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4-05-19 22:33陶曾杰李雪谢蓉张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陶曾杰 李雪 谢蓉 张慧

摘 要:为解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及企业用人需求,本文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产教融合;OBE;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9.086

0 引言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湖南省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工作提出了“三高四新”要求;湖南省“‘十四五规划与2035远景目标”确立“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提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规模和水平”的奋斗目标,对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迫切需求。

近年来,就业形式不乐观,市场也出现了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不对等的就业困境,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难以完全匹配,企业招不到适合本公司岗位需求的人才,而毕业生找不到符合自己专业定位的工作,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是人才供需关系錯位、信息不对等。

为让本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能更好地迎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成果导向的教育取向,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行业需求相适应并能持续改进。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将OBE教育理念与产教融合相结合加强校企联合机制,探索出适合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的特色定位及人才培养模式,争取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本校是湖南省一所民办本科学校,围绕学校建设民办一流技术大学的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服务区域科技产业升级,以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湖南省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为指导,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维护、测试、市场拓展及技术支持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1)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新工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为教育理念,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创新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及国际交流能力、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2)基于OBE综合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

(3)实施“一融五共”,校企协同育人目标。

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建设思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湖南省省级一流专业,在建设思路上要发挥现已有的专业优势,依照培养目标,主动对接湖南省及周边区域等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面向中国智能制造2025计划和人工智能等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为抓手,瞄准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目标,深化新工科建设与实践,大力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深化产教融合,解决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化专业特色,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企业调研、已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和文献分析等方法,运用OBE理念将行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能力需求转化为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目标,进而反向设计课程体系,认真分析实践与理论内容的相应匹配,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从而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产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改革内容

3.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思政教育内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进,以“工匠精神、北斗精神”引领专业教育;构建课程思政标准,构建思政课、通识教育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

3.2 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依托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株洲麦格米特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三诺生物传感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构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的专业综合能力提升通道和“北斗+”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如与长沙北斗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院成立冠名班,充分利用校企联合培养平台,瞄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需求,以“工匠精神”“北斗精神”为引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

3.3 构建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

以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领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为突破点,以实际工程项目训练为教学场景,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融合,革新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中,设计不同层次要求的专业能力实践体系结构,强化和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能力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依据工程教育认证“以生为本”的建设思想,对标新工科建设要求,针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的人才需求,以“会设计、会制作、会测试”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结合企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以各类创新竞赛为牵引,构建能力导向的“一学期一赛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如大一上学期,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基础,结合校级和省级的程序设计大赛,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4 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北斗精神”为目标开展课程思政,对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课程资源;采用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开展课程教学,确保课程教学质量。坚持以信息化手段推进课程建设,依托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开展课程资源建设,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重构“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流程,以教学团队为主体打造“一流本科课程”。以打造“一流本科课程”为引领,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智慧教室及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运用大数据进行课程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在线教学模式,加快教育教学形态变革。通过建设院级、校级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推广教学改革示范课、举办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论坛、依托学校“教学节”活动组织专业教学研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五大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全方位提升教师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价的意识与能力,实施课程教学的能力达成度评价;持续深化选修课程“設计+答辩”“操作+答辩”“竞赛+答辩”等能力导向的课程评价改革;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5 打造“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

为提高工程教育认证下的解决复杂问题及应用创新能力,通过构建产学研融合的长效机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要的有效对接。开展实验、课程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建设一批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示范实习基地、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完善实验教学条件,支撑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实践教材建设。以专业相关领域生产实践的实际项目为基础,建设实验、实践教学教材;围绕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程教材。

通过程序设计大赛、电子焊接创新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南大学生智能导航科技创新大赛、假期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建,让学生真正“忙起来”。

3.6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以新工科建设等教育理念为引领,强化创新教育。依托“北斗+众创空间集群”(高校子空间)、省级“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学科竞赛等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北斗微小课题、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以产业发展前沿为导向,融通校企合作。

积极营造质量文化氛围,扎实推进学生创新活动。依托“北斗+众创空间集群”子空间培养北斗应用人才;依托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开办“电子设计创新班”培养嵌入式应用人才;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特色学科建设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内人工智能企业合作、协同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智能信息处理人才。

建成人工智能、北斗应用、5G应用等设施先进的专业实验室,深化校企合作,依托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学科竞赛,构建校内实验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4所示。

3.7 坚持内培外引,持续优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OBE教育理念下,培养应用型学生,通过研修访学、产学合作、挂职锻炼等形式提升本专业教学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与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机制,多途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用好学校人才政策,内培外引,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层次双师型师资队伍,引进具有丰富专业相关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力争经过多年建设后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达到80%以上,建成一支以“教授+企业高工”牵头、“专兼结合”的国际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如图5所示。

4 结束语

在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深入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坚持“工匠精神、北斗精神”引领专业教育,深化产学研融合、专思创融合、教赛学融合等机制,对接专业相关产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科学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注重把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融通,积极探索“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育人模式,切实注重学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形成了“北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素香,杜虹,李雪丽.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21,37(02):187188.

[2]陈业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06):6264.

[3]何颖,吴昊,边倩.产教融合下基于OBE-CDIO的电子信息综合实践教学改革[J].微型电脑应用,2022,38(03):3436.

[4]冯旭芳,祝良荣,寿泉洪,等.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黄酒工匠人才培育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3,22(04):812.

[5]沈洪雷,刘峰,江昌勇等.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J].装备制造技术,2023,(01):225228.

[6]范程华,陈明生,张忠祥,等.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22(05):137142.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工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电子信息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