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 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研究者以“比的认识”一课为例,通过教材分析整体把握“比”的本质属性和特有价值,通过学前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针对学习难点挖掘丰富的数学素材,整合优化成与儿童知识体系、认知结构相匹配,与学生学习兴趣与价值相契合的结构化学材,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去伪存真,感悟概念本质。
[关键词] 结构化学材;概念教学;本质属性;学情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反映形式,具有抽象性。数学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大量存在,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概念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生动有趣、指向知识本质的结构化学材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其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表象,促进概念理解从外延向内涵推进,从而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
“比”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教材把比定义为“两个数的比表示为两个数相除”。笔者每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总会不由自主地思考:“比”与除法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已有怎样的认识?基于以上思考,笔者通过教材分析与文献查阅厘清“比”的本质属性和特有价值,通过学情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针对学习难点挖掘教材与生活素材,整合优化成适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构化学材,助力学生建构概念和发展思维。
一、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概念本质
在教学“比的认识”时,学生已学习了除法和认识了分数,“比”的学习是学习“比例”的基础。“比”这部分内容原来一直编排在“分数除法”单元内,修订版教材把“比”列为一个独立单元,意味着学生对“比”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层面,不能只从运算的角度去认识比,而要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理解比。
2014年以前的人教版教材把“比”定义为“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2014年后变成“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概念定义的变迁,进一步说明“比”与除法并不是等价概念,而是有其自身的意义、特点和价值。张奠宙先生在其《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中明确指出:“比值的计算固然要用到除法,但是比不等于除法,比有比的意义,除法有除法的用途。比,可以只是两个量之间的一种比较关系、一种对应、一种状态,可以不必凸显除法。”
那么为什么有了除法还要引入“比”“比”与除法区别何在?
1.除法趋向于运算的形式和结果,而“比”凸显的是量与量之间的一種倍比关系;“比”为比例的学习做准备,可以扩展为正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的含义远超除法。
2. 除法、分数只表示两个量的倍数关系,而“比”可以表示三个或多个量的倍比关系。
3.两个数的比可以转化成两个数相除;而两个数相除,比如“等分除”就不宜表示成这两个数的比。
4. “比”源于度量,物体除了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可度量的属性,还有颜色、形状、质地、口感等不可度量的属性,这些不可度量的属性用比来表征量与量间的对等关系,更加清晰明了。
二、进行学前调查,掌握学生学习起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1. 设计问卷,学前调查
问卷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即在现实生活中哪里见过“比”,对哪些“比”印象比较深刻;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对“比”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了体现灵活性和开放性,问卷以问答题的形式给出(如表1)。
2. 整理分析,了解起点
前测共发放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5份,通过整理分析,结果表明:42%的学生知道配方中的“比”;86%的学生提及球赛中的比分;78%的学生会读写“比”,知道“比”可以转换成除法。
(1)大部分学生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有42%的学生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配方比”,86%的学生提及球赛中的比分,78%的学生会读写“比”、求比值,可见基于生活经验和前置的学习经验,学生对于读写“比”、求比值这样外显性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2)区别不了“生活中的比”与“数学中的比”
86%的学生提及的球赛比分并不是“数学中的比”。比分是一个得分记录,反映的是数据的相差关系;而“数学中的比”反映的是量与量间的倍数关系,学生较难区分其差异性。
三、设计学习材料,分层建构概念
教师要站在学科结构和单元知识整体结构的视角,剖析概念的本质属性,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将教材及其他素材创造性地改编为结构化学材。结构化学材是实现概念意义建构的有效载体,能促进学生概念认知从外延向内涵推进,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针对“数学中的比是表示量与量间的倍数关系”这一学习难点,笔者整合课本与生活素材,优化成结构化学材,引导学生对比辨析,去伪存真,突破认知误区,正确区分“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助力学生逐级分层建构概念。
1. 整合前测学材,在沟通交流中认识“比”
(1)回顾学情
生活中有许多“比”,学生已经了解很多关于比的知识。
(2)了解“比”的读写、求比值
你能选一个“比”读一读并介绍与它相关的知识吗?
“比”在生活中很常见,让学生介绍“比”的相关知识,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点拨,既尊重其学习起点,又满足其表达意愿,让其掌握比的读写法和了解求比值的方法。
2. 设计对比学材,在比较辨析中明晰“比”
(1)呈现学材一:腊肠中的“比”
教师呈现制作腊肠的场景:腊肠是一道美食,受到人们普遍欢迎。有研究表明,制作腊肠时,瘦肉和肥肉的比例为7分瘦3分肥(7 ∶ 3),这样更加油润,吃起来才香。假如按这个比取一些瘦肉和肥肉制作腊肠,你会怎么取?在学习单上填一填吧!
