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姣 王江东
民国时期处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时期,仅民国三十八年间出版的文献远超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典籍总和。在某种意义上讲,有些民国文献的价值不在古籍之下,所以学界有“新善本”之称。
一、民国文献的概念和意义
民国文献一般指记录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期我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票据、海报、传单、手稿、档案等特种文献。(曾妍、袁佳红:《论民国文献的界定》,载《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第19期)为研究民国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宗教提供了原始资料。这些文献记载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过程;记载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碰撞中在文、史、哲诸领域产生的各类重要学说。
民国是一个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借助于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近代出版业蓬勃发展,西方的机械印刷排版技术传人中国,石板印刷、铅活字凸印、泥版翻铸铅版印刷、纸型翻铸铅版印刷、照相铜锌版印刷、平版胶印、雕刻凹版印刷、照相凹版印刷、珂罗版印刷等形式各样的外来印刷术与中国传统的雕板印刷技术相续并存使得民国文献反映出当时的印刷水平与多样化的印刷形式。(张玉文:《民国文献的价值》,载《图书馆学刊》2012年第6期)所以评价古籍的三性原则也适用于评价有些珍贵的民国文献,即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性价值、学术资料性价值和艺术价值。
民国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转折时期,中西方思想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学术的交流,东学西渐,都由民国文献记录下来,是我们研究民国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尤其在文化方面,与政治上的赢弱相反,文艺界大放异彩。
在图书出版方面,得益于先进的印刷技术如石印、铅印、胶印、照相凹版、珂罗版等形式各样的外来印刷术,印刷效率大大提高。民国三十八年间出版的图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朝代,出版的图书超过20万种,总数之多,种类之繁,令人咋舌,如各种丛书、类书的出版。丛书如《万有文库》,顾名思义,一万种文献的集合。
在期刊出版方面,新兴的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全国50家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期刊总量约3万种。期刊的发行,启迪了民智,传播了文化,如杂志《新青年》最早刊登了无产阶级的思想,唤起了无数中国爱国志士的觉醒,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此外,各地新办杂志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在甘肃《西北文化》《书学》等刊物也为文化的繁荣增添助力。所以称民国时期“中国文献昌盛期的开端”是实至名归的。
在报纸发行方面,仅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报纸总量高达0.8万种,但民国文献因复本较少、纸质较差、价格攀高,无法像现代图书那样容易为大众所用。如果不及时抢救,民国文献将在50年到100年内消失殆尽!
民国文献保护不善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印刷技术的原因,由于民国时期我国造纸工艺处于从手工造纸向机械造纸转化的初级时期,造纸材料混杂,制浆工艺落后,大多是机械磨木浆纸和酸性化学浆纸,所产纸张酸性高,耐久性较差。特别是1930年以前,我国大多数造纸厂采用亚硫酸盐制浆法造纸,含酸量达到6%~10%,pH值介于3.1~3.4之问,这一时期文献的破损程度更严重。而传统古籍所用纸张选植物韧皮纤维用手工工艺制成,纸张呈中性偏碱性,保存期较长,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正是纸张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上的区别,使得存世时间不长的民国文献在破损程度上远远高于存世时间久远的古籍善本。
主观原因主要是重视不够、保管不善、技术滞后。保管不善表现为存在“厚古薄今”思想。文献保护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之一,也是文献学的分支。长期以来,提到文献保护,总自然而然地想到清代以前的线装古籍,极少将保护的范围延伸到民国文献。有关文献修复保护的机构、团体、培训班、质量标准等,基本仅限于线装古籍,较少涉及民国文献。保管不善表现在民国文献在保存环境方面简陋,多与普通图书存放环境相同,既没有恒温、恒湿的调控设备,也没有避光、防尘的设施,使得民国文献破损状况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大多数图书馆的现状而言,具有恒温恒湿设备、条件较好的库房,一般用于存放古籍善本。技术滞后表现在对民国文献的修复没有形成成熟的修复技术。对传统线装古籍的修复前人已进行专深的研究,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修复技术,具備保持原貌、延长寿命、工具简单、材料来源丰富、技术容易掌握及可逆性强等特点。然而对民国文献修复技术的系统研究尚未深入,对保护民国文献至为关键的脱酸和加固技术,还没有出现令人满意的方法。不少图书馆只能以修复线装古籍的方法来修复民国文献。可是,由于印刷、装订和纸张材料的不同,以修复线装古籍的方法来修复民国文献,很难达到保持原貌、延长寿命的目的。特别是对诸如舆图、照片等特种文献,由于修复技术的滞后,使得抢救保护显得束手无策。
二、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馆藏现状
甘肃省图书馆始建于1916年,经历了甘肃省立图书馆、国立西北图书馆、西北人民图书馆的历史更迭,馆史已逾百年。所以,民国文献馆藏资源丰富,尤其以陕甘宁青新为主的地方文献独具特色,有其他公共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建馆之初,正处于民国初期,且据西北边塞,政局相对稳定,有利于馆藏征集的进行。所以,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虽不及北京、上海、重庆等图书馆丰富,但也藏量颇丰,内容独具特色。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馆藏基础发轫于甘肃省公立图书馆,成势于国立西北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现有民国图书145198册,报纸期刊合19699册,名人手稿1262件。这些民国文献都是百年来通过调拨、征购、呈缴、购买、交换、受赠等方式而来,是通过几代图书馆人穷其心力不断积累扩充,才具有的民国文献馆藏规模。
