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侯外庐史学的力作

2024-05-20 23:38王兴
华夏文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通史思想史史学

王兴

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史上,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和侯外庐曾被誉为新中国史学“五老”。就师承渊源、个人才情、思想深度、理论修养、学术贡献而言,“五老”各有特点、各具风格。1987年9月14日,侯外庐逝世,是“五老”之中最后一位辞别人世的。侯外庐的逝世,标志着第一代马克思史学大家群体走进了“历史”。

侯外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从1928年开始翻译《资本论》,至1960年完成多卷本《中国思想通史》,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事业的耕耘,尤其在历史学领域取得了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成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侯外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然而,由于侯外庐著作体量庞大、文字艰涩、理论深奥,侯外庐史学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应有重视。例如以20世纪末至新世纪初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为例,该丛书中关于“五老”学术研究的著作有谢保成《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1999年)、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2000年)、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2000年)、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2000年),唯独缺少侯外庐学术研究的专著。学术界关于侯外庐的研究,虽有部分成果,但仍有继续深化的空间。就此而言,对侯外庐史学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是一项迫切的學术任务,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及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完成这一任务,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程鹏宇的《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以下凡引该书,省略出版信息,仅随文标注页码)即欲达到这些目标。该书主要呈现为以下特点。

一、全面系统地展示侯外庐的学术经历和史学成就

《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尝试对侯外庐史学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研究。由于侯外庐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要深入理解侯外庐史学就应当将侯外庐史学置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进行整体考察,“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一选题可谓抓住了侯外庐史学研究的要义。

该书共有十章内容,而这十章内容,又可以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别为:第一章“侯外庐大学时代的思想及其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和第二章“侯外庐早年的经济学和经济史研究”可视为第一部分,这是在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家之前,侯外庐的学术经历、研究实践和思想认知,是理解侯外庐史学思想的前提内容;第三章“侯外庐学术路径的形成——兼与陶希圣、郭沫若相比较”、第四章“侯外庐对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研究和运用”和第五章“侯外庐眼中郭沫若导师与论敌的双重形象”为第二部分,其论述的核心内容是侯外庐学术领域的转变,即如何从经济学转向历史学的研究,以及侯外庐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早期发展历程中的学术实践和具体贡献;第六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初版)的学术意义”、第七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初版)和第五卷的修订与学术贡献”和第八章“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的学术意义”为第三部分,可视为对侯外庐经典著作《中国思想通史》的系统研究,这一部分也是该书的核心内容;第九章“侯外庐思想史研究中的史学史特色”为第四部分,主要是从史学史和思想史交叉研究的视角探讨侯外庐思想史研究的特点;第十章“侯外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话语体系”为第五部分,是对侯外庐的历史理论体系的梳理和概括。该书“结语”部分,总结了侯外庐史学遗产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侯外庐史学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启示。

梳理“史”的脉络、把握重点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回应现实关照,凡此种种,在书中均有呈现。

二、抓住重点议题和热点话题

擅于抓住重点议题和热点话题,是《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所呈现的另一大特点。所谓重点议题,是指研究和理解侯外庐史学应当把握的重点课题,具体包含两点:其一,侯外庐治学经历的两次转型(即从专门翻译《资本论》转向研究经济史,从研究经济史转向研究中国思想史);其二,侯外庐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及影响。对此两点,《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均予以详细分析。

以往学术界对侯外庐的认知,主要将他视为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新中国“中国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这种认知现象,“固然体现了侯外庐史学思想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但同时也留下了一段空白,使得侯外庐的思想历程存在‘断裂感”,因此探讨“侯外庐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思想及其向马克思主义转变的历程”,“有助于全面地理解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完整的思想历程,同时对我们当下思考思想与社会的关系也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第4页)。侯外庐的早期学术经历(1928-1940年),曾翻译过《资本论》和研究经济学。就此而论,侯外庐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之一。但在后来的学术史书写中,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对侯外庐的这一段学术经历付之阙如。但不可否认,侯外庐的这一早期学术经历,为他后来转向历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比如,侯外庐完成于1932年、出版于1935年的《经济学之成立及其发展》一书,是中国较早对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史进行介绍的著作。此书“序言”表达出侯外庐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史观,“是侯外庐最早的、系统的对思想史一般发展规律的认识,甚至我们在他以后的成熟著作中,也没有见到如此系统的论述,因此,这篇文献我们梳理侯外庐史学历程时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第28页)。

学术界论及侯外庐在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和贡献时,所依据的文本主要是侯外庐在1956-1960年间主编出版的五卷六册本《中国思想通史》。该套书也被历史学界誉为新中国“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奠基之作,至今仍被视为这一学科的经典文献。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家对“《中国思想通史》(初版)”(即1946-1948年间侯外庐和他的学术团队撰写的两卷三册本《中国思想通史》)与“《中国思想通史》(修订版)”(即五卷六册本《中国思想通史》的前三卷)的版本内容差异及内在原因、《中国思想通史》(初版)的学术价值、《中国思想通史》(初版)和第五卷的修订过程等问题,关注较少。对这些问题的详细探究,占了《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全书三分之一多的篇幅,可见作者对这些问题的重视。例如随着五卷六册本《中国思想通史》在学术界的流行,《中国思想通史》(初版)逐渐被人所忽视。但不管是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还是在侯外庐个人史学学术生命中,《中国思想通史》(初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对冯友兰的批判,更是“一条被修订版遮蔽的学术线索”,“是研究当时史学思潮的重要史料”(第82-101页)。

所谓热点话题,是结合当前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思想理论特点,探究各自学科发展的关键课题。具体到哲學社会科学领域,“话语体系”成为学者近年来所着意探讨的热点话题。

《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设专章对“侯外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话语体系”予以探究。虽然史学界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话语体系这一课题已有一定的研究,但专门探讨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话语体系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作者从社会史理论和思想史理论两个维度概括侯外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体系。侯外庐在对中国历史进行通史式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关于中国历史的基本理论体系。他早年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奠定了日后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史(奴隶社会)的研究中,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和“国民思想论”;在中国中古史(封建社会)的研究中,他提出了“中国封建土地国有论”和“正宗一异端对立论”;在中国近代史(明末清初后)的研究中,他提出了“资本主义萌芽理论”和“启蒙思想论”。简言之,“侯外庐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逻辑是社会史和思想史的辩证关系,主线是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第193页)。新时代呼唤新史学,新史学需要新理论。作者强调,要做这个工作之前,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上的历史理论进行回顾和研究无疑是必要的,这也是《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探讨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用意之所在。

当然,《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该书的主体研究对象固然是侯外庐,书中一些内容也涉及比较研究(如与郭沫若、陶希圣的比较),但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宏观进程而言,书中涉及的比较研究内容仍嫌不足,如跟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的比较,书中几乎未有论及。

其次,该书章节成稿于不同时间,在统稿时,一些注释没有做到严格的统一。比如关于侯外庐《韧的追求》一书的引用,有时使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出版的版本,有时又使用张岂之主编《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第1卷(长春出版社2016年版)收录的版本,版本使用标准并不统一,也没有说明使用这些不同版本的原因。

最后,该书“附录”或可增加“侯外庐年谱年编”或“侯外庐著述编年”,这样方便读者和正文内容相互参照,从“史”的脉络更为整体、全面地把握侯外庐的学思历程。作为人物学术思想研究的专著,该书“附录”也可增加“人名索引”,方便读者利用。

但瑕不掩瑜,整体而言,《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书仍不失为理解侯外庐史学的力作,对充实及推进中国史学史、思想史及相关专题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通史思想史史学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西方音乐通史写作中的流行音乐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史学漫画馆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史学漫画馆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当代史学的转向
史学研究纵横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