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4-05-19 11:08:16赵锐芳
公关世界 2024年8期
关键词:课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融通

赵锐芳

摘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职业教育机构,面临着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大使命。本论文旨在探索和分析该院校采用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基础,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并通过对该模式的设计、实施及成效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类似教育机构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在培养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职业教育需求,这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的“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对于推动当地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的作用

(一)实践技能提升

“岗课赛证融通”这一模式对提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学校学生实践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知识与直接涉及工作场合的实践训练相结合,学生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了重要的实践经验。通过实习、研讨会、行业相关项目了解学习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这一融合将确保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做好充分准备,满足劳动力需求。该模型通过为学生提供在职培训机会,促进了课堂学习向实际应用的无缝过渡。通过沉浸在实际的职场环境中,学生们获得了可以直接适用于所选领域的实用技能。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技术熟练程度,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适应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充满活力的就业市场中的基本素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鼓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积极参与合作,通过合作项目和比赛,学生学会了在团队中有效工作,清晰交流创意,并利用集体专业知识实现共同目标[1]

(二)综合能力的提高

“岗课赛证融通”这一模式通过强调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的融合来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一模式鼓励学生培养在所选择的职业中取得成功所需的各种能力,而不仅仅关注学术成果。该模式促进了沟通、团队合作、领导力等软技能的发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这些技能越来越受到雇主的重视。通过合作项目、实习和课外活动,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环境中磨炼这些技能,为在课堂以外的职业中取得成功做好准备。“岗课赛证融通”这一模式通过向学生灌输成长心态和持续改进承诺,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2]

(三)适应行业需求

“岗课赛证融通”这一模式确保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校提供的课程和培训方案与当地和区域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紧密吻合,通过与行业合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积极接触,学校发现了新出现的技能差距,并相应调整了课程,确保了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取得成功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该模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与行业合作伙伴合作解决现实世界挑战和机遇的项目机会,从而促进了与行业相关的研究和創新。通过这些合作,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尖端技术、行业最佳实践和市场动向,毕业后将被定位为潜在雇主的宝贵资产。

(四)企业家精神育成

“岗课赛证融通”这一模式通过鼓励学生采用发现机会、主动解决现实问题的创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商务竞赛、创业研讨会,学生培养创业所需的心态和技能,为社区经济增长和创新做出贡献。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获得导师、网络和资金援助的机会,以支持其创业努力。通过将学生与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投资者和行业专家结合起来,学校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了一个可行的企业,让其能够成功地应对创业和扩大规模的挑战。“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培养了创造力、冒险精神以及顽强的文化,这是创业成功的基本素质,通过鼓励学生把失败看作学习的机会,在挫折面前坚持不懈。学校为其提供了克服障碍、实现创业目标所需的心态和决心[3]

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资源不足与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不足和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和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使学校在实施这一模式时可能面临教学设备、实习场地、实践资源等方面的短缺和不足。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并限制其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学校可能面临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也会影响“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实施效果。例如,缺乏现代化的实验室设施、工作车间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也可能会限制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技术水平提升。资源不足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也可能会影响学校与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和交流。如果学校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和合适的实践环境,这可能会影响与企业的合作意愿和合作成效,进而影响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4]

(二)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足

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足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地区,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师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教师还可能缺乏与行业技术水平同步更新的能力,并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变革。这可能影响其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指导中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足也可能会限制学校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教师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就可能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行业竞赛和证书考核,从而进一步影响模式实践的全面推进和效果提升。

(三)行业与学校融合度不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可能面临行业与学校融合度不高的问题。由于地理位置和行业结构的特殊性,学校与当地企业和行业的联系就可能相对薄弱,这会导致模式实践中缺乏与行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和融合。学校与行业合作伙伴之间也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的情况,进而导致双方在项目设计、实践安排和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认知差异和误解。这不仅影响模式实践的顺利推进和成效提升,也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就业竞争力。行业与学校融合度不高就会导致学生实践机会不足和实践环境不符合行业要求。如果学校与行业合作不紧密,也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和满足行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需求的要求,进而影响学生在实践中的成长和发展[5]

(四)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

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在“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学校很可能缺乏灵活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并无法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课程设置和实践指导,进而影响模式实践的顺利推进和效果提升。由于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学校就可能存在课程规划、实践安排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优势,并影响其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也可能影响学校对模式实践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如果学校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数据分析手段,就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而影响模式实践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资源整合与优化利用

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与优化利用。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实验室资源和行业合作伙伴的支持,来满足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需求。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并共享教学资源和实践场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提升模式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学校还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合作,进而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项目资助,为模式实施提供更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与此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并与企业签订实习合作协议,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学校还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建设在线教学平台和实践指导系统,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通过线上资源共享和远程实践指导,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实践范围,并提升模式实施的灵活性和覆盖面。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为了有效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需要充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并通过招聘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开展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并加强教师对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变革的了解,也使其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学校还可以建立导师制度,来为学生分配专业导师,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实践指导。通过与企业合作,来邀请行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实习导师,指导其参与实践项目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并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成长。通过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和案例分析会,并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团队凝聚力。

(三)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开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时,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开发。并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来优化课程设置,进而增加实践课程和专业实训课程,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来开展实践项目和科研合作,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项目,将学生培养需求与行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就业竞争力得以有效地提升。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行业竞赛和证书考核,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来提升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通过参与竞赛和获得证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进而增强其对职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来为其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

为了保障“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并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学生评价机制,来对模式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发现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和实践项目。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检查,并对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进行全面监督和评估。还可以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来了解学生对模式实施的反馈和就业情况,进而发现问题和改进空间,并不断提升模式实施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并探索适合学校自身特点和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来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并不断提升模式实施的水平和效果。

结语

在实施“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将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利用、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项目开发以及质量评估与持续改进机制建设,学校可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和持续改进,来为学生的职业成就和社会贡献铺平更加宽广的道路。

本文系2023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认定和技工教研课题《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技工院校探索“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14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袁从贵,徐淑琼,曹勇等.”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课程标准制定研究[J]. 科学咨询,2023(17):58-60.

[2]張娜,邸小莲.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OBE课程建设路径研究[J].职业,2023(12):82-84.

[3]刘洋,许爱雪,张晓宁.通信类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的实践探索[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1):104-107+111.

[4]杨晓娜.岗课赛证融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财讯,2023(15):183-185.

[5]董虎胜,杨元峰,尚鲜连.”岗课赛证融通”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3,21(8):164-167+180.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石河子市技工学校))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课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融通
“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 12:16:18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开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场地实战 现场点评 加强环境执法大练兵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2:28
《人民日报》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道的研究——以兵团60周年相关报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