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在国立西北图书馆成立之初,为了响应民国政府“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的号召,刘国钧先生为国立西北图书馆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事业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所以,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馆藏的重要特点是西北的地域性。这是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所具有的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二具有独特的民族性。甘肃乃至西北地处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带,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献丰富,所以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不可避免的带有民族特征。其三种类齐全。甘肃省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不仅包括官书,即为政府机关出版或由其出资印行,或由其监印的,包括档案、公报、统计资料、小册子、图书、图表、卷册等还包括出版社出版的普通文献、革命历史文献、地方戏曲剧本等。版本形式上有铅印本、线装书、还有稿本、抄本等文献形态,如《青海风土记》、《甘肃民族志》等。这些文献构成了甘肃省图书馆的民国文献馆藏体。
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整理工作和數字化虽然一直在进行,但囿于人员和外在条件的制约,进并不理想。2012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文献收藏单位,共同策划了“革命文献和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这是继“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的又一个全国性文献保护项目。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民国文献的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使得甘肃省图书馆的民国文献整理工作成为古籍文献整理工作之外的另一个重点工作。
三、民国文献整理和保护的思考
甘肃省图书馆民国文献数量大、种类多、情况复杂,所以民国文献整理工作应在摸清家底,熟悉馆藏的基础上,制定长远计划,才能有效地开展民国文献开发利用工作。
首先,摸清家底,加强整理著录,全面揭示民国图书、报纸、期刊的馆藏现状。甘肃省图书馆的民国文献除了之前已经整理编目上架的文献外,还有很多未整理著录的民国文献。所以应加大人力加快民国文献的整理进度,因为民国文献酸化程度大,如不及时整理,等待我们的将是整理的速度赶不上文献消亡的速度,这将是不可逆转的损失。
著录是民国文献整理的重中之重,在民国文献著录过程中,尽可能完整地摘出文献本身的信息,才能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只有在源头整理著录上下功夫,民国文献的馆藏数据才能更准确。在甘肃省图书馆的民国文献整理著录过程中,都是按照联合目录的标准进行著录编目,同时参照古籍的著录方式,对藏书印、题签也进行了详细的著录,较全地反应了馆藏文献信息。但毕竟民国文献著录工作处于初始阶段,对民国文献版本的认识不足,就有可能没有补充(捕捉)到体现文献特殊形态或价值的信息,如民国文献中涉及的题赠、批校以及装帧形态相对特殊的毛边本,版权印花等,以至于不能全面揭示文献。所以,在今后的民国文献整理过程中,一方面利用联合编目系统,建立统一、标准、规范的馆藏民国文献数据体系,全面掌握馆藏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整理著录,对馆藏民国文献总量,各部类藏量、时代分布、复本量、酸化破损、用纸情况,包括具有特殊历史文物性、特殊文化价值、具有版本代表意义的文献,如签名本、批注本、孤本、毛边本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其次,加大对民国文献整理著录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民国文献整理著录人才主要通过传统的老带新、传帮带和培训班进行培养,这在民国文献整理著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老员工熟悉民国文献馆藏资源、源流、特色,给年轻员工讲解民国文献整理工作的基本规则和方法,他们在民国文献整理著录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但这种方式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危险。大量开办培训班培养人才也是在2012年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正式启动后,每年国家图书馆都要在各地举办若干期培训班,旨在建立民国文献整理保护人才队伍。但是培训班多以短期培训为主,课程安排也多侧重于理论学习,不能系统深入地进行有效培养。所以在今后的人才培养方面,应根据工作实际,通过返聘民国文献整理专家和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培养民国文献整理保护人才。在国家层面,国家应加大对民国文献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在培训班的时间和课程设置上更加合理。
最后,加大对民国文献保护的力度,改善民国文献存藏的条件。根据国家图书馆完成的“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课题研究显示,民国文献酸化和老化损毁状况最为严重,纸张pH值均低于4.5,而通常纸张pH值低于5.0即被视为严重酸化。所以,民国文献的整理和保护刻不容缓。(郑春汛:《民国文献的价值与保护对策研究养》,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但对于双面印刷的民国文献而言,在古籍修复过程广泛采用的原生性“托裱”等方法并不适宜,而主要采用脱酸法和纳米镀膜技术对文献进行脱酸和加固。但脱酸法成本昂贵,纳米镀膜又有不可逆性,所以都无法进行广泛推广。许多图书馆民国文献被存放在无恒温恒湿条件、不避光、不防尘的书库里,还有许多民国文献还未整理著录编目,并且长期被裸露堆放,这些都不利于民国文献的保藏。
“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如果一直没有更适合的修复方法,只能改变书库保藏环境,提升书库保管条件延缓民国文献的酸化,如安装恒温恒湿、空气净化、冷冻杀虫、自动除尘等设备,目前看来这对于纸张容易酸化的民国文献来说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但是,也不能消极等待,在民国文献修复方面应加强馆际合作,积极探索民国文献的修复方法,在民国文献修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在再生性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民国文献数字化和缩微化,对某些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借阅率高的民国文献通过再造的方式,尽量引导读者查阅民国文献数字和缩微产品,正确处理藏与用的关系,以减少对民国文献原本的损坏。
清末藏书家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南宋人重北宋本,元明人重宋本,国朝收藏家并重元明本,旧刻愈稀则近刻亦贵……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理固然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民国文献的价值愈加凸显,加大对民国文献整理、保护的力度,这也是图书馆人的基本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