小人,而非“大人”,这正是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李贽警示世人,不要以为闻见道理越多越好,闻见道理是把双刃剑,就像盗贼可以用高科技犯罪一样,恶人很可能是知识非常丰富的人。这意味着,在学校教育中,不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人格,都应当引导学生去关爱自己的心灵,不要崇拜分数,唯以考试为重。古人说“人师难求”,若孩子们的老师本身就是拜金、拜名主义者,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定然不利。人大附小的新校训“成仁才、至大道、得富学、重小事”很好地诠释了教育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其次,应当尤其重视家庭教育。正如孟子所言“存心养性”,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守护好自己的“童心”。保护童心,要从家教做起。儒家说“道不离人伦日用。”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则提倡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每个人的生活都始于家庭,始于亲情。中国人重孝,而古人创造“孝”字,“孝”的上半部分是“老”的省略字,下半部分则是“子”,合而言之,其意谓:老抱子,子承老。而教育、教化的“教”正是由“孝”与“文”组成的。《孝经》中说:“父子之道,天性也。”父子关系是一种天然的关系。而“文”则意味着后天的人为文饰,若无文化、文饰,則人便是粗野的。故“教”正是自然或天然与人文的统一。这表明,在古人看来,任何教育、任何文化或文明都是始于家庭的。《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年轻人都经受过大学教育,但我们仍不免会说“某某人没有教养”,此所谓教养,显然并非是说他没有知识,没有在大学好好学习听课,而正是说没有家教,所以对于家教应格外重视。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可追溯于五经,最著名者是《诗经·大雅》中言及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能取代暴虐的商纣王而治理天下,最基础的因素便是文王有个好母亲太任,武王也有个好母亲太姒。儒家重视家庭内的孝悌亲爱,《孝经》以孝为成就道德、立身行道的基础,理想之人生也正是从家庭开始奠基。

再次,重视童心,意味着让学生的心灵“敏感”,所谓敏感,也就是说让心灵对于外界事物不要迟钝或麻木不仁,而是“感同身受”。古人言,天地之间一感一应而已。生活于世间,即是在实践人与人打交道的感应之理。而此敏感,即是要使学生对人、对大自然、对世界有一种精神性的“情绪感受”。这种感受一定是真情实感,《中庸》言“不诚无物”,虚伪的情感不可能通达他人,也不可能成就真实的生命,反而是流于自欺的“假人”。感受大者为大人,感受小者为小人,所以《周易》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比如孔子正是对于人世间的疾苦有着仁爱天下的感受。再如:一个孩子对于路旁的树木随意折断,家长或老师就应告诫他,树木也是有生命的,不应随意摧残,以此培养孩子对树木的感受。相反,若孩子从小就随意摧残树木,那么长大之后变本加厉难免不会殴打他人。心灵的感受是要培养的,一个好的社会应当是人与人之间都感同身受,相互感通的社会,这才是一个富有生机的社会。若孩子的童心从小就被摧折沉埋,那就是摧折了孩子的生机,当然,也就是摧折了整个社会的生机。一言以蔽之,成就好的社会,成就好的人生,当从培育童心开始。

猜你喜欢
李贽童心孟子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李贽之死新探
——以黄麻士绅纠葛为中心的讨论
发潜德于快悦,出谨肃以春和
——《李贽学谱(附焦竑学谱)》评介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磨刀不误砍柴工
童心绘天下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