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刘基庙及墓为例,分析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主要构成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存在的困境,并进一步探讨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刘基庙及墓;技藝传承
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拥有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应用与传承体系,在当前社会、文化、自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了差异化发展的状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发展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到保护性传承和应用相统一。对此,本文以刘基庙及墓为例,介绍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方法。
一、刘基庙及墓概况及其营造技艺特点
(一)刘基庙及墓概况
刘基庙及墓,是指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的祠堂和墓地。刘基庙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新宅村,地处华盖山东南麓,占地3024平方米,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刘基墓位于文成县南田镇西陵村,地处石圃山中支夏山之麓,占地816.5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刘基庙为四进回廊合院式建筑(图1),由头门、仪门(图2)、正厅、追远祠、照壁、牌坊、厢房组成回廊式建筑,现存明清碑刻、楹联、匾额等;刘基墓系简朴之土茔,砖室封土,由上下坟垣和墓冢组成。
天井北面的木结构厅堂建筑就是刘基庙的核心建筑——“开国太师”正厅(图3),灰瓦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出二廊。这个正厅之所以叫“开国太师”,是因为明正德九年(1514)明武宗追赠刘基为太师。正厅的梁架结构为穿斗式,主要特点是柱子细而密,每根柱子上顶一根檩条,再沿着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起来。
明正德九年(1514),刘基被追赠为太师,赐谥“文成”,庙门外加建御题“帝师”(图4)及“王佐”(图5)两座木牌坊。1927年,加建“追远祠”。
(二)刘基庙及墓的营造技艺特点
刘基庙及墓的营造技艺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刘基庙及墓采用传统的木结构或石结构。木结构使用榫卯和斗栱等连接方式,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石结构采用整块石材拼接,如榫槽连接和密封接缝,确保建筑的牢固和耐久;2.刘基庙及墓内的石雕和木雕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美的它们表现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华丽的花纹和细致的装饰,展示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3.刘基庙及墓的壁画和彩绘是其艺术亮点之一,这些作品往往以各种颜色和纹饰绘制,描绘了神话传说、历史场景和人物故事,并以其精美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魅力;4.刘基庙及墓的屋顶和檐口设计非常精美,屋顶常采用斗拱结构,展示古代建筑的典雅和精妙;屋脊上常常装饰着雕刻精致的动物或神兽形象,以提升建筑的雅观;5.刘基庙及墓的建筑基础和地基设计考虑了土壤和地质因素,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适的基础与地基工程对于长期保护和保持建筑的完整性至关重要。
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主要构成及现状
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在物质方面主要表现为传统建筑营造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和建筑构造,而非物质方面则主要指的是在进行传统建筑营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营造理念以及营造工作流程和施工方法。除此之外,还包括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各种禁忌与风俗习惯等。刘基庙及墓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优质的木材被精心挑选和加工,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还使用砖、石等材料来强化建筑的结构和装饰。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最主要的载体是技艺传承人以及传统建筑本身,由于我国对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再加上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都放置在空间形态纹样和建筑外形等静态物质层面,并没有将注意力转移到营造技艺的应用、传承和保护上,这也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筑的冲击而日渐衰退。由于当前社会各界对于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保护传承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和发展[1]。
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老龄化问题严重
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进行研究后可以发现,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年龄通常在60岁及以上,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在传承人队伍内也已经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甚至存在着“人没艺亡”的现象。此外,相关技艺传承人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或城市郊区,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有少部分人都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保障,并且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工匠为了谋生转行到其他行业,年轻人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数量较少,很多地区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已经出现传承断代问题。而刘基庙及墓在进行设计和修建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施工工艺都比较严谨,没有较好地传承技艺的工匠是很难能够在刘基庙及墓建筑构造出现问题时对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的。
(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传承方式局限性大
我国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统传承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家族式的技艺传承。例如,我国木拱桥营造技艺的传承就属于家族式传承,由于经过战乱以及受其他因素影响,目前我国仅存的传承人只剩下不足10位。而在对刘基庙及墓进行保护修缮的过程中,很多位置的具体工艺也找不到工匠进行修缮[2]。尤其是墙壁倾斜、柱子腐朽等结构上的问题,如果找不到有传承的传统工匠,使用现代的办法来对其进行处理,甚至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在刘基庙及墓的传承与应用
(一)技艺的记录与宣传
在对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搞清楚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本体。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各大高校以及各研究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进行相关专业的设置和专门部门的组建,针对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记录。由于我国地理面积广阔,以及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许多不同地区的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再加上在一定区域内,由于受到某种因素或是某几种突出因素的影响,导致传统建筑及其营造技艺之间出现特征趋同与传承稳定的特征。而以刘基庙及墓为例,可以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通过录制纪录片和制作视频资料,将刘基庙及墓保护传承的传统技艺记录下来。这些影像资料能够记录技艺的演示过程、技术细节和实践经验,通过传播和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除此之外,刘基庙及墓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技艺,通过创建官方网站、博客、社交媒体账号等形式,发布相关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传统技艺。
(二)保护和传承方式的创新
目前来看,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大多数年龄较大,而新一代的传承人数量却较少,这主要是由于老一辈传承人由于自身生活條件的困苦,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技艺的传承,再加上受到个人价值观等的影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建筑工作,这就导致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青黄不接。为了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改善,必须进一步提高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更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3]。因此,刘基庙及墓在进行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提供更多的扶持和保护措施。例如,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以及专门的项目和奖励计划,鼓励传统工匠参与修缮与传承。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行业协会和组织,维护他们的权益。通过这些协会和组织,工匠们可以共同推动资源分享、技术合作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待遇。更重要的是,刘基庙及墓作为刘基的纪念性场所,具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可以将庙宇修缮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提升庙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通过推广和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观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为传统工匠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这些措施的落实,需要政府、文化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综合性的政策和行动,提高传统工匠的待遇水平,以更好地促进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三)技艺的应用和改良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一种手工技艺,仅仅对其进行静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能够充分保持自身活力,进一步凸显其重要价值,就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深入应用,并且为其开发培育新的市场。为了能够达到这一目的,使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能够更好地与当前的市场环境之间进行有机融合,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良。例如,在对刘基庙及墓进行修缮的过程中,应当对修缮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技术进行更新,尤其是需要与新兴技术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与改良,改良工艺可以在修缮过程中引入新的结构加固技术。例如,在木结构建筑中,可以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等材料来加固木梁、柱等易受损的部位,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和承重性能。刘基庙及墓修缮中的精细修复工艺是改良工艺中的重要方面,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能够实现对刘基庙及墓细部的精确修复,如雕刻、彩绘、砖砌等,这些技艺可以使修缮后的建筑保持原有的艺术风格和历史特色。
五、结语
在对古建筑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然要应用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因此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也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不断地保护和传承,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现代建筑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融入传统建筑元素,也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使我国的现代化建筑具有中国特色。目前看来,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续还需要对其开展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不断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财富和工艺技巧,使其能够与现代化建筑发展之间紧密融合,从而展现出其自身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史波,王浩,魏琼等.职业教育中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建设路径探索——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20):58-60.
[2]霍颖.伦理秩序体系下的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智慧[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4):178-180.
[3]吴昕悦,罗明金.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对湘西地区苗寨传统建筑的保护作用[J].美与时代(上),2021(03):25-28.
作者简介:
赵小婷(1988—),女,汉族,浙江文成人。大学本科,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野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