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园春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新闻形式,数据新闻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带来较大冲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数据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与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比,数据新闻的优势更加明显,但其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传播主体不明确、数据处理和呈现方式不规范等。基于此,文章从数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出发,探究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数据新闻传播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数据新闻;传播策略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数据新闻逐渐兴起。与传统新闻相比,数据新闻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传播速度更快。在新媒体环境下,数据新闻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阅读选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多样化信息的需求。此外,数据新闻还给媒体带来一种新的盈利模式[1]和发展思路:媒体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整合,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并形成媒体新闻产品,为用户提供服务。
一、明确数据新闻的传播主体,合理分配话语权
在传统新闻传播中,传播者是信息的“发布者”,而在数据新闻中,传播者则是信息的“制作者”和“收集者”。数据时代的传播者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决定了其呈现的数据新闻是否准确、全面和完整,而传播者收集到的信息是否真实且有效是影响数据新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据新闻传播中,传播者应具有绝对分配话语权,能够合理分配和制作有效的信息。
(一)丰富制作信息,获取可靠数据
首先,传播者要从宏观层面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海量的大数据对传播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全面收集真实数据,及时丢弃过期数据,从而制作出高质量的数据新闻。其次,传播者要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及钻研式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传播者只有深度挖掘信息,才能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其对信息进行可靠性深层分析,可以使挖掘不实信息背后的有利内容。最后,传播者要学会运用可视化技术来展示所挖掘的信息。传播者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增强数据的可视性,如图表植入、图片展示等,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以及接纳多层次的新闻信息[2]。
(二)报道可靠信息,分辨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
1.分离传播者与受众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传播者应将传统新闻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者进行分离,并形成“传播者+受众+制作团队”的新闻报道方式。在传统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传播链条:首先是媒体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其次是受众对媒体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最后是媒体将受众选择后的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并呈现给受众。这种传播链条使得传者和受者都能参与新闻制作过程。此外,当媒体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直接收集数据时,同样需要受众参与其中。但是,在大多数的数据新闻报道中,由于传播者可以直接从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处理,因此其不需要承担传统新闻传播链条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受众只需要接收真实信息即可,不再参与信息的制作过程。
2.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在信息制作的过程中,传播者需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准确来说也就是需要筛选信息。在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时,传播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需要整合、分析和呈现非结构性数据(如表格、图片等),并对非结构性数据进行二次加工,以呈现结构性数据;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且在使用专业术语时必须明确其含义。由于受众大多对新闻专业术语不够了解,因此接地气的语言更容易被受众接受。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数据新闻的可读性
在新媒体平台上,数据新闻的内容是对新闻事实的呈现,如何将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融合是增强数据新闻可讀性的关键。对此,传播者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丰富新闻表达方式,使数据新闻生动形象
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数据的获取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传统新闻采写流程中,由于记者和编辑等传播者对新闻采集、处理和分析等环节的掌握有限,因此往往难以对大批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导致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而数据新闻通过运用图表、图像等多种形式,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信息相互融合,能使读者对数据信息产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美国《华盛顿邮报》推出的“美国总统”系列报道中的《白宫档案》就有关于总统言行和美国社会现状的报道。该系列报道使用大量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呈现新闻内容,并通过对总统言行等细节的解构来揭示美国社会现状。可见,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传播者要根据受众的不同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新闻表达方式,从而增强数据新闻的可读性。
(二)改进新闻报道方式,使读者主动参与
对大多数受众来说,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太过杂乱,难以仔细阅读每一条信息,这就需要记者和编辑等传播者改进当下的报道模式,既能让受众接收到信息,又能让受众充分阅读信息,既要让受众知道该事件是什么,更要让他们主动参与该事件[3]。例如:“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将从2020年开始逐步淘汰燃油车”这一内容在各大媒体上都有报道,但是大多是关于德国将在什么时候开始逐步淘汰燃油车的报道。传统媒体在报道这一信息时通常采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表达新闻内容:“德国将从2020年开始逐步淘汰燃油车”。这种报道方式虽然能够简单地让受众知道这一信息,但是没有让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事件。对此,传播者可以这样改进:将所掌握信息以表格形式向受众展示,并在旁边配备音频或文字解说,以小形式概括大信息,再收集受众的意见以及受众所掌握的信息,按期为受众讲新闻,这样既能让受众了解新闻,又能使其参与新闻。德国《时代报》在这方面已做出实践,其采用数据信息图表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将从2020年开始逐步淘汰燃油车”这一信息,吸引受众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将受众的思维引入新闻报道,让他们以自己的视角对新闻内容进行解读。
