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024-05-18 12:59:41陈英坚
求知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信息化小学语文

摘 要:在新课标育人理念的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信息时代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征,整合各类信息化育人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引导他们通过不同的学习路径来学习语文,增强语文学习的真实性、鲜活性及实用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立足于新课标,借助信息技术的育人优势,创新及优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习体验感和教学交互性,实现“信息引领,提质增效”育人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设计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2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英坚(1976—),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华侨小学。

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出现有效地弥补了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的不足,这一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及广度,推动其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实现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理论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提高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凸显语文课程的时代性和典范性。

一、混合式教学的实质和内涵

混合式教学指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的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与构建知识,教学过程也从单一的讲解转变为多样的互动交流[1]。二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混合式教学强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资源,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拓展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育人的有效性。三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难度,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的比例,實现教学目标的分层递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的育人价值

(一)丰富学习资源

小学语文涉及内容广泛,教材往往无法涵盖所有知识点,而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能利用线上平台筛选与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材料。比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网络教学视频、听线上讲座、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拓宽学习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一来,语文教学的交互性必然会大幅增强,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在这一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低[2]。而混合式教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这能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在线协作等学习行为的发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课程整合对教学全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成为课程实施、开发、评价等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学习现代教育思想以及各类信息技术成为小学语文教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的基础。教师在研究和实践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可以持续接受先进的时代思想的熏陶,使个人教学模式逐渐从“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实现专业技能的新发展[3]。

(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普遍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能使教学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设计要点

(一)构建多元教学形式展开设计

混合式教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化资源,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设计线上互动式课堂,通过互动白板或在线讨论平台,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与学习等[4]。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于多样化的教学设计原则,借助线上线下育人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中的优质资源,扩充线下教学容量,丰富互动内容,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以提升教学成效展开设计

混合式教学应以提升教学成效为目标。首先,教师在选择线上教学资源时,要确保资源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能够有效满足课程要求。其次,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的使用技巧,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度。最后,数字资源的评估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可利用在线测验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成果进行实时跟踪,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觉寻求教师的反馈和指导。

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策略

(一)创设线上情境,协助学生高效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哲学视角来看,这句话可以反映“因果”之间的关系。学习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只有有计划地学习才能切实搭建通往成功的桥梁[5]。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优势,在信息空间为学生构建自学自测创新型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思考问题,引发情感共鸣,提升学生预习效果,培养其良好的预习意识,这对构建高效的线下语文课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学习课文《观潮》前,为了协助学生高效预习课文,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线上教学工具,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制作短视频,介绍《观潮》的背景信息,同时利用吸引人的图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视频工具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实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潮的壮观,并在视频中穿插问题和小测验,比如“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钱塘大潮的景象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借助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而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布置探索性作业,如要求学生根据《观潮》和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撰写说明文或绘制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画作,鼓励其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达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同时,提供关于《观潮》的自学材料和自测题目,帮助学生在预习阶段进行自我评估,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二)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趣味性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性与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能通过操控数字角色、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开展深度学习。这种学习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课文《田忌赛马》为例,在学习过程中为增强教学的交互性,使学生能够运用多维思维进行思考、探索与创新,教师在教学前可先通过在线教学引入《田忌赛马》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6]。接下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设趣味情境,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认知与理解。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古代赛马场景,包括马场、马匹等元素,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之中,并在学习任务群中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发布游戏任务(人机互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田忌、齐王等),在虚拟赛马场景中开展角色扮演。学生根据“虚拟人物”的引导,进入不同的赛马游戏场景。比如,在场景一中,学生会听到孙膑对自己说:“你要保持冷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下比赛。我将带你进入田忌的内心世界,让你看看他当时的表现,给你一些参考。”学生在虚拟赛马场景中体验不同赛马策略的结果,并将结果与自己的策略进行对比。各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决策、交流,一场场精彩的虚拟赛马大赛就此展开。线上虚拟游戏结束后,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仍然以之前的合作小组为单位,鼓励各小组成员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所采用的策略和收获的经验,引导学生总结自身的收获与学习体会。

(三)整合数字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数字资源整合是指根据特定目标,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聚类和重组,实现数字资源的优化组合利用,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可通过数字网络整合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充实教学容量,创新教学形式,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实现多维互动交流,点燃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7]。例如,在学习课文《陶罐和铁罐》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整合多种教学工具,如教育视频、互动游戏、在线测试、电子图书馆等,丰富教学内容。随后,使用如八桂教学通、腾讯会议等教育平台,设立一个专门的线上讨论区,组织线上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研究《陶罐和铁罐》中的争议点。各个小组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在线百科、文学论坛、电子书籍等收集信息和资料,用以支持小组的论点。接著,各小组代表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观点进行辩论,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技巧。课后,教师提供在线自测问卷,让学生自我评估对课文《陶罐和铁罐》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同时根据学生在线上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四)数据赋能,构建线上教学管理平台

教育大数据指在教育领域生成、收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海量数据,是教育信息化的成果,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为了构建高效的线上教学管理平台,首先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学生的学习记录、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等各种教育数据。该数据库应整合学校现有的教育系统和外部教育资源,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并采用云存储技术,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其次,需要开发能够处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的工具,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以识别学生的学习模式、优势和短板,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此外,线上教学管理平台还需整合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微课视频等,并将这些资源标签化和分类,便于用户快速检索和使用,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智能推荐适合的教学资源。建立线上反馈机制,如问卷调查和评价系统,收集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反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满意度,并在平台上集成社交功能,比如论坛、聊天室,促进各方的交流和信息分享,形成教育合力。最后,平台界面和用户体验的设计也非常关键,需要开发直观且友好的界面,确保所有用户都能轻松使用平台,并通过定期用户体验测试更新,保持平台的先进性和易用性。高效线上教学管理平台的构建覆盖数据收集、分析、资源管理等关键功能,还包括反馈和沟通机制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能够显著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混合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互等关键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育人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促进“教”与“学”的统一,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宏.用数字化打造小学语文精彩课堂[J].文理导航(下旬),2024(1):40-42.

[2]王薏珺.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23(23):78-79.

[3]马君霞.“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16-18.

[4]李治英.“互联网+”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技巧教学[J].教育界,2023(32):56-58.

[5]苏寿宁.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J].学园,2023,16(35):41-43.

[6]王堵生.活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灵动课堂[J].山西教育(教学),2023(11):9-10.

[7]张丽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几点探索[J].华人时刊(校长),2023(11):82-83.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信息化小学语文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36:50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35:30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2:24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