学习单(一):制作腊肠时,瘦肉和肥肉的质量比为7∶3时口感较好。按这个比取一些瘦肉和肥肉制作腊肠,你会怎么取?
瘦肉 肥肉
7 ∶ 3
( ) ∶ 300
1400 ∶ ( )
( ) ∶ ( )
( ) ∶ ( )
经历学习单填写的过程,学生能充分感知制作腊肠时瘦肉和肥肉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变化规律?有没有不变的?
经过思考交流,学生发现:①每次变化比的前项和后项扩大的倍数相同;②无论怎么变,瘦肉的质量总是肥肉的7/3,倍数关系保持不变。
(2)呈现学材二:进球中的比
制作腊肠中的“比”倍数关系不变,球赛中的比分会有同样的特点吗?教师呈现足球赛情境:一场足球赛上半场结束了,克罗地亚队与法国队的比分是2∶1。视频回顾进球过程,学生在学习单上记录并感受比分的变化过程。
学习单(二):一场足球赛上半场比分是2∶1,记录进球的过程,比分是怎样变的?它与煮饭中的“比”一样吗?
比分是怎样变化的?经过观察交流,学生发现:①比分是每次只有一边增加1,另一边不变;②比分中可以出现0,它的比值要么求不了,要么不相等。比分只是得分记录,主要是方便人们了解得分的相差。
(3)对比辨析,去伪存真
腊肠中的“比”和进球中的比分有什么不同?
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认识到:腊肠中的比,每次变化的前项和后项扩大的倍数相同,比值不变,也就是“倍数关系”保持一定;球赛比分每次只有一项发生变化,它的比值不能保持一定,主要是反映得分的“相差关系”。
“腊肠中的比”和“球赛比分”两个学材分别指向 “倍数关系”与“相差关系”,通过对比辨析,去伪存真,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倍数关系的比才是数学中的比,助力概念建构,突破学习难点。
四、设计拓展学材,在应用中拓宽“比”
“比”原本是同类量的比较关系,也可以推广到不是同类量的情境,还可以根据需要拓展为三个量或多个量的比。比是学习比例的基础,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设计拓展学材,进一步拓宽“比”概念的内涵。
1. 拓展学材一,从两个量的比到多个量的比
活动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3份、4份,涂2种颜色(如图1),说一说你看到的比。
活动2:把2种颜色变化成3种颜色,又能看到什么比?
活动3:说一说生活中有三个量的比。
借助正方形涂色的变式,从2种颜色过渡到3种颜色,从“部分与部分比”(比如红色部分与其他颜色的比),到“部分与整体比”(比如红色部分与整个正方形的比)。在变化过程中,丰富学生对比的直觉感受,体会两个量可以比,三个量也可以比,有助于概念的整体建构。
2. 拓展学材二,从同类量的比到不同类的比
水果店搞促销,苹果3千克1盒,共12元;葡萄4千克1盒,共28元。
问题1:苹果总价12元,葡萄总价28元,你能想到比吗?
问题2:呈现数量,从苹果3千克到葡萄4千克,你能想到比吗?
问题3:苹果12元1盒,共3千克;葡萄28元1盒,共4千克,你又能想到哪些比?
如图2,教师选取学生熟悉的“总价、数量、单价”入手,递进呈现学材,鼓励学生寻找新的比。学生很容易从总价与总价比、数量与数量比,过渡到总价与数量的比,体会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类量的比有时会产生新的量,进一步沟通比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3. 拓展学材三,从比到比例
活动1:分别写出三个长方形的长宽比。
活动2:比较三个长方形长宽比,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3:三個长方形形状相似吗?你有什么想说的?
如图3,三个长方形相似是因为它们长宽比的比值相等,如果把三个比用等号相连,就是正比例。通过相似长方形的变化,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其感受比的美,为比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 拓展学材四,从数学中的比到生活中的比
前测中学生写出了很多生活中的比,教师可以从中精选组合成学材。教师教学“比”后,让学生解释这些“比”的含义,深化对“比”的认识,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五、总结反思
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摒弃教师越俎代庖式的简单归纳,应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调查,在准确把握概念本质和学习起点的基础上,挖掘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认知结构相契合,符合其学习兴趣和价值认同的学习材料,促使学生经历概念建构的完整过程,使其习得的知识结构化。
丰富有效的结构化学材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产生多样的、立体的、个性化的表象,这种表象正是概念建构的基础。教师借助学材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思考辨析、合作交流,这样的概念建构才是完整的、持久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才能达成品质学习。