(三)辅助数据图表说明,使读者直观了解信息
在传统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对单一且不够便捷。因此,很多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会通过大量文字描述来代替数据解读。但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解读方式越来越多元。因此,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传播者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说明新闻信息。例如,美国《时代周刊》在报道欧洲难民危机时就采用了大量图表来辅助说明,这种方式可以让受众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直观、清晰地获取信息,同时,图表也能够使受众更直观地看到一些新闻中没有提及但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信息。
三、注重数据处理,确保数据新闻的真实性
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播者要确保数据新闻的真实性[4],这也是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在制作上的最大区别。然而,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增加受众数量,会随意选择一些非真实数据或不规范数据甚至夸大数据来制作新闻。这些非真实数据不仅无法给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还可能引发受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质疑。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传播者要严格把关,注重对数据的规范性处理,从源头上把控数据质量和数据来源;在报道相关主题时,传播者要加大对原始数据的核实和验证力度;在发布新闻时,传播者要及时核对相关信息,确保发布的内容真实、可靠。例如,《新京报》在推出“疫情后城市通勤时间变化”这一专题报道时,就使用了大数据监测方法来采集和分析相关信息。该专题报道通过采集大量历史交通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北京、上海等城市通勤时间较长,有关各方应优化工作效率等。
四、丰富新闻呈现方式,提升数据新闻的吸引力
数据新闻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图表、视频和动画等。此外,数据新闻也可以采用漫画等可视化呈现方式来展示数据信息。基于此,数据新闻呈现方式具有生动活泼、新颖独特和简洁明了等特点,这既节约受众接收信息的时间,又能让受众时刻了解生活中最真实的信息。
(一)灵活运用图表,增强数据新闻的可读性
图表是数据新闻中最常用的呈现方式之一,也是最直观的一种呈现方式。图表具有简洁明了和易于阅读的特点,不仅可以直观展示数据,还可以帮助受众快速理解每个数据背后的含义。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者对图表的运用可以根据受众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增强数据新闻的可读性。例如,2015年5月,《人民日报》推出了一篇名为《中国之美:美丽中国》的文章,该文章选取了大量的图表来展现中国美丽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以及城市建设等,使得数据新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具有吸引力[5]。
(二)采用漫画形式,增强数据新闻的趣味性
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除了图表、动画和视频,漫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呈现方式。以漫画《政策护航》为例,该漫画展现的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由相关政策所加持护航的,这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大环境。由此可知,漫画带给受众的信息甚多,再配有文字辅助,不仅能够吸引受众阅读,而且能让受众感受到漫画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编辑等传播者还可以在每一幅漫画下方准确标注作者信息和创作背景,帮助受众以更加轻松的状态来接收新闻信息,增强数据新闻的趣
味性。
五、提高传播主体的素养,打造专业队伍
目前,我国数据新闻制作还处在摸索阶段,一方面传播者需要提高数据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传播者要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管理。
第一,传播者应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根据受众所关心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新闻進行报道。在内容上,传播者不要以增加新闻数据为由,降低新闻的真实性。对新闻媒体而言,其需要构建对新闻真实性的评估标准,并将此纳入绩效考核。在叙事上,传播者要突出新闻事件的细节和脉络,使数据新闻更具可读性。传播者要对细节要求高的信息着重讲细节,对细节要求低的内容加大讲大层次的力度。在技术上,传播者要避免过度依赖计算机等技术设备进行数据处理,将精力集中于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在AI盛行的时代,传播者过度依赖AI给予的信息是不可取的,传播者只有通过自己真实探索获取信息,才能被受众所信任。第二,新闻媒体要建立专门的公关团队。在数据新闻的传播过程中,专业人才是确保新闻信息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基础。因此,新闻媒体应成立专门的数据新闻团队,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邀请专业人才参与数据新闻的制作和报道。
六、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是一种新兴的新闻生产方式,是对传统新闻报道模式的一次革新。数据新闻的传播可以更好地将党和国家政策、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等传递给广大受众,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新闻媒体自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数据新闻的传播离不开内容制作,因此新闻媒体需要从自身出发,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筛选和分析,创新新闻报道形式,提升数据新闻的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宋丹.基于新媒体环境的国企新闻宣传策略分析[J].花溪,2022(36):97-99.
[2]史伟.基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研究: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 2022(23):52-54.
[3]肖键.技术哲学对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影响探析:基于Citespace的计量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23(01):69-73.
[4]周葆华,冯钰婷.新媒体事件中的传播关键节点:基于“两微一端”的跨事件、跨平台计算传播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3(05):15-27.
[5]韩芳.基于新媒体的法治新闻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社会与法频道为例[J].采写编, 2023(0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