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对孔子的影响

2024-05-20 10:00代云
华夏文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季氏卫灵公卫国

代云

蘧伯玉名瑗,春秋晚期卫国贤大夫。卫国与鲁国同为姬姓诸侯,又是邻国,关系密切(《论语·子路》:“鲁卫,兄弟之政也”),因此孔子很重视卫国。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两次寄居在蘧伯玉家,《孔子家语·困厄》还提到蘧伯玉请孔子相礼,可见他与蘧伯玉的关系比较密切。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蘧伯玉是孔子所师事的人之一,综合考察二人的交往,他对孔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修身

孔子在卫国时,蘧伯玉派人看望他,孔子问使者蘧伯玉在干什么,使者说他想少犯错误,但是做不到,孔子对这位使者大为赞叹。“欲寡其过”,这是讲修身。使者说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论语·宪问》),“未能”是谦词,重点在前者即寡过。孔子曾称赞颜回好学,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这是修身中重要而难得的事。蘧伯玉善于自我反省,这在当时是被公认的。《庄子·则阳》说他“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淮南子·原道训》说他“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勤于修身使蘧伯玉成为真正的君子,“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己不直人,善废而不悒悒,蘧伯玉之行也”(《韩诗外传》卷二),《列女传》借卫灵公夫人之口,说他“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列女传》卷三《仁智传》)。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依然守礼,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自我要求,这是极高的道德修养。

蘧伯玉的修养工夫受到孔子赞赏,纵观孔子一生,他在治学修德方面也是勇猛精进,毫不松懈的。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进步和突破,这是通过日常积累而发生变化的。不断反思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是重要的方法。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善不能改”是在修身上麻木懒惰的表现,随波逐流,任本能驱使,放弃成为人的责任。孔子对此感到忧虑。他称赞颜回“不贰过”,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孔子深入钻研易学后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可见他始终认为自己还有不足,念念不忘改过迁善。这与蘧伯玉常欲寡过,日新其德的追求不谋而合。孔子以蘧伯玉为师,可以认为在这方面受到蘧伯玉的影响。

二、处世

蘧伯玉历事卫献公、殇公、亡而复人的献公、襄公、灵公。这一时期围绕卫献公被逐与返国,卫国政坛出现动荡。蘧伯玉被迫卷入却全身而退,这让孔子很是感叹:“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卷而怀之”朱熹注:“卷,收也。怀,藏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第164页)卷而怀之即收藏避祸。

据《左传》记载,卫献公一再失礼于孙林父、宁殖,激怒他们。孙林父得知卫献公意图清除他,为防不测,打算抢先下手。他带领子弟臣仆到自己的采邑戚,偶然遇见蘧伯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1012页)。孙林父说卫献公暴虐,卫国社稷有倾覆的危险,问蘧伯玉的打算。蘧伯玉说君臣有别,臣不敢犯君,况且即使废旧君,立新君,又怎知新君一定胜过旧君?他不愿掺和这种事,就当即决定出逃,为免周折,他選择最近的国门出国(《左传·襄公十四年》)。十二年后宁殖之子宁喜迎卫献公回卫国,又与蘧伯玉商议,他说“瑗不得闻君之出,敢闻其人?”于是又出逃,“从近关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卫献公复国,孙、宁二氏决裂,在国内接应的太叔仪受到卫献公责备,在外替卫献公联络的子鲜终身不回卫国,孙林父叛卫附晋,退出卫国政治舞台,宁氏最后被灭族(“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相比之下,在这场惨烈的内乱中蘧伯玉两次被拉拢,两次成功脱身,成为明哲保身的典范。吴公子季札游历北方诸国时,与蘧伯玉相善,赞卫国有蘧伯玉这样的君子,可保卫国无患。(“适卫,说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日:‘卫多君子,未有患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庄子·人间世》“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一节,蘧伯玉向颜阖讲述臣事君时的全身之道,虽然有寓言性质,但也说明他在道家人士那里是具有生存智慧的人物。

孔子对卫国很熟悉,蘧伯玉的经历他肯定都知道。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从政,这种生存智慧,孔子一早就从老子那里领受了,所以他认可蘧伯玉是很自然的事。

孔子有志于张公室,但鲁国自春秋中期以后被三个世袭贵族(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把持政权,孔子这样的低等贵族没有参与国政、施展抱负的机会。直到季氏家臣阳虎(《论语》中称阳货)叛乱,季氏开始考虑抑制“旧式宗法家臣”(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9页)的势力,擢拔非宗法性的才能之士为其所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孔子才登上鲁国政治舞台。孟子说孔子的出仕原则有三:“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孟子·万章下》)。童书业认为“孔子之仕于鲁,实仕于季孙氏也”(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第89页)。当他张公室的意图受到季氏的忌惮,再加上齐国插手,孔子被迫离开鲁国。他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用、舍指的都是季氏。也就是说,他能否在鲁国从政,取决于季氏的态度。准确判断和把握国内政治形势变化,来决定自己的出处,在这方面蘧伯玉的警醒与明智对于孔子而言应该是学习的榜样。

猜你喜欢
季氏卫灵公卫国
学界翘楚余卫国
有话如是说
季氏姐弟:华人中的翘楚
许卫国书法作品选
弥子瑕是对是错?
不欺暗室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探究“称谓”背后的深意
——以称谓为教学切入口解读《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中不可忽视的三个细节